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十三章 给县太爷放个炮

清妖 第十三章 给县太爷放个炮

簡繁轉換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0 01:05: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十三章给县太爷放个炮(第1/2页)

甘泉县衙门离税课司有三里多地路程,王泰只是算房的普通算手,这么点路司里不可能给他配个公车,因此是带着赵安走过去的。

途中不时有邻街的商铺掌柜同王泰这个“税务局”的会计打招呼,连带着赵安也跟着点了不少头。

这就是单位人的牌面。

从王泰神情来看应该没什么要紧事,不然也不会时不时停下同熟人闲聊几句。

其与人闲谈时,赵安始终面带微笑站在距离其一步有余处,既不过份凑近,也不显疏远,偶王泰与人说到司里什么事时,赵安也都微微点头,一幅先生说的完全在理的样子。

甘泉县衙典型的坐北朝南格局,面阔三间,大门檐下有斗拱,两侧都是青砖沏的八字墙,约摸一人半高,占地面积比税课司多了两倍怕也不止。

可能是前世看惯了豪华办公大楼,因此尽管甘泉县衙比税课司气派许多,赵安也是毫无感觉,内心评价这地方就是个偏远山区的乡政府大院。

衙门口并没有石狮子,只有衙役值守的门房,赵安注意到门房边上放有一面大鼓,便好奇问王泰道:“先生,这就是登闻鼓么?”

“登闻鼓?”

王泰笑着摇了摇头,告诉赵安这鼓不是登闻鼓,而是衙门的堂鼓,作用就是通知县衙人员上下班,跟税课司内的钟一个作用。

早鼓响,上班,百姓进来办事;晚鼓响,下班,百姓有事明天再来办。

赵安有些不解:“那登闻鼓在何处?学生在家时听人说老百姓到衙门告状都要敲登闻鼓的。”

“登闻鼓有是有,不过不是设在咱们地方衙门,而是设在朝堂外的阙门,皇宫大门,一般人敲不得,这世上没几个敢告御状的...你也莫要听人瞎讲,百姓要告状直接到衙门登记递状子就行,哪用敲什么鼓。”

说话间,王泰领着赵安来到门房,可能是经常来县衙的缘故,看门的几个衙役都认得他这个税课司的算手,也没要登记就客气的请二人进去了。

王泰进去时还问了其中一个相熟的衙役:“老李,季师爷在户房么?”

“在的,先前打陆书记那刚过来。”

衙役老李口中的陆书记是甘泉县的主簿陆庆。

主薄和县丞都是县令的助手,负责协助县令管理钱粮、缉捕、水利等事务,也就是所谓佐贰官。

通常,一个县能被称为官的就这三人。

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二者都有单独办公区域,一般和县衙相连。

又因主薄别称“书记”,所以陆庆这个主薄就被衙门的人称为陆书记。

只这个陆书记听在赵安耳中,那无疑是如雷贯耳,相当炸裂,就差抖上那么三抖了。

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带着十二分好奇,赵安第一次踏入一县核心之地,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两排连在一起的屋子,屋子上挂有工、兵、刑、户等字样。

想来就是传说中的六房。

远处还有一些屋子,上面也挂有牌子,因离的远不知是干什么的。

再往内就是县令升堂审案的大堂,大堂后面估计就是县令一家居住的地方,一般人进不去。

“你在这坐一会,等我叫你再进去。”

带着赵安来到户房后,王泰示意赵安在外面廊下长凳坐着,自个进了户房,但没一会又出来了,一屁股坐在赵安边上随口道:“季师爷和张管事在说事,我们先等一会。”

赵安点了点头,心想张管事估计就是户房的头头,之前听吴老二说过县衙六房的头头都是典吏,跟税课司的丁正隆一个级别,甚至可能还要比丁正隆高一个级别。

因为税课司好像就是向户房负责的,换言之户房就是税课司的上级单位,或者说税课司是户房的下属执行单位。

户房的门关着,隐约听见里面有人说话,说什么却是听不清。

各房不时有人出入,看到等候的王、赵二人也没人多看一眼。

此时太阳高悬,赵安觉得晒得慌,便往阴凉处挪了挪,好奇问王泰道:“先生,季师爷在衙门是做什么的?”

