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六十二章 骑突泼雪攀攻急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六十二章 骑突泼雪攀攻急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01 15:51:27 来源:源1

第六十二章骑突泼雪攀攻急(第1/2页)

朔风凛冽,卷起地上的沙尘,扑打在汉军将士冰冷的甲胄上。

高曦立在中军望楼,披风在风中飒飒,他扫过郓城巍峨的城墙,举起的右手,坚定而有力,在空中稍作停顿,便猛地向下一挥。

“咚!咚!咚!”

低沉而雄浑的战鼓声,骤然擂响。

军令如山,各部闻令而动。

城西,田留安率其部右五军步卒率先出阵。

士卒们分成数队,向城下前进。前排组成盾墙,作为凭护,后边兵士皆持刀、斧。他们的任务是清除护城河外的鹿砦、铁蒺藜等阻障,填平陷马坑,为后续的攻城部队开辟通道。

随着他们进入射程,城头守军的弓弩射下,发出“夺夺”的声响,钉在盾牌上或射入土中。

“射!”军将的命令在布列在城西南、北两段汉军阵前的数十辆巢车下回荡。

每辆巢车上各有四五名弓弩兵,共计两百名,俱是射雕手,依令探身,在巢车前的屏障掩护下,或引弩、或开强弓。弩矢、箭矢带着尖利的啸音,飞蝗般扑向城头,对守军的箭手进行压制。虽然弓弩手的人数不算很多,但准头很高,几是箭无虚发。守军射出的箭矢顿变稀疏。

彭杀鬼率领的其部左一军两千步卒,多披铠甲,於田留安部之后出阵,出阵百步,就地暂止,列成整齐的横队,前为三二十架云梯、饿鹘车、撞车等各类攻城器械和推云梯、饿鹘车、撞车等的兵士;后则是矛手、刀斧手,长矛如林,斜指天空,甲叶碰撞的脆响连成一片。

他们是攻城的先锋部队,只等通向城下的道路被清理出来,即发起攻势。

又在彭杀鬼的侧后,王憨儿部亦出主阵列队,他们是第二拨攻城的梯队。

在整个城西汉阵的两翼,各有数百骑游弋,这是窦仁忠和他的部曲,任务是防备守卒出袭。

——城南,由吴道行为主将的汉军,差不多同样时刻,也展开了同样的攻击阵型。

郓城西城楼上,徐圆朗、刘复礼等望之,入眼所见,但见汉军各部依令而行,如臂使指。

城西护城河外的偌大旷野上,旗帜如林,甲胄寒光闪烁,前突的步卒阵列如一块块移动的山岳,缓缓压向城墙;骑队或以散骑,或组队,持弓横槊,在两翼巡梭;前突数阵后方的主力阵中,将士则席地而坐,检查兵器,养精蓄锐,虽暂未动,却自有一股森严的杀伐之气透出。

再转望城南,虽看不大清,传来的汉军鼓声、南城头守军军官的道道军令声,却可知城南现必也是这等紧张压抑的情形。徐圆朗的心不断下沉。这两天,他有设想过当汉军攻城时,会是何等情景,却当前所见到的汉军的军容之盛,阵型之严,超出了他的想象。他艰难地咽下口唾液,命令身边亲随:“再派人,快去城北!告诉徐总管,汉军已将攻城,请他速速来援!”

……

城北十余里外,徐师顺营。

求援的城中吏卒浑身浴血,赶到徐师顺大帐前时,已是气喘吁吁,话语断续。为首之人扑拜在地:“禀总管,汉贼主力压境,城西、城南皆已开战,我家总管请总管速往驰援!”

徐师顺挥手叫他退下,搓着手,在帐中团团转。

张猛、徐师利等将目光齐注於他。

见他神色阴晴不定,张猛耐不住了,脸上满是求战的焦躁,叫道:“总管!汉贼已开始攻城,不能再等了!若郓城有失,我军在这城北就是孤军,高曦下一步必来攻营。请总管下令,立即发兵,末将愿率部为先锋,必为总管破贼,出出这几日被袭扰的恶气!”

