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四十七章 且看渔利孰得之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四十七章 且看渔利孰得之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19 15:32:07 来源:源1

第四十七章且看渔利孰得之(第1/2页)

“元文都这鸟厮,只因嫉恨阿父,就助纣为虐,帮李密劝说圣上,催迫阿父出兵弘农。难道不知李密才是心腹大患么?为己之私,本末倒置,即此谓也!”说话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面带愠色,愤恨不平,相貌与王世充略有相似,也是深目高鼻,但眸子是灰褐色,胡人特征不如王世充明显,一口长安官话,说得很正宗,是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

边上一人接口说道:“元文都、卢楚诸辈,名为辅臣,本结党擅权,排斥异己,空有虚名而无实策之徒,要非明公提兵护持,与李密周旋经年,洛阳早已易主,彼辈何存?彼等不思报明公之恩,反生嫉恨,哄欺圣上,为李密张目,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确可恨!”

这人虽裹幞头,穿锦袍,腰佩玉饰,一副文士打扮,然身材魁梧,卷袖露出的小臂肌肉隆起,名叫杨汪,出身弘农杨氏,其曾祖时其家徙居河东。他少凶疏,好与人群斗,拳所殴击,无不颠踣,长而更折节勤学,专精《左氏传》,通《三礼》,如今虽称儒臣,身板还很结实。

众人闻言,皆颔首称是。

又一人,略带忧色,抚着胡须,说道:“不过话说回来,元文都、卢楚诸辈固是可恨、可恼,然圣上旨意已下,令明公进兵陕虢,此乃明诏,不可不遵。而明公令杨宝出洛阳后,不必向渑池,先赴宜阳驻扎。此事若传到元文都、卢楚耳中,恐彼辈又要在圣上面前搬弄是非。倘使惹得圣上不快,何以应对?”这人也是文臣打扮,五十来岁,年纪不小了,眼尾略带细纹,但胡须梳理得一丝不乱,举止却甚雍雅风仪,此人名叫长孙仁,以字行,字安世。

他与长孙无忌、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是一家人,堂兄弟、堂兄妹的关系。其父长孙炽与长孙无忌兄妹的父亲长孙晟是同产兄弟。长孙氏本籍贯代郡高柳,到长孙稚时定居在了洛阳。

长孙安世的父亲长孙炽是大宗嫡长子,继承了大部分的家业,他们这一支的子孙因多在洛阳。长孙晟是小宗嫡子,长期在外当官,故长孙无忌等大部分不在洛阳居住。

这些且也不必多说。

王仁则呸了口,说道:“圣上?”冷笑了声,没再多说,但轻蔑不屑之状,昭然若揭。

诸人皆知其意,杨侗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虽名为隋之新主,但实际上有甚权力在手?不过是个名义上的君主罢了。话题敏感,没人接他的腔,阁内陷入短暂的安静。

王世充端起琉璃碗,啜了口温热的蜜水,打破了沉默,说道:“圣上虽年少,天资聪颖。李密狼子野心,今虽降也,无非缓兵之计,为御李善道耳,早晚必仍会反,他才是心腹大患此点,圣上焉会不知?今我令杨宝暂驻宜阳,不是对圣上阳奉阴违,实为应对李密的佯降之策。想来即便元文都、卢楚诸辈再进谗言,圣上亦能体察我的苦心。”

长孙安世说道:“明公所言甚是。但圣上的旨意,是令明公亲自出征陕虢,於今明公差杨宝先行,固可暂仍留洛阳,只怕不日,催促明公亲征的旨意便会再临。届时,明公是何打算?”

王世充抚摸胡须,沉吟不语。

杨汪说道:“弘农只一秦敬嗣耳,不闻其有甚将才,何须明公亲自往讨?这是元文都、卢楚背后撺掇圣上的结果!料元文都、卢楚等人之意,必是为借此将明公排挤出洛阳,好使彼辈能够肆无忌惮地操持朝权!明公,圣上如再下旨催促,仆之愚见,最好是设辞推脱。”

王世充询问长孙安世等人意见。

位在王仁则上首的一人,赞同杨汪所言,说道:“杨公所言在理,一旦出了洛阳,朝中权柄将尽落元、卢诸辈之手不说,彼辈还肯定会再向圣上进谗言,趁机构陷,对阿弟将不利。”

