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刹那灿烂 > 第一百零七章 一日偷闲

刹那灿烂 第一百零七章 一日偷闲

簡繁轉換
作者:亨依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9 02:20:47 来源:源1

第一百零七章一日偷闲(第1/2页)

“一首说清明的诗被穿凿附会到极致,实在是让人笑掉大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的是什么不重要,主要是清明节气和行人欲断魂相干,好像祭奠亲人、祖先,后人必定要欲断魂才好一般,那真是纯粹的不知所谓了。祭奠亲人,人们也只有在其死别之时才会肝肠寸断,其它的时候,更多是悼念和祈福。那是需要什么亲人们欲断魂之时么?祭奠的意义在哪里?好像是非欲断魂不足以表达对祭奠的重视和对故去亲人的怀念一般,甚至都不会去想一想,诗人在写到路上的行人的时候,有说明他们为什么欲断魂,是节日的需要?还是说正好有哀事发生,还是说另外的什么?后人们在诠释它的时候,都靠脑补麻?另外这个诗人是在做什么?就看他人生地不熟的样子,好像明显也不是专门去祭祀祖先的吧?要是有人非要说他是买酒来祭奠亲人,我也就只能叹服这些人的执着了。难道不能是诗人自己想要喝点,在这春风春雨的日子里?也不知道那些教育人们的人具体在想些什么,居然就能从字面上看到了那种仪式,那份悲哀,?然后还有这所谓的杏花村,那又是个什么玩意?”

“啊?”亨亚日不知为何先生会有现在这么一番说,不像日常里惜字的模样,一时瞠目结舌,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葛自澹接着说道:“我这也只是有感而发。几千年的优越感一朝丧尽,也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人们惊恐、错乱,就一直在自大和自卑的两个极端上打转,既识不得自身,又识不得他人。自大者目空一切,抱着几千年来的故纸堆,这我们早有了,那我们也早有了,然则为什么一切早有了的你,现在却在所谓的蛮夷面前瑟瑟发抖呢?师夷长技以制夷,这话又是说给谁听的?不如别人却又不肯面对现实,你要学别人也得人愿意教才成,而即使学来,是否能制还是两说。祖上曾经阔过,那是祖上的功德,自己什么样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嘴脸?自卑者则诸事不如,言必称别人,别个如何,我也如何,并不讲究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只是照抄照搬来后,还是要那些人,还做那些事,只是换了名堂罢了。主要的目的还是糊弄自己,自我忧伤,一味的我好惨啊,我好惨的来卖惨,这需也瞒不得他人。这也就是我当初传书给你的意思,学会分辨和看待这世界、事物和人,能够产生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又能有实践自己想法和理念的机会和能力,这才是一个学生该有的样子。”

亨亚日迟疑道:“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想改变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或许会容易,但想要改变其他的人的就有些难了,更不用说多数人了。”

“说难其实也不难。或许一开始会不容易一些,但一旦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后面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话说起来就长了,只是到处都充满了矛盾。就像早先的时候一些人为了辫子,命都不要,称身体肤发受之父母,非得命不可去,然则屠刀之下,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更多的人是选择了屈服,理念和思想在现实的冲击下,人们做得更多的通常只是妥协。是你的理念和思想不如人吗?显然不是的,只是自己的实力不如人而已罢了。什么是实力?就是实实在在的。我干得过你,你干不过我,所以你要想想后果,不服,干到你服为止,还要让你跪下唱征服。百十年以来,一直到现在,如今并没有人去强制做这种事了,只你看国内多数人,尤其是男人,蓄发的还多见吗?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没有强制了后,人们却也没有早先的那种理念和反抗呢?而这中间又有什么是是非对错呢?显然是没有的。理发也好,蓄发也罢,更多的事个人的选择,这里面通常并不包含道德和信仰,只要不影响遵纪守法、为人正直、勤学上进等等这些美德,即使一时的不便,那也只是个人的事,并不影响他人。然为什么会有一些人跳出来还来指手画脚的?这是教化之功还是之过,除了屠刀和教化诛心之外,人的恶习或才是最可怕的。如果将来某天,有人非但要把别人有形的一切都统一在自己的意志之下,而且还要把他人的无形的思想也全都要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自己嘴里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时时事事言必称为了你,这样下来又会怎么样呢?人们自此不但会失去了分析判断能力,更是连善恶美丑都傻傻分不清,指鹿为马也只作寻常。它挑战的不是你我的底线,而是全人类的,事后它且只问你一句,服还是不服,是不是要尝一尝屠刀的滋味是否可口?”

