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六章 工资不太高

清妖 第六章 工资不太高

簡繁轉換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0 01:05: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章工资不太高(第1/2页)

再次出现在表叔王德发面前时,赵安的状态用风尘仆仆形容再恰当不过。

半真半假。

心理状态大概跟下车发现县长就在前面,必须小跑几十步差不多。

“怎么这么久的?”

等了几天也不见表侄过来,王德发肯定有牢骚,丁大使那招呼早打了,还把表侄夸上了天,丁大使也答应让人过来瞧瞧,结果人一去就是几天,害的他只能跟大使不断打招呼。

“大爷,”

赵安忙用路上想好的说辞解释了下,一是将家里的事跟乡邻交待下,虽说家里没什么值钱东西,可再怎么着也不能放着不管。

“侄寻思清明节快到了,想着来扬州后一年到头难得回去几趟,便特意给爹娘的坟圆了一圆,结果就耽搁了下来。”

赵安口中的“圆坟”就是字面意思,将因雨水冲涮而不断变“小”的坟堆用泥土加固增大一下,这样就不至于年底上坟时找不到坟。

这件事必须在清明节前做,因为过了清明节民间有旧坟不动土的说法。

听了表侄的解释,王德发“噢”了一声牢骚去了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对孝心这块都是比较看重的,自家表侄能有这份孝心,他这表大爷也觉欣慰。

马氏那边张罗了几个菜,爷俩边喝边说事。

按王德发的说法,丁大使那边他已经打过招呼,同僚之间也通了气,只等赵安去“面试”。

只要面试过了,那这差事就百分百没问题。

“大爷,我进了税务...进了税课司具体做什么?”

赵安对所从事的业务这一块比较上心。

王德发笑道:“放心,不是叫你去帮闲巡栏跑腿,是跟你大爷一样在衙门当差,先在算房当个下手磨练磨练,等熟悉了再说。”

“算房”就是税课司的会计账房,一年收多少税,减多少税,应缴多少税,衙门里的开支都由算房统计,是个要害科室。

赵安对表大爷的安排十分满意,进单位上班不在实权科室混,难道跑门房那跟门卫大爷卖报纸不成?

打算盘这活他虽然不精,不过一逢一进一、一逢二进二的口诀还是会的,干上几天也能成熟手。

再不济,直接给他来个加减乘除,保管出不了纰漏。

工作科室算是定下来了,下面自是赵安关心的待遇问题。

编制肯定是没有的,甘泉县的税课司大使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吏员,试问单位一把手勉强在吏部挂了个事业编号,下面干活的怎么可能有编呢。

别的赵安不清楚,但晓得一点,那就是明清的县级衙门以及下属单位实际都不是吃皇粮,吃的是县财政饭。

这个县财政饭也不是固定由什么税来开支,而是由县令通过各种名目收取,收的多了替县里干活的就有钱拿,收的少了那就集体血亏。

印象中“火耗”就是朝廷给县级官员的福利。

所谓“火耗”指将收上来的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征税时加征的“火耗”肯定大于实际铸造的“火耗”,中间的差额便归地方官员支取使用。

一般州县的火耗每两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偏远地区少些,如此自然加重百姓负担,雍正朝时施行“火耗归公”制度,但这样一来地方官员的收入就减少了,富裕地区还能维持,穷困地区的官员甚至都得借贷发放下面人员“工资”。

官员养不了干活的人,又不准收火耗,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章工资不太高(第2/2页)

于是,养廉银就出现了。

可养廉银的来源实际就是地方的火耗或税赋,说白了羊毛出在羊身上。

换汤不换药。

只这些跟赵安没关系,他只管有工资拿就行。

工资却不高,刚进去的头一年每月只能拿一两二钱,折合下来一年不到十五两。

十五两什么概念呢?

赵安在家时买过米,市面上一斤米要卖十文钱,一两银子是一千文,也就是说一两银子能买一百斤米。

搁前世一百斤米大概三四百块,所以十五两差不多就是五六千块的样子。

平均每月工资不到五百。

这个工资水平显然低了,好歹也是单位上班的人,这点工资够养谁?

王德发的话却让他不再考虑工资的事,其道:“你的月例是少了些,不过你别嫌少,谁让你刚进司里,这要是年头做久了,纵是不能在扬州买房,娶个媳妇却是不成问题的。”

有些话王德发没明说,也没法说,那就是衙门当差的人可不是拿死月例的。

便是他这个书手,明面一年也就几十两银子,可私底下他送你送的,这一年下来起码百两起步。

谁送?

当然是那些商户了。

税课司收的就是商税!

做买卖的谁家铺子大、谁家铺子小,谁家利润高、谁家利润低,谁家要多交、谁家要少交,那都是有讲究的。

衙门有人,万事好商量。

“侄儿并无意见,一切都听大爷的!”

赵安也不傻,当下端起酒敬了王德发一杯。

“你是我表侄,凡事我这个当大爷的肯定帮衬你,不过你进了司里自个也得要强,凡事要学,不懂就问,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另外司里不管谁让你做事你都要做,万不可与人顶撞,更不可使小性子...”

又饮了两杯,觉得差不多的王德发便让赵安去休息,养好精神天亮后跟他一起去税课司。

赵安忙应了,帮着表大妈马氏一起收拾碗筷,勤快的样子瞧在王德发眼中自是微微点头。

他不怕麻烦,就怕这姑母在世间的唯一骨血不争气,没眼力见识。

还好这孩子看着还行。

当夜自是无话,次日天还未亮王德发就起床叫赵安洗漱,之后便带着表侄前往自己的工作单位——甘泉县税课司。

王德发再是个人物也不可能有自己的轿子或马车,爷俩是步行前往,途中在一家王德发常吃的面馆点了两笼汤包,吃完王德发也没结账,赵安也不好多话,出门时瞥了眼面馆的伙计,发现对方拿笔在账薄上记着什么。

看样子是挂账月底一起结。

这就是单位上班“人物”的好处,换作赵安要不结账的话,只能抱头蹲那照规矩办。

甘泉县的税课司位于扬州最繁华的下关地区,距离王德发家有十几里地,路上王德发不断嘱咐表侄进了司里见了丁大使要如何如何,赵安嘴里答应着心里却在想这税务局衙门是不是如后世一般体面。

结果到地才发现就一个占地几亩的院子,门口连个守卫都没有。

很像前世那种乡村小学。

十几间屋子在其中,外面一圈围墙。

如果不是甘泉县税课司牌匾挂在门口,给人的感觉妥妥村委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