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是最大总裁 > 第五百二十二章 土生土长的教皇

我是最大总裁 第五百二十二章 土生土长的教皇

簡繁轉換
作者:丹阳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5 03:47:30 来源:源1

第五百二十二章土生土长的教皇(第1/2页)

可他碰瓷乐此不疲,出了事就想少讹诈些钱,解决的速度快一拍两散,不等着警队的人来就提前撤退了。

这样,就不能接着在警队留案底了,被讹诈的人因为掏钱不多也就认了。

这样的碰瓷者,在万家镇有名的就有十几个,郡守也看出了蹊跷,此前也给女皇上书过。

这次,一个汽车司机在繁忙的路口等着别的车辆过,他启动汽车的时候,老者从车的侧旁窜过来,一下子倒在他的车辆前面。

偏巧司机是个近视眼,还没有戴眼镜,没有看清老者倒地,就这么压过去了。

老者被当场压死,虽然司机并非故意,也有人看老者是突然窜出的,属于碰瓷行为。老者还有碰瓷的前科,可老者的家属不干了,不让司机走,就让他赔几十个金币。

司机也不富裕,如果按照最低的人命赔偿标准,就赔五个金币。

可他家家属死活不同意,因为人是你压死的,不赔四五十个都不行。

郡守一看是死了人了,死了人赔偿是肯定的,这种情况赔多少钱?因为不好划分责任,但死了人肯定赔一大笔钱,多少数量他也拿不准,询问女皇该如何处理。

“这个是属于自己找死,根本就怨不得司机,老者有碰瓷讹诈的经历,已经超过三次了,这一次是算他倒霉,死了就白死了。如果判司机赔偿他家人,只会助长这种歪风邪气。”

“以后立个规矩,凡是司机在出了交通事故以后,必须去警队报案,哪怕赔一个银币或者是铜板,也记录出事故的人的一切信息,记录在案以后,赔不赔钱还在其次。一旦碰瓷者成功碰瓷三次,就属于讹诈成功了三次了。”

“接着出了交通事故,即使是司机故意压死碰瓷者的,也不需要赔钱。”

“车辆因为躲避行人,撞树了撞人了,或者掉沟里了,都是碰瓷者赔钱,没有钱就蹲大狱。”

长缨在大德国跟着女皇日久,首先得到了女皇明辨是非的第一印象,她又学习了大德国的几种法律法规,深深感到人在案件判断方面,都没有女皇判断的清晰。

就一个母猪咬死人,就他看来,一次就咬死了三个人,说什么也是猪的主人有重大过错。

可是,女皇剖析起了是头头是道,你进入人家猪圈就是你的过错,被老母猪咬死了是猪的事情,和猪的主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除非是主人指挥猪干的。

碰瓷的事情,在南羌国的京城也有,那些无赖总是冤枉好人赔钱,官府没法禁止。

碰瓷甚至形成了产业,有些官员或者衙役护着,司机或者驾车的打官司,往往就是赔钱。如果推广了大德国女皇的办法,碰瓷者将死伤殆尽,不死的自己承担责任就更好了。

这天,突发了一个误食河豚鱼中毒案,因为和偷盗有关系,又牵扯死了个老年男女和一个男孩,大理寺请女皇陛下决断。

一个在街上蹬三轮送货的,看今天赚的钱比较多,家里老娘馋河豚鱼吃了,早就想买一条打牙祭了,此前河豚鱼太贵不舍得买。

现在,西族人打鱼打的河豚鱼多了,河豚鱼的价格也比之前下降了,就买了一条二斤多的。

他把鱼挂在车把上,打算给別人送最后一单货,就可以回家了。

他抱着货物给商家送进去了店里,顺便和掌柜的交代了几句,接了这次送货的几个铜板就出来了。可是,他挂在车把上的河豚鱼不见了。

这一下把他吓够呛,河豚鱼是有剧毒的,经常发生被误食中毒的事情。此前河豚鱼因为捕捞的太少,许多平民百姓很少见过,团江里四十多种鱼虾,不打鱼的对这些鱼都认不全。

如果是不认识河豚的,在吃之前不知道怎么收拾,当成鲤鱼鲶鱼给炖了,不吃死人才怪。

他找了一圈没有,也不像是被猫狗叼走的,就呼喊了起来。

管治安的听了他喊叫也过来了,了解到了是河豚丢失了,这事可是很严重的,马上用喇叭喊了起来,就希望偷走河豚鱼的能听到,不送回来也没关系,千万别吃了。

偷走河豚鱼的是个妇女领着个男孩,母子路过此地,男孩的母亲看到了车把上挂着的河豚鱼很新鲜,个头也很大,足够一家人吃一顿了。

她们母子并不认识这种鱼,看左右没有人注意,就摘下了快速离去。

母子住的比较远,这里用喇叭喊她们也听不到,回家就炖上了。

她家里还有公公婆婆,一家人也不认识这鱼,看儿媳拿回来了鱼不小,长得也挺好看,炖了也香气四溢,就欢天喜地的把鱼吃掉了。因为滋味太好,连鱼汤都吃干净了。

一家人毒发,马上就送进了医院,妇女不爱吃鱼,她吃的最少中毒轻微,公婆和儿子经过抢救也没有救回来,都被毒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百二十二章土生土长的教皇(第2/2页)

