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五十二章 招攻策决陋营候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五十二章 招攻策决陋营候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19 15:32:07 来源:源1

第五十二章招攻策决陋营候(第1/2页)

中军帅帐内,炭火燃烧。

李靖端坐主位,由马周、柳亨等陪坐等待。

不多时,脚步声由远及近,左屯卫将军郑智果、马军总管屈突檀越、左一军总管韦千里、右一军总管董康买等将校鱼贯而入,甲叶微响,带进一股寒气。

诸将行礼毕,各自按位次坐定。

李靖环视诸将,从容说道:“兵已至济阴,将渡水,请诸公来,为议攻济阴之法。公等皆有何见,尽请言来。若有良策,我必择而用之。然却有一点,须先言明,此番军议,自可畅所欲言,然计策定后,皆当以军令从事,不得狐疑逡巡,临阵推诿,贻误战机。违者军法处置。”

治军之道,是所谓“三令五申”。“令”即命令,“申”意为表达或说明,合指再三地命令和告诫。军法言之,“不教而诛谓之虐”,但三令五申过后,再违反者,军纪处之,便是明军法了。命令是这样,战术也是这样。决定前可以讨论,定后,即便存疑,也就必须严遵。

柳亨见诸将暂皆无言,轻咳一声,再次开口,仍是刚才的建议,说道:“大将军,下官以为,孟海公尽弃外县,聚兵孤城,其心已怯。我军挟威而来,何妨即遣一使,往城下招降?若能使其不战而降,既全士卒性命,亦显我王仁德。”

屈突檀越等将,比之郑智果,或降将,或资历、战功不够;又按官职来讲,亦是诸将中,郑智果仅次李靖,是此攻济阴的亚将,李靖遂看向他,温谦地问道:“郑将军,你意下如何?”

李靖适才远眺济水对岸的济阴城时,郑智果也在眺望,加上探马此前的探报,对济阴的城防情况,他已大致了解。却其乃悍勇之将,打河北、打窦建德、打河东、打宇文化及,都立下了殊勋,战功赫赫,自是看不上孟海公这等小势力,已自有计较。

闻得李靖询问,他嘴角微撇,带着几分战将惯有的傲气,就说道:“费这劲作甚?招降,孟海公也不一定降。渡水后,不如直接就发起攻势!俺方才观其城头守卒,虽旗帜颇密,守卒不少,然系仓促调集,才刚入城未久,号令不一,阵脚未稳。我军挟新锐之气,正当渡河立营之后,乘其守备未稳,雷霆一击。以我百战之师,克此小城,何难之有?”

柳亨虽是出身高门,比较族望,郑智果平民出身,两人没有可比性,然郑智果却是李善道的爱将,从龙之臣,当下地位却恰好相反。被他一顿抢白,柳亨面皮微红,嗫嚅着不再言语。

帐内一时静默。

马军总管屈突檀越,尽管也是降将,乃系屈突通的族子,跟着屈突通一同降的,素有勇名,於郑智果等将之中,可以说是地位仅次郑智果,李靖移目与他,问道:“将军何意?”

屈突通二三十岁年纪,忖思片刻,拱手答道:“大将军,郑将军所言,兵贵神速,确为至理。然柳记室所言,亦非全无道理。末将愚见,或可两手准备。一面遣使投书,示以兵威,促其归降;一面厉兵秣马,积极战备。若其冥顽不灵,再行攻城,不失道义,更显我师出有名。”

韦千里等将,随之纷纷进言。

李靖细听他们的建议,大抵不出“速攻”与“先招抚”两途。

待诸将言毕,帐内复归寂静。

炭火噼啪轻响。

李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回案上的济阴郡地图,点了点济阴城的位置,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语调沉稳,说道:“郑将军所言甚是。今我等奉大王之令,来取济阴,临行前,大王再三嘱托,‘速战速决,不可迁延’。李密大军旬日可至,济阴之事,迁延一日,则东郡多一分掣肘之忧。而孟海公以两州之地,一两万众,便敢僭号‘宋义王’,足见其之骄横,料非肯轻易俯首之辈。若遣使招降,非仅不能速决,反会使其有隙加固城防,提振士气,於我不利。”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面露忧色的马周,接着说道,“至於马长史所虑,守卒近万,我军万余,攻坚不易,此虑固在情理之中。然我军乃整备而来,甲械精良,士气正锐;彼之守卒,则多是近日从各县仓促招聚,诚如郑将军言,号令不齐,守备未周。此消彼长,正可击之!”

