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刹那灿烂 > 第五十六章 定居

刹那灿烂 第五十六章 定居

簡繁轉換
作者:亨依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7 00:53: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六章定居(第1/2页)

一直到了目的地,二人才停了说话,杨彦之当先下了马车,站在一旁,等着葛、谢二人。片刻之后,后车赶至,葛、谢下了车,谢明宇又打发了马车离去。待到四人聚合后,杨彦之带着三人径直向前行了二三百米远,来到了一处院前。亨亚日放眼看去,说是院,其实里面像个村子一样,在其中有好几排的房子,院门上书写着永兴弄,院门高大开阔,像那牌坊一样,门道还深。杨彦之见葛自澹在门前驻足,四下打量了一回,说就在这处弄堂里。往院里走时,也有一些人来人往的,多是一些孩童和妇女。这却像是一处大杂院,院里有好几户人家,进院穿过弄堂的时候,一些妇女和老人和小孩在门洞里纳凉、闲话、玩耍,有些妇女手里还拿着针缝着衣服或是纳着鞋底,对着来来往往的陌生人行着注目礼,甚至对着亨亚日还多看了几眼。

杨彦之带着几人往里走,有个三十多岁的清瘦男人从那一排小楼里迎了出来,张口叫了声杨爷,杨彦之并没有答话,只点了点头,显是认得的。

那人当先迎了过来,就引着几人往小楼走,那小楼是一栋挨着一栋,基本都是共用着山墙,从外面看形制都差不多。这男人一边走,还一边介绍道:“承租的那楼是裁缝沈阿爹的祖业,现在就他们老两口在住,外嫁的女儿偶尔会回娘家来住上一回,所以多部分房间都是闲置着的。沈阿爹有一儿一女,儿子早些年在京城也是开了一家裁缝铺,后来在当地娶了媳妇,安了家,生了娃后平时更难得回来一回。女儿嫁到临近的江州,年节里才回来看看父母。老两口本来一直给儿子、媳妇、孙子们留着房间的,早先一直不肯租,只是现在眼见年纪大了,儿子说什么也是不肯回的,这才息了那心,这才愿租出去,补贴些家用。只是他们有些挑客,不愿意楼上住太多人家,一家子人挤一个屋子里,吵吵闹闹的,所以宁肯收的少些,也不要那拖家带口的好几家入住,一个月能有二、三两两银钱就好,只不肯收那金圆券。”

众人一听,感觉那老夫妻倒是实诚,一下子就把底给交待了,而且这用度也很低,只是这大杂烩的,要是天天吵闹的紧,也不知几人是否能受得了。

中间人一面说着,一面推开屋门。屋里有个头发花白,身体还算健壮的老太太在家里坐等着,见得人来,老太太站起身迎向几人。那中间人对众人介绍说是沈阿婆,还对着老太太叫了声阿婆,看来多少还是有些亲戚关系的。沈阿婆叫了声阿生,准备着给众人张罗些茶水,只杨彦之摆了摆手,说道:“沈阿婆,别忙了。你带我们看看房间就好,其它就不必麻烦了。”

沈阿婆答应着,领几人往楼上走,二楼和三楼各有两个房间,只三楼加上阁楼是顶楼。众人进屋看了一回,见每个房间大约有十多个平方的样子,还备有床,书桌和衣柜。几人都一语未发,只对于住惯了大宅的人来说,房间太小了,放了这些物事,其余都没什么地方活动了,甚至和旅馆的房间相比,还显稍小。楼上并没有洗浴和做饭的地方,要是洗浴、做饭的话要到一楼和主人家共用。

房间看完,几人下得楼来,葛自澹问沈阿婆道:“老人家,这院子里住的这街里街坊的是不是都认得的?”

