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客户赵老师

清妖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客户赵老师

簡繁轉換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0 01:05: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三十三章大客户赵老师(第1/2页)

朝中有人好办事,行里有人更好办事。

钱庄的高效让赵安觉得物有所值。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道理,那是一点不假。

老丈母娘那边被一万两弄的眼都花了,眼前这位石行长不同样也是如此。

一切搞定,现在只要扬州分号这边将材料上报总号审批即可,因为资产证明全有,石掌柜拍着胸脯说最迟半个月就能获批。

也就是说半个月后赵安的账户上又要多一大笔进账,而石掌柜同样也会得到一万两的好处。

“就有劳掌柜的了!”

赵安很高兴,掌柜也高兴,一高兴自然就要喝杯茶聊一会再走,也算是彼此加深一下感情,方便日后进一步合作。

赵安肯定不会跟人石掌柜聊教育方面的事,只捡对方的专业聊。

聊着聊着就聊到内务府放贷业务上去了。

按石掌柜说法,内务府在京师有好几家钱庄,另外典当铺少说有五六十家,加上其他王爷、大臣以及民间开办的,整个京师大大小小钱庄加当铺合一块能有上千家。

这么多家金融公司挤在京师,业务方面肯定竞争激烈,因此与各地分号不同,京师总号压力很大。

扬州分号的伙计是当地雇佣,而总号的伙计都是内务府直接派出,掌柜更是由内务府的郎中、员外郎等司员担任。

真正的行长大人。

不过行长大人们压力很大的,因为每年都要被内务府考核。

考核什么呢?

当然是绩效了。

完不成绩效的行长大人得自个掏腰包垫上,完成超过的则有奖励。

奖励通常有两种,一是现金奖励,二是升官加薪。

“前天收到总号消息,说咱们内务府名下玉当号的主事穆克善大人因超额完成今年的出借收益,皇上得知此事龙颜大悦,将穆大人由从五品的主事直接提拔为从二品的户部侍郎,往后我再见到穆大人得尊称一声部堂喽。”

说这事时,石掌柜别提多羡慕了,可惜他虽是内务府包衣出身,但于府内并无多少人脉,否则也不至被派到扬州这边的分号主事。

相比能天天跟内务府大臣打交道的总号掌柜们,他这个分号掌柜只有羡慕的份,更别说能像穆克善那般一飞冲天,从一小小主事变成朝中重臣。

从五品升为从二品,这就是连升六级?

听的赵安都一愣一愣的,即便敌我阵营分明,也不得不佩服老太爷的确是位古往今来难得一见的好领导。

说提拔就提拔,说升几级就升几级,不带半点含糊,也压根不考虑什么朝廷用人制度。

突然就坐火箭的上去,哪个当部下的不喜欢?

搁他赵安不也是坐了回火箭么,要怪就怪他起步低,这要高个几级的话,说不定这会都在省里开会呢。

乾隆朝,二十一岁的封疆大吏、将军都统有的是。

没办法,谁让老太爷他就喜欢年轻人的。

想了想,赵安笑着端起茶碗,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说只要完成内务府定的任务,掌柜的也能升到总号,甚至同那穆大人一样入朝为官?”

“这”

石掌柜笑了起来,“理是这么个理,不过赵大人高看在下了,就在下这身份纵是升到总号也不过是替大人们办差跑腿的份,怎可能如穆大人般有这泼天富贵呢。”

“嗳,掌柜的何必自轻?凡事都有命数,万一掌柜的哪天也叫上面看中呢?”

哈哈一笑后,赵安装模作样品了两口茶,略作迟疑道:“有桩事不知当问不当问?”

石掌柜忙道:“赵大人要问什么?”

“贵庄作为分号,不知庄上现银有多少?”

赵安意思是你恒利扬州分行账面上总共有多少储蓄金可供外借,他好心中有个底。

别撸着撸着把你给撸倒闭了。

你倒闭不要紧,问题是总行肯定要来查查你怎么爆的雷啊。

这一查,可不乖乖隆地冬了么。

“这个,”

石掌柜先是有点为难,毕竟这是钱庄的“商业机密”,可一想自己收了面前这位赵教授莫大好处,还帮他做假蒙骗总号放贷,双方之间哪还有什么秘密不能说的。

当下坦言分号用于放贷的银子是从扬州和淮安两处榷关的钞关银,每年固定都有六十余万两节余可供钱庄出借。

但钱庄每年收取的利息必须解往广储司内库,现在扬州分号账面上能够出借的白银数量并不多,只有一百七十余万两。

这数目跟赵安的估计差不多。

照此推算的话,内务府用于放贷的银子不得上千万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三章大客户赵老师(第2/2页)

那清廷一年国库总收入又是多少?

