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五十八章 大孝之人

清妖 第五十八章 大孝之人

簡繁轉換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0 01:05: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八章大孝之人(第1/2页)

赵安专门来找老吴可不是拿人开涮的,更不是过来讨教什么经典的,而是真心想帮对方去京里做官。

因为他想做天使投资人。

先前饭馆掌柜说的一件事让他上了心。

就是这吴老头想在吏部谋个实缺肯定不可能了,但老头却能到国子监教书。

这个安排其实是清廷对进士出身的候补官员的特殊“关照”。

没办法,官太多,补不过来,尤其每年还有大捐、小捐要往外发售,排队等着候补上任的官员能从吏部大门排到永定门去。

进士出身的正途候补官员又不能和异途杂捐出身的同等对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廷就规定进士如果愿意投身教育行业,那么就不需要候补期,只要向吏部申请就能随时外放教职。

有品级,有俸禄,就是没实权。

外放的主要单位便是国子监。

很少有外放到府学的,毕竟进士嘛,怎么也不可能跟举人一个待遇。

除非本人特别提出。

国子监是什么?

帝国的最高学府。

去这地方教书等于大学教授。

只是选择了教职,仕途发展就有限了,教书的再怎么样也不能跟实缺官比的。

因此大部分选择去国子监教书的都是上了年纪实在等不起的老进士,四十岁以下的绝不会走这条路。

国子监的主要负责官员却有很大机率调到翰林院任侍读学士,表现好的话有望成为内阁学士,再进一步就是六部堂官乃至军机大臣了。

赵安本人是不可能到国子监任职的,因为他文化水平太有限,纵是他才腹八斗,一个例监出身也限死了他。

但他不能去,老吴头能去啊!

只要替对方在吏部交二百两“报名费”就能立即去国子监上班。

当然,赵安不是白帮老吴头的,他有自己的小九九。

乾隆都八十岁了,没记错的话老小子说当皇帝不能超过他爷爷康熙,今年又是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说老小子还能再干五年皇帝,届时就得让位给嘉庆当太上皇了。

五年之后,大清朝就要有两个太阳了!

天无二日可不是说说的。

是捧老太阳的臭脚,还是抱新太阳的大腿,想来聪明人都知道怎么做。

现在,赵安必须把老吴头劝回京先当个大学教授。

因为,这是计划的第一步。

也是他给自己未来仕途上的一道保险。

“若大人想当官的话,我可以借大人钱,不过大人放心,学生绝不要大人一分利息!”

赵安坐在那里很认真的看着对面的老吴头。

老吴头能让他进来坐,说明老小子内心并不像饭馆掌柜说的死透了,实际还是想做官。

“老夫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何这般好心要帮我?”

老吴头人倒霉归倒霉,对陌生人还是具备基本警惕心的,不相信天上会轻易掉馅饼。

“因为我相信大人将来一定对学生有所帮助。”

赵安说的非常坦诚,在他看来利益交换才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最重要前提。

“老夫能帮你?”

老吴头听了这话有点莫名其妙,自嘲一笑:“纵是你肯借老夫银子,老夫也没法补实缺,如何帮你?”

赵安轻声笑道:“补不上实缺不要紧,大人不是可以去国子监教书么?”

一听这个,老吴头就来了气:“有什么好教的,老夫堂堂两榜进士去给人教书成何体统!”

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赵安只能做思想工作了,轻声道:“大人可知当今圣上已经八十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八章大孝之人(第2/2页)

老吴头想也不想:“这是我朝大事,也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老夫如何能不知!”

赵安更进一步:“那大人是否知道圣上五年后要禅位?”

“此事天下皆知。”

老吴头点了点头,皇上早年就说过圣祖康熙爷御极六十一年,他这个皇孙不敢与圣祖爷比,所以乾隆六十年也就是皇上八十五岁时便要传位皇子,归政退闲。

十二年前更是就此事公开下旨,因此天下人皆知皇上最多只做六十年天子。

可这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目中有些不解。

赵安轻咳一声,循循善诱道:“大人您想,若皇上退居为太上皇,则我大清就有新君,敢问大人新君执政当用何人?”

老吴头不假思索:“自是上皇所用重臣。”

“如果上皇所用重臣不合新君心意,新君又当用何人,从何处用人?”

赵安将问题抛给老吴头自己去想,有时候别人灌输的未必就有自己领悟的强。

“这?”

老吴头若有所思,如果新君登基后对上皇所用的重臣不满意,他只能挑选新人来用。

为避免任用的新人与上皇重臣有“结党”之嫌,必定要从最干净的地方选人。

大清朝哪两个地方最干净?

翰林院、国子监!

想到这里,心中不由一动,连带着眉头也是不受控制的挑了挑。

赵安察言观色,低声道:“大人这会去国子监,难道不是您出人头地的好机会吗?”

别看吴老头今年五十三了,真能在国子监踏踏实实教几年书,到了嘉庆真正掌权时老头是有很大概率被嘉庆“简拔”的。

印象中嘉庆比较重视老人,或者说比较欣赏上了年纪的官员。

尤其老吴头三十年丁忧的悲催经历很有可能给他“上大分”。

这可是大孝之人啊!

嘉庆能被上个仁宗庙号,同情心肯定是不缺的。

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哪怕老吴头最后只混了个四五品的京官,对赵安这个“投资人”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要混成部里的堂官,那就赚大发了。

事实上只要吴老头听话,赵安有办法让其混成部堂大人。

很简单的办法,将炮火对准和中堂轰呗。

要么在乾隆未死时炮轰和中堂,要么在乾隆刚死就炮轰和中堂。

前者有点风险,但最多革职回家等一两年东山再起,后者却是稳赚不赔的。

要知道嘉庆干和珅时可是比猴子还急,那直接就是老子尸体还未凉透动的手。

动的还相当冒风险。

吃准嘉庆想要弄死和珅这个点,在关键时候开个炮,获得的回报必定是大大的。

当然,现在还没必要提醒老吴头发家致富的点在哪。

五年后赵安能混成什么样也是个未知数呢。

老吴头虽然在家服了三十年丧,可人家毕竟是进士出身,时运不济不代表没有思想智慧。

稍稍一琢磨自然明白在国子监“蛰伏”五年的好处。

对眼前这位找上门来要帮他当官的年轻人不禁也是刮目相看,然对面的年轻人忽的话锋一转:“不过有件事大人必须听我的。”

“什么事?”

老吴头颇是好奇。

“大人去了国子监后不管有没有机会都要想办法接触嘉亲王,若有到嘉亲王府教授小阿哥的机会,也请大人无论如何也要争取,若能得到嘉亲王府任职的机会那就更好了。”

说完,赵安将自己随身带的二百两银票取出推到老吴头面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