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全大人,不好意思,我卖了

清妖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全大人,不好意思,我卖了

簡繁轉換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0 01:05: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四十七章全大人,不好意思,我卖了你(第1/2页)

把人刷下来?

赵安被全德的要求弄的有些迷糊,大清出个史上第一的满洲小三元不是很应今年老太爷万寿庆典的景么。

听说那位阿大人也是内务府司员出身,这不跟你全大人是一个单位出来的,两人之前肯定有过交结,纵是关系不太好,也没必要在背后坑老同事孩子吧。

大人的恩怨跟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有关系,大大的关系。

因为全大人觉得两淮盐政这个位置应该让他也做个两三年。

论出身,全大人是满洲镶黄旗,阿克当阿则是满洲正白旗,虽然都是上三旗,但白旗较黄旗肯定要矮一些。

论学历,全大人是翻译科举人出身,而阿克当阿则是笔帖式入的仕,满洲翻译举人的含金量再不及汉人的乡试举人,比起可以花钱买的笔帖式那也是强的没边。

论功劳,阿克当阿一直在内务府内打转,出任盐政前根本没有地方任职经验,而他全德二十岁就跟着大军从征过缅甸、金川,凭借实打实的军功才被提拔为从四品的佐领。

这一点,无尺寸军功的阿克当阿如何比?

盐政是众所周知的肥差,哪怕在任上不贪,每年都有三十万两白银进项。

这笔钱来自于盐政的陋规,也就是朝廷默认盐政每年合法收入三十万两。

又哪个盐政任上不贪,不收受盐商好处?

阿克当阿任两淮盐政已有四年,内务府这边都称其为“阿财神”,所谓“过管之应酬,无减五百金者,交游遍天下。”

什么意思?

阿大人吃顿饭至少五百两起步!

因为有钱所以好朋友特别多,大江南北到处都是阿大人的好朋友。

只要是内务府来人,甭管阿猫阿狗都有红包,且都是二百两起步,这就使得到扬州盐政衙门出差成了内务府底层办事人员争抢的好差事。

阿大人还有个特别嗜好,就是喜欢吃鲥鱼,每到鲥鱼出产季节,盐政衙门就有专门的五艘小船负责打捞新鲜鲥鱼,船上置有炉灶,鱼上船后马上由厨师烹饪,等船上岸时鱼正好煮熟。

每年光是吃鱼钱阿大人就得花费上万两银子。

阿大人也是个十足戏迷,除了国忌之日,盐政衙门无一日不唱戏,绝对是江淮戏剧界的大金主,不知养活了多少戏班子。

总之,阿大人的消费水平除了皇家,似乎天下没有哪个官员能与之比肩,包括被人称为“二皇帝”的和中堂。

如此奢华,如此肥缺,自是引得不少官员虎视眈眈。

全大人就是其中之一。

他与阿克当阿早年一同在内务府任职,为了上进自己报名随大军出征,险些将小命丢在金川,虽然凭借勇敢当上从四品的佐领,但跟靠着巴结和中堂当上两淮盐政的阿克当阿比,双方差距无疑天壤之别。

不甘,自然就想取而代之。

在全大人个人努力下,终是获得和中堂垂青,同时也为另一位中堂大人所看重。

这位就是几天前被老太爷以综理部务有功,著加太子太保衔的军机大臣福长安。

福长安在外人眼里这几年同和珅走的极近,可谓一对为奸的狼狈,但福长安又不同于其他和珅党羽必须依附和珅,因为其本身也是朝中一股势力的代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七章全大人,不好意思,我卖了你(第2/2页)

其兄福康安手握军权,统领大军,是大清军界说一不二的存在。

说福康安现在就是大清的军界领袖也不为过。

老太爷年纪大了,聪明如和珅也在为将来做谋划,因此想让弟弟和琳跟福康安一样也成为领军大将,掌握兵权,这样兄弟俩一在内、一在外就能确保安虞无恙。

只和琳之前干的一直是文职,由文转武难度很大,但只要军界领袖福康安肯帮忙,以两家的能量肯定能把和琳“变”成和大将军。

知道和珅心思的福长安自是愿意帮忙,因为他同和珅捆绑太深,只是这个忙不能白帮。

去年被老太爷赏了崇文门税关的福中堂也看上两淮盐政这个肥差。

不过现任盐政阿克当阿是和珅给保的举,每年都要给和珅孝敬五十万两,没有充足理由很难让阿克当阿让位。

且和珅将盐政视为私产,换其他人上去肯定不行,故而一心想取阿克当阿代之的全德就步入了福长安视线。

说白了,全大人是个典型的“两面”人,一面姓和,一面姓福。

由他接替阿克当阿,和珅那里不会太反对。

而阿克当阿的儿子官明在扬州接连成为府试、县试案首的事早就传到京里,福中堂的意思就是不能让阿克当阿再出风头,因为他儿子要成了大清第一个满洲小三元,老太爷肯定要高兴坏了。

一高兴,阿克当阿的盐政位置怎么动?

教育的事,当然要由教育界的人来办。

这不,全大人把这事交给赵安办。

江苏教界育的学官把赵委员当根葱,在他全大人眼里,这根葱都没资格往猪鼻子上插。

因为这根葱能有今天,全是和中堂!

一个毫无根基的幸进小子,又哪里知道这内中的弯弯绕绕。

赵安是不知道全大人的小算盘,但他在回到扬州后没有马上回府学,也没有去找老丁、老宋他们,而是一身便装雇车去了盐政衙门。

如果不是其出示的官凭委任状,看大门的都不可能让他进。

正在办公的两淮盐政阿克当阿听说朝廷新委派的江苏督学委员上门拜访,不由很是疑惑,因为他跟这位赵委员没有什么交结。

其子官明虽是在扬州考的童生试,但属于挂名,根本不在县学、府学读书。

盐政跟教育又八竿子打不着,那赵委员找他为了何事?

带着不解,阿大人在内堂亲切接见了赵安,开口就是常规场面客套话:“什么风把赵委员吹到我这盐政衙门了?贵客,也是稀客啊,来人啊,给赵大人奉茶。”

赵安这边却是拱了拱手,开门见山道:“阿大人,下官有一事不得不与阿大人说。”

“什么事?”

见赵安一脸郑重样,阿克当克更是疑惑。

“京里有位叫全德的全大人让下官在院试时将贵公子拿下。”

说完,赵安站在那打量已经变色的阿克当阿。

他不喜欢这位阿大人,但更不喜欢那位全大人。

因为,他不喜欢被人当枪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