马周眉头微蹙,仍觉风险不小,说道:“诚如大将军所言,如果城中不降,招降反是给了城中加强城防的机会,可毕竟守卒近万,我军只万余,攻若不能下,如何是好?”

李靖抚须笑道:“宾王勿忧。吾已有计。”

随即,将其谋划细细道出。

诸将、吏凝神静听。

闻罢此计,诸将彼此相顾,乍闻之下,似乎可行,然到底能不能成,却少不了颇有疑虑。

不过,直接进攻合乎了郑智果的心意,他大喜赞成。

一个主将,一个副将,意见统一,则李靖此策便就定下了。

诸将不再有异议,纵有存疑者,亦按下疑虑,齐齐拱手领命。

於是三军休整、饱食过后,傍晚时分,三座浮桥搭起,即全军渡水。

渡水之际,骑先步后,辎重居尾,军容严谨,步履铿锵。李靖立马桥头,目视士卒有序而过。河水拍打桥板的哗哗声与脚步、马蹄声交织,在暮色四合中汇成无形的肃杀洪流。

抵达南岸,大军开至济阴城的南、东两面,择地筑营。——济阴县城西边紧邻济水,可供筑营、攻城的方位只有其余三面,城北较远,同时亦是围三阙一,故不做筑营,只以游骑巡哨。

天色已暗,工兵、辎重兵、民夫为主,紧急赶工,夯土伐木,修筑营垒。

远远望去,步骑混杂,人影杂乱,一派立足未稳的忙乱景象。

……

济阴南城头。

孟海公裹着厚厚的裘袍,与孟啖鬼、成子路、蒋善合等,凭垛远眺。

汉军筑营的地方在十余里外;离城三四里处,有两个守军的营寨,这时都是紧闭营门。

遥观汉军热火朝天的筑营场景,成子路面带忧色,低声说道:“大王请看,汉军阵列严整,渡水筑营,法度森然,非乌合之众可比。观其营盘虽未成,然气势已足,实乃劲敌。”

孟啖鬼本就对成子路此前劝降耿耿於怀,闻听此言,重重哼了声,斜睨他一眼,转而指着城下远处,对孟海公说道:“阿哥莫听他长他人志气!甚么法度森然,气势已足?阿哥你且观之,汉军当真骄狂,筑营之地,离我城外两营不过十里上下远近,而却连像样的警戒游骑都不多派,竟敢如此托大,分明不将我军放在眼中,何来森然之说?李靖果然庸才,不谙军略!”

带着点惋惜,说道,“只是可惜,可惜!没想到李靖这般不济。不然,就该在济水边设下伏兵,先冲杀他一阵,灭灭他的锐气。白白错过了大好时机!”

他搓着虬髯,望着汉军不怎么设防的筑营状况,又望望黯淡下来的天色,眼前一亮,一拍垛口,说道,“夜色将至,汉军今日必筑营不能成。阿哥,俺有一计,足保大破汉贼!”

……

“大将军,孟海公召集诸县兵力,济水都不守了,全军龟缩济阴县城,明显是畏惧我军。他真的敢今夜出袭么?”汉军中军大帐门口,马周摸着下巴,望着济阴县城,狐疑地说道。

李靖安坐帐中,正就着灯火翻阅案卷,手边一盏温热的茶汤散发着淡淡香气。

他抬起头,温和笑道:“宾王稍安勿躁。孟海公从弟孟啖鬼,我颇闻其名,素以悍勇自负。他见我筑营之际,戒备松懈,而现已暮深,入夜后,我军的营地又一定难以筑成;兼我初次领兵,外无声名,他势必小觑於我,岂肯放过这‘天赐良机’?且坐,静待便是。”

马周见他如此笃定,心下稍安,却仍半信半疑,难以静坐。

渐渐入夜。

汉军在城南、城东都筑了营地,各是两营。四个营地皆没有建成。依照李靖军令,各营停下了修筑,兵士入进简陋构成的营区内,晚饭之后,搭起帐篷休憩。

马周、柳亨等陪着李靖在城东中军营的帐内,紧张地等待。

时间在更漏声中缓慢流逝,帐外寒风呼啸,更添几分焦灼。

两人时或到帐门口,掀起厚重的毛毡门帘,向西边的济阴城方向张望。

寒风灌入,吹得案上灯火摇曳不定。

东城墙上灯火稀疏,除了守卒巡弋的身影,并无丝毫异动。侧耳听之,南城也无动静。

“大将军,”马周放下门帘,回到帐中,愈发疑虑,却见李靖安坐从容,喝着茶汤,看着文书,忍不住再次出声,说道,“快三更了,城内还没动静,孟啖鬼不会出袭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二章招攻策决陋营候(第2/2页)