沈阿婆回道:“自然都是识得的。大部分都是些老街坊了。只是这几年新搬来了些人家,男人们基本都是在这附近纱厂和烟厂做工的,就只余娘儿们和小孩子们在家,做些家务,偶尔做做鞋,糊糊纸盒这些的,贴补一下家里。除了年纪大的,也没啥游手好闲的。”

杨彦之和葛自澹对视一眼,会心一笑,这是个相对封闭的街区,倒也算是个不错的地方。

葛自澹接着问沈阿婆道:“老人家,这里可是有人愿意帮着别人做做家务这些啊,像煮一煮饭、浆洗一下衣物、打扫一下房间这些的?”

沈阿婆看了葛自澹几人一眼后,这才说道:“你们这都是男人家,没有女眷么?要是那些事的话,这里好多的娘儿们做的就是这活计,只要给她们些银钱,就有人会给你做的,只是做的怎样不好说。要是想在外面请也成,就是麻烦一些。”

葛自澹没有再开口,杨彦之见状并没有立马应承,只对沈阿婆说道:“老人家,我们等会回去商量一下,租于不租,稍晚再给你回话。”

沈阿婆说道:“我省得的,我这平日的都在家里,商议好了就直接来就行,家里备的有新被卧。”

几人说着,就告辞了沈阿婆,出了小楼,又在一众人的注视欢送下,离了这院子,中间人也一直跟着几人出了院子。几人一直没有说话,直到回到马车旁,那中间人这才说道:“另外那处房子却是在学校边不远,临着处教堂,距离这里差不多七八里远的样子,要是走着过去的话,差不多要半个时辰。”说完话音一顿,看来另一处房子看来也是他帮着找的,很快他又接着说道:“这里住的人多是些小生意、小手艺人,或者一些务工之人,平日里多半都是不肯乘马车的,有事时偶然的用下人力车,好在这里离他们生意和务工的地方都不甚远。这边倒是有拉车人在这里租住着,只这一带不提前讲的话,白日里基本上没人过来做拉车的生意,得往石库方向走上个三四里地才有。”说着又指了指沿街的电线杆说道:“除了街上有电灯照明外,从街上到其它地方晚间就难有照明了,回的早还行,家里的灯火还能照些亮,晚些的话,自己就得备些照亮的东西了,不过好在也近的很。”

中间人言犹未尽,不过他的意思,几人也都领会到了,虽也是在城里,这处算是穷困边远一些,日常条件要差一些,人也杂了点,多是些一般居民。这里也是当初葛自澹、谢明宇逛遍余斛时的未及之地,这个方向也就到过石库,说起来还有些印象。

杨彦之没有搭那岔,对葛自澹说道:“这下从这走和到石库租车再去到下一个地方,两边算起来用时也该差不多,不如让阿生、明宇、亚日乘马车先过去,我们后面走着,等回头到地方了,马车再回转接我两个。”

葛自澹点头同意。这距离不远不近的,用步行的话有点费时,乘车的话也就一刻多钟的样子,但偏生这地方又不易租到车。走起来不赶时间还行,要是赶时间就有些挠头了,即使是用跑的,这一路下来,也得要半个小时的样子。

马车载着三人当先走了,杨彦之和葛自澹在后面向西步行,好在路况还不错,这一路沿着大道甚至还有些路灯往前延展,独独永兴弄成了个被遗忘的角落。马车又回转了一次带上二人,一路上甚至经过了学校和教堂,只在教堂稍远处的一座小院门口处,马车才停了下来。院落的大门大开着,大约是听到了马车的动静,只见三个人影从屋里往院子里走,正准备出来迎。

好在下午出发的早,在那大杂院里也没多耽搁,看看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四点半多的样子,太阳的热力明显下降,只是阳光仍然耀眼。二人是逆着光,见得三人出现在大门口,背后金灿灿的。这地方二人倒是都曾来过,只是一般往这里来走的就是现在道路直通的那个方向,到教堂和学校之后,因后面边远且没什么特色,稍远一些又有信教人的墓地,所以就没曾再多往前再行,这也就和大杂院擦肩而过。二人下车后,并没忙着入院,先就在门口四处打量这附近的风光景物,都还是有些印象的。先来三人见二人迟迟不动,就又凑到了二人身边来。葛自澹对谢明宇说道:“明宇,这地方我们来过。”谢明宇点了点头。

