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刹那灿烂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归途轶事

刹那灿烂 第一百一十六章 归途轶事

簡繁轉換
作者:亨依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7 16:06:24 来源:源1

第一百一十六章归途轶事(第1/2页)

第二天一早,三人用早餐的时候,大车店老板告诉葛自澹说是马车已经租好了,他连忙连忙谢过。用罢早餐,收拾完行李,在结清账目后,又一次特意谢过老板。三人出门后,正见得店主帮着租来的马车停在大车店一侧,于是就上前。

车夫是个三十多岁的粗壮男人,身上袒露着晒得黝黑的肌肤,一脸的憨厚,见三人带着行李准备过来登车,他赶紧给一把拦住。他开口说道:“几位客官,你们准备就这样就出发吗?”

这话把三人说得一愣。这时正好店主出来看见,一拍脑袋,说道:“是说,刚刚总觉得那里不对,一直也想不出,你这一提醒,我倒是想起来了。你们这装束一看就是城里人,又不差钱的,这不是摆明了车马不怕事吗?你们三个还是先再回来一趟,换换装,尽量搞得普通点,路上也省得那许多麻烦。”

这下三人多少才算是醒悟到底怎么回事了,只是从未想往藏头露尾这方面想过。只是如果不变装,遇到劫道的,一见到他们三人的这装扮,是不是就像昭示着:我是肥羊,快来宰我的意思,挑衅的意味十足。不说什么鱼龙白服的,三人也算身娇肉贵之辈,真要遇到个意外,多少有些不值,还是少出那些意外才好。如果事情要都在众人的预料之中,有什么后果都可以预见、可承受的话,是值得尝试的,不然的话,可就不值了。

店主和车夫打回招呼,三人自也从善如流,跟着店主一起又返回了大车店里。只是该怎么变装合适,这样的事情都还是第一次遇到,三人自然没有什么经验,都把目光看向店主。店主对葛自澹说道:“李三那衣铺里有现成的,你们挑几件我们这种寻常居家的衣服就成,打扮成寻常人家,遇到事了少开口,让赶车的霍老四应付着就好,他会事先跟你们对好话。”说罢,迟疑了一下又说道:“只是你们几个人都太干净了点,不像一般住户人家的,不过好在你这带着书,还不打紧。学生们在学校学到的除了知识以外,必要的卫生和礼貌也是一个方面,如此看来倒也是省事了。最好把那包也分开装了,鼓鼓囊囊的不是惹人注意嘛?”

三人这下终于知道店主的意思。两位长辈在车夫霍老四的带领下去了衣铺买接下来三人要穿的衣服,亨亚日倒是没有再去的必要,让他坐在马车车辕上守着行李这些。亨亚日坐在车辕上,心里还想着刚刚听这店主这么一番说,也是大受启发,尤其是事关学校那一段,不由陷入沉思。是啊,学校是公共场合,几十上百的都还是年龄相近的少年聚集在一个小小的校园里,少男少女们已经开始对性别什么的都有模糊认识了,而且都也还有向美之心,家里穷些或许穿的破旧一些没太大的关系,但是干净、整洁却是很必要的,也大多都在无意识中自发的做到了,总不好一副邋遢的模样去学校现眼。在家里甚至在村子里司空见惯的那样模样,或许自己还不觉得,但一旦要出村进城的话,人们通常是不是都会换身干净些衣服之类的,顺便再理理头发、洗洗脸的,这或许也算不上是正式的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它无意中总会促成这样的事情发生。先生坚持让自己校学,而不是自己亲身传授,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不是也在此呢?而且校学的好处自然不仅仅止于那么一点,待人接物同样也是会有的,还能锻炼一个人的识人之能,另外志趣相投、互帮互助、令行禁止、竞争和荣誉、集体意识等等,是不是也算是呢?这个却不是单独一个学生、一个教习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所能体会和学习到的。

未过太久,葛自澹和谢明宇手里拎着些东西归来,带着亨亚日一起去了大车店的房间。打开包裹一看,亨亚日见长辈买回来的尽是一些夏日的衣物和鞋袜,另有几样是包裹的裹皮。虽说青州这里比较靠北,现实的季节多多少少的有了些秋意,但天气依然炎热,这当中就有一桩好处,就是穿衣很少,而且都是单衣,好拿好放,不占什么地方。房间里虽然还有一些人在,但也没什么好忌讳的,三人把新买来的衣服换上。其实就是把衬衣、西裤、皮鞋这些,都换成马褂、粗布裤子和千层底的布鞋,谢明宇甚至在头上包了个头巾。三人互相一看,都相继的笑了笑,无他,除了无奈,也算是被逼着来这么一出,另外主要也是对这变装稍稍感到有些新奇。这边的服饰样式和德安府和余斛自是又有着不同,而现时居然混乱到需要寻常人变装的地步,可以想见,接下来这一路可能不会那么太平。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是多保留一分小心和谨慎才好。换完衣服,三人的气质也稍稍有些改观,谢明宇再把行包里的物事按照各人急需的分别装了三个小的包袱,剩余的连同行包和三人刚刚换下的衣物再一起用一个大包袱裹好,斜跨上肩,这倒也减负不少。