李靖却依旧从容,笑道:“宾王,且再等等。”

马周到底年轻人,不够沉得住气,坐不住,坐一会儿就起来去帐门口看,来来回回多次。

三更鼓过,城东方向依旧沉寂,南城方向也是静悄悄的。

如果出袭,三更前后是最好的时间段,城中却到此际还是没有动静。马周颇是失望,只怕是李靖判断错了!“大将军。”他说道,“三更已过,城内与城外贼营皆无动静。看来,孟啖鬼并未中计。大将军预先的布置,怕是……”后面的话他没说出口,意思却已明了。

他言下之意,李靖的预判,恐怕要落空了。

话里还得带着一点更深层的担忧。

不仅布置落空,如李靖自言,这是他头次领兵出征,而此谋又是他此战的头一谋,则如果落空,首战便显失算,对其在军中的威望,恐非好事。他深得李善道厚爱,对李善道忠心不二,知道李善道对李靖的重视,并且出任李靖的长史后,李靖不以他年轻、非高门子弟而有轻视,相反很尊重他,以礼相待,他对李靖也很有好感,是以不免便於此时,因此替李靖悬心。

李靖放下手中文书,却仍从容不迫之态,他温声说道:“宾王,不必着急。你且坐下。”转看了眼一旁的柳亨,“长夜漫漫,不如你与记室对弈一局,我来观战,差堪消遣,何如?”

柳亨出自河东柳氏,下围棋是个高手。

从吏便取来棋枰、棋子。

马周无奈,只得强打精神坐下。

两人刚布下几子,帐外陡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很快被亲兵放入,几名斥候冲入帐内,为首一人脸颊冻得通红,眉毛胡须都结着白霜,难掩兴奋,单膝跪地,急声禀道,——话声也被冻得不太利索:“禀大将军!城东!城东有动静!约莫百余人,正从城头缒绳而下!”

“当真?”马周霍然起身,大喜之下,脱口问道,“带队贼将何人?”

话一出口,便知失言。夜色深沉,并且缒城而下,岂会打旗号?

柳亨反应极快,接口说道:“城东而出?城东正对我中军大营。这是奔着大将军来的!胆大包天,必是孟啖鬼无疑!”

李靖抚须而笑,抚掌说道:“奔中军来也好,倒省了擒获他后,再送来中军的麻烦,”

令斥候下去休息,便令召屈突檀越、韦千里。

两将赶到。听了李靖转述的城东贼出的敌情,却他两人等了这半夜,也都已是疑心李靖谋料错了,却见真如李靖所料,登时又惊又喜,摩拳擦掌,齐声叫道:“大将军谋算如神!”

李靖言简意赅,令道:“按先前部署。切记,不论贼首将是否孟啖鬼,务必生擒,不可杀害。”

“末将领命!”二将抱拳应诺,转身掀帘,大步而出,没入帐外凛冽的寒夜。

……

夜风如刀,割在脸上生疼。

百余条黑影,悄无声息地滑下济阴城东的城墙,渡过护城河,在一片枯草丛中聚拢。

几条汉子围拢在一个魁梧身影周围,禀报:“将军,左队齐了!”

“右队齐了!”

这魁梧壮将,正是孟啖鬼。

他一身精甲,外罩黑色斗篷,以掩身形,二话不说,朝东面远处汉营一指,令道:“分头去左、右两营传令:待俺们这边得手,即就杀出,趁乱进斗,擒杀李靖者,赏千金,封侯!”

分出两人前去传令。

孟啖鬼一挥手,带着余下众人,向汉营中军方向潜行。

借着地形、夜色疾行,很快摸近了汉营。一路上,几乎不见巡逻、岗哨。孟啖鬼啐了口,轻蔑地说道:“甚么鸟厮,不知兵略至此!”众人皆精神百倍,就向内继续摸进。

摸进到营区外围,但见营墙不高,有些地方营墙还没合拢,胡乱差了些木栅充数。

向内望去,黑灯瞎火,很少火光,约略可见帐篷连绵,不闻声响,偶有远处传来的马嘶、犬吠。——军中也有狗,有的是将领所养,有的如后世的军犬。

见得此状,孟啖鬼胆气更雄,当先从一个矮木栅豁口处翻过。

百余敢死士紧随而入。

营墙与帐篷区之间,是一大片开阔的空地,系预留的校场、缓冲地带,约数百步远近。

孟啖鬼提刀在手,盯紧前边黑黢黢的帐区,低吼一声:“随俺来!直取中军帐!”