这时中间人阿生说话了,他说道:“这处院落是一位教众的房产,只是他殁了后,子孙里并没有信教之人,他们都在城里热闹的地方有住处,再加上这里又太过清静了些,所以也不常来。院子很小,房间也少,人来多了又不够住,本来就不太愿意来的,这下基本上就都不再来了。他们把这屋子的钥匙交给我,只是拜托如果知晓有人租买的话,赶紧给租买出去。其实早些时是已经租出的,只那租客大约是生意人,小孩从学校毕业之后,就退了租,如今也空了有半年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六章定居(第2/2页)

“既然你们早先也来过这附近,那就没必要介绍得太多了,先进屋里看看吧。”说完看着杨彦之。

杨彦之也并不理会,对葛自澹说道:“就我俩没进去了,当初也只是路过,不如进去看看?”

葛自澹点了点头,几人这才进了院子。说是院子很小,那也是相对别墅来说的,这看起来也有接近一亩的样子了。院子里除了惯有的井台外,比较显眼的是居然有一个花圃,只显然是年久未经打理,破败了的,另一个是院子一角种有一株高大的桂花树。房屋只有两栋,每栋也只有三间房屋,除了会客、厨房、餐厅、储物外,卧房也只有三间。房屋里的摆设都中规中矩的,没有出格的地方,自然也没有什么缺漏。这里的环境比较清静,也远离那些嘈杂的地方,屋子内的房间也比永兴里楼内那房间大得多。小院的生活气息和永兴里分别有不同特点,一处生活中带着疏离,也算得上离群索居,而另一处则是生活中带着琐碎嘈杂,说得上是烟火气正浓,只这是寻常百姓家的鸡零狗碎。

一路上只是中间人阿生在介绍些琐碎细节,葛自澹始终一言不发的边走边看,直到几人都各处又走了一遍后,又回到小院往日会客的地方,正准备稍坐时,却是葛自澹一言不发的当先出了屋,只对着身后摆了摆手。余人不解其意,又不好打搅,就都没有出屋。只见得葛自澹来到这院子中,只是迎着光照,抬头望天,看那将要西落之阳。那光线并不暴烈刺眼,竟似被驯服一般,金球似开始泛红,天际的云彩也渐行渐变,半晌,葛自澹才转过头,对屋里的杨彦之说道:“杨兄,出来说说话。”

杨彦之出了屋子,来到葛自澹身畔,对葛自澹说道:“贤弟,可是有想法了?”

葛自澹点了点头,说道:“我想了想,决定还是在永兴里暂居。”

杨彦之很有些意外,讶异道:“我还以为依你的脾性是要选这里呢。这儿又清静,亚日上学也方便,没想到你倒是舍近求远了。”

葛自澹又点了点头,说道:“我刚一看这小院,看看周边,再看看这屋,确实是如你刚才所想的那般。只是这回出来主要是为了亚日的缘故,却不好因我自己的好恶而对亚日有所影响。我惯于清静,身边往往至多就三两个人,独来独往的也惯了,只是亚日的路还长,和我走的路也很是不同,对未来的期许更是不可能如我这般。如果我一直以自己的那一套生搬硬套的全都给亚日,并不是我的初衷,而是要亚日融入这个大熔炉的,却不是要走我的路。既要保有自己独立的精神,又可以和大家打成一片,这方面你倒是可以传授些东西给他。我要是往孤僻的方向带他,完全是会教差了的,永兴里会是个很好的地方。另外或许我在这里也能有些际遇,都是说不得的事。”

杨彦之有些明白葛自澹的想法,只是他也无从判断这点到底好不好,对不对,不过人有些交际总比清高孤傲要好些。只是听见说永兴里是个好地方时,心下还是有此异样,不由问道:“永兴里好在哪里?”

