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四十二章 保送国子监

清妖 第四十二章 保送国子监

簡繁轉換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0 01:05: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十二章保送国子监(第1/2页)

扬州这边,知府大人将事情交由甘泉县承办,实际就是让赵安办。

除了赵安别人也没法办,因为整件事就是他策划的,细节方面更是没有人比赵安更在行。

知府大人发话,两位县尊自是无条件同意,事情便这么定了。

丁县尊没有资格给皇帝上祝寿折子,也不知道赵安替知府大人写了一份足以改变命运的奇折,回到县衙后就让赵安务要尽快把那个“典型户”树起来,从而带动那帮观望的大商户们赶紧把荣誉认证费交上来,以解府县两级衙门的燃眉之急。

只赵安的办法涉及很多部门,首先是强力部门的三班,不出动这些穿制服的官差,怎么有效替“典型户”拉生意。

不管什么时候,穿官服的说话总比普通人要强,也更值得外地人信任。

前世不就有山城商家找人假扮保安,给外地游客介绍哪家火锅好吃的么。

千变不离其宗。

其次就是要协调扬州钞关免收“典型户”货船(车)的关税,这一块倒无须赵安亲自去办,只要府里给钞关派一道文书就行。

扬州钞关就是扬州府的下辖机构。

之后则是协调这个时代最大物流交通单位——青帮,尔后给“典型户”打广告也需要出动一些人手。

七七八八的又涉及多个部门,必须要有个在县衙有一定地位的居中协调,不然单赵安这个所谓认证司大使,实际是个书办的无品无顶戴者很难调动相关部门。

纵是那些部门的头头吏员们看在县太爷份上应承赵安,实际工作中阳奉阴违这种事估计很难避免。

毕竟,赵安发迹过快,在甘泉县衙被不少人眼红。

最好是县丞、主薄这两位有品级的佐贰官出面协调,只丁县令明显不愿让这两位掺和此事,剩下的协调人选就是赵安的伯乐季师爷,可惜季师爷到乡下收税要一个多月才能回来,眼面前根本赶不回来。

人选问题县尊大人也在考虑之中,赵安想了想提了个人。

就是青帮成员孙瑞。

这家伙虽然在户房是个和赵安一样的书办科员,但帮会组织的背景决定这家伙在衙门和外面很有人脉。

“孙老四么?倒是可以,是个能办事的。”

县尊大人对于以前用过几次的黑手套还是有些印象的,当下命人将孙瑞叫来,交待其按赵安吩咐协调县里各房、各司共同执行府里交办事项。

协选各部门人选有了,接下来自然就是要物色一位最佳合伙人,也就是府县集中力量树立的典型。

赵安找的合伙人就是制布行会的副行头郑全利,这个人相比行头徐有寿更为圆滑。

听了赵安所说的安排,早就听闻府里要组织名优商品认证的郑全利二话没就答应下来,反正县里暂时不收他认证费。

要是效果真如赵安所说一竿见影,那这笔钱再交也不迟。

很快,一番暗箱操作后,郑记布行成为扬州商户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全面通过府、县两级核准认证,将扬州第一块名优产品的匾额高调捧了回去。

为此,赵安特意从认证司拨了几十两银子请一帮敲锣打鼓的沿着县衙一直敲到郑记布行,中途还在江都地界绕了下,差不多轰动了半个扬州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二章保送国子监(第2/2页)

其余相关部门在孙瑞的协调下也迅速“进场”,就在郑记布行挂上名优产品匾额的当天,扬州大小要道、关卡码头便被统一挂上大红横幅,在衙门人员的大力宣传之下,郑记布行一夜之间声名远播,比行头徐有寿家的徐记布庄还要出名。

各地前来扬州买布的客商也在下车(船)后的第一时间,就被官差们灌输“要买布到郑记”的印象,再看沿途所见都是郑记布行荣获扬州府名优商品的庆祝横幅,不管是好奇的还是不好奇的,本能的都想去郑记家先瞧瞧。

莫要小看这个“先”字,短短三天这个“先”字就让郑记布行的营业额翻了七八倍,喜的东家郑全利乐的合不拢嘴。

钞关那边得了府里的文书也对郑记布行的货船予以免税优惠,码头装卸的青帮更是将郑记布行的货物优先装船,种种手段下来搞的其它布行叫苦不迭。

尤其是行头徐有寿急的团团转,什么办法都想到了还是改变不了客商都往郑记跑的事实,最后还是在“聪明人”提点下到衙门也交了一万两认证费,这才使得徐记布庄销售额不断下跌的趋势被止住,其后靠着雄厚实力逆风而上与郑记重新一搏。

一传十、十传百,半个月后名优产品、驰名商标的荣誉称号就被来自各行各业的大户们“抢购”一空,六十万两白银认证费哗啦啦的就入了库。

眼见这钱来的这么轻松,府县不少人都打起再多卖几十块荣誉产品的主意,甚至有人打起了江苏驰名商标的主意,被赵安以荣誉称号刚进行首批认证须隔一段时间再行认证为由给劝阻了下来。

真要一窝蜂上,不一锤子买卖也一锤子了。

半个月下来,赵安也是累的瘦了好几斤,还好总算不辱使命成功把钱给收了上来。

代价是扬州的“小微企业”将面临从未有过的市场考验,估计破产倒闭潮很快就会来临。

谁让赵安将特权同名优给挂了钩呢。

只能说进步带来的不都是正面作用,副作用带来的阵痛终归是要来的。

但这和赵安没关系了,他又不是主管扬州经济的分管副知府,先把自个这泥菩萨保住再说。

再说了,如今大清朝的官哪个懂经济,重经济,促经济的。

不都在忙着捞么。

孙瑞过来找赵安,说是“爷叔”打江南回来了,要赵安去香堂过一下规矩。

赵安寻思也没事,加上也有心渗透青帮、利用青帮、改造青帮,便爽快答应同孙瑞去香堂,谁曾想刚走到县衙门口,有个书办就喘着粗气跑来叫他,说县尊大人要见他。

“县尊叫我干什么?”

赵安不知,孙瑞不知,那个来通知的书办也不知,只能先到县尊那里去一探虚实,结果县尊开口就给赵安送来了一个大礼包,笑呵呵道:“府台大人对你这次的差事办的很是满意,交待本县保你一个监生名额。”

监生,就是地方保送生。

保送目标——国子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