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是最大总裁 > 第九十五章 说笑话

我是最大总裁 第九十五章 说笑话

簡繁轉換
作者:丹阳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8 13:02: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九十五章说笑话(第1/2页)

如果大德国人真的攻打镇南关,也是好对付的。因为镇南关城墙高大还不长,两头都是高山不适合骑兵作战,因为骑马的马匹难以从镇南关两头的山上过去。

但是,他想错了,佳佳公主领导的三军是寸土必争的,况且是士气正盛。过去的镇南关是大德国的,怎么能轻易放弃。

马佳带领三军抵达了上乙郡的春江城,春江城离着镇南关不远,南疆军的帅府也在这里。当初南羌国夺了镇南关,大帅率军拼命抵挡才守住的。

春江城曾经被南羌国围困,也是南羌国攻破四郡,情报没有及时的送达京城的一个原因。

公主带领三军把南羌国人杀的大败,南羌国人这才仓皇撤退的。大家一听是公主御驾亲征到此了,在南疆军大帅张亮的带领下,赶紧出了大营来迎接。

大家看佳佳公主年轻靓丽,脸上薄施脂粉,一副上位者不怒自威的仪容。

大家见礼以后,薛大帅是统领全国兵马的大帅,官衔级别比张亮高一个等级,薛大帅首先对张亮问责:“张亮,你是怎么丢的镇南关,好好的关卡在你手里,怎么就忽然易主了?”

“末将该死,北国兵进攻咱们大德国的京城,我觉得南羌国那些小人有可能会趁火打劫,那天晚上,我也是在镇南关过夜的。到了半夜,南羌国人偷摸的从城墙下爬了上来,等到守关的将士们发现了,他们已经上来几十人了。”

“他们的弓箭不多,但携带的石块不少,在黑夜里,我方的将士很难看清飞来的石块。”

“所以,将士们遭到突袭死伤惨重,我被迫带领手下逃下了镇南关……”

马佳插话:“我知道他们投掷石块的威力,甚至比弓弩的杀伤力都要大,京畿卫队的元帅刘二柱,就是被他们的飞石所伤的。”

“你们丢了镇南关罪过不小,按说从元帅到小兵都要接受处罚的。但你们丢了镇南关也不能一棍子都打死,我的意思是暂时不予你们定罪,还是让你们戴罪立功吧。”

他也知道皇家现在是佳佳公主说了算,公主是有生杀大权的,何况薛元帅现在是兵马大元帅了,他可不敢说失礼的话,也不敢干什么失礼的事。

“谢谢公主体谅属下,我们一定要将功折罪,把敌军赶出镇南关!”

“不,不能是赶出去就心满意足了,他们攻陷了咱们的南疆四郡,还伤了我们上千军士,不能赶出去就拉倒,怎么也要他们付一些利息。”

“我听说南羌国在镇南关外面的康平里就不错,比咱们的四郡的两个郡合一起都要大一些,稻谷还是一年三熟的,咱们他把富得流油的康平里拿下来,也可以震慑大德国周边的宵小,看周边小国谁还敢把大德国不当回事!”

这些人感觉公主胃口好大,连打带罚的,不像是大德国皇家以前的行事风格。

就佳佳公主说的这事,这样强硬的态度和大胆的决策,连薛大帅此前都没有听公主说过。

其实,马佳现在有军方可以倚靠,有先进于这个时代的武器,有其他人比不了的头脑,运筹帷幄之中,胃口也相当的大了。

因为大德国以前,从来就没有主动发起过侵略战争。

这次虽然是报复南羌国,而主动侵入他们的国境内,反过来去抢地盘,可也是没有前例的,这些人都是习惯于守土的,出了国门去抢邻国的地盘,总有些不习惯。

马佳给他们灌输自己的思想,让他们理解出国门抢地盘并非难事。

“我们有着犀利的火器,三军又兵强马壮,还夹裹着近期的大胜之威,现在就应当拿下镇南关,吞并康平里,给我大德国开疆拓土。”

“既然南羌国敢主动挑衅大德国皇家,以小国蔑视大国,就应该有被打疼的心理准备……”

张亮建议:“公主,康平里的地盘是南羌国地盘总量近乎四分之一,因为周边都是高山阻挡,气温常年的奥热,也是南羌国最富庶的地方。平常的年头,稻谷可以一年三熟,这样的地方在大德国很稀少,在南羌国也不多见。”

“隔着一长溜山脉的莺歌里也是不错的地方,只是和康平里的地方比莺歌里小一些,不过是康平里的一半面积,稻谷也是一年三熟的。”

“我们既然想报了仇后还要开疆拓土,就应该把他们的两个郡一起拿过来。”

“那个南羌国的皇家,我看最好是一棍子打死算了,连根拔掉,免得他们又死灰复燃……”