徐师利却在一旁摇头,说道:“阿弟三思。咱们来援郓城前,万未料到高曦部这般能战,非是王薄、綦公顺两部可比,——李开弼、李去惑谁个不是悍将?结果被高曦连败。并且昨夜刚得任城急报,王、綦二部已将兵至任城。而下来看,郓城定然守不住了,我等纵援,亦难挽败局,徒损兵力。不如及早撤还任城,也许尚可周旋。”

“撤?”张猛瞪大了眼,怒道,“昨夜大郎就说撤,但若郓城失陷,就是撤回了任城,只凭我军,任城就能守住了?撤回去也是等死!固然昨夜任城急报,可昨日咱不也接到了管城急檄?贾润甫、程知节等现正围攻雍丘,李善道已无别的援兵,可给高曦调拨;魏公亦已将从洛口仓拔营北上,用不了多久,即能抵至荥阳!只要魏公的大军一到荥阳,高曦就只能撤围,也就是只需再守上郓城数日即可。难道我两部万余兵马,还顶不住高曦这鸟厮几日猛攻?”

徐师顺面色挣扎。

却这徐师利所言,是现实的危险,但张猛的话,点出了唯一的希望所在。

李密大军的动向确实是关键变数。

他站在帐门口,眺向南边的郓城方向,最终咬牙令道:“传令,留一千人守营寨,其余人马,随俺援郓城!三郎,你引步骑千人先行。切记,遇敌不可浪战,谨慎前进!俺引大队随后。”

张猛斗志激昂,大声应诺。

命令下达,营中乱了一通,不多时,三千余步骑出营。

张猛率千人为前锋先行,徐师顺引两千余主力在后,前后两部,相距一二里。

出了营,沿着唯一一条穿越沼泽、泥淖区域、较为宽阔的道路,小心翼翼地向南洗行进。

……

却张猛率部前行未及三里,一队汉军轻骑便从侧翼枯草丛中窜出,勒马在数十步外,远远射了几箭,未等张部结阵迎战,便唿哨着退走。这两日被汉骑夜以继日的袭扰,张猛早憋了一肚子火,气得骂个不休,有意追击,却记起徐师顺的军令,只能强忍。

这般行了数里,接连遇到了三四次汉骑骚扰,每次都是射几箭就跑。

张猛部走走停停,士气一点点地跌落。

有的士兵举盾的手开始发抖,有的骑兵紧紧攥着缰绳,四下望看,眼神里满是不安。

张猛正焦躁间,碰上数骑自南面疾驰而来。初时以为又是汉骑,他将欲下令射箭击之,亏得这数骑急声大叫,才知了是徐圆朗再次派来的求援使者。乃放这几骑近前。这几骑皆衣甲染血,面带惊惶,与张猛言说:“汉军已在城西、城南清出数条通道,攻城在即。”

揪住一人,张猛问他:“来的路上可见伏兵?”

这人说道:“若有伏兵,我等岂能到此?只在出北城门后,被些汉贼游骑追击,折了几个弟兄。”张猛又问他:“城北仍是无有汉军?”这人答道:“仍是没有,只有些许探马监侦。”

就放走了这几骑,去后军报信。

此地离郓城县城已不甚远,鼓声、杀声遥遥可闻,张猛心下焦急,催促进军。

行不两里,前至一开阔地带,两侧缓坡。虽然已闻适才再度求援的数骑说,来的路上他们未见伏兵,张猛倒仍牢记徐师顺的军令,未有大意,即令部队且先止下,遣了斥候数骑往探。

数骑斥候拍马向坡上奔去,刚到坡脚,坡后驰出了十余汉骑。驻马坡上,这十余汉骑冲着斥候射箭。张猛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骂了声:“直娘贼,当真有伏?”紧忙令队伍摆开防御队形。正乱糟糟的摆阵,坡上的汉骑向坡后退走。斥候大着胆子上到坡上,打望了稍顷,带着箭伤,兜马还回,来向张猛禀报:“将军,只这十余汉骑,当是汉贼哨探,坡后并无伏兵。”

张猛松了口气,他令斥候去报徐师顺,坡后无伏,可以放心通过,自则催令队伍,重改成行军队形,加快速度:“快!郓城快到了,别再耽误!”他固尚存勇锐之气,只却浑未注意到,经过连番骚扰、虚惊,麾下这千人先锋已是士气低落,惶惶不安,只为将令所驱,勉强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二章骑突泼雪攀攻急(第2/2页)

