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官想开盐业公司

清妖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官想开盐业公司

簡繁轉換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0 01:05: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四十八章下官想开盐业公司(第1/2页)

赵安不知道全德的底细,也不知道全德跟和珅绑定有多深,但他知道阿克当阿与和珅之间的关系肯定比全德更近。

因为,阿克当阿是从三品的两淮盐政,全德只是从四品的内务府包衣佐领。

这两个官职就能表明谁与和中堂更近。

既然阿大人与和中堂关系更近,赵安没理由舍近求远替全德充当枪手,而且这位全大人似乎有点自视甚高,不把他这个深得老太爷欢心的委员大人放在眼里,完全是一幅高高在上的架势。

对此,赵委员嘴里不说什么,心里肯定有点念想的。

他可以逢上司就跪,也可以见人就给红包,但不意味赵委员内心深处没有一把可以燃烧并吞噬一切的打火机。

再者,内定官明为扬州童生试小三元也是扬州官场的集体意志反应,虽然这个意志是以知府方大人的意志为首,但也充分表明了扬州官员的态度。

赵安要是不顾这个集体意志听从全德吩咐,以督学身份强行拿掉官明的小三元帽子,那无疑就是得罪了整个扬州官场。

刚刚和知府大人缓和的关系必为之重创,也把现任两淮盐政往死里得罪了。

所谓祸不及家人的道理。

你赵委员对本官再有意见,也不当拿孩子的前程报复,对吧?

你这么做了,那就休怪本盐政施以对等反击。

一个富的流油的从三品大员要狠下心来对付一个七品委员,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

而现在的局面又比较复杂。

教育产业化这块大蛋糕虽然是赵安亲手做起来的,但现在已经被老太爷、和中堂关注,同时也被朝中的其他大人物盯上,如此一来,赵安即便把这块蛋糕做的再大再精美再好吃,落到他嘴里的估计也就是一丁点表层奶油。

大头与他是无缘的。

现在各方争论的焦点应该是大头归国库,还是归内库。

两派的代表人物无疑就是阿桂同和珅。

赵安唯一的好处就是这块蛋糕能成为他履历表上相当显眼的政绩,对于日后进一步提拔有莫大好处。

不管是老太爷还是和中堂,对于能替他们挣钱的官员都是毫不吝啬的。

只是这个好处眼面前拿不到,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发酵,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官帽。

那边老太爷的羊毛可以继续薅,但就赵安现在的地位哪怕弄出个以贷养贷的小团体,也只能撸小贷,而做不到大范围的金融集资。

银行那边可是有官员借贷含金量计算公式的。

资产证明可以造假,但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突然涌现大量资产证明,除非赵安这个团伙把总行也给买通了,要不然必定被人怀疑。

所以眼下只能先小打小闹。

但赵安又必须要有钱,因为甭管哪个年头干什么事,哪怕就是造反,他也得有钱支撑!

没有经费,你连志愿者都招不到。

这就逼的赵安必须将贩盐这个买卖快速提上议程,并且必须做大做强,成为可以稳定并持续不断为其提供资金的财源。

想贩盐,得罪现任盐政是什么道理?

不仅不能帮全德坑老同事的儿子,还要把全大人的剩余价值也榨出来。

这个剩余价值就是全大人所体现的对立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八章下官想开盐业公司(第2/2页)

思考再三后,赵安决定到盐政衙门告密,因为这是最好的榨汁办法。

直接把全德连骨头带渣全卖给阿克当阿。

阿克当阿能当上两淮盐政,不可能没有两把刷子,如果事先不知政敌手段可能中招,但现在知道对手如何出招,他若不能化解并反杀对手,也枉被称为“阿财神”了。

一句话,赵安选择站队阿大人。

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

阿大人这边对内务府和朝中动向肯定比赵安更加了解,因此赵安刚告完密,阿大人就意识到这是全德或者说全德背后的人想动他这个财神。

官明的小三元看着是喜事,实则是小事,但千里江堤毁于蚁穴的道理,阿大人岂能不明白?

表面看来是全德他们不希望小三元的风头,让阿大人这个老子在老太爷那边也跟着沾光,实则是一次试探。

政治上的试探,也是对两淮官场的一次试探。

官明的小三元一旦被成功阻击,势必会让两淮官场对此讨论纷纷,从而引出一个强烈信号——阿克当阿莫非不行了?

要不然怎么可能连儿子的小三元都保不住呢?

哪怕京师的老太爷同和中堂没有换人的意思,也架不住舆论热点搅动的大潮,届时再有重量级人物下场借某种事由发难,阿克当阿的两淮盐政或许真就保不住。

因此,阿克当阿现在必须力保儿子的小三元不失。

可他是盐官,无法干涉学官的事。

但面前这位主动前来“告密”的七品委员不正是眼下江苏境内最有实权的学官么。

级别低,然实权重。

对方又为何将这件事透露给自己?

吃顿饭就要花五百两的阿大人很自然想到什么,轻叩桌面几下,说道:“本官身为两淮盐政,对地方教化向来重视,前番听方大人说府学意征用周边土地盖公房,此是好事,本官可向府学捐输八千两用以兴建公房,不知赵委员意下如何?”

八千两,差不多是过去扬州府学一年的办公经费。

不愧是阿财神,出手就是大方。

未想眼前的年轻委员大人却摇头道:“府学兴建公房一事,下官已经筹得相关钱款,无须盐政衙门捐助。”

“噢?”

阿大人若有所思重新打量起赵安来,有些猜不透面前的督学委员为何不要钱的。

难道只是单纯来跟他示好不成?

教育、盐政,可是两不相属的。

片刻,阿大人拿定主意,笑着对赵安点了点头:“此间并无他人,赵委员若有什么想法但请直说,只要本官能办到的必尽力而为。”

赵安等的就是这句话,当下也是开门见山道:“既然大人这么说了,那下官便斗胆请大人行个方便。”

“什么方便?”

阿大人目露不解之色。

没什么方便,就是赵安有个亲戚想从事盐业,又苦于没有门路,所以想请阿大人在今年纲引原定份额中能计划外特批一定数量的盐引下来。

盐引,就是食盐销售许可证。

有了食盐销售许可证,就不是走私盐,而是光明正大开盐业公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