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一百四十章 送礼的规矩

清妖 第一百四十章 送礼的规矩

簡繁轉換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0 01:05: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四十章送礼的规矩(第1/2页)

之前赵安请教过老丁给上级如何送礼,老丁说是说了,但说的比较笼统。

如其去年给总督府送了一万一千两,但这一万一千两并不是一次性送的,而是分作数次送。

结果就让赵安以为必须一次性送这么多,理解错误这就容易出差子。

这不叫人老宗师以行贿为由给拿了么。

“.朝廷允许官员给上司送礼只有三节两寿与红白喜事,冰敬、炭敬。所谓‘三节’乃指端午、中秋、年节,‘两寿’指官员及夫人生日。红白喜事你应该明白,就是上司家中有喜事,不管是添丁还是纳娶都叫喜事,白事嘛”

娄老师为人清高不收礼,但做了几年官,于官场上的规矩还是知道的。

“咱们江苏是大省、富省,节礼数目要远超其它省份,如给总督大人的节礼至少1200两,门包、茶仪各100两,这就是1400两起。而巡抚大人那边则是1000两,门包茶仪各50两.”

拿总督为例,一年“三节两寿”五次合法收礼就是七千两,冰敬、炭敬也是800两起步,再加上总督府内红白喜事要是多的话,那就得一万两起步。

这还是指一个官员的孝敬,摊到整个两江官场,四年任期下来要收多少?

除去开支,几百万两进项是有的。

当然,这要是云贵、陕甘,那就又得打个对折了。

毕竟,地区经济不同。

重点来了,照娄老师的说法除了三节两寿和红白喜事、冰敬炭敬外,当下级的哪怕给上司送一文钱都叫行贿!

没错,赵安犯的就是行贿罪!

因为他送礼的时间不对。

摊上个存心要找你麻烦的上司,这冤大头你不当谁当?

而且就是合法送礼也不能瞎送的,都有规矩。

为了让赵安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以后别在这方面再吃糊涂亏,娄老师给举了个这两年江苏官场的活例子。

“三年前松江府金山县的叶知县上任时正好是中秋节,于是让师爷备了1100两银子送到时任江苏巡抚闵鹗元府上。

结果闵抚台不仅没收,还派人到金山把叶知县当场训斥了一通。打这之后叶知县就屡被府里刁难,三年任期没到就被革职了,为此不仅没有把上任前欠的高利还了,还又拉了不少饥荒,以致革职没多久就活活气死。”

“这是为何?”

赵安觉得没问题啊,不是说巡抚的节礼就是1000两外加各50两的门包茶仪么。

没多送也没少送啊。

“礼多人也怪呗。”

娄老师微哼一声,说下属给上司送礼,有直接上司和间接上司之分。

知县与知府、知府与布政使属于直接上司;知县与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则属于间接上司。

“如果一个知县平日里无故就给间接上司送礼,那就要犯众怒,为同僚所不容的。”

说话间,马车颠了下,应是压到砖块之类。

赵安不太理解这个概念:我送我的关你们鸟事?钱多烧的慌也犯法不成!

见状,娄老师摇头道:“道理很简单,好比你金山知县送了,同级别的奉贤、南汇两位知县要不要送?今年送了明年又怎么办?本不应送的礼,结果因为你金山县乱送导致大伙都得往外掏腰包,你不犯众怒谁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章送礼的规矩(第2/2页)

这么说赵安懂了,旋即觉得不对:“扬州甘泉县的丁知县与我关系极好,他为何每年都要给总督、巡抚、按察乃至学政衙门送钱的?”

按娄老师说的,这些官员跟老丁就是间接上司关系,无须送的。

可老丁说的很明白,每年光是给省里几位大员就送了多达四万两的孝敬。

这不就是娄老师说的犯众怒么。

结果人娄老师又教了他一个知识点,那就是首善之县不同于其它州县。

什么叫首善之县呢?

说白了就是某府最富的那个县。

作为最富有的县,该县照规矩就得比其它县多送,要不然凭什么让你在首善之县当知县?

江北这边是甘泉充当冤大头,江南那边的冤大头是常州府的无锡县。

每年都要比其他县多出几万两。

总结起来就是大清官场交际应酬极为繁杂,名目多得数不过来,且都有一定的规矩和诀窍。任何级别的官员,都不能破坏前辈们建立起来的潜规则,一旦出了圈,轻则卷铺盖走人,重则弄不好都得吃牢饭。

具体到赵安身上,他跟胡高望这个老宗师是直接上下级关系,可以送礼,但学台的收费标准是节礼600两,门包茶仪各20两。

把朝廷允许的所有合法收礼项目全加一起,赵安一年也最多送胡高望七千两。

结果,你送了七千两不说又送了一万两,不拿你开刀拿谁开刀。

只不过这事背后有嘉亲王掺和,除了胡高望这个当事人知道,没人知道而已。

现在江阴县和常州府学教授要请赵安吃饭,照规矩吃完饭肯定有表示。

两人跟赵安又不是直接上下级关系,收人多少呢?

督学委员是钦差性质,所以各府州县的官员要么不送,要送就得按学政级别送。

不多,800两外加各30两的门包茶仪。

果然,酒足饭饱之后,也不知谁给赵安塞了两个大红包。

数目果然是娄老师说的860两。

回去的路上,赵安不断捏这两个大红包,眼神怪怪的。

看的人娄老师不禁好奇。

“咱江苏大小有七十多个县,这要每个县我都去督个学,一圈下来是不是就能收上五六万两?”

赵安的小算盘敲的霹雳叭拉的。

“你跑了看看。”

娄老师懒的搭理满脑门子都是钱的赵安,因为这事一点不现实,七十几个县跑下来估计一年都不够!

赵安一想也是,不免遗憾没有桑塔纳代步,要不然开出去溜一圈啥事不做就几万两进账,时间短、来钱快,真快活的很。

由于督学委员是朝廷临时委派性质官员,没有单独衙署,扛着牌子走到哪,哪就是委员办公地,跟巡回法庭差不多。

吏部工作人员又没到,赵安便只能跟着娄老师去住学政衙门的招待所。

等了两天没等到吏部来人,倒是把两江地界的大神给等来了。

署两江总督、江苏巡抚福崧大人来江阴县视察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