又行不到两里,转过一片疏林、芦苇丛生的泥淖,眼前豁然开朗,护城河后,郓城的北城墙矗立在前不到三里处。城西、城南传来的鼓噪声、喊杀声,这时,愈发清晰可闻。张猛一边令斥候速去探查城西、城南两面战况,一边令部队到城边列阵,焦急地等待主力,准备进战。

-……

不多时,徐师顺率领的两千余主力也逶迤而至。

和前锋同样,他们亦是一路数惊,见郓城已到,全军上下都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

紧绷的神经稍稍得以放松,许多士卒甚至直接坐在地上喘息。

张猛急不可耐地驰马至徐师顺将旗下,找到徐师顺,大声求战,说道:“总管!斥候刚刚回报,汉贼已在西、南各清理出通道,正向城下推进。战机稍纵即逝!末将愿率骑兵袭其侧后!”

徐师顺望了望北城头上稀稀拉拉的守卒,——汉军未攻北城,是以此处守卒不多,又侧耳听了听城西、城南的杀声,说道:“不急。待俺亲自去看一看……”话音未落,异变陡生!

雄浑的号角声,从城北与城西、城东的两个拐角处同时响起!

紧接着,战鼓擂动。

“杀!”

两队汉骑,如同决堤洪流,从城墙的拐角后猛然杀出!一队自西而来,一队自东而来,铁蹄翻腾,卷起漫天尘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向才刚松懈下来的徐师顺部。

徐师顺大惊失色,拨马便向中军退回,喝令的声音都变了调:“敌袭!结阵!快结阵!”

他的部队军纪本就不严,此刻猝然遇袭,刚坐下的士卒慌忙爬起,找不到兵器者有之,惊慌乱窜者有之,军官呵骂声、士卒惊叫声四起,阵型混乱不堪。这种情况下,若是被汉骑杀入,下场可想而知。殊未料到,汉军未在来郓城的途中设伏,而进击之众却是正面来袭!

张猛目眦欲裂,大吼一声:“跟俺来!”仓促间聚集了百余亲骑,迎向从西面杀来的那股汉骑。

徐师利也勉强召集了数十骑,迎向东面之敌。

两将试图为步卒结阵争取时间。

张猛一马当先,冲向汉骑。

却见从西拐角杀来的汉骑,驰在前边的数十骑,反应极快,见他们迎战,并不当面接战,而迅速分散,挽弓搭箭,从两侧射来。又驰出十余骑,或单列、或并列,皆披甲挟槊,则是从正面向张猛等骑突进。张猛两面受到夹射,虽着铠甲,大多箭矢射之不透,但汉骑射的不止是人,更多的是射向战马,——其麾下骑兵已有战马中箭者,不免分心。

正面一汉骑已经杀至!

这汉骑的槊尖擦着张猛的胸甲划过,溅起一溜火星。张猛还刺,刺了个空。两人错马,这汉骑毫不停留,不与他缠斗,冲向其后混乱的骑队。张猛不及喘息,第二骑、第三骑接连杀到!槊影连绵,他只能奋力格挡闪避,狼狈不堪。这些汉骑配合默契,攻如潮水,俱是一错即过。

猛然间压力一轻,张猛抬眼望去,才发现这十余正面突击的汉骑,都已从他身边冲过。

此际,他已是独出队外,此数十汉骑之后的汉骑大队已然杀到,与他近在咫尺,箭如雨下。他虽勇悍,不是傻子,一人岂能敌对?眼见不妙,他赶紧拨马向后,欲与本队会合。

却马头拨转,看向后边,他这才发现,从他身边突过的这十余汉骑,只这片刻功夫,已将他的百余从骑冲得七零八落,旋变直冲为横击,槊、刀并用,将他这百余从骑分割成了数块!