换好了衣物装扮和行李包裹,三人再次出门。这回店主见到,先是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道:“只能这样了。你们这看着还是差点意思,不过匆忙之间也顾不了那许多了。好吧,祝你们好运,一路顺风。”说完又特意叮嘱道:“少说话,多听听霍老四的吩咐。”

三人点头致谢,来到车旁。霍老四也先盯着三人看了一回,微微皱了皱眉,不过也没说什么,只是让谢明宇把大些包裹先拿给他。霍老四接过行李后,让谢明宇帮他抬起,放在车内顶上,然后用绳子栓牢实后,外面再用一层和车帘子差不多的遮阳布一搭,就这样也算是再次做了伪装。

待得这些都做完,霍老四就让三人上了车。三人坐定后,霍老四问道:“没什么要紧的东西吧?别到时候万一被搜出来的时候,你这又舍不得的话,那就不好办了。”

葛自澹说道:“没什么关紧的。他们搜到想要,就都给他们拿去,尽是些不值钱的小玩意。”

“那就好,我还怕你们为了护财,再有点意外就不值了。”

“没有的事,也没有把钱财都带身上的道理。”

“话是这么说,不过还是小心一些的好,这道上可也是会有掠人的时候。不过你们换过衣裳就好了很多,讲好的话,身上弄的稍脏一点才好。有学生在,人的心肠会好一点。学生,你这一路可要多读些书才好,哪怕读不下,装装样子也成。”

“好的,我知道了,多谢你了。”亨亚日万万想不到,此时此刻,读书竟然也是一种消灾的手段,真是匪夷所思。不过这本来也是他想要的,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坐稳了,我们这就出发了。”

一声吆喝,马车开动,一路向太苍而去。无论是国内德安府、余斛,还是和那国、离高,大部分马车其实都差不多,一个木制的大托架,其上再扎一个遮阳避雨的篷,内里多是一整块的平板,在车里多只好坐着或是躺下来,只不好站起,姿势有点受限,人坐着有些别扭,所以时间长了,仅仅是坐车,就很累人。好在青州的大地上,到处都是一望无垠的,仿佛天地之间是一片大大的平地。虽是土路,但来往的行人和各种车把地面压的很瓷实,马车走起来也并没有多颠,这实在是一桩意外之喜。

车老板霍老四是个健谈的人,沿途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还给三人介绍些全州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当万一遭遇到胡子的时候,几人该当如何应对以及如何答话;又言道一些小钱就可以免灾,但也切记财不露白。这时亨亚日不由想起,谢明宇当初好像有点背着人把一叠零零散散的纸钞,看起来郑重其事的用手帕包起来的样子,看来也是对这情况有所预料。亨亚日自然知道他们一路花销的钱从哪里来,不管是在和那国,还是在离高,和在余斛时的方法都是一样的。虽说各地用的钱都不一样,但葛自澹都是通过西洋的丰汇号洋行来准备。只是提前一站把要用的钱钞事先预想清楚后,再到丰汇洋行开立票据,就可以把预想的钱钞提出,币种和金额都如你所想,甚是方便,当然前提是你得要在丰汇洋行里有存钞才行。之所以谢明宇看起来珍而重之的把钱包好,更多的是一种表演的成分,三人身上的现银或是现钞并不多,说是现银并不恰当,现在多用纸钞,市面上的银元并不多。虽说各国不同,但银元往往是不分地域最受欢迎的钱币,不过洋行好像更偏爱纸币一些。而且现在所经之地除了国内,大多都提倡用纸钞,也包括这所谓的青州,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往往多少也会备较少的一些银元来应急。在和那国的时候,亨亚日就未曾见过有使银元的时候,不单单是他们自己,几乎是所有见过的人都用的和那国本币的那种纸币。而在离高的时候,虽说用和那国本币也是可以的,但为了避免麻烦以及民间的反感情绪,他们也还是准备了离高当地的本币,当地的商人也能接受,但是要是使用当地的铜钱和银元的话,会更受欢迎。至于青州也是一样的,在离高出发前都已经准备好了当地的钱钞的,好在那丰汇号洋行分店好像遍布各国一般,取用也是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六章归途轶事(第2/2页)

亨亚日不理解这些所谓洋行的这种生意方式,葛自澹也未曾跟他讲过这中间的关节,只是说他还未到可以学习这个的时候,只把它当做一般的钱庄、当铺一样理解就行了。就是用起钱来比较方便,日后有机会自然会了解到相关的东西来,而这生意看起来小,但也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平白的理解起来虽说不是太难,但还远没有在当前这个阶段学习的必要,所以亨亚日也就搁下了这些心思。

