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唐时明月宋时关 > 第九百零五章 攻打雍丘城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九百零五章 攻打雍丘城

簡繁轉換
作者:江左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0 14:37:13 来源:源1

第九百零五章攻打雍丘城(第1/2页)

襄邑城在吴军的铁蹄下沦陷了。城内的粮草早已被宋军搜刮一空,要么被带走,要么被付之一炬,仿佛要将一切有用的物资都从这座城池中抹去。

曾经熙熙攘攘的街道如今空荡荡的,只剩下散乱的杂物和被遗弃的残垣断壁,显得格外凄凉。浓烟从一些宅院中滚滚而出,那是被大宋官兵点燃的火焰,无情地吞噬着一切。

在这混乱的局势中,一些无耻的泼皮趁机作乱,他们闯入乡绅的府邸,肆意掠夺财物,欺凌无辜的女子。

乱局之中,总有一些恶人趁火打劫,欺负自己的同胞。苏宸早已预料到这样的场面,他深知在这种动荡时刻,维护城内的秩序和百姓的安全至关重要,否则很容易引发民变。

于是,苏宸果断派遣两万精兵进城,开始清理街道,逮捕那些趁机杀人放火的无赖泼皮和流寇。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穿梭在街头巷尾,将那些作恶多端的歹徒一一擒获,恢复了城内的秩序。

同时,吴军还积极安抚城内的百姓,用温暖的话语和实际行动让他们感受到吴军的关怀。

“一定要优待百姓和俘虏,推动八项方针,确保被占据的城池地区能够局面稳定!”这是苏宸给所有将领下达的明确而坚定的命令。

他深知,他们与那些只知烧杀掠夺的辽人不同。辽人南下,只是为了打秋草,烧杀掠夺一番,甚至还会将中原百姓掳至草原,沦为奴隶,这是一种落后的农奴制。

而苏宸的目标是统一南北,他将北方和南方的百姓都视为未来的子民,因此他非常注重仁义之师的名声和影响力。

他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赢得百姓的心,让他们自愿接受吴国的统治,从而为未来的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他相信,只有赢得民心,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苏宸在孟羽彤、彭菁菁的陪同下,进城转了一下,看到了难民区,战乱过后,一些无家而归的难民暂时聚集自保。

苏宸下令分一些粮食,看着无家而归的一些逃亡者,心生怜悯。

“当初蜀国灭亡,就是这样,许多百姓无辜的眼神,还有绝望的神色,现在轮到宋人了。”孟羽彤轻叹一声,还是无法忘记,大宋士兵在后蜀战争期间的所作所为,导致蜀地百姓的悲惨遭遇。

苏宸感慨道:“战争就是凶器,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使用,眼下南北分裂,各地政权很多,如果不尽快完成统一,以后只会战争不断。”

“嗯,我明白。”孟羽彤点头。

苏宸带着彭菁菁、孟羽彤两位爱侣,以及几位将领,开始巡视伤病员,慰问一番。他们带来了酒肉等物资,犒劳三军将士。

“苏元帅!苏元帅!”

许多将士看到苏宸出现,都忍不住高呼起来。在他们眼中,这是高高在上的元帅、吴国的镇南王、江左第一才子,充满了传奇色彩。

苏宸走到将士们中间,目光扫过一张张疲惫却充满期待的脸庞,他微微一笑,声音洪亮而有力:“将士们辛苦了,再坚持一下,我们就能拿下前方的汴京城,到时候,我们吴国就能统一天下,你们都有封赏,回家过好日子!以后就不用打仗了。”

将士们听了,顿时热血沸腾,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自古以来,很少有南方的军队能够深入北方,击败中原的虎狼之师,消灭对方的王朝,兼并取之。苏元帅正在创造历史。

“有苏元帅带着我们,一定能实现!”一位士兵大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信心。

“就是,苏元帅用兵如神,绝对能够消灭大宋。”另一位士兵附和着,眼中满是敬佩。

“等我们南北统一了,就不用打仗了,能过上太平日子。”

