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六十二章 教书的不会,监考的可以

清妖 第六十二章 教书的不会,监考的可以

簡繁轉換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0 01:05: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二章教书的不会,监考的可以(第1/2页)

现任两江总督没有正印坐堂,由江苏巡抚福崧暂署。

暂署就是代理的意思。

福代总督便是去年提前得知调查团要到浙江查库,连夜组织人手“丰仓满仓”的那位。

此事江浙官场人皆晓之,但远在京师的乾隆就不晓得,否则也不会龙颜大悦让福崧这个大贪官代理两江总督了。

老头子毕竟太老了,又聋又瞎,压根不知道下面的真实情况,以致有的省份官员敢联合起来蒙骗他好几年。

代表青帮帮主信物的盘龙棍“锁”在两江总督衙门,倒不是说代理总督福崧就是青帮的帮主。

赵安认为这种做法跟他前世乡下念经给人做法事的假和尚所用器具,必须放在所里差不多。

要用时,到所里领。

不用时,就锁在所里。

如此做法不仅能让青帮的“官方”属性变得格外突出,也防止了青帮内部“野蛮力量”不受控制的滋生。

这股野蛮力量自然来自有清一代始终不绝的汉人反清思想。

要知道青帮创帮三祖可是白莲教中人,而白莲教于中国历史上扮演的就是积极造反角色。

五年后就将发生一次席卷川、楚、陕的白莲教大起义,整整打了九年,是三藩之乱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前清朝发生的最大规模农民起义。

因此无论雍正、乾隆父子怎么改造青帮,也无法忽视青帮的创帮属性以及百万帮众的复杂成份,万一被地下反清组织渗透,或者某些青帮高层觉醒白莲属性,后果肯定是不堪设想的。

如此,就必须将青帮的力量分散,使各堂口各自为政,无法形成统一的力量。

不设帮主是一个手段,用盘龙棍限制青帮高层联合起来也是出于这个防范目的。

换言之,赵安想拿到乾隆赐给青帮的“法器”号令帮众,必须要当上两江总督,否则他拿不到盘龙棍。

两江总督是从一品大员,他现在是从九品,双方差距十六级。

一年升一级,也得十六年。

不然他就算能在青帮混成爷叔、老太爷,最多也只能控制一个堂口,而青帮是沿运河分布的,光控制一个堂口是做不到奇袭紫禁城,活捉老太爷的。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年轻时的乾隆政治手段十分高超。

事事都是提前布了局的。

香堂规矩过了,该知道的本帮历史渊源也知道了,按青帮收徒规矩,以后每月赵安必须到香堂至少两次。

时间不限,若有要紧事情无法过来,须提前报于“爷叔”知道。

张宝发这边也忙,今年夏税征收的粮食各地都收的差不多了,作为承运方的青帮接下来得和漕运衙门一起负责将漕米输送到北京。

这件事的工作量很大,光扬州这边需要动员的漕船就不下两千条,动员漕工至少数万,还得跟运丁、沿途关卡、淮安、济宁、通州各级和漕运有关的衙门打交道,是一件极其累人的事。

往年每到漕米北输时,各地青帮组织就得跟打了鸡血似的连轴转,一点都不能耽搁。

但凡出点事,轻则船覆人亡,重则抄家灭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二章教书的不会,监考的可以(第2/2页)

赵安刚做规矩又是在府学当学官,张宝发自然不会让他参与漕运的事,因而以师父姿态对徒弟做了一些训导后,便前往设在下关码头的漕行亲自坐镇漕米北运之事。

赵安则是回到府学继续他那无聊的工作生涯。

唯一的好处是身为学官的他拥有一间独立办公室,不像之前上班都要和人家挤一块工作。

小是小了些,胜在私密,没人打扰。

当然,也可以理解压根没人把他放在心上。

单位不给派工作,赵安也不好意思主动跟校长说他能教书,便只能过起读书、看报、喝茶的无聊日子。

每天下班回家逗逗便宜闺女小小,晚上再把玩便宜老婆春兰小娘子,倒也有滋有味。

真是一天都没放过小娘子,因为问了小娘子月事,根据前世科学计算法估摸小娘子这两天正好吐泡泡,自是不遗余力的输出蝌蚪了。

没办法,这个便宜小娘子不怀上他的孩子,两人之间就始终存在隔膜,无法形成利益共同体。

一个对“假丈夫”没有任何感情,双方之间也没有任何羁绊关系,大难若临了头,赵安铁定要在罗春兰身上吃大亏。

聪明人,就必须将对方肚子鼓起来。

和好色无关,实是唯一手段。

等到了第三天,赵安一大早便如约雇了辆马车去吴卫平家。

到地方时,老吴头两口子已经收拾好东西,只未见子女跟随,不知是子女都已成人,还是两口子压根没生养。

赵安也不多问,将准备的二十两碎银子和一些路上吃的干粮递给老吴头的妻子张氏,之后请二人上了雇来的马车,亲自给送到下关码头。

找了条已经装满漕米准备北上的漕船,赵安自报身份乃智字辈弟子,师傅是爷叔张宝发后,船老大立时应承下来,抱拳道:“既是小老大的亲人,那便是帮中弟子的亲人,请小老大放心便是!”

“多谢!”

赵安跟这位姓卢的船老大交待几句后便请老吴头两口子上船。

老吴头点了点头,临上船板时忽的停下问赵安:“老夫如何与你联系?”

赵安低声道:“大人到京安顿好后可给府学来封书信,学生是府学的学录赵有禄。”

“你是学官?”

老吴头怔住,原以为对方是衙门办事的人,未想竟是个从九品的学官,难怪年纪轻轻这般有心机。

赵安笑了笑:“那学生就祝大人一路春风,在京里能如鱼得水,大展宏图!”

“承你吉言了。”

老吴头深深看了眼赵安,给了妻子张氏一个眼神,两口子便提着包裹上了船。

船老大那边自是将二人安排到舱中,船中条件简陋,味道也不好闻,胜在运河行舟没有大风的话很是平稳,不然走陆路光是车马颠簸就能把人折磨的够呛。

于岸上目送漕船出发后,赵安方才离开回府学上班。

未想今日倒有事了。

管教职工人事的马学正给正在办公室看书的赵安派了个差事,到扬州府下辖的东台县学当监考老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