杨彦之回道:“永兴里是个承上启下的地方,也是我们大部分人生活的缩影,甚至代表了一部分可期的将来。虽说他们的生活比起好些人来说,其实还是好一些的,毕竟背靠着这大都市,比背山依水要好的多,只要肯用苦,还是能操持好生计的,只是这份辛苦和这天下多数人都一样。亚日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他现时虽还小,但也应该知道生民之多艰。之后这几年要是一直住在这里的话,耳染目睹,甚至真个切身体会,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不会流于表面。另一方面那些个纱厂、烟厂这一类的,人也好,生意也罢,这也可能会是将来的发展趋势,新生意越来越新、越来越多,好些个人也慢慢从脸朝黄土背朝天里出来,移居做工,住上楼,用上电灯甚至电话。以前的小手艺、小生意或者将来要让位于这些个大手艺、大生意了,传统的事物慢慢没落,新生的事物蓬勃发展。我自不会直说,只让亚日能有这方面的见识和感悟,稍加提点就可以了,这自也是好事,知行合一,所以说永兴里这地方是个好地方,之所以好,好在它的真,也好在它的实。”

杨彦之也是叹服,心下想:也难怪葛自澹特立独行,清高孤傲,一身的大才学偏又身名不显,只窥此一斑就知别人把世事看得比谁都清楚,不是不懂,只是不屑,人家志不在此,甘于平淡,若是想要成事,别人办法多的很。只是葛自澹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杨彦之也并不清楚。收束遐思,杨彦之说道:“好,那就永兴里。”

两人谈完,看看太阳就要落山,好在现在天长,再有个把时辰天才会黑下来,这下却不会误事了。杨彦之朝屋里众人招了招手,余三人这才出屋来。近身时,杨彦之对中间人阿生讲道:“阿生,我们就租住永兴里,这以后要是有些小事,你不妨给葛先生帮下手,日后自有酬劳。”

阿生赶紧回道:“杨爷,您太客气了,这些许小事我自省得,再说沈阿爹还是我家亲戚。”

“他们远来,今晚就要开始入住了,你回去也先交代一回,需要契约什么的明日有空再理。”

“成,这些都是小事,沈阿爹他们还是很好相处的。”

杨彦之说道:“那就好。”说完,面朝葛、亨、谢三人开口说道:“我们现下回转?”

葛自澹点了点头,说道:“还让他和明宇先行,是要先和主人家打过招呼才合乎礼仪。我们和亚日一起先走一阵,这时候,在这种地方,散散步,也是再好不过的了。”

杨彦之说道:“如此甚好。”

几人出了小院,杨彦之吩咐了一回,马车载着谢明宇和阿生当先走了。葛杨二人对视一眼,不由笑了,双双开口说道:“我们也走吧。”三人这才迈步回行。

道路宽阔平坦,落日已下,天边泛着红霞,迎着余韵,习习凉风吹过,万事皆休,心无旁骛,确是极好的散步时机,如果肚中再有点食,那是再好不过了的。路上,葛自澹对杨彦之说道:“杨兄,这回却是完全有耐于你了,还耽搁了你好几天的事,搞的我也不好意思的很,日后还需仁兄多担待。”

杨彦之说道:“不必如此。你这仿似世外人一般,好些个事在我这里不过是举手之事,算不得是什么大事,兄弟安好顺遂,这就是最好的回报了。哪儿还能求另外的呢?再说你给我的那避祸之策,实是千金难求,我们的眼光顶多局限在国内一城一府之地,老弟你都放眼世界了,就那识见,岂是他人可比?关键时候更是承续家业的至宝,别人尚在为性命和瓶瓶罐罐忧心之时,我尚且可以对着家人大谈家业的兴旺发达,这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所以我这佩服的更是无以言表。”

话不多时,马车又至,三人上了马车就没再言语。一路几无行人,马车疾驰,稍后就到了永兴里。只是照着习惯,停的稍远一些,免得招眼。行李都已经拿下车,估摸着招呼这会儿也该打好了,三人下车后就朝弄堂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