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是最大总裁 >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丹华的新歌

我是最大总裁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丹华的新歌

簡繁轉換
作者:丹阳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8 13:02: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百二十八章丹华的新歌(第1/2页)

二丫感激:“好的,谢谢姐姐你和国师大人了,给我解决了眼前的困境,但国师大人替我还了债,我不是还欠了国师大人的钱了吗?”

“我不在这个班子唱歌了可以,还要去另搭别的班子接着唱歌,还钱的事情就得往后推了,不知道国师大人允许吗。”

在一旁的阿福过来说:“我借你钱,你想还就还,不还也没什么,因为你是苗苗的徒弟,我和你师父的关系很好,也当你是自己人了……”

“我找你来的意思是,我这里有几首适合祝寿的歌曲教给你,你传唱出去了,就是你的独创了。别人想学着唱去挣钱,就收取别的班子的一定费用。”

“这几首歌你师父都不会,你学会了,也可以自己组个班子自认班主,岂不是比自己卖力的唱歌赚钱,比别人还扒一层利润强得多了……”

二丫本来是胸无大志的,看阿福两人给她描绘的前景太诱人了,就欢天喜地的答应了。她拿着小倩给的金币去还了班主的借款,借款还了后不单是无债一身轻了,另一个好处是也不用去给仇家唱堂会了。

尽管班主蓝婶子不愿意,可二丫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让她自己和仇家解释去吧。

二丫无债一身轻,迈着欢快的步子回来了,冷不防听到了班主追着她喊了的一声“煞笔……”

二丫是有教养的姑娘,父亲欠她的钱是因为被人骗了货款,不借债的话买卖就维持不下去,二丫感念蓝婶子借给她家钱渡过了难关,也就不想和她计较,就没理她。

想能得到阿福教唱的几首新歌,还是没有别人唱过的,自己的名声会在京郡响亮起来,宴会结束了以后,就高高兴兴的和阿福小倩一起回了太师府。

阿福也不当她是徒弟辈儿,和金骥杨国祥一样平辈相称。

阿福教给她的是《常回家看看》《祝福妈妈长寿》《烛光里的妈妈》《梦里献花》这些歌曲,这些歌曲曲调优美,还有特殊意义,都是男女老者的寿宴应景的。

二丫能学到新歌,还是祝寿用得上的,别的人还不会,她很高兴,用心的学。

其实,她的娘亲去年就因病去世了,母女再也见不到了。

她思念故去的娘亲,唱起了这些唱给长辈的祝寿歌,尤其是那首泣声唱法的《梦里献花》臆想娘亲就在不远处听着她唱歌,她常常唱的自己泪流满面。

让别人看了她这样,就认定了他是唱的太投入,是声情并茂了。

因为她和阿福学新歌,经常来太师府,也见到了金骥和杨国祥。

他俩看二丫唱的歌很好听,他们此前没有听到过,也羡慕的不得了,想学着唱,但这几首歌不适合男人唱。

金骥已经被昭阳看上了,杨国祥也有许多的追求者,追求者中也有官宦家和富商家的女儿。

白巾国是文明的国度,因为有许多有名望的古代贤达,曾经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文人,常常自诩为文化正统,大德国的文士再有名气也比不了他们。

男追女过去也有但不普遍,可自从传唱了这些流行歌曲以后,就有了很大改观。

二丫长得不错,杨国祥看两人还是志同道合有共同爱好的,二丫自己还有在阿福这里学来的歌曲。阿福不唱歌也不教给别人唱这些歌,这些歌算是二丫独有的歌曲了,都是很好听的。

以后,这些歌曲传唱出去,肯定是得引起一大波人追捧的。

杨国祥看二丫长相可人,又是志同道合的,就追求起了二丫。

阿福看二丫这个名字太俗气也小气,等同于农民家里的儿子,因为盼着好养活就取名为阿猫阿狗。阿福就打算给她取一个大气的艺名,以后出名了,再叫这土里土气的二丫就不合适了。

几番斟酌以后,挑了一个‘丹华’的名字作为二丫的艺名。

这个丹华的名字简单但大气,丹代表红色,华代表华丽高端。这个名字是阿福起的,二丫也觉得特别好听,她把阿福当成了再生父母了。

实际上是二丫感激阿福,把他当成了亲兄长对待。

金骥傍上了女皇昭阳,就不适合出头露面在大庭广众之下唱歌了。

可杨国祥就不一样了,他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需要钱财养家糊口成家立业,眼下的他正当红,他和丹华互相倾慕,丹华家里还是经商的,两方面很快就明朗了恋爱关系。

两人抓住大德国歌曲流行的好机会,正紧锣密鼓的张罗自己的草台班子。

丹华〔二丫〕虽然现在是名气一般,但她的歌还没有唱响,如果唱响了,会一发而不可收的。

丹华在学了四首祝寿的歌曲以后,又和阿福学了几首儿歌,也是录音带上有的,是大德国歌唱团没有在白巾国唱过的。既然她们没有唱过,白巾国人就没有听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百二十八章丹华的新歌(第2/2页)