“好,我们全军明天休息两天,不打仗休息,可不是光睡大觉,也要严阵以待,防备敌军反扑。马弁还是外出寻找敌军守卫的薄弱环节,我们的主力一旦准备完毕,就一举拿下镇南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五章说笑话(第2/2页)

马佳可不希望把南羌国全都拿下,那样就是灭国之战了,他们会做困兽斗的。

如果把南羌国都拿下,也会加大大德国的驻军人数。除了康平里和莺歌里是好地方,其他地方都是山地,即使是拿回来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花大力气抢没用的地盘没必要。

三军在积极备战,丹江府这里,刘二柱虽然有马佳留下的抗生素,可也饱受骨折的折磨。一条腿上了夹板固定不能动了,袁嘉兰不厌其烦的精心伺候他。

他是京畿卫队的元帅,心系镇南关的战斗,自己却动不得,不免心绪烦乱唉声叹气。

好在负伤了以后有心爱的姑娘陪伴,减弱了他烦闷枯燥的情绪。

他受伤之初,每当伤口疼的受不了的时候,袁佳兰就给他喂止疼药。

止疼药没有起效之前,他就借引子抓住姑娘的小手,说是这样能缓解疼痛。其实他说的是真的,抓着姑娘的手,嗅着姑娘的体香,比什么止疼药都管用。

袁佳兰就让他抓着手,就当是用温存降低了他的疼痛感。

“二柱哥,我看你静不下心来,其实,你已经是伤员了,就不该关心三军的进军情况,算了,你就躺好别理那些事情了,我给你说个笑话怎么样?”

他奇怪了;“哦,嘉兰妹子,你还会说笑话吗?”

“我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天和公主在一起,你不知道,公主才会说笑话呢,我也学会了几个,我说给你听一个吧……”

她清了清嗓子,摇头晃脑的讲了起来:“有个人一家子就他一口,家里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不过,平常出门一共就两双鞋。”

“这天他约了朋友出门办事,到了街上,他朋友看了他脚上的鞋笑话他,说他的鞋子穿差了,两只鞋的样式和颜色都不一样。他低头看了看,果然是不一样的,马上回家去换……”

“过了一会儿他回来了,沮丧的对朋友说,真是见了鬼了,家里的鞋子两只也是不一样的……”六二柱听了,只是咧咧嘴,并没有达到他哈哈笑的效果。

袁佳兰看这个不太可笑,就又说了一个:“一家就母子俩一起过日子,费劲巴拉的好不容易给儿子娶了媳妇。新媳妇长得不错,和儿子也般配,婆婆看了也挺满意的。”

老儿子结婚大事完毕了,婆婆和儿媳闲唠嗑,憧憬以后的好日子。

“儿媳啊,我看你也是老实巴交的,和我儿子差不多啊,你们俩啊,以后就好好过日子,明年就给我生个大胖小子……”

“儿媳妇却不赞同这话,她反对说‘婆婆你快得了吧,前年我在家倒是生了一个,可俺哥差点没把我给打死’你不要再提生儿子的话了……”

刘二柱这次听了哈哈大笑,笑了几下以后抻到了伤腿,就疼的吸冷气:“哎呀嘉兰妹子,你快别说了,笑得我抻着伤口了,哈哈,好疼呀……”

“哈哈,二柱哥,你就不要听笑话了,我给你讲一个宋老二的故事吧,也是公主讲给我和小惠听得……”

“从前啊,有个光棍名叫宋老二,父母在他小时候就死了。”

“开春了他想种高粱,可惜家里没有高粱种子,就去他大哥的家里去借。”

“他大哥大嫂人可坏了,就怕弟弟过的比他家好,先是答应借给他了,偷摸的把一口袋的高粱放到锅里炒熟了,为的是不让高粱发芽,好坑他一季度的收获……”

“把高粱炒熟了后收在布口袋里,看到锅台上有掉落的一颗高粱,也收在口袋里。哪里知道,那颗高粱种子是生的,弟弟宋老二种到地里就发芽了。”

“一口袋的高粱种了五亩地,就在地中央长了这么一颗。”

“宋老二一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其余的高粱没有出苗,就这一颗看着还不错,就把应该给五亩地施的肥,都给这颗高粱施上了,水也是隔几天就浇上几挑。”

“你猜怎么着啊二柱哥,那颗高粱吸足了肥喝饱了水,长得比财主家的三层楼高了一倍还多,堪比宝塔的高度啊,高粱杆子比大水缸还要粗一圈。”

“到了秋后了,一颗高粱打了两千多颗籽粒,籽粒出奇的大啊,个个和人当凳子坐的石墩子一样大……”

“砍一颗新鲜的籽粒,就够二十多人饱餐一顿的,一块块像切西瓜一样,蒸熟了就像是年糕的味道,吃起来可香了。籽粒晒干了,还能磨成面粉,怎么吃都好吃。”

刘二柱瞪大了眼睛惊叹:“我去,难以想象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