其时也正是草木旺盛的时候,沿着车行的土路两侧,到处都是果实饱满的庄稼地,看起来是一幅将要丰收的好景象。只这大片大片的平地貌似无害,但听这车老板讲来也是有着不少凶险的地方,虽说更多是隐藏在青纱帐后的**,但也有一些是自然形成的沼泽地,陷人于无形之中,外来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之下,就很容易在其中吃大亏。这话听得亨亚日心内啧啧称奇,这造物主不但会赐予人类各种各样的福缘,也会在不经意间给人种下灾祸。这看似无害的茫茫大平原,除了**和肥沃的黑土地外,也暗藏了不少的凶险,尤其是对这外来者而言。想到这里,亨亚日不由心里一动,说起外来者就由不得想到无论是离高也好,全州也罢,这和那国人看起来并没有水土不服,而且一副过得很好的样子。是不是只有当人们征服了险地后,险地从此变坦途,从而也会对人变得低头顺耳,附耳听命了呢?而无论它看起来是多么的险恶。而且一旦被征服过一次后,日后难免会被征服若干次,渐渐地,被征服惯了,所谓险地亦会变成坦途。

第一日行至午后的时候,还真让他们给碰上了两个劫道的劫匪。也不知是不是他们午时在店家歇息用餐时,被人给盯上了,还是怎地,餐后途中不远,在延绵的玉米地里,突然蹦出来两个持着柴刀、扛枪的家伙突然出现在道路中间,逼停了马车。

几人望去,只见这劫匪都是二十多岁的样子,身上黢黑,泛着汗光,穿着邋遢,只未曾蒙面,脸上、身上也算干净,只可能是在玉米地里待的时间长了,脸上、身上有些被玉米叶划拉的小口子,有些地方还渗出了血,身上衣服也不搭,穿着衬衣,下身是粗布裤子,脚上踩着皮鞋。

前面一人还带着副眼镜,却又扛着柴刀,慢慢朝马车走近,后面那人端着枪站在稍后的地方一动不动,只把枪口瞄着马车。扛柴刀的那人走近前来,说道:“赶车的,这没你的事,只找后面的几位大兄弟讨点酒钱。”

“哎哟,我说大兄弟,这大中午的也不嫌晒,这车里是我们镇上投亲的亲戚,大家都乡里乡亲的,不带这样式的吧?”

“赶车的,别找不自在,等我看完了再说。”

“那你看吧。两大人、一个孩子,孩子还小,读书呢,大人也是艰难啦。”

抗柴刀那人用手撩起帘,看车里面确实挤了两个大人,一个孩子,那孩子也确实在读书,只是在当他把帘撩开的时候,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直直地望着他,似乎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扛刀的看着小孩子这清澈见底的眼神,心里没来由的就是一颤,叹息了一回,不自觉的把刀给卸下,又看了看车里的另外两个人。即使觉着其中的一个大人再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庄稼汉时,也没有太过在意,于是说道:“我也不难为你们,给我们两块金圆券或是一个银元就成,算是买路钱。道上的规矩,不能走空,不要是不成的。一般说来我们都至少是要取一半的,今日也算我们有缘吧,后面再遇到这事了,说一声张大家的来过了就好使,一般也不会为难你们,不过你们也别逞强才好。”

葛自澹出声道:“如此倒是要多谢大兄弟你了,咳,我们也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才想着闯了这关东,家里也是过的很难,听说这里好一些,我们几个才先过来看看。只不曾想,这里各处啊,都不容易,还有那和那国人,到处赶人,咳,都不容易。”转而对谢明宇说:“明宇,给大兄弟拿钱吧。”

谢明宇摸索的从身上掏出用手帕包好的钱,打开手帕,从里面掏了两张一元的纸钞递给了持刀的汉子。

这汉子接过钱钞,只这下却被搞的哭笑不得的,一脸无奈的说道:“我这是干劫道的营生,你这是在干嘛的呢?虽说咱们是有缘,你也不好用那荷包直接来勾我?你别当我们手里的家伙是吃干饭的。咳,我教你个能吧,把那钱再分装、分装,也别都装一个人身上,每个人身上都带点,尤其是小孩子身上可以多装些。我们多半也只是图财,并不想害命,遇到带小孩子的多半还给多给些活路,善待一点,毕竟谁也不肯对一个半大的孩子耍什么威风。另外也不要高估了我们这一行有些人的善心,不然谁会干这个啊,年青力壮的怎么都能讨口吃食。”这一下说话的人自己都有些脸红,听的几个人脸也有些红,大家红脸相对的。

葛自澹说道:“大兄弟说的好,也亏得大兄弟是个心善的。我们也是没经验,头一回遇到这种情况,下回注意,下回注意。多谢大兄弟你了。”

“好了,虽说心善的干不得我们这营生,就当是我们今日心情好吧,谁让我们跟这小家伙也算有缘呢?有个酒钱就成,也别说下回了,走吧,走吧。”

一边说,一边让开了道,有点嫌弃的挥了挥手,前面的枪口见状也顺势垂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