“季师爷是衙门的征比师爷,专门替县尊管户房的,”顿了顿,王泰声音略低,“也是管咱税课司的。”

这就印证了赵安猜测,果然户房和税课司是上下级关系。

又问王泰征比师爷是什么意思。

“就是替县尊负责县里赋税征收的师爷,师爷你懂吧?”

许是闲着无聊,王泰就给赵安这个小助手多讲了几句。

据他说衙门的师爷分好几种,有负责律令的刑名师爷、有负责钱粮的钱谷师爷、有负责赋税征收的征比师爷,还有负责文牍、告示和捕票收发登记的挂号师爷,另外就是负责替县令大人草拟各种信件、回文的书启师爷。

“噢。”

赵安点了点头,心道这不就是县太爷请的法律顾问、财务顾问、工程顾问、税务顾问么。

王泰那边继续说道:“刑名、钱谷、征比三位师爷是大席,挂号、书启是小席,县尊有事都是交给他们办,师爷们在县里也最吃的开,就这位季师爷便是咱们丁大使见了都得客客气气。”

“先生,那师爷们的月例肯定很多吧?”

赵安这话问的就有些八卦了。

“嗯哪,大席每年三百两,小席二百两。”

说这话时,王泰脸上明显有羡慕之色。

能不羡慕么,一个大席一年例钱顶他好几年呢,况人家大席也不是靠例钱过日子,有的是人送。

赵安突然想到什么,忙道:“对了,先生,我听说师爷们都是绍兴人,有这回事?”

王泰点头道:“不错,季师爷和蒋师爷他们就是绍兴人。”

“除了绍兴人,别地人就不能当师爷?”

赵安觉得这事蛮有趣。

“倒也不是不能,不过嘛,”

王泰轻声一笑,“如果巡抚大人的师爷是绍兴的,知府大人的师爷也是绍兴的,县令大人的师爷却是别地的人,你说这对县令大人是好事还是坏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三章给县太爷放个炮(第2/2页)

“这...我懂了,肯定不是好事。”

赵安是真懂,道理不复杂,上面领导的幕僚全是绍兴人,你个下属却弄个外地人做自己的幕僚,试问怎么才能走进领导的小圈子,给领导留下好印象?

要知道,那领导做事靠的可是师爷!

师爷说一句,能顶别人一百句。

继而又生出个念头来,那就是怎么看这绍兴师爷才是清朝真正的幕后治理者啊。

正感慨着,户房的门开了,里面有人叫王泰进去。

王泰起身时不忘嘱咐赵安:“跟我一起进去,进去后别东张西望,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

“哎!”

赵安低声应了,垂头跟在王泰身后进了屋子。

屋内有好几张桌子,大部分都堆满文牍,只两张空着,看着跟学校老师的办公室差不多。

“王泰啊,上次你们税课司交上来的账已经报到府里去了,县尊后天到府里去对账,这账要出错,那县尊这人就丢大了。”

说话的是户房张管事,四十多岁的人,模样看着很严肃。

那位姓季的师爷则坐在最里的一张桌子边,手里拿着个茶碗,笑眯眯的看着进屋的王、赵二人。

王泰呵呵笑着上前:“管事放心好了,账我们司里已经核对了几遍,绝对没问题的...这是司里刚进的赵安,人勤快也机灵,”

说完,给了赵安一个眼神,“还不见过季师爷、张管事!”

赵安赶紧上前边鞠躬边道:“学生赵安给二位先生行礼了!”

