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五十六章 侯补贷

清妖 第五十六章 侯补贷

簡繁轉換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0 01:05: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六章侯补贷(第1/2页)

赵老师的思想品德课上的真叫好。

水平不敢说有三层楼高,起码也是个合格的初中政治老师。

当然,如果赵老师敢讲国家的本质是什么,那大清朝必然容不下他的。

必须飞升。

九族消消乐。

但讲忠诚,尤其说乾隆爷是大清的太阳,整个府学上下还没人敢质疑赵老师的“论点”。

虽然人皆知赵老师的马屁太大,可谁又敢说赵老师是在拍马屁?

要知道赵老师拍马屁是小,你这个质疑马屁的事才大咧。

得知新来的赵学录没按事先安排的课程讲,反而跟学生们扯了一通读书人首要忠诚于皇上的道理,府学的江教授觉得新鲜之余还是特意找来主管课程安排的童训导做了些调整。

就是后面不用给赵学录排课了。

当了二十年教授的江大人,能猜不出赵老师这是连最简单的课都教不了么!

左右也算应付过去,往后消停点就行,等上面调令过来赶紧走人。

眼不见心为净。

不用上课对赵安来说是好事,因为他总不能老跟学生们胡扯吧,真老老实实讲什么经典,府学上下立马就知道他是个样子货。

事实归事实,可他多少也要点脸的。

知府大人好心好意给他弄个从九品的学官,不就指着这清贵官将来能够帮他在仕途上稍稍走远些么。

这要混成学官眼中的大笑话,那知府大人这番心血就白费了。

风评这东西,关键时候真能要人命的。

但是学校又不给他这个从九品的学官安排具体工作,哪怕让他管管食堂、教材采购都行,偏是一点活不给派,甚至都不要求他准点上下班,搞的赵安对这个新单位一点融入感都没有。

如同是个边缘人。

也很茫然,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了。

茫然之余,专程去下关码头给赴省城的臬台大人送行。

“别敬”是按府衙从九品官的标准包的,不多,三十两银子。

赵安这个学录官面工资一年三十五两,县令工资则是九十两(一年领两次,一次四十五两)。

当然,大清朝的官员和吏员哪怕下面的书办、临时工,没一个是靠工资过日子的。

真靠工资,当官的得饿死一大堆。

正三品的臬台大人肯定不能直接从属下手中收“别敬”,赵安也不可能真把这三十两当面交给臬台大人,所以要经中间人之手过一下。

中间人当然是臬台大人身边管钱的家丁长随了。

码头送行的官员很多,赵安的前“领导”丁县尊也在,欢声笑语搞的场面十分隆重,就差唱台大戏。

一个从九品的学官注定不为人注目,何况赵安的监生手续没办下来,严格来说还不是官。

而且身上还是穿的之前在认证司借的吏员衣服,如此更是冺然众人也。

官服是有的,等赵安补授学录后吏部会发给他一套练雀补子、外加一顶朝冠阳文镂金的官帽。

只有一套,想要再有一套换洗的,不好意思,得自个花钱买,或者叫裁缝铺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六章侯补贷(第2/2页)

这年头官场本来就是生意,连带着官员周边自然也形成生意圈。

内务府卖朝珠都赚大发了。

臬台大人那边太忙,围着送别说话的官员太多,赵安这个身份就算想挤进去凑热闹都没资格,只能远远面带笑容看着,盼着臬台大人到了省城安定后赶紧把自己调过去为大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大事做不了,吹拉弹唱还是可以的。

正热闹着,有人叫赵安,却是他的伯乐季师爷。

季伯昌是昨天从乡下收税回来的,今儿特意陪县尊过来送臬台大人,关于赵安的事自然从县尊那里听说了,因而见到赵安第一句就是埋怨道:“你啊,还是脑子糊涂,若将事情早点说于我听,何须如此麻烦。”

“学生也是不想连累先生,”

赵安颇感愧疚。

季伯昌摇了摇头,继而宽慰赵安道:“事已至此你也不必多想,且在府学好生做,回头若臬台大人想不起你,我再与县尊说说,看看能不能给你活动去漕运衙门或盐运衙门。”

漕运衙门在淮安,盐运衙门在扬州。

两个都是江淮最有油水的大单位。

因此哪怕只是在这两个衙门当个底层办事小官,一年下来油水也绝对可观。

赵安自是大喜,有了季师爷这条后路心中顿时踏实多了。

季师爷这边也忙,没什么时间同赵安闲聊,赵安也不敢耽搁人家正事,见自己实在是没法凑到臬台大人身边讲几句,便讪讪离开。

打码头回来本是想找找青帮的人去过个劳什子规矩,肚子却饿了起来,懒的回去吃春兰小娘子做的饭便随便找了家小饭馆。

点了一荤一素又要了两碗米饭后便要开吃,打门外却进来一看着就很穷的老头,有些怯怯的走到柜台跟掌柜低语说了什么,之后便见掌柜不耐烦道:“我说老吴,你在我家柜上都赊了好几十文,我这做买卖的又不是做善事的,哪能老让你赊。”

老头被掌柜说的实在是不好意思,老脸通红却又不肯走,在那低声哀求掌柜再赊一顿。

店中客人不少,掌柜怕客人瞧着不好,便叫伙计将老头撵出去。

赵安见了不禁想起自个刚来扬州吃白食的场面,见老头不像是无赖,便准备发发善心替他买个单,左右二三十文了不起了。

未想边上桌有客人笑着对挥拳吓唬老头的伙计道:“小三子,人老吴可是进士老爷,你还敢真打他不成?”

被唤作“小三子”的伙计“嘿”了一声:“他要是进士老爷,怎么连个官都没得做的!”

客人笑道:“你家掌柜要借他二百两,人老吴不就有官做了么。”

听了这话,记账的掌柜放下笔朝这边看来:“不是我不借他钱,只他如今五十三了,吏部有规矩超过五十岁就不给实任官,钱花了补不到实缺有什么用?真要有用,钱庄的人早借他候补贷了,九出十三归的利钱,傻子不借啊?”

说完,也觉好笑补了句,“要怪就怪他家老头子,没事老给他找什么后妈,今儿死明儿死的,把个考中进士的亲儿子弄得足足丁忧了三十年,真是活见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