这人颧骨高耸,络腮胡,下颌须髯及胸,眼窝凹陷,瞳色浅碧,是王世充的兄长王世恽。

长孙安世蹙眉说道:“可若抗旨不遵,就怕闹得不可开交,没法收拾。”

王世充点了点头,说道:“长孙公说的对,抗旨万万不可。我等身为人臣,圣上如催我出兵,自当奉诏。”

王仁则闻言大惊,猛地起身,急声说道:“阿父,如果遵旨,朝权尽为元文都、卢楚诸辈所掌,犹且为轻,若再被彼辈趁机染指军权,可就不好办了!”

可能会被排挤出决策中枢,以及留守洛阳守军之军权可能会被元文都等夺取,正是王世充一直不肯出兵洛阳的两个主要原因。

但经过反复考量,他现在已另有主张,说道:“元文都诸辈皆文懦之士,我纵离京,留守之兵,又有多少会肯听彼辈号令?这一点,不足为虑。”

他与李密打了一年多的仗,诚如杨汪所言,要不是他,洛阳早就失陷。洛阳之诸将、诸军,与他并肩作战,彼此多已有了情谊,且对他的军事能力也多服气。经过这段时日,与原本洛阳驻军系统的一些将领的私下相见,他当下已有这个自信。

王世充接着说道:“李密固是心腹之患,然李善道窃踞河北,连战皆捷,亦非易与之辈。李密拥众数十万,李善道根基渐固,洛阳经年苦战,元气未复,这两人皆是劲敌。当此之时,上策莫过观两虎争斗。此固元文都、卢楚等人之谋,可此谋若能得成,对我等也是渔翁之利。

“而李密所虑在我,我若不离洛阳,他就不敢倾力进兵荥阳。是故我已仔细想过了,为促他进兵荥阳,与李善道相争,我却不妨便遂了元文都、卢楚的意,就领兵亲往弘农。”

顿了下,又说道,“当然了,往弘农是往弘农,就像我令杨宝可先往宜阳驻扎,不打渑池,仗要不要打,打到何等地步,却不是元文都、卢楚所能说了算,尽在於我了。”

一番在有了自信之后的盘算道出,王仁则乃才知其意,还席坐下。

“我离京后,政务方面,就由长孙公、杨公为我留意。”王世充转开视线,接着看了看王世恽、王仁则,然后又看了看在座诸人中两个武将打扮的人,说道:“至於洛阳留守兵马的军务,则劳阿兄、阿奴与卿两人为我主持,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七章且看渔利孰得之(第2/2页)

这两人一个国字脸、面容刚毅、肤色黧黑如铁,一个浓眉如戟、身形虽不高大但筋肉虬结,一个叫张镇周,一个叫杨公卿,皆王世充的心腹大将。

张镇周、杨公卿离席站起,躬身叉手,应道:“末将领命!必竭尽所能,辅佐王公、王郎君,稳固军心,拱卫东都。”

“好。”王世充示意二人坐下,拍着胸脯说道,“卿二人赤诚,我自放心。我的真心,卿二人也请放心!卿二人不负我,我也绝不会负卿二人,如有负之,……”抬手指了指阁顶,赌咒说道,“满门阖灭,天打雷劈!”随即事无巨细地交代起来,“卿等且记,城内诸卫戍卫,需每日卯时、酉时两次点卯,名册需亲自过目,防止有人安插眼线;仓储粮秣,须五日一查,尤其仓曹吏赵五,此人贪小,需着可靠之人盯紧;城门、宫门巡防,宜增派两班,口令常换……”

尽管当下不是细说的时候,但王世充说的还是很仔细,小到某事,他都详细举例。东拉西扯,说了半晌,才意犹未尽,暂停下来,说道:“等我正式出兵前,再与你两人细说。”

说了这么久,还不算细说。

然张镇周等熟悉他的性格,知他就是这么个人,一个喜好赌咒,再一个,每有事时,总是殷勤诲谕,言辞重复,千端万绪,巨细无遗。两人便耐心听着,应诺就是。

虽对王世充要不要出洛阳,诸人中还有人存疑虑,但王世充既已决定,也只能听从。

王仁则因他提起了李善道,忍不住问道:“阿父以为,李密若与李善道相争,孰胜孰负?”