有《春天在那里》《我有一只小毛驴》《小兔子乖乖》《宝贝对不起》马佳翻译了聪明的一休片头曲《小机灵》等儿歌。马佳曾经说过这个儿歌,也给几个歌手说了翻译了的歌词。

阿福就记住了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现在教给了她。

这些歌曲,是适合婴儿满月酒或者小孩子周岁唱的,连金骥和杨国祥听了也连连叫好。

看杨国祥不会唱那些祝寿歌曲,阿福又在他自有那盘录音带上,选了男声适合唱的《父亲》《父亲和我》《好人一生平安》《不老的爸爸》都是大德国歌唱团没有唱过的。

这些歌曲为了迎合现在人的口味,经过他改动了部分歌词,唱出来效果极佳。

那个《不老的爸爸》幽默诙谐,把老态龙钟又乐天的爸爸形象,用歌词表现的淋漓至尽。

现在,她俩手底下的班子又有了八个歌手,都把她们两人教授的歌儿唱通顺了,一个班子里的所有人面貌一新,看准备工作差不多了后,新班子可以一起开班接活儿了。

阿福看她俩都准备好了,好像还缺点儿什么,想来想去就把自己的吉他给了她们。

吉他这东西,只是大德国歌唱团有,到了现在,袁康父亲的作坊制作了开卖了,白巾国只是皇宫里面有。因为吉他太贵,白巾国哪个草台班子也没有钱花高价去大德国购买。

杨国祥和丹华的班子有了,谁家有了大事做堂会,也愿意请这样阔绰的班子去唱堂会。

她们的歌手各有特色,唱的歌许多首也是不落俗套的,别的草台班子都不会。别的草台班子更不会这样风格的祝寿歌曲和儿歌,两两相比之下就比她们逊色多了。

果然,杨国祥的班子一成立,一下子就打开了局面。

由于她俩唱的都是新歌,各种场合都用得到的,新歌也教会了几个班子的成员。两人新成立的班子,几场堂会下来名声大噪,连各个草台班子的歌手都来偷师学艺。

他们听了阿福的建议,还包了一家酒楼,连厨师带打杂的跑堂的,掌柜的都有了。酒楼不算太大大,就现在这个势头也够用,酒楼一楼二楼都有,也有改造空间。

他们在晚上有个堂会样的演唱会,边卖酒菜边给食客唱歌,食客也可以花钱点歌。

有不太大的家庭大人过寿辰的,孩子过生日的,同窗聚会的,男女偷偷恋爱想在一起吃个饭的,不想费事的在家里费事的摆酒宴,又不想大张旗鼓请宾朋的,就来他们的饭馆要酒菜,听着歌吃喝。

花上半两或者一两银子,点个喜欢的歌曲让她们唱,也算是请了堂会了,比在家还省钱省力,也经济实惠。

这样的卖酒菜兼能听歌的娱乐形式独特,两人白天出门唱堂会,酒楼的所有人在白天全体歇业,只是准备下了大量的食材晚上用。

白天养足了精神,在晚上接待食客和粉丝。

一等到了冬日傍晚的酉时中以后,天色渐晚了以后,饭馆的发电机开始工作,贼亮的电灯均匀放出明亮的光。在丹华杨国祥唱堂会结束回来的时候,伙同班子的几个台柱子,轮番在一楼大堂的歌舞台上唱歌。

食客们可以边欣赏边听看歌曲,这酒楼酒菜的价格和别的酒楼比也差不多,并非是依仗着食客能听歌就饭菜涨价,或者饭菜质量粗制滥造了,酒菜好,食客听看歌曲都免费。

这是抓住了喜欢歌的食客的心理了,食客出于补偿的心理,往往多叫酒菜。

有时候,财大气粗的食客,在几杯酒下肚有了酒意以后,加上听歌曲听得高兴了,就把金颗银粿往台上扔,就是打赏了。

往往一个晚上下来,打赏的钱财比卖酒菜的钱都多。

丹华长相好,唱得好,当歌手当班主拿得起放得下,现在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了。

阿福刻意把她俩的班子打造成白巾国歌手中的翘楚,随后还教给了两人几首歌曲,这几首歌不是现在就唱的,因为他们一开始学的的歌曲有许多,几首歌还没有面世。这几首歌要作为储备,以后隔些日子才能唱出来一首。

其中有《明月几时有》《送别》《滚滚团江东逝水》前两首适合女性唱,后一首适合男性唱。

还有几首歌曲,是大德国歌手没有唱响的,阿福也教给了他俩,可以在他走了之后,隔几个月唱出一首新歌,保持两人的神秘性。

歌曲有《妹妹找哥泪花流》《春天里的小雨》《打擂歌》《英雄泪》《送战友》一共十多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