赵安算不过来,因为他探不到底,只知内务府的官员跟外朝官员数量一样有几万人之多,也就是说内务府实际也是个单独朝廷,只不过这个朝廷专为皇帝一人服务。

而内务府这个朝廷又“霸占”了清朝所有能赚钱的买卖,包括关外的东珠、皮毛、牲畜,关内各地的钞关海关,织造盐政什么的。

这要搁在明朝,想都不敢想。

经济活力这一块,也必须承认清朝比明朝厉害,那老朱家一年就收几百万两银子,内廷想派个太监出来开矿都被骂的狗血淋头,哪像大清的皇帝直接连盐铁茶税都归内库呢。

崇祯一年也别多,给他两千万两银子估计都能实现光武中兴了。

“搜刮”这块,大清确实厉害。

不过清廷维持统治两三百年的代价,自然是民无活力,吃糠拉稀,如过两年就要过来的英国使者老马所言:“占人口大多数的贫困百姓,过得是入不敷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日子,到处都是没有衣服穿的穷人,河道上飘浮大量饿殍的尸体,帝国的核心地区已经是流民遍地,民变四起。”

赵安现在世界最繁华的大都会扬州,压根就没到过其它地方,因此尚未亲眼目睹其它地区百姓的惨状,眼下他也没有济世济民的能力,只能选择“独善其身”,先把老太爷的羊毛薅光。

都聊到庄内储蓄金了,其它事更不是秘密。

石掌柜说分号的大客户主要是盐商,其次才是当官的。

而当官的借的最多一笔是漕运总督去年借的八万两,如赵安这种级别官员几千两顶天了,也就是他拿学费抵押,总号觉得有利可图才给批的十万两,要不然想都不用想。

有抵押物的则另算。

总体上,盐商借银占到四分之三,官员借银只占四分之一。

民间普通富人借银可以忽略,不是没有,只是少的可怜。

而石掌柜作为分行主事,每年固定要完成的绩效是二十万余两。

也就是年利一分八厘。

老太爷定的利息标准是一分五厘,这边却是以一分八厘作为考核指标,超出的三厘干什么的?

福利呗。

几万官员外加几十万包衣组成的内务府不用开工资么,大人们不要福利么。

全给老太爷一人花,他能花得了么!

只是过去这个绩效很容易完成,现在有点困难。

原因是盐商们被老太爷杀鸡取卵太狠,导致现在盐商都不敢跟内务府借钱,要不是石掌柜是去年才来扬州有两年“缓冲期”,这会估计都愁的吃不下饭。

说起来赵安借的十万两,娄老师借的十万两,外加老丁和老宋打算借的十万两,这三十万两贷款每年的产生的利息就有三万两,一定程度缓减了石掌柜的业绩压力。

这也是为何石掌柜愿意造假的原因。

又有好处拿,又能减轻绩效压力,傻子才不干呢。

赵安点了点头,故作不懂问钱庄这边是否也经营一些项目,从而通过这些项目收益来充抵绩效。

石掌柜摇头道:“上面只允许庄里出借,不准参与具体营生。”

大概可能是怕赔本。

做生意哪有稳赚不赔的,哪怕是内务府的皇商他也不敢说只进不出,前些年不就有个皇商拿老太爷给的十万两本金去恰克图收皮毛,结果被北方来的老毛子商团的倾销货赔了个底朝天么。

还好,老太爷没杀这皇商,只是让内务府查抄他家所有不动产,然后让他家分期还款。

年纪大了心善,留了个余地。

赵安为何跟人石掌柜聊这个,不就是打算通过石掌柜把老太爷钱偷偷弄出来做买卖么。

借鸡生蛋。

最好是连利息都不用给的那种老母鸡。

眼下肯定不好提这茬,毕竟石行长才刚上船,得把他拉到河中央才能提。

这样,他想下船也没法下。

跳可以,救生圈不给,你自个有本事游回去。

不游,大家就搭伙撸老太爷,反正借的又不是你的钱,对吧?

“时辰不早了,本官还有些事要做,就不耽搁掌柜了的,”

赵安笑咪咪的站起,却没急着走,而是又掏出张一千两的银票塞在人石行长手中。

“赵大人这是?”

石掌柜有点糊涂,他的提成不是一万两么,这怎么就变成一千两了。

“这一千两劳掌柜的给兑成小票,庄里不管是伙计还是谁,每人五十两,余下的请掌柜喝茶。”

说完,都不待人掌柜代庄里员工客气一下,直接抬腿走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