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是最大总裁 > 第六十六章 张大板子常大板子

我是最大总裁 第六十六章 张大板子常大板子

簡繁轉換
作者:丹阳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8 13:02: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六章张大板子常大板子(第1/2页)

再说了,那三个男孩现在年岁还小,就是任一一个儿子当皇帝也不够格。

马佳还在想什么借口,能接着安抚三王爷不让他上位呢,三王爷他就又来找马佳了。

“妹妹啊,你不让黄媛进皇宫和我一起居住,她在我原来的府里住不惯啊?”

他的意思是,自己住在皇宫睡龙床没说的,黄媛也应该和他一起住,那样,在人们的眼里就是皇上皇后都是住后宫了,从根本上给人留下了他是皇帝的印象了。

如果这消息传播到了京城市井里,马上就会全国都知道了。

马佳可不希望那样,你三王爷本来就是皇太子,没有接替皇帝的大位,住在皇宫里起个镇宅的作用也行,但强行拉着黄媛一起住就不行了。

“她有什么住不惯的,连山洞都住得惯,住王府怎么就不行了?”

“嘿嘿,他还是想进宫来和我一起住,我们都老夫老妻的了,秤杆离不了秤砣啊……”

“那好办,既然你离不开她,你可以去你王府住去,你也住过山洞,不能也是住不惯山洞吧,山洞里面阴冷,还不如和黄媛住王府呢?”

“按说,皇家子孙,男孩到了十五岁就出宫居住了,你都这岁数,在宫里居住也是不合乎情理的。正好,你也和她一起去居住王府去吧。”

“现在宫里除了太监就没有成年男子,我知道,你有好色的毛病,宫里这么多小宫女,我得为她们的人身安全负责……”

“啊,这……”

三王爷被怼的翻白眼了,因为马佳说到了他的好色脸上无光。

他想了想,又说到了国家不可一日无主的话,那意思就是尽快举行登基大典。

他如果当上了皇帝,自己就是叱咤朝堂的皇帝,就是大德国天王老子一般的存在。到时候说话硬气了,就不用听这个公主妹妹唠叨了。

“不行,现在国家刚刚恢复了正常,连大臣都没有几个,我招募了一些明事理的读书人,准备让他们和薛元帅担任国家的重要职位。我现在在给他们做岗前培训,你登基的事情就先放一放吧……”

马佳在等待,是在等待变故,如果她自己直接当女皇,肯定是朝野一片反对声,那就在等待中期待变化得了。皇位就先在那里晾着,反正也没有人能抢走。

她现在居住皇宫,就相当于掌握着国家的总裁了,虽然名不副实,可什么事都得有大局观。

她召集群臣议事,其实,有些京城官员是六品或者从五品的文官,其余绝大多数是军方将帅。

那些有战功的将领都是要提拔重用的,薛元帅是第一个带兵驶援京城勤王的元帅,多少次战斗都是亲临前线指挥,还协调中州军西路军打了几个大胜仗。

马佳提名,他就是大德国新的兵马大元帅了,三军都归他统筹指挥,其他元帅的职位不变。

马佳看国库空虚,如果官员俸禄这一块支出太多,本来就不富裕的皇家,钱财马上就捉襟见肘了,就刻意控制官员的数量和品级。

以后,有了左右相就是二品,这是硬性的,没有二品以下的官员就不好安排品级,左右相是除了皇帝最大的官员了。左右相都二品了,有左右相比着,其他人就不能争什么了。

薛元帅是掌握全国兵马的大元帅只能是三品,他的付帅和两个主将是正四品。其余元帅是五品,千夫长和千总六品。

主管各衙门的官员不能一视同仁,户部兵部的是从三品,其余四品五品,小衙门偏门衙门不重要是六品。

这样,官员品级小,俸禄就相应的少发放,民众税赋的负担就小。

按说,三军这次勤王都是有功德的,但国库空虚,想嘉奖他们丰厚的财物也做不到。只能是空口许下了诺言,以后再说了。

有了他这个大元帅,国家防务也是他大帅府统筹,下面所有元帅和全国兵马都是他辖制,马佳就不要操心太多了。

但国家光有武官护国还不行,还需要参政议政的文官,要有管理能力的,口才好的,她也是在物色胸怀天下苍生又博学的人才。

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官员得慢慢的选拔。

她现在可以在军队里选取一些文职官员,给严重缺官员的衙门充实。如果这些文职官员做得好,以后就不用恢复军籍了,直接就在官员位置上就行了。

京城的治安,这几个月积攒下了许多案件,需要雷厉风行有军人气魄的判案。

首先,京城的低级官员被充实了四位。

张宏森也是有文化的,又加上他是京城人,实际官职是从七品。

马佳让他去了大理寺充当五品的府尹通判,这个是临时性的,五品官是临时充任,如果审案审的好,以后会从武职变成文职,这个官会固定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六章张大板子常大板子(第2/2页)

其余还有一名军中文书,一名名叫常志刚的偏将,一名司马。

半个月以后,有个嬷嬷给马佳反应说:“公主,不得了啊,军人在军中当军官还是可以的,但当官管民众的事情就不行了。虽然不欺上压下胡作非为,但审案的方法太偏激……”

马佳赶紧问是怎么回事,嬷嬷就把他听到的说给马佳听。

“那个张宏森,人们不再叫他官职了,叫他张大板子。那个常志刚变成了常大板子……”

“啊,这不是胡闹吗,都有了民愤了啊!”