葛自澹叹了口气,又说道:“这问题你一时半会的也理解不了,只你切记自己首先拥有分析判断的能力后,才好在做事情之时有取有舍。或许将来某一天,你也需要打着为了这个、那个,唯独不为自己的旗号来行事,却最好不要就连自己也给自己骗了。”

“啊?”亨亚日这回是真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话又从何说起呢?

“这个话题就不多说了,你还远未到为种些事情费心的时候,只是要先种下一棵种子,预防日后莫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要做的是打好基础,增强分析判断的能力,你的眼睛或许会骗你,就像你观看魔术表演。但你的思考往往不会自我欺骗,你知道那魔术之所以被称为魔术,就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奔着欺骗你的眼睛而去的,这就是思考之功。当然在现实生活当中,自然不会有人如同节目宣告一样,事前就告诉你那最真实的一面。”

“先生,我都记下了。”亨亚日应道。

一夜无话,到得第二天用罢早餐,三人依然是早早就出了门。今日说起来,该当算是入和那以来,三人最为悠闲的一天,居然有时间出门闲逛。即使是最似闲逛的探市场,往往也是被当成了任务在做,当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才得一身轻松,否则的话,就得在寻找答案的路上苦苦寻觅了。今日却是不同,什么任务、什么目的都没有,就是纯粹的闲逛,高兴走哪儿就走哪儿,高兴停哪儿就停哪儿,随走随停都可以。只是亨亚日在这走走停停中,却发现了些不寻常。没有目标就很容易使自己失去闲逛的动力,不知道为什么而来,看到的虽然也觉得新鲜,但劲头往往并不高。不过随即亨亚日也发现了,葛自澹口中所谓的闲逛,还是有一定目标的,只是这个目标自己一时还并不能确定。只是随着接下来注意力的转移,事情渐渐有了些变化,亨亚日的兴致这才有所提高。

迎面而来的各种小店,衣食住行玩,样样都有,各式各样、各具特色的物品也经常会吸引他们驻足一观,甚至会购下一些新奇的小玩意,遇到自己合用的物品时,也不放过。墨水该补充了,记事本该当再购了,琳琅满目的货品,挑花人眼,看到想要的直接就拿了,否则的话,没完没了的比较、鉴赏,迟迟拿不定主意选择,说不得就会错过了,虽然没什么好后悔的,但是小遗憾还是会有的。遇到卖吃食的小店,葛自澹有时会询问亨亚日可是要吃些什么,有时也不问,就直接给买了,大约是自己早先曾经吃过的。原本说好的看景、看热闹,只是三人对围观之事都不热衷,发现热闹处后,往往也只是旁观两眼,看个新鲜后,就又离开了。而现场围观的也多是小朋友,一个个兴高采烈的,除了他们的家长外,很少有其他的成人做这种事,看起来和那国人对围观的兴趣也着实不太大。

闲逛等于购物、吃小吃、偶尔看看新鲜,如果只是单纯的走走看看,人们大概很早就会没什么意思了,看来先生还是很懂闲逛的真谛的。亨亚日心里不由暗自发笑,真是好惬意啊,或许生活的本来面目就该是如此吧、这也是一种享受,一种人间烟火的享受,忙忙碌碌一生,却不懂享受如此生活,或许就白来这世间一遭了。

