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是最大总裁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征召鸭子军团

我是最大总裁 第二百三十三章 征召鸭子军团

簡繁轉換
作者:丹阳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8 13:02: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百三十三章征召鸭子军团(第1/2页)

客栈提供了房间和床铺,女人付出了身体,两下里三七分成,客栈落三成,七成归女人。

这样看似合理,可是这样的职业触犯了大德国法律了。

女皇对那些风月场所深恶痛绝,女皇的本意是怡红院等风月场,现在因为种种原因还不能戛然禁制,只能等待这样的场所自己慢慢消亡的,可他们现在却转入了地下。

三王爷既然知道了,就不能不管,自然,她们店家和暗娼受到了三王爷的举报。

现在,女皇还没有主管妇女工作的官员,只能是让万家镇主管治安的王迎江去处理这事。

三王爷发现的另一个事情是打击投机商人,因为现在天气还很冷,万家镇本地居民取暖还可以,有平生积攒的柴火就可以了。可那些外来人口的取暖,就得靠木材和煤炭。

平原郡的煤炭每天都运到京城和万家镇上百车,现在跑长途的车辆,都是烧油的,一次载重四到六吨。

京城人烧煤,都是在煤场一次买几百斤,烧的差不多了就接着买。

煤场过去是马车牛车运来煤,一整车的卸货,一车撑死一吨,现在不一样了,一次就四吨或者六吨,然后几百斤几百斤的拆散了往外零卖。

煤分为大块和碎面,大块的卖的贵,碎面的卖的便宜,有的煤场主就打起了歪主意。

有个叫做胡二的煤场主,去城门哪里截住了运煤车,问是不是大块的,运煤的回答一车全是大块,两下里谈好了价钱就开到了煤场卸货。

煤炭运输途中,车辆颠簸,路上风吹日晒的风化,很容易产生碎面。

胡二一看多少都有碎面,就说这一车煤质量不好,拉煤的以次充好属于欺诈,不要了,让他拉走。其实,一车煤里面有些碎面是正常的,可以忽略不计的。

拉煤的不干,卸下装走可是折腾人了,两下里吵起来,不行就去大理寺打官司。

三王爷的家人当时在买煤,就看出了煤场主这人不地道,一大车六吨煤卸下了,煤场主说不行还得装回去拉走。如果不拉走也行,这车煤就大幅度降价卖给他。

此前,三王爷的家人就看到过他欺负卖煤的,也是同样的招数,这次又故技重施。他跟着抱不平说了两句,煤场主反而和他吵起来了,气得他赶着空车去了别家煤场。

他回家就把这事和三王爷说了,三王爷正好闲着没事,就和他去了煤场。

三王爷在了解了以后,让他们去大理寺打官司,谁对谁错,让大理寺官员裁决。

现在,大理寺又换了一个主审官,他吸取了前任的教训,可不敢在审案的时候和稀泥了,他派了衙役去煤场实际调查,证明煤场主是讹诈。其余还调查了附近居民,说煤场主经常这样。

这属于商业欺诈了,大理寺官员把煤场主打了十大板子,按照说好得价钱付给拉煤的钱。

三王爷不满意,这个官员和前任比是强了一些,但是,对欺行霸市的还不够狠,起码打二十板子才行。

煤场主的家人有钱,赶紧找来了医者,当堂要给煤场主包扎。

三王爷不干,这样轻飘飘的打一顿,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不行,必须接着打,衙役不使劲打还不行,如果还是手下留情,三王爷就要找刑部的人告状,说行刑的衙役是徇私枉法。

如果官员对此事熟视无睹,也有收了黑钱的嫌疑。

在他的一再要求下,主审的官员又让衙役把还在流血,没有来得及包扎的煤场主摁倒了,补了五大板子,三王爷看了煤场主被打的惨相,这才满意了一些。

打板子还能找补,这事不要说在京城传为了笑话,在朝堂上的大臣们听说了也哄堂大笑。

……………………

这期间,京城东南面的平原郡东方一百三十里,因为地处低洼,今年干旱,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蝗灾对着平原郡侵袭,马佳得到了农部葛怀远汇报的时候,蝗灾兵团的前锋已经到了平原郡外围了。

现在还没有农药,不能对蝗灾有效的遏制。

如果不及时的抑制蝗灾,平原郡在几天之内就得蝗虫过境,续而威胁香坊郡,并向香坊西部蔓延至白巾国,一路之上草木被啃食干净。粮食减产,甚至造成绝收,蝗灾在过去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灾难。

遮天蔽日的蝗虫群什么都吃,农作物野草,瓜果,果树,灌木叶子,什么都吃。蝗虫的危害性极大,一扫光就是直观的形容。过去的乱兵和土匪抢劫,就经常用蝗虫过境来比喻。

这次的蝗灾,主要是以草绿色的大蚂蚱为主,有翅膀,通常的个体比人的中指都长。

马佳上午得到了农部葛怀远的汇报,中午就召集了大臣议事,大臣们并没有什么应对蝗灾的经验,说到了灭蝗的办法,只是想凭人多扑杀蝗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百三十三章征召鸭子军团(第2/2页)

“众卿的想法错了,你们并没有见过真正的蝗灾,蝗灾过来,一步见方的地方就有几十只。空中飞舞的黑压压。蝗虫飞的高度,有时候密集的时候,竟然有两三里地的高度,可以用遮天蔽日来形容……”

“陛下,你见过蝗灾吗,怎么知道的这样详细?”