而原先两翼散射的汉骑,趁着此机,收起弓箭,换上长槊,发出唿哨,亦改以或单列,或双列的冲击队形,从两翼迅猛插入,开始与横割张骑的这十余汉骑配合,围歼被分割的张骑。

尽管人数上并不占优,然在这数十汉骑展现出的极高的战术素养和默契配合下,冲击、分割、围歼,如行云流水,张猛的百余从骑完全地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人仰马翻,惨叫连连。

张猛仗着勇悍,拼命想杀还,重整队伍,却为时已晚。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部下被一个个刺落马下,两个汉骑见他驰还,舍了追击其余的敌骑,分从左右夹刺而来。张猛大喝一声,长槊上挑,架开了左侧一骑的长槊,右骑一槊却刺中了他的胸口。槊尖透甲而入,吃痛之余,张猛大叫一声。这汉骑得手,猛拔长槊,却长槊被甲片卡住,未能拔出,当即弃之,抽横刀在手,战马互错而过的瞬间,撩向张猛坐骑的脖颈!

马脖子被从下而上,斩开半截,悲鸣一声,鲜血狂喷,溅了张猛满头满脸,视线顿染成血红。

巨大的冲击力将他掀落马下。

他还未爬起,左侧汉骑奔到,长槊再次,从他肋侧深深刺入,剧痛登时攫取了他全部意识!

临死前,透过模糊的血色视野,他看到的是自己溃散的骑队,以及远处更加慌乱的步卒大阵。徐师顺平日念叨的“高曦凶名”、“其部大刀兵悍勇”的话语浮现耳边。

他最后的一个念头是:何止大刀兵?骑战竟亦如此精绝!

却张猛怎知,高曦麾下骑兵的骨干,多出自隋官军旧部,如屈突通、薛世雄,乃至宇文化及麾下降骑,无不久经沙场的府兵或骁果精锐,骑战之术,自然远非一般的义军武装可比。

……

亲眼望见张猛所率的百余骑被迅速歼灭、张猛本人战死,徐师顺已是心胆俱裂!

再望东边,徐师利也抵挡不住,败逃回来,人尚未至,叫声已至:“阿弟!挡不住了!快撤!”

而在歼灭了张猛、徐师利两部骑兵后,从东西两侧杀出的汉骑主力,前边再无敌阻,势不可当,如两股铁流,已是驰骋杀至,轰然撞入混乱的齐军步卒大阵。

铁蹄践踏,长槊挑刺,横刀挥砍!

缺乏阵列保护的步卒成片倒下,叫声、呼声、绝望的哭喊声此起彼伏。

徐师顺手足冰凉,不知还有多少汉骑、汉兵在后,望了眼北城墙和北城门,无有守军出来助战,他心知已是没法再战,只好下令,以一部兵马阻击,余下向后撤退。

命令才下,后军又突又大乱,杀声如雷!他惊恐回头,只见又有数百汉骑不知何时,绕到了其军之后,掩杀而来。三部汉骑,对他这三千余部曲完成了合围!

却原来是高曦早已料定徐师顺谨慎多疑,若是在从其营到郓城城外的路上设伏,只怕难以奏效,反会打草惊蛇,故索性令独孤曷部骑兵,预先埋伏在了城北近处附近,耐心等待其军抵达城下、心神松懈之际,才骤然发难,三面夹击!——在城下将其部歼灭,且另还有一个好处,便是可使城头守军亲眼目睹援军溃败,更能瓦解守军斗志。可谓一石两鸟。

徐师顺望着三面杀来的汉骑,北城门紧闭不开,己军无处可逃,如同沸汤下的积雪般消融,“当啷”一声,提着的佩剑掉落在地,面如死灰,茫然失措。

……

北城头,守卒趴在垛口上,目瞪口呆地看着城下的惨状,徐师顺的三千余援师,才到城北半个时辰,就被汉骑三面围杀,尸横遍地,鲜血染红了黄土,残兵们在汉骑的追击下四处逃窜。

急报飞快地报至城西。

城西汉军的攻城前队已过了壕桥,展开攻势,正焦头烂额,督令守卒抵抗进攻的徐圆朗、刘复礼,得知援军顷刻覆灭,如遭雷击。徐圆朗急视刘复礼寻策,正见其面色,惨白如纸。

云梯架到了城墙上,饿鹘车的摇臂骤急地撞击城墙,涌到城下的两千汉军的喊杀声,震动城内,一声声的攻城锤撞击西城门的声响,如似打在徐圆朗、刘复礼的心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