这一刻亨亚日或许忘了,这世上此时此刻时尚有在温饱线痛苦挣扎着的许许多多的人,为了自己、家人的一日三餐,费心劳力。更何况还有几天前刚自归来的青玉县,人们现时哪能有那闲情逸致去思考为什么而活的大道理,眼前的一切才是最真实的。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就和那何不食肉糜的小皇帝差不多了,不能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去想事情,一切都以自身为根基、为标准来衡量世人。初衷或许是好的,但在现实面前,在一些带着有色眼镜的人的眼中,这或都变成了混账话。或许是小孩子的天性在这一刻又重新回归了亨亚日的身体,一个有吃有玩就无所忧的孩童,他关爱世人,只是没能选好切入的角度,只难道还需要这么一个孩童去承担更多的家国大事吗?人们是不是还能奢求的更多?世人何其苛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零七章一日偷闲(第2/2页)

闲逛的时候,好似什么都没做,因为没有什么目的被达成,又好似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因为手里拎的,嘴里吃的,肩上挎的,这些物事可不是白来的;经常坐下来歇息,偏偏又是很累,但往往还觉得自己什么事情还没做就这样了,心里还蛮遗憾的。

不知不觉就到了午时,又在不知不觉中到了下午该回归的时候了,收获满满,不但手里有,腹中饱,眼睛里也是满溢。三人满载而归,只亨亚日意犹未尽,不舍离去。热闹、欢娱的花花世界真是让人沉迷不自禁,直到回到秋田居的房间,洗过澡,亨亚日还未回过神来,只余一身的疲敝,躺在案前,什么都懒懒的,提不起精神来。这于亨亚日来可是第一次。葛自澹、谢明宇也只是不理,任凭他保持着这一份慵懒的样子,这个模样的亨亚日也是不多见的。

一直到晚餐时间前,亨亚日就一直那么躺着,什么其它的事情都没干,不同往日般抓紧一切的时间来读书,这实在是咄咄怪事。原本按照习惯,用完餐后,三人是要出门走上一大圈的,只是今日在外走了一整天的,也都无意再走,于是就都回了房间。

回到房间后,葛自澹和谢明宇去了内廊阳台上饮茶。亨亚日习惯性的回到案旁,原本想着把今日笔记做完的,但想想看,感觉今日似是没什么可记的,心里难免有些疑惑。亨亚日见自己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也凑到阳台上去,谢明宇见他过来,也给他沏了杯热茶。只是亨亚日踯躅的并没有开口说话,葛自澹饮了口茶,视线对着亨亚日,问道:“亚日,你可是有什么事么?”

亨亚日犹豫了一下,说道:“先生,不知怎地,今日却是有些心思不属,既提不起精神来读书,又感到今日虽然做了许多事,但却又记无可记,心里有些意乱,所以才跑出来问问先生。”

葛自澹听后,笑着道:“都说你少年老成,到底还是小孩子,沉不住气。”

这话一说,亨亚日顿时脸上红霞满布,先生打趣他的时候也并不多见。忍住心内的尴尬,亨亚日说道:“然则先生以为问题出在哪里呢?”

葛自澹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道:“你在没心思做事之前,心里可是有在想些什么吗?”

亨亚日答道:“具体也没想什么,就是今日出去闲逛,心里也是有所感怀。如果只是纯粹在外面走走看看,漫无目的的,这又不同于踏青,或许要不了多久,自己就会觉得没什么意思,或许就会不想再走了。然而一边走看,一边购置所需物事,另外口中不停,这才感觉到出来闲逛的韵味和好处来。于是就想,我们生活当中应该不单单有刻苦奋进的时候,也该当有这种怎么讲呢?说是消遣时刻吧,或许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就像看风景一样,只看了向阳而生的一面,却是不完整的。只是这种消遣时刻自己又总觉得那里都不对,除了一方面有些消磨人的志气外,另一方面说是张弛有度也好,思考生活的意义也罢,有些容易产生让人误入歧途的感觉。”

葛自澹先是笑了笑,并没有马上答他的话,顿了顿后,才说道:“原来是这样。这对你来说实在是太早了点,不过既然你提到,我就试着说一些。这个并不像教课书上的那些知识一样,有标准答案,反倒是我最早先让你读的书中应该能从中寻找到一部分答案。”