率先向那片帐篷区冲去。

百余人刚冲过大半空地,距离帐区边缘尚有数十步之遥,却不意异变陡生!

“咚咚咚咚!”震耳欲聋的战鼓声毫无征兆地骤然炸响!紧接着,无数火把打起,将这片开阔地照得亮如白昼。刺眼的光亮让孟啖鬼及其部众眼前一花,瞬间陷入混乱!

未等他们反应过来,蹄声如闷雷滚动,早有两队骑兵,从帐篷区的路上中驰出,却未直冲孟啖鬼这百余人,而是分从左右两翼,风驰电掣般掠过,先将他们围住了。火光下,孟啖鬼瞥见,每匹战马的口中都紧紧咬着一根木棍,难怪直到摸至营边,不闻近处有战马嘶鸣。

继又数十骑与数百名手持长槊、刀盾的步卒,蜂拥而出,直奔着他们,呐喊杀来。

“中计了!”孟啖鬼脑中嗡的一声!

措手不及,其众尚不及组阵,就已被杀到的汉骑、步卒冲散。

仓促间,孟啖鬼的亲兵勉强聚拢,试图抵抗。孟啖鬼仗着甲厚刀利,连砍翻两名冲在前面的汉军步卒,但他徒步作战,面对呼啸而至的骑兵,顿显狼狈。

他铠甲精良,又有亲兵护卫,一看就知当是主将,一骑大呼驰至,连杀数个孟啖鬼亲兵,一槊刺来!孟啖鬼举刀格挡,只觉一股巨力,虎口崩裂,横刀脱手,肩胛剧痛,已被槊锋刺透!

这将马势不停,猿臂轻舒,抓住孟啖鬼的束甲丝绦,生生将他从地上提起,横按在了马鞍之前,拽下的他兜鍪,接连数拳,打得他头昏脑涨。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从孟啖鬼夜袭的众孟军敢死士将他被擒,又是遇伏,没了斗志,四散而走。

却已被包围,无处可走,在汉军步骑的围剿下,如同沸汤泼雪,惨叫声中,顷刻间死伤泰半。

孟啖鬼被按在马上,只觉这将力大,挣扎不开,且越是挣扎,这将的拳头越往他头上来打,吃痛不已,听得这将喝问:“贼子何人?”

他既被打得头晕眼黑,复肩胛血流如注,剧痛钻心,只死死咬着牙不答。

另有数骑擒了几个孟兵,拖在马下扯来。

这将问这几个孟兵:“此贼子何人,可是尔等主将!”

这几个孟兵倒也硬气,大骂回答。

这将一槊,刺死一个,再问,余下孟兵不敢骂了,答道:“此我等主将孟啖鬼。”

这将便离开剿杀孟啖鬼余众的战团,带着孟啖鬼入营。

李靖早有军令,营中不得驰马,夜间尤禁,违者斩首。到了帐篷区外,他下了马,赶着孟啖鬼到了中军,进到帐内,大声禀道:“如大将军所料,果是孟啖鬼率贼偷营!擒得在此!”

此这将乃是屈突檀越。

……

孟啖鬼被一脚踹的趴在地上,伤口疼痛,加上这一路推搡,狼狈不堪。

他挣扎着抬起头,恰见一人掩面屈身,似不敢与他照面,急从帐后而出。顾不上看此人,他往主位看去,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坐着,幞头常服,红脸长髯,虽不认识,也知必是李靖了。

确是李靖。

“贼子焉敢偷营,正在大将军料中!”边上一人起身,厉声斥道,旋即转向李靖,建言说道,“大将军,此贼系孟海公从弟,今既擒获,可即杀之,送首级与城中,以示我军之威!”

说话之人,是马周,见孟啖鬼被擒,他心中大石落地。

从入营、到被擒、再到被送到帅帐来见李靖,前后一两刻钟的事,孟啖鬼还处在晕头晕脑的状态,听到这话,又惊又怒,晃了晃脑袋,顶着几个李靖亲兵的按压,奋身欲起,破口大骂:“李靖匹夫!使诈取胜,算甚英雄!有本事放开你阿耶,真刀真枪干一场!你阿耶……”

屈突檀越上前,左右开弓,狠狠抽了他几记耳光,打得孟啖鬼眼前金星乱冒,口鼻鲜血直流,几颗牙齿混着血水喷出,咒骂声戛然而止。

李靖看着被按在地上,吐着血水,兀自撑着脖子,睚眦欲裂、喘着粗气的孟啖鬼,微微一笑,却是一语道出,孟啖鬼闻之,挣扎的动作猛地僵住,愕然之余,疑云顿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