王世充思量了会儿,说道:“李密的手段,我等皆知,其虽背主无义,颇知兵也;李善道,没有与他交过手,然其歼薛世雄、窦建德、败李世民、闻前时又歼灭了宇文化及,也是个知兵之人。他两下争斗,胜负不好说。

“不过,无论谁胜谁负,负的一方不论,胜的一方也必会元气大伤。我军趁此时机,休养生息,并招兵买马,充实兵力,至时进与之战,胜券定然在我,渔翁之利可以得之!”

王世恽闻言,拊掌说道:“阿弟,这话说得好!便让元文都、卢楚诸辈得意一时,且看最终得利者,究是谁人!”

话音未落,紧闭的门窗忽然呼呼作响,诸人转头看去,是一阵疾风吹打其上。

议论多时,众人辞别散去。

王世充独坐片刻,唤来侍立门外的家奴梁百年,令道:“请道长来。”

未久,一个清癯瘦削,三绺长须灰白相间,戴高冠,着鹤氅,衣襟以银线绣北斗七星,腰束青丝绦带,悬八卦铜镜、桃木法印,足穿云头履,行走时大袖飘飘如乘虚御风的道人被领入暖阁。这道人名唤桓法嗣,是洛阳城中的一个有名高道,与早前投奔李密的李玄英齐名。

王世充起身相迎,说道:“上次劳道长为我卜卦,算得极准,随后就收到了犬子来信。今日请道长来,是为离京之事,恐难推脱了。敢劳烦道长再为我卜上一卦,此行离京,吉凶如何?”

——“犬子”云云,王世充的另一个兄长王世伟与他的长子王玄应,原从杨广在江都。宇文化及作乱,弑杀了杨广,率骁果北上时,王世伟、王玄应和别的朝臣相同,都被裹挟军中。前时闻知宇文化及在林虑成擒,王世充担心王玄应等的安危,当时就请桓法嗣卜了一卦。卦象是没有危险。却随之,他果然就收到了王玄应等的报平安的来信。

桓法嗣便取出蓍草,於案几上郑重排布。

细长的蓍草在案上错落有秩,或放或取。

王世充屏息凝神,目不转睛以观。

阁内只余炭火爆裂的轻响与窗外的风啸声。

桓法嗣神色专注,手指捻动间,卦象渐次显露。

……

数日后,杨侗催促王世充亲征的旨意如长孙安世等所料,确然再至。

桓法嗣所卜卦象的隐晦启示,已存王世充心中,加上已有定策,他遂不再推诿。

两日后,亲率精兵万余,旌旗招展,开出洛阳,向陕虢方向而去。

消息如插翅般飞传至洛口仓大营。

李密闻报,一直紧锁的眉头终於舒展开来,拍案说道:“这厮终是离巢了!我无忧矣!”

当即召见房彦藻等人。

众人赶来,得知王世充已亲率大军西进,也各大喜。

房彦藻心思电转,说道:“明公,王世充离开洛阳,我大军可以北进荥阳矣!然大军开拔,粮秣调运、营伍整备皆需时日。近日汉军两路攻势凶猛。单雄信河内兵败,后撤三十里;又数得管城急报,陈敬儿攻开封甚急,昼夜不歇,城外三营被他拔了两个,开封已然告危,又恐怕等不到大军开拔的时候。一旦开封失陷,汉军再从河内温县渡河,两路夹击管城,荥阳将失!而今王世充既已离洛,我军再无后顾之忧,不若便先择大将,引领部分主力先赴荥阳。”

李密在等待房彦藻等人时,对着沙盘推演,已有筹划,说道:“卿言正合我意。我意便令孟让先领其部兵,节制时德睿、王要汉诸部,杨庆参赞军务,克日启程,先往荥阳。并檄令郑颋、贾润甫,可展开反攻,以解开封之困!”

房彦藻问道:“敢问明公,怎么解困?”

“单雄信是怎么败的,咱们就原封不动,还给李善道!”李密如此这般,将计策说出。

房彦藻等人听罢,齐声说道:“明公妙算,此计可行!”

军帐内,炭火将熄,余温尚存,新的调兵遣将之令,接连下达传出。

洛口大营,如似解冻的冰河,开始隆隆运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