“啊?”亨亚日这回是彻底愣神了。怎么说来说去,又扯回去了?不过还是静下心来听先生如何来说才是。

葛自澹接着说道:“人为什么活着,人又该当如何活着?这是人之所以作为万物之长所具有的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够不单单出于以生存为目的的思考,而且又有为思考而付出行动的能力。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思考,或者说自身有意识的主动去思考这样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也就是个人如何看世界、看社会、看个人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说哪个部分更重要,哪个比较次要,或者说可有可无的,要把他们综合起来,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要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彼此联系,相互纠缠。这里的个人也主要是指自身,因为每个人对问题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人们从中得到的答案也会各自不同。这里面没有高下之分,因人而异的原因就是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不一样所导致。当然了,积极向上的一面总是更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它所能起到的作用往往也是正面的;消极麻木的一面又因为毕竟被动,通常会受人批判,但自然也有它存在的道理。不管积极也好,消极也罢,这些问题往往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都是个人的选择,也就是说当你选择了积极的一面时,积极也选择了你,反之亦然。”

亨亚日听到葛自澹这么说,心里有些明白。原来这些都是和自己如何看待世界、社会、个人等等的是差不多的、一脉相承的问题,因为只有当你想明白为什么活、该怎么活、活成什么样等等的,再和现实作比较,才说得上成败得失那些,否则就无从谈起了。只是思想犹如无源之水、空中楼阁,而实际生活中的成败得失的一般标准应该是有的,就是只有把想做的事做成,才算得上成功或者得到,做不成自然就是失败或失去了。只是为什么先生会说因人而异呢?是人们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原因吗?

葛自澹仿似听到亨亚日的心声一般,接着说道:“你是想不明白人为啥活、如何活这些还会因人而异吧?”

亨亚日点了点头,并不开口说话。

“这就存在我上面说过的了,每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处境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对那问题的理解就会不同。就拿你举例,说个你能懂的例子:你为什么活,又该如何活,你现在应该没有很明确的答案,只是想把该掌握的文化知识什么的都掌握了,基础打好,为后面自己得到答案后提供践行答案的本事、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我、你明宇叔,甚至你的父母亲人又为什么活,怎么活?理由是不是一样呢?这扯的可能有点远。就说极端一些吧,譬如说街上的乞丐,你觉得他会去考虑为什么活,如何活吗?”

“应该是不会的,他还得为生计发愁呢?该是想不了那么多。再说他应该也想不明白吧?”

“你说得对。就是说即便他考虑到那些问题了,那他也只会和你一样,都是想不明白那几个问题。那么你有没有发现,你们之间又会有哪些不同呢?”

“应该是处境和应对方式会不一样吧。我发愁的是知识无涯,总是会有自己到不了的地方,他是愁完上顿愁下顿,还得发愁没有息宿之所,活着本身就很艰难。”

“说得对。那么我再进一步讲,或许你为什么活和如何活,用简单点的想法来说就是读更多的书,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如何活就是往这个方向努力。然而那乞丐呢?或许就是饱食无忧,栖息有所了,他努力的方向就不说了,只对你而言,那乞丐的活法和思考完全是没必要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他和你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就是我所言道的因人而异。”

亨亚日似乎有些懂了,但也未全懂,只是对先生的话还存些疑问。

“或许你会说,我和乞丐的境地差别巨大,所以我们之间对活法的思考和理解才会差别巨大。要是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处境的人,在这些东西上,应该不会有那样大的差别吧?”

亨亚日连忙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口中应道:“是啊,是啊。”

“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果你言道两个乞丐的思考和理解差不多,我或不好驳你,主要是不曾体验过。但对衣食无忧的人来说,这是在是太好比较了。就拿你和顾子敦来说吧,你或许会说你可比顾子敦差的远了,他父亲是余斛这种大都市的市长,在国内也是数得着的人物,但这也就是食鱼于食熊掌的差别罢了。然而你们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就你自己而言,差别大吗?或不说顾子敦,就说你一母同胞的两位嫡亲哥哥,你再去想,你们之间在这些问题上的想法差别大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