“我没有见过蝗灾,但我看过杂记,也见过海外国家的书籍,里面是描写蝗灾的。一只蝗虫,可以在短时间内产卵并孵化出下一代,往往一两只蝗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半年的时间里,繁殖出数千倍的数量……”

“蝗虫吃光了繁衍地的植物,就开始向外扩散找食物,就形成了蝗虫群大规模的迁徙之旅,数量千亿只的蝗虫,大江大河都不能阻挡他们的旅途,甚至可以飞跃海峡。

蝗虫从繁衍地开始组团迁徙,蝗虫的奔袭,往往可以跨越几千里地的距离,所过之处草木萧疏,一天之内就能吃掉上万人一年的口粮……”

他们惊叹,有些人还持怀疑态度。

黎牧村最是关心民众的,他愁眉苦脸的问:“陛下,海外国家有什么应对蝗灾的方法呢?”

“这个就简单了,在蝗灾飞行方向的前面,摆下宽十里的鸭子阵,鸭子是杂食性动物,平常吃野草野菜。但如果见了超多的蝗虫,鸭子军团就放开其他不吃了,专门吃蝗虫,鸭子就是蝗虫的天然敌人。”

马佳说的是穿越之前治蝗的经验,她估计道理是相通的,可以拿来我用。

不管他们相信与否,马佳下令在京城周边三个郡,包括香坊郡,立即组织鸭子军团,数量不低于十万只。由京畿卫队协调,征招农家的鸭子。

各府县搜集大车,万家镇的客运车辆减半,货车全被征用。

用鸭子灭蝗虫,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听说过,但这是女皇的旨意,任何人朝堂官员和下属不得违抗。他们马上行动了起了,进入乡镇寻觅鸭子。

“女皇陛下有旨意,征召你家的鸭子去灭蝗虫?”

“我不信,女皇从来就没有这样不靠谱过,要鸭子灭蝗虫我可不信,女皇陛下的旨意呢,我要看看,如果你们是假传圣旨怎么办,鸭子让你们给吃了,我们无凭无据找谁去说理?”

还别说,这些公职人员还真的带来了圣旨,当众给他们过目后,他们才相信了。

接下来,他们就按照一开始定下的办法,开始干活了。

只要是看到老百姓的鸡笼鸭笼鹅笼,一律造册登基,都是有偿使用,用完了归还。

从下午开始,在京的京畿卫队成员,各衙门的低级官员,开始领着衙役役夫进入农家,寻觅鸭子和各种相应的用具。给农人普及女皇的政策,各种东西都不是白用的。

“如果你们不配合,蝗灾马上就要蔓延到了京城附近,灭蝗如果成功了,不但救了平原郡的良田,蝗虫被消灭了以后你们也会受益的。”

“好啊,你们打条﹝留下凭据﹞吗?”有些人还是对圣旨怀疑。

“当然,女皇陛下已经想到了,我们带来了各种油漆,你们为自家的鸭子和鸭笼做记号。一旦鸭子和东西用完了,我们就会给你们送回来。如果损坏了,丢失了,也照价赔偿。”

农家征召的鸭子,被染了各种记号,登基了主人的名字,开始集中送往平原郡。

这些鸭子堵截在蝗虫大队飞舞的前锋前面,暂时只是喂一些青草和野菜,一旦发现蝗灾过来了,就放开了鸭子组成的大兵团,十万张鸭子嘴开始对准了各自的目标开餐。

到了第四日,鸭子被运到了平原郡的这一面,已经有稀稀拉拉的飞蝗出现了。

到了中午,蝗虫遮天蔽日的景象出现了,鸭子被分散放开在两百里方圆的地面上。

这些人刻意饿着鸭子,只草草的喂些野草野菜,不把饿的前胸贴后背的鸭子从鸭笼里放出来,鸭子们连青草都不能放开吃。鸭子这次看到了蝗虫,被从鸭笼里放出来后开始大快朵颐。

因为鸭子兵团组织的及时,蝗灾蔓延到了香坊郡的边缘,就被鸭子们有效阻止了。

其实,鸭子在早上空腹的时候杀伤力最大,早上太阳还没有出来,蝗虫不飞起来,翅膀尤其被露水打湿了以后不愿飞,饥饿的鸭子在这时候捕捉蝗虫也最容易。

绝大多数鸭子,在这一时间段会吃饱。

一旦消化了两刻钟,鸭子就又来劲了,就开始吞噬地面上的蝗虫,草木上的蝗虫。

蝗虫也会有飞行距离,空中飞一段时间后,只要地面不是水泽,也会落地休息,或者补充一下可吃的草木。鸭子就抓住蝗虫落地的机会,又会吞噬一大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