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伯约不认命 > 第八十二章 诸葛恪现,其人未壮【求订阅】

伯约不认命 第八十二章 诸葛恪现,其人未壮【求订阅】

簡繁轉換
作者:玉门关外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8 13:03:0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诸葛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其在接过刘备回以孙权的书信,祝愿了一番蜀军大胜之后,便提出了请辞。

对此。

知道诸葛瑾归心心切的刘备,也没多做挽留。

反而是吩咐了之前与诸葛瑾相谈甚欢的姜维,代他相送。

离开前。

诸葛瑾骑在马上,他看着连绵六万余人的蜀军队伍长龙,他忽然发感慨道:“昔年赤壁时,刘皇叔兵力不过逾万,将有关张赵。”

“时势易转,如今皇叔却能聚起近十万雄兵。”

“姜都督……………”

相送的姜维出声道:“子瑜先生,您唤维的表字就好!都督两字,反倒生分了。

“可惜先生您晚来了几日......”

“若是早些,您或许还能与孔明先生见个面。”

陡然从姜维口中得知自己的二弟诸葛亮曾来过汉中,诸葛瑾不由得一愣。

可随即他就苦笑道:“看来是天意不让瑾和吾那二弟相逢啊!”

“这点,在下倒是谢过伯约告知了。”

诸葛瑾顺势称呼起了表字。

然后。

他看向了蜀军队伍前进的方向,试探着对姜维说道:“伯约!”

“刘皇叔这是进军傥骆道,准备在那里与曹操决战?”

诸葛瑾虽是文人,但也是知兵之人。

出使来此前,自然对汉中进行过了解,暗中分析过曹刘双方大战的局势。

姜维没想隐瞒,也瞒不住。

“先生慧眼如炬,竟是一眼看了出来。”

见到姜维坦然承认,诸葛瑾讶然的望了姜维一眼。

毕竟。

他能看出来是一回事,姜维是否愿意承认又是一回事。

他诸葛瑾若是存着不好的念头,大可遣人将此得到证实无误的消息告知北面的曹操有关刘备大军的战略布置,让蜀军径直吃个大亏。

这点,诸葛瑾不相信姜维考虑不到。

明知如此。

姜维却仍如实相告……………

这等气魄,非常人也!

“伯约!瑾,现在相信你有昔年的周都督之姿了。”

“刘皇叔能得伯约相助......”

“既是他之幸,更是孙刘联盟之幸啊。”

我?孙刘联盟之幸?

闻听诸葛瑾此言,姜维眼中闪过一丝愕然。

紧接着,姜维就反应了过来。

看来眼前这位诸葛先生把他如实告知蜀军进军路线的所为,误会成了与其弟诸葛亮一般,竭力维护孙刘联盟的………………鸽派了?

他若不是鸽派,又怎会如此有诚意的告知他诸葛瑾,蜀军要兵进骆道的情报?

“先生谬赞!”

“孙刘联盟之幸,当是孔明先生,子瑜先生您,还有已故的鲁子敬才是。”

“至于在下。”

“不过是跟随在你们身后,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这话,姜维说的情真意切,不含有一点虚情假意。

因为。

在没把刀架在孙权脖子上之前,他真的是鸽派啊!

谁若说他是刘备阵营中的鹰派,他跟谁急。

诸葛瑾把姜维的坦然之色看在眼中,再联想到江东军中那些无一不在想着图谋荆州的吕蒙,韩当,周泰等将领……………

他的心中就是一阵心力交瘁。

若是江东军中的将领,也如面前的姜伯约这般识大体就好了。

想到这。

诸葛瑾朝着远处护卫自己的使者卫队中喊了一声,“元逊,过来!”

话落,使者卫队中立时有一个身高七尺,年岁看起来与姜维相差无几的年轻士兵小跑着来到了诸葛瑾身边。

“父亲!”

“姜都督!”