许多士兵都是乡下的壮丁,他们更渴望带着军功荣誉回到家乡,能够分到更多田地,或是得到更高的尊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百零五章攻打雍丘城(第2/2页)

苏宸看着这些士兵,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些士兵不仅仅是为了一己之私,更是为了国家的统一和百姓的安宁。

大军在襄邑城仅停留了一日,便马不停蹄地乘胜追击。

此次,林仁肇与潘美再度携手,肩负起先锋军的攻坚重任,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直奔雍丘而去。与此同时,他们还封锁了通往汴京城的水运河道,这一举措如同扼住了汴京的咽喉,一旦封锁持续一段时间,汴京城必将面临缺粮、物资匮乏的困境。

这又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十万宋军与十五万吴军在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攻防战。

曹彬此次采取了城墙与城外防御配合的战术方案,一部分军队在城外进行野战,试图滋扰吴军的攻城行动,但潘美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将他们牢牢拦住。

两人各为其主,在旷野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双方的兵马在战场上排兵布阵,刀光剑影,杀声震天。

另一方面,林仁肇指挥着大军攻城,云梯、冲车、弩机箭、火炮等重型武器齐齐上阵,如同狂风暴雨般不断压制宋军城头的反抗。

“杀啊!”大战从清晨的曙光初现一直持续到黄昏的余晖渐暗,雍丘城在吴军的猛烈攻击下,如同被一柄锋利的陌刀劈开的烂西瓜,已是千疮百孔,破烂不堪。

无数的吴兵从四面八方如同行军蚁一般蜂拥入城,城上城下,蹄声如雷,人喊马嘶,箭矢穿空,战马嘶叫,惨叫声不断,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一般。

宋军虽仍有一小部分兵将在竭死抵抗,进行着顽强的巷战,但更多的宋军将士已将兵器抛在地上,高举双手站在墙边,接受吴军的受降。大势已去,他们的眼中满是无奈与绝望。

外面的曹彬军队在城外受阻,无奈之下被迫后撤,而守城的宋军大将符彦卿、王政忠则带着残余的兵力狼狈逃入内城,匆匆闭紧了大门。

大门旋即就在重重的撞击声中隆隆作响,震得城上沙石簌簌而下,仿佛随时都会被撞开。守城的士卒在城头上面对着骤急如雨的箭矢,根本抬不起头来,又如何对城下撞城的吴兵予以有效的压制?

符彦卿见状无奈说道:“挡不住了,我们城内不足一万人了,守不住!”

王政忠忍不住痛哭:“大宋就这样要完了吗?”

符彦卿看着王将军,忍不住问道:“难道,我们就这样跟着大宋一起马革裹尸了?”

“不然呢?符老将军有何高策?”王政忠反问一句。

符彦卿七十多岁的老将,经历多个朝代,他是前秦宣昭帝苻坚后裔,后唐秦王符存审之子,后周世宗柴荣、北宋太宗赵光义的岳父,经历太久了,他在前线,还不知朝中赵光义已经登基了,所以,觉得没必要为“陈桥兵变”赵匡胤战死沙场吧!

毕竟这大宋江山可是柴荣的,孤儿寡母,被赵匡胤夺权了去,本已年迈的符彦卿此时不想继续抵抗了。

“改朝换代都是国运决定的,大宋气运已尽,吴国正兴,我们不要逆势而为了。”符彦卿说完这句话,意思很明显,不打算抵抗了。

王政忠闻言后,先是一愣,然后陷入犹豫,最终看着七十多岁的老将军摘掉了染血的头盔,心中不忍,又有很深的感慨,他们真的尽力了。

“符老将军,我听您的,放弃抵抗,投诚吧,给将士们一条活路。”

王政忠扔掉兵器,下令全军投诚,打开内城的城门,向吴军投降。

内城的大宋将士正在忙前忙后,一部分人还在激烈抵抗着,听到这种话,都是一愣,然后彼此看了看,有人率先丢了武器,也有人低头抹泪,就这样,雍丘城内不战而降。

整座雍丘城,就这样失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