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墙头草 > 第二十一章 干涉朝政了

大明第一墙头草 第二十一章 干涉朝政了

簡繁轉換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1 01:32:0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一章干涉朝政了(第1/2页)

今天议事,主要讨论的就是重修三大殿问题。

众所周知,皇宫中等级最高的建筑就是三大殿,后世叫太和、中和、保和,现在还叫奉天、华盖、谨身。

嘉靖三十六年,因为火灾,象征着皇权的三大殿都被焚毁了。

这就必须要重建三大殿,但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完工。

得益于最近用AI恶补历史背景的缘故,对于三大殿重修工程进度缓慢的原因,白榆也有一定了解。

简单说主要就三点,一是近些年抗倭抗虏军费开支巨大,同时嘉靖皇帝偏偏又热衷于在西苑大修殿宇,导致国库极度缺钱。

二是合格木材难搞,三大殿是天下最高等级的建筑,对木材要求极高。

三是朝堂中有人故意拖后腿,为了政治目的拖延三大殿工程。

今天的最核心议题,就是商议怎么搞钱修三大殿。

事情还没讨论几句,就有两伙人互相开骂了。

有个御史指着疑似工部尚书的老头,大骂昏聩无能,三年都修不好三大殿。

工部尚书气得反驳道,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行你上啊!

御史阴阳怪气的说,原来你也知道自己无才无德么。

工部的老尚书摘下官帽就想表现一个当场辞职,但被左右劝住了。

白榆看得津津有味,不过为什么同班官校们都说开会枯燥?可能是看腻了?

而且她终于明白,钱百户为什么会提醒自己,如果大臣动手打架,就赶紧躲远点了。

如果这么吵下去,打起来确实不是没可能。

看着看着,白榆感觉挺可乐,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工部老尚书还以为白榆这是笑话自己,像是被激怒的,瞪着白榆骂道:“朝堂议事之所,无礼狂徒何敢妄自发笑?”

白榆大怒,按住刀柄就想拔刀,但还是硬生生忍了下来。

武力解决不了问题,你这老头小心别被抓住把柄!

其他大臣也没在意白榆这个“摆设”的心情,继续商议事情。

工部老尚书平复了心情后,又道:“暂无他法,可令京城所有官员、军户捐俸助工,当月至少可筹集二十万两,见效最快!”

白榆错愕不已,工部尚书就这水平?就算是草台班子,这也太草台了吧?

还是说另有什么高深的意图,自己没看出来?

自家一个月就五斗米俸禄,如果捐了出去,吃什么喝什么?

对于不靠俸禄过日子的权贵,捐俸禄自然无所谓,但指望俸禄生活的人怎么办?

这老头坏得很,简直不顾底下人死活啊!

其他人又开始围绕这个“捐俸助工”意见讨论,还真有一伙赞同的,自然也有另一伙人反对。

白榆忍不住就大声说:“工部老司空缺钱,你们就打算捐俸,如果哪天他又说说缺女人了,那该怎么办,你们献妻献女?”

这句话引发了反对方的一片哄笑,气氛突然快活起来。

工部老尚书又朝着白榆责骂道:“你不过是个小小校尉,这里有你发言资格么?”

白榆冷笑几声,环顾着说:“诸公商议国家大事,在下不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一章干涉朝政了(第2/2页)

但若有人欺君,在下就不能不管,这是职责所在!”

主持会议的吏部尚书吴鹏开口道:“校尉慎言!哪里有人欺君?”

白榆指着工部的老尚书,咄咄逼人的说:“什么捐俸助工,明白人自然知道你工部尚书修三大殿缺钱,但天下最不缺的就是糊涂人和流言!

堂堂尚书,竟不知人言可畏四个字怎么写么?

事情传开后,会不会有人以为,这是帝君伸手向臣民乞讨?”

众人:“......”

这么一想,后果是很严重啊,传言是根本解释不清的。

关键是,这个后果已经被当众公开说出来了。

那么提议捐俸助工的工部尚书欧阳必进也不太好说清楚了,不可避免的惹上了居心叵测的嫌疑了。

这个校尉人不大,但报复心却好大!

刚被工部尚书欧阳必进骂了几句,转眼间就报复上了!

欧阳必进愣了半天,再次摘下官帽,毫不犹豫的直接放在地上,然后对众人道:

“这个工部尚书,我是做不下去了,还是退位让贤好了!就此与诸君告别!”

吴鹏连忙阻拦说:“你不要冲动,还请三思!重修三大殿进度艰难,明眼人都知道,也不能完全怪你!”

欧阳必进摆了摆手:“我意已决,不必再劝了。”

如果说刚才被人挤兑得闹辞官,只是以退为进假装做戏,那这次就是真心想走人了。

这个糟心的工部尚书,谁爱干谁干!

看着老尚书的背影,白榆也有点惊讶。

不会吧?耐受性这么差?自己说了几句,就真辞职了?

心里有点紧张,自己这算不算厂卫鹰犬干涉朝政,算不算改写历史了?

吴鹏看着白榆,训斥道:“抓住只言片语做诛心之论,你这与文字狱有何区别?

现在你满意了吧?你气走了欧阳大司空又如何?最终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白榆想了想从AI看到的资料,不服的说:“不就是缺钱么?整顿盐业不就行了?

虽然不是什么长远之计,但至少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吴鹏不屑的说:“你说得轻巧!”

白榆可就更不服了,顶了回去说:“两淮近些年来一直遭受倭患,盐业利税都滞留在当地!

况且走私更是趁机泛滥多年,利润也都积存在民间。

如今倭患渐渐平息,只要朝廷派遣钦差整顿盐业,再把走私抓一批,必定能把往年的利润刮出来一些。

多了不敢说,二三十万肯定有的,起码能缓解眼前的困境了。”

众人极为震惊,方向对不对且不说,这是一个小小的校尉所能说出的分析意见?

细想起来,还是挺有道理的。

白榆说着说着,脑子里不禁冒出几个词,还非常有画面感,比如“冒青烟”,又比如“朕的钱”!

感觉自己推动了一个梗的出现,白榆又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吴鹏想了想后,开口道:“这件事报给阁老们,再呈交给帝君裁断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