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墙头草 > 第九十六章 该死的熟悉感觉

大明第一墙头草 第九十六章 该死的熟悉感觉

簡繁轉換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5 02:51:23 来源:源1

第九十六章该死的熟悉感觉(第1/2页)

白榆盘算了一会儿后,对钱千户道:“我大明律法严禁贩卖人口,禁止良民卖为奴婢吧?”

律法确实是这么规定的,防止的就是应该纳税服役的“良民”大量流失。

但在现实中,卖身为奴的情况非常普遍,官府根本管不过来。

“所以?你打算遵纪守法?”钱千户好奇的说。

白榆询问道:“我应该去哪找肯卖身为奴的人?”

很有社会经验的钱千户回答说:“德胜门外有黑市,是京城最大的一处。”

“京城?黑市?”听到这些莫名熟悉的词,白榆又感觉时空副本差点串联了。

钱千户解释说:“黑市就是人市,多少年来约定俗成都在那里进行人口买卖。

而且这行还有专门的文契格式,以应付官府勘查,表面上不会有问题。”

白榆求教道:“现在黑市里都是什么价格啊?”

房价他已经知道了,普通小院均价几十两,普通两进院落均价百来两。

更大的宅院没打听过,因为没必要,打听了也没用。

但对于人口的价格,白榆还真是不清楚。

钱千户道:“近些年大环境不好,有战乱有灾荒,人口价格就相对便宜了。”

这个逻辑很好理解,年景越不好,卖身求生存的人就越多,价格自然就便宜。

又听到钱千户详细说:“你需要的是壮丁,如果没有特殊技能,早年价格能到十几两,现在行情大概只需要十两。

最贵的是年轻女子,如果相貌身段好,起码要二十两以上,三五十两也等闲。”

危机感十足的白榆暂时对购买女色没有兴趣,现在他满脑子都是大汉猛男。

了解完情况后,白榆对钱千户说:“那明日钱长官在这边盯着,我去黑市看看,先从县衙找个人带路,应当没问题。”

钱千户又嘱咐说:“你去挑人时一定要仔细了,不但要看身体是否健壮,还要多加盘问家里状况。”

白榆一时间没明白,“这怎么说?”

钱千户答道:“不要选那种光棍一条,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汉子,再出众也不能收。

像这样的货色,收了卖身钱后,万一寻摸个机会逃走,你都没地找。

要买家奴,就买拖家带口、上有老下有小,年纪在三十岁左右的壮丁,这种最为妥当。

如果他们全家没地方住,你再能提供住处,房租从工薪里扣除,那就更好不过了。”

白榆:“......”

这种感觉怎么又是莫名的熟悉?就类似于听到前两天彭老头介绍“坐探”这份工作时那样。

白榆回忆了一下上辈子那个时代,公司里最任劳任怨、不敢闹事的员工,不就是那种上有老下有小、还背着房贷的中年人么?

没想到穿越到五百年前,买几个家丁也是一样的思路。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科技如何进步,人性却总能相通,恰似五百年前又宛如五百年后。

白榆在心里默默的添加了一个备忘录,在购买家丁之前,应该先搞一处宅院。

无论是租还是买,总得有安身之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六章该死的熟悉感觉(第2/2页)

不然等到拖家带口的家丁们来了,却没地方住,那就搞笑了。

白榆不由得叹口气,事情还挺麻烦,先找场地,再招人手......

真该死,熟悉的感觉怎么又来了?下面是不是就该去找项目和盈利模式了?

想到这里,白榆悚然发现,这踏马的不就是创业吗?

拿着二百两的坑蒙拐骗来的巨资,花一半买套两进宅院,另一半存起来备用。

如果将来还缺钱,就把绿荷转卖了,怎么也能回收几十两银子。

再凭借现有的每月二石皇粮铁饭碗,可以在这个时代滋润的躺平一辈子了,为什么要创业?

是不是内心已经有了野望的萌芽?是不是还不满足于当前生活?是不是还想造冲水式厕所?

看着白榆仿佛正在思考哲学的模样,钱千户还是担心白榆经验不足,最后搞得收不了场。

又提醒道:“购买和使用家丁,昂贵之处并不在于买,而在于养。

按照当今京城的行情,每月要给一石贴补,再加年节费用,一年算下来每名家丁就是十两左右。

五名家丁每年就是五十两,十名家丁就是一百两,这都是持续性的消耗。

所以你不要觉得你手里有二百两就是很多了,真要认为价格不贵就买一堆家丁回来,只怕一年都撑不住。

而且为了养家丁,你还要想法子开辟财源,保证有源源不断的收入维持住局面。”

“别说了别说了!”白榆头都大了,又是该死的熟悉感。

钱千户这意思不就是说,初始投资很容易就烧完,一定要保持持续不断的现金流入,才能维持财务健康,保证创业项目不夭折吗?

不过话说回来,该去哪找钱?

本来先前通过歌姬许香红,已经打通了往娱乐圈卖诗词戏曲的渠道。

但是许香红现在成了黄太监的金丝雀和生育母体,自己在娱乐圈的渠道又断了。

作为一个手握资金的准创业者,白榆很容易就代入了资本家心态,考虑资金问题时,本能的就感到人工实在太贵了。

他忍不住就就抱怨说:“这些牛马...啊不,这些家丁的待遇,比吃皇粮的普通军户正丁都好多了!”

他印象很深刻的记得,刚穿越过来时,自家父亲作为一个在编军户正丁,月薪到手只有五斗米,以及可忽略不计的废纸宝钞。

但这帮卖身为奴的家丁,却敢要一石月薪!

钱千户答话说:“不然你以为,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自愿卖身为奴?为什么官府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清查一次?

就是很多人觉得给大户当奴婢,比在外面摸爬滚打讨生活轻松。

如果你给不出这个月薪,他们养不起全家老小,肯定就不愿卖身给你。

在天子脚下,还是要讲点体面的,你总不能逼良为奴吧?那又谈何忠心?”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钱千户和白小旗议论几句就能影响到的。

反正白榆现在满脑子只剩下了“搞地、搞人、搞项目”三件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