原来,张宏森和那个名叫常志刚的偏将因为能书写,马佳就让他俩改当了文官,虽然是代理性质的,但两人都是嫉恶如仇的性子,眼中容不得不法之徒。

一开始的张宏森,就接连审问了许多往年积压的案子,渐渐有了自己的一套审案规矩。

这天临近中午了,又接到了一家田地纷争的案子,田地是一家兄弟俩的,坡上旱地四亩,坡下水田四亩。父亲忽然过世了,两兄弟还没有分家。

亲友倒是主张各自还住原来的房子,至于田地为了公平就得分开各自种自己的了。这样,你喜欢种什么自己说了算,偷懒了导致收成不好,也没有人管你。

哥哥喜欢能浇上水的旱地,害怕河沟里的蚂蟥和水蛇,就希望得到旱田。

弟弟喜欢有水的水田,他还乐意抓鱼摸虾打水鸟,就希望得到水田。

这个很好办,旱地水田的面积也都是相等的,旱地归了哥哥,水田归了弟弟,兄弟俩各种各的地,产出都是哥俩自己说了算,中间并无纠纷。

连续两年,各自的土地都是丰收状态,两家也就欢欢喜喜的各过各的。

自从去年夏天开始,赶上并不风调雨顺,而是偏于干旱,哥哥的旱地由于许多人家争水就浇水困难,导致四亩地的粮食大幅度减产,就吵着今年和弟弟换地。

弟弟也没有什么说的,你愿意换就换吧,何况哥哥因为去年旱地收成不好,现在困难呢。

弟弟也考虑了,那块旱地,父母在世的时候,收成也是有盈亏的,碰上了天旱,歉收再正常不过了。但一年年不一样,还能年年天旱吗?

同样的,水田也不是年年丰收的,万一明年供不上水了呢?

今年自从赶跑了北国人以后,一开春,弟弟换了的旱地里麦子长势喜人,估算又是一个丰收年。哥哥换了地也没有什么不好,弟弟一家暗自窃喜。

哥哥自从换了地以后,也是精心侍弄秧苗,可一场桃花汛冲开了上游的堤坝,洪水滚滚而下,把他刚种下的稻子秧苗冲的一塌糊涂,眼瞅着今年的这一季稻子又泡汤了。

哥哥羡慕弟弟的同时,和媳妇起了小心思,就去弟弟那里商量。无非是两家地换过来以后更吃亏了,换地是不合算的,去年干旱,今年换地以后也不顺。

这次就得把地换过来,最次也要旱地的一半,才能保证一家子不至于饿死。

当初换地,弟弟一家就有些不愿意,尤其弟媳,愤怒的情绪溢于言表。

这次,哥哥嫂子又张罗着把地换过来,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两家越说越僵,从家里打到了地头上,又从地头上打到了大理寺,到了张宏森的面前。

张宏森当官十天半月了,审案也有了许多的经验。

他详细听了他们各自的辩解后,让哥哥嫂子靠大堂的东面站立,弟弟弟媳到大堂的西面站立。原来,东西面站立的,已经有许多人了,他们也是由于各种纠纷来大理寺打官司的。

后来,张宏森又审了一个嫁妆纠纷的。女方收了男方的三个金币,权当彩礼聘金。

过后,男方打听到了女方行为不端没有妇德,就对她提出退婚,并要求女方退还三个金币。

女方父母不干,声明退婚是男方先提出的,过错不在女方,男方说的女方行为不端,和人同居并打过胎也没有什么根据,要他拿出真凭实据。

没有凭据就是道听途说,如果坚持退婚,要退金币不能全额退,只能是三个金币退还一个。

两家因为金币纠纷,就打到了大理寺张宏森面前。

张宏森听了双方辩解以后,明白了事情的脉络,告诉女方去大堂的东面站立,男方去大堂的西面站立,接着又审问下一个案子。

这次是儿媳被欺负的案子,新婚一年的丈夫,在帮助大帅府抗击北国人入侵的时候,中炮而死,儿媳成了小寡妇。

这个家里没有其他子女,婆婆瘫痪,如果儿媳也走了,就没有人伺候婆婆了,吃饭做饭缝补拆洗,里里外外许多杂事就没人干了。

所以,公公以家里需要他为由死活不让儿媳改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