“行了,”

张管事指了指左手侧一张桌子上堆的乱七八糟的文牍对赵安道:“你把这些收拾一下,按年份归类,然后带回你们司里,最迟五天把账算出来交到我这。”

王泰也跟着点了点头,这次他到户房来就是将这些账带回去算的。因为账本太多一个人拿不过来,这才带了赵安一起过来。

赵安不敢多话,老实上前开始收拾。

这边张管事示意王泰到季师爷那边坐,刚坐下季师爷就以埋怨语气说道:“你们税课司现在不得了,明知县尊缺钱也不晓得替县尊分忧,难不成还要等县尊开口求你们税课司不成?”

“季师爷这话说的,我们税课司哪敢耽误县尊的大事,只是您不是不知道,司里是丁大使当家做主,小的只是个算手...”

有些话王泰也不好说的太直,以他的身份有些话也的确不能说,也晓得季师爷不是冲他来,故而点到为止。

大意有什么事您老冲丁正隆去,别跟我这计较啊。

“废话也不跟你多说了,有个事你回去跟丁正隆讲一下,朝廷要对高原用兵,这用兵就要用银子,户部刚给省里下了公文,省里又给府里派了具体数目,咱们甘泉县照数目要筹措五万两,这钱你们税课司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凑齐。”

季师爷的语气不容置疑,作为县尊大人的代言者,他有不准说不的资格。

“五万两?”

王泰被这个数目惊住,继而一脸为难道:“不瞒季师爷,今年司里杂税这块都叫商户们捐过三次,再叫他们捐肯定有人要闹,万一闹出事来反而麻烦。”

张管事听了王泰所说不由瞥了他一眼,知道王泰这是本地人为本地人说话,不想本地人被盘剥太狠。

身为本地人的他又何尝不想为本地人说话,只身在户房管事这个位置上,有些事身不由己。

心中微叹,轻咳一声道:“你们税课司那边除了捐税,就没其它法子可想了?这笔银子是朝廷要用,拖是拖不得的。想想办法,总不能因这五万两耽误朝廷的大事吧。”

王泰苦笑一声:“能有什么别的法子可想,县尊上任都一年多了,总不能再放炮吧。”

放炮?

忙着收拾文牍的赵安被这个说法吸引,不知道放炮是什么意思。

季师爷那边却是摇头道:“这炮不能放,上次县尊上任时让你们税课司减价收取买卖田宅税,一次收了四万多两,这才去年的事,哪有今年再减价收的道理。”

说完,也是一脸无奈,“要是今年再放炮,那县尊离任时可就放不了炮了。”

赵安这边听了个大概,这事应该和负责买卖田宅税的四房有关,按规定地契过户要缴税,这税率定的也较高,所以那些借高利贷上班的县令一到任,就会以减免打折收取地税的办法吸引百姓过户,如此“第一桶金”就顺利到手。

同样,离任时也会利用百姓贪图小利的思想再来一次减免打折,上任一次、离任一次,光这个地契税恐怕就能收上几万两。

收上来的钱肯定是不入官库的,全落官员自个口袋。

只这甘泉县的知县上任时已经放过一次炮,还有一次炮得留着离任时放,这要现在放了倒是能把钱收上来,问题收上来的钱是要交到府里给朝廷做军饷的,这对知县而言就是血亏。

等于将本应落在自家口袋里的钱提前拿出来给朝廷用,搁谁能乐意?

姓季的师爷也不乐意,为啥?

县太爷放炮的收入有他的分成呗!

季师爷显然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不提放炮的事,只叫王泰回去将事情转告大使丁正隆,就一个精神——有困难要完成,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完成。

王泰能怎么办,只能照办。

刚要起身准备回去,却听后边收拾文牍的小助手赵安道:“季师爷,张管事,学生觉得百姓又不知道县尊什么时候离任,不如放出风声说县尊要升官到别地,离任前想着给百姓些实惠特地再次减免征收田宅税,这样百姓不就上赶着交钱么...”

说完,又小心翼翼补了句,“事后就说是有心之人散布的谣言,难道百姓还能再跟衙门把钱要回去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