年轻士兵到来后,先后向诸葛瑾和姜维见了一礼。

“元逊,你平日间不是总说要见识天下间的人杰吗?呵呵,而今站在你面前的姜都督,赫然就是少有的人杰。”

诸葛瑾用手指着姜维,目光和煦的看向自己的儿子。

虽然按照惯例,使者出使需要留子作为人质在后方,但,他诸葛瑾的妻子和幼子诸葛融今都在江东,亦可等同于人质。

既存人质,本就没想过背弃孙权的诸葛瑾,于是借着出使于外的机会,把这个他寄予厚望,提前起了表字的长子带在了身边。

意在帮助长子增长见识,开拓眼界的同时………………

不希望其局限于江东一隅之地,小觑天下英雄。

“元逊?”

姜维打量着向自己见礼的同辈年轻人,口中轻咦了一句。

很快的。

他就意识到了此人是谁。

诸葛瑾的长子,孙吴未来的大将军。

历史上那位蜀汉大将军姜维第六次北伐时,他的最佳队友,取得了东兴之战大胜的诸葛恪。

可惜。

诸葛恪因东兴大捷而崛起,却也因它而败亡。

自那之后,诸葛恪产生了对曹魏的情敌之心。

以至于后面强行征发了二十万大军发起的新城之战,不但无功而返,更是惹的江东百姓民怨沸腾,主君忌惮。

亦为后来的孙峻和吴主孙亮定计诛他,连带着夷灭诸葛恪三族埋下了伏笔。

如果让姜维给此人做出个评价。

大抵,就是两句话。

江东自诸葛恪死后,再无志在逐北的大将军。

东吴诸将帅之中有开拓进取心的,只有两个半人,周瑜,诸葛恪,外带半个吕蒙。

陆逊,陆抗父子虽统兵能力杰出,但纵观两父子任孙吴大将军期间的所为,只能用守土有余进取不足。

父子二人打的多是防御战为主,罕有诸葛恪,周瑜,吕蒙那种领兵主动出击,攻城掠地的高光表现。

收起思绪。

姜维认真的打量起了诸葛恪此人。

有意思的是……………

诸葛恪同样在打量着他。

须臾后,姜维忽然笑了出来。

他对着诸葛瑾道:“子瑜先生,在下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伯约但说无妨!”

诸葛瑾不知道姜维的打算,示意姜维尽管说。

“那在下可就说了......”

姜维说着,他的目光落在了诸葛恪的身上,笑呵呵的道:“在下颇感与令郎投缘,不知子瑜先生是否介意留他在汉中历练一二?”

“呵呵,先生尽管放心,在下不会让令郎贸然前往兵凶战危之地,只会让他充任某之亲卫统领,跟随在维之左右护卫。”

“先生带令郎至此,想必也是为了让他增长见识!”

“然而。”

“纸上得来终觉浅,哪里比得上亲身躬行来的快?”

“待到汉中战事结束后,令郎若是想要归返江东,在下不但不会阻拦,更会派人护送他回去。

说出这话时,姜维打了个马虎眼儿。

诸葛恪要回去,他不会阻拦!

要是其自己不愿意回去,那就不关他的事儿了!

虽然这般为之,有些不太厚道。

但。

比起让诸葛恪再成长个三四年,渐渐崭露头角走进孙权视野,为孙权所看重……………

姜维不介意先把诸葛恪忽悠过来,带在身边慢慢调教成蜀汉的形状。

“呃?”

诸葛瑾无论如何都没料到姜维会提出这样一个请求。

本能的,他想回绝姜维的好意。

因为他若是答应了,吴侯孙权那里不好交代。

毕竟。

他诸葛瑾已经有一个儿子诸葛乔过继给了二弟诸葛亮,若是再把长子留在刘备军中,吴侯孙权知道了会作何感想?

可偏偏。

姜维又说的真诚至极。

就像姜维所言的,汉中这等千载难逢的大战,的确是一个历练儿子诸葛恪的好机会。

良久后。

诸葛瑾把是走,还是留的决定权,交给了儿子诸葛恪。

“元逊!”

“你之意愿如何?”

ps;滚去更新!有意思的是,姜维(202)和诸葛恪(203)只差了一岁!

关于表字解释一下,理论上古人二十岁束发及冠成年了才会起表字,但也有例外,长辈对晚辈寄予厚望时,也会提前取表字方便社交。

如孙权,其十八岁领镇江东,但在那之前,表字就已经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