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小富即安?不,本公子意在天下 > 第五十五章 庆园(五更)

小富即安?不,本公子意在天下 第五十五章 庆园(五更)

簡繁轉換
作者:堵上西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6 13:20: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五章庆园(五更)(第1/2页)

潘青云趾高气昂:“认识本少爷么?”

那师爷一愣,摇了摇头:“公子面生,在下并不认识,只是……”

他忽的笑了:

“公子,不管在下认不认识,这鼓都不能乱敲!”

潘青云丢下鼓槌,背负着双手昂首挺胸:“本公子找葛子健葛大人,带路!”

师爷心里一惊,暗自佩服城守大人料事如神。

他拱手一礼,“这个……不好意思,葛大人去了乡下体察民情去了。”

“公子与葛大人认识?”

“要不进去喝杯茶?”

潘青云一愣:“……他什么时候回来?”

师爷抱歉道:“这个……今岁入了夏至今无雨,葛大人担心庄稼旱死了。”

“临安管辖的范围颇大,葛大人又爱名如子,可不知道大人他何时才会回来。”

潘青云这就傻眼了。

他是来告状的!

按照大周律,故意伤人者至少得判个监禁半月。

他相信凭着他爷爷堂堂左相的名头定能将陈小富弄进大狱里!

接下来就要看花溪别院是不是真有本事了。

若花溪别院那位老太太在临安经营得不错,那狗东西在大狱中当不会遭罪,他至少无法再与安小薇相处了。

若爷爷的威望在这位城守面前好使……他为了讨好爷爷,就定会判陈小富一个三十大板!

他甚至会请自己亲自监刑。

三十大板下去,陈小富不死也得脱一层皮!

可现在这位城守大人竟然不在……

“那他回来你告诉他一声,就说帝京潘府的人找他。”

“本公子将住在青鱼巷子的观湖客栈,他回来之后,叫他来观湖客栈见我!”

师爷沉吟三息,躬身一礼:“好!”

潘青云带着二人上了马车走了。

这师爷这才松了一口气,抬手擦了一把额头的汗。

他看着那马车消失于人群之中,这才连忙向庆园而去。

……

……

庆园。

它位于西子湖畔的西南边。

临湖而建。

占地颇大,院子里种植了不少的花草树木。

建筑却只有三处。

一处是二层小木楼,它是钱士林的起居之处。

一处是一小轩。

它是钱士林会客下棋或者看书喝茶之处。

还有一处就在湖边。

那是一间凉亭。

亭在湖边,亦在柳边,故,此亭名为湖柳亭。

这时候临安城的那位城守葛大人就坐在湖柳亭里!

他压根就没去乡下体察什么民情,他在煮着一壶茶。

坐在他对面的那位须发皆白的,面容略显灰暗的老者便是钱士林钱首辅!

钱老太爷这时候正看着摆在面前的一张纸。

这张纸上是一首名为《渔家傲、秋思》的词。

他将这纸放在了一旁,这第二张纸上是两幅对联。

又看了看两遍,他将这张纸又拿起放在了旁边。

第三张纸上是两首诗。

一首名为《春闺》,一首名为《两相思》。

又看了数息,拿开这张纸,下面的一张又是一首词。

此词名为《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他抄写下来的,他已看过了无数遍。

葛子健葛城守穿着一身宽大的麻衣,他将煮好的茶倒入茶杯中,起身,执晚辈礼,双手恭恭敬敬的将茶递了过去:

“钱老……陈小富的这些对联诗词虽好,却也不至于让您老手不释卷的吧?”

“晚辈在您这呆了十来天了,您老是天天看啊!”

“真有那么好看的么?”

钱老爷子接过茶盏,视线又落在了这些纸上。

“你呀……你若是有你父亲一半的才华也不至于说出这样的话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五章庆园(五更)(第2/2页)

葛子健那张胖脸笑开了花:

“您老说的是,晚辈最怕的可不就是读书么?”

“当年若不是您老看在爷爷和父亲的面子上帮晚辈谋了这么个好差事,晚辈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讨饭呢!”

钱士林抬起头,微微一笑:“你小子很是精明,这些年将临安治理的……也还算是不错,算是没有给老夫的脸上抹黑。”

“这么给你说吧……”

钱士林呷了一口茶放下茶盏,拿起了那几张纸来。

“老夫向来以为天下无全才全能之人,诗词文章也一样。”

“就拿咱们大周的这五位大儒来说,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各自不同。”

“文渊阁大学士安经纬善于杂记,文昌学宫邰正弘善于赋,秦家的那个秦文齐善于曲,国子监康柄辉善于词,张太傅善于骈文。”

“倒不是说他们在别的文体上就不行,相对而言,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造诣更深一些。”

“但即安这小子似乎有些不一样……”

葛子健那短短的脖子伸了出去,好奇的问道:“他有何不一样?”

“这下联……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下联不仅仅是对仗工整,它所蕴含的意义还非凡!”

“再看这两首回文诗,就算《春闺》乃安小薇所做,这首《两相思》造诣之高,恐怕邹九章见之也会自叹弗如。”

“还有这两首词……一首《渔家傲、秋思》,它已然是边塞诗词的巅峰之作!”

“陈朝时候,尤其是在长乐年间,陈朝内忧外患,边塞诗词史无前例的兴盛起来。”

“老夫看过许多的边塞诗词,但无一首能与即安的这首词相提并论!”

“再说这首《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从荒凉塞上的执着与豪迈,到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心态……此中变化令人始料未及,亦难以置信!”

“诗词为什么要分派系?”

“便是因为其中情感不同,表述的方式不同,词人的思想不同。”

“极少有人能集各派之所长于一身,但即安却做到了!”

“那对联,无人能及!那首回文诗,无人能及,这两首词……亦无人能及!”

三个无人能及从这位老大人的嘴里说出来,葛子健就惊呆了——

钱士林,官至内阁首辅,因死忠于长乐皇帝以头抢地意图同去!

女皇陛下竟然救了他,甚至还原谅了他所写的那一篇曾经轰动一时的《讨周媚檄》,还要再拜他为相……

他的才华自然是极高的!

他虽不是大儒,却有不输于大儒之能!

只是他将一生都献给了陈朝,没有多少诗词文章流传于世罢了。

此刻他对曾经的那个傻子如此夸耀……

“钱老,他真有那么厉害?岂不是就要比肩大儒了?”

“不,他之才华许会比大儒还高!”

钱士林的小眼睛顿时瞪得贼大!

比大儒还高……那就是文圣!

放眼天下,三百年过去,尚无一个文圣诞生!

“这……”

钱士林放下了手里的纸,抬眼看向了葛子健,笑道:

“老夫一家之言你听听就好。”

“对了,你打算在老夫这呆多久?”

葛子健讪讪一笑:“得等那位潘公子离开临安。”

“你就不担心潘不负会怪罪于你?”

葛子健道:“晚辈这辈子可没打算再升官了,何况那位潘公子也不知道晚辈在您这呢。”

“再说……右相廖大人不是您老的门生么?”

“有您老一句话,廖大人大抵是可以借着这事做一些文章的,他潘不负也还没一手遮天的能耐不是。”

就在这时,有门童走了过来。

他站在钱士林面前躬身一礼,低声说道:“老爷,陈公子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