妇女一家五口,丈夫是在万家镇干活的,除了两口子其余都死了。

死了不能白死,有人就告诉他了,丢了鱼的人在哪里住。两口子就找到了那家,逼迫他给三条命赔钱。看他不愿意掏钱,先抢走了他的路虎牌三轮车。

蹬三轮的也不干,就去了大理寺打官司。

其实,蹬三轮的已经被两口子报案了,只是衙门的人还没有来得及抓他。

大理寺卿看这是三条人命的大事,自己不能做主,就报请女皇定夺。

樱子也心里嘀咕,她想的是自己的评判方法;这样的事情发生,罪魁祸首就是那个蹬三轮的,不是他的鱼丢了,三口人怎么会丢了命?多多少少都要赔钱的,不赔钱说不过去。

蹬三轮的家里不富裕,看样子得倾家荡产都不够赔的了。

女皇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直言:“这事情的起因是源自盗窃,妇女盗窃了鱼,蹬三轮的在发现了鱼丢了以后,曾经大喊大叫,尽到了提醒的义务了。”

“后来,警队管治安的也用喇叭广播了,是又一次提醒,尽管妇女没有听见,也不是蹬三轮的责任。死了三口人,但事情的开端是盗窃,盗窃了有毒的东西,自己不认识,那就怪不得蹬三轮的了。”

“既然是咎由自取,还蛮横的抢夺了三轮车,立刻让蹬三轮的把三轮车收回。”

“陛下,他看管东西丢了,才致人死了的,不赔偿钱吗?按说,孩子死了应该赔五十金币。”

“他看管自己有毒的东西不上心,导致出了人命,蹬三轮的也是有责任的,就让他赔偿每个死人一个金币。如果是赔五十个也可以,让偷走河豚鱼的人自己赔吧!”

“以后,以盗窃为前提发生的人命案件,就比照此案办理,死了受伤了,赔偿都降到最低的标准,以死人要挟对方货主的,就把他抓起来……”

樱子这次又长见识了,感叹女皇思路泾渭分明。

……………………

那些洋教,也在南羌国出现了,现在的大公主还不知道洋教的害处,有些大臣也信了,他们的京城甚至有了两座教堂,正在呈燎原之势从京城向周边快速发展。

反观大德国,女皇首先不信,大臣们也不敢信,甚至没有人想去了解洋教。

看看大德国女皇多么精明果断,在广播电台广而告之洋教的危害,不用去田间地头警告人了。任务直接下达到了郡府和县城,除非你郡守县令不想当官了,否则就赶紧的大力捣毁教堂。

接下来,樱子就安心在大德国的国宾馆住下了,和这个国家的大臣一样按时上朝。

因为上朝会涉及大德国机密,女皇让缨子学习《保密法》平常上朝就她自己,不带一个随从。

樱子在这期间,了解了史官在修史,现在撰写的是《大德国女皇功绩.上篇》里面就有女皇历次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之策。

樱子看了,对女皇又有了了解。

马宝山和马宝明在外巡视回来了,诉说二王爷在他的封地信了洋教,看洋教有号召力,后来就和传教士分道扬镳,自己成立了大德国教廷,自立为大主教﹝教皇﹞。

传教士们感觉教廷是他们洋教的,还有神圣的一面,大德国人轻易的就拿来用了,这是对他们洋教的大不敬,也是匪夷所思的。

他们传教是也教化大德国人民心中有爱的,怎么自己就成了他管辖的下属了呢,他怎么成了土生土长的教皇了?

洋教也不是从大德国兴起的,是他们漂洋过海来传播的,大德国人信教了就都是他们的教民了,现在的教廷教皇凌驾于他们之上了,这可是令人愤慨的事情。

虽然他们极力反对,可二王爷这个土教皇,依仗皇家人的身份,蛮不讲理的训斥他们。

“你们别和我说这些破事,我就成立教廷了,我的教廷和你们所传的的洋教,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我干什么你们管不着?”

“怎么管不着,没有我们的教,哪有你们的教廷……”

“你说的那是过去,过去没有,现在有了,我就是大德国的大主教,就是教皇,不但管理大德国教务,以后连周边各国都属于我管。”

“就这么和你说吧,只要是汉羌大陆关于洋教的事情都得归我管,信教的就是我的子民……。”

传教士听他说的越来越离谱,他最后说:“你们的教堂也属于管辖我的下属,我现在就准备人手去你们的教堂办理接手的手续,你们也要配合。以后,你们也一样对我的教廷交税!”

传教士当然不干了,但大德国皇家和官府排斥洋教,他们也不能去郡守那里告状,但暗中鼓动教民来二王爷处搅闹还是可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