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 第234章 朝廷不会拿百姓一针一线!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第234章 朝廷不会拿百姓一针一线!

簡繁轉換
作者:蜗牛吃螃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2 13:11:1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34章朝廷不会拿百姓一针一线!(第1/2页)

“爹,您看看,这就是我想的,被修路拆了房屋补偿方案。”

朱标把写好的折子丢给老朱,道:“至于二弟他们,他们也是修路心切,您就别怪罪他们了。”

老朱仔细的看着朱标递上来的折子。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处理不好,百姓不再相信朝廷,以后朝廷想要拆迁百姓房屋,只能强拆,搞不好会弄出人命。

处理得当,以后朝廷遇到什么事,要拆百姓房屋,百姓会积极配合,一副官民融融的场景。

并且还是在京城,无数双眼睛盯着。

也不知道那几个混蛋玩意儿,脑子里装的是不是豆渣,能干出这事来。

“不错。”老朱满意点了点头:“你考虑得非常周到。”

老朱沉思片刻,继续道:“这事,要大张旗鼓的去办,先让报社登报,还要让衙门粘贴告示,让全城的百姓都知道,朝廷不会残元那样,把百姓当猪狗。”

“朝廷更不会白占百姓一针一线!”

对于老朱的吩咐,朱标自然没什么意见。

虽然损失了一些钱财,但能刷一大波的名声,对朝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还有,你给老二老三他们说,仅此一次,下次如果遇到什么事不先报上来,他们就自己处理了。”

朱元璋合上折子,道:“咱不仅要收拾他们,还让他们去诏狱面壁思过一个月!”

朱标没有说话,点头表示已经记住了,回去后就让人给他们几个说。

“对了。”朱标想起昨日船舶厂来人的禀报:“爹,那蒸汽船目前来到栖霞山处的长江上。”

老朱闻言,想了想:“既然到了应天府,咱们就去试试,看看这蒸汽船,跟传统大船有什么区别。”

“我也要去?”朱标不确定的问了一声。

“去!”老朱斩钉截铁的说道:“不仅咱们父子二人要去,把朝中大臣也带去。”

“让他们见识见识,科技的发展,会对咱们大明带来何种便利的生活。”

“免得他们天天引经据典,说什么汉唐怎么怎么的。”

老朱没好气的抱怨道:“一群老古董,还抱旧抗新,除了让咱烦心以外,对朝廷对百姓一点用处都没有。”

“咱要让他们知道,如果还不懂的接受、学习新事物,未来,他们注定会被淘汰!”

……

第二日,老朱连朝会都没开,带着一群大臣,浩浩荡荡往栖霞山而去。

其实在建国之前,老朱都让人在栖霞山建了行宫。

现在都洪武十二年了,栖霞山的行宫,老朱只住过两次而已。

有山,有水,那栖霞山的确是个休闲的好去处。

奈何老朱每日忙着处理政事,根本就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

老远,老朱就看到长江上停留着两艘大船。

从外形看,这船跟以往的木船没什么区别。

唯一不同之处,就是蒸汽车没了船帆,取而代之的是一根高耸的烟囱。

待马车停稳后,老朱下了马车,岸边早已等候着的船工,连忙行礼道:“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老朱摆了摆手,然后众人不必多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4章朝廷不会拿百姓一针一线!(第2/2页)

“陛下,这是……蒸汽船?”李敏复看着与传统大船造型完全不同的大船,忍不住出声询问。

“不错,这就是咱大明独有的蒸汽船!”老朱微微抬头,看着眼前船身上巨大的明轮,三层楼高的船舱上矗立着烟囱,还冒着阵阵黑烟,心情澎湃不已。

朝臣交头接耳,对着大船指指点点。

这船,比大明最大的福船,还要大上一倍有余。

如果光靠人力驱势……

逆流而上时,得需要多少纤夫才能拉动此船?

一个衣着官员服饰的中年汉子对众人行礼道:“请陛下、太子殿下、以及诸位大臣登船!”

说着,那汉子让人放下一截木质楼梯。

这船是货船,船肚子是用来装货装牲口的,想要去到甲板上,则需要从木梯爬上去。

老朱什么船没坐过,带头第一个爬上甲板。

接着朱标也跟着爬了上去。

众人见陛下太子都上去了,也只得老老实实跟着爬上去。

就是可怜了某些年纪比较大的官员。

他们想要上去,得需要人搀扶。

站在宽阔的甲板上,感受这阵阵江风,老朱直接下令道:“启航!”

随着老朱的令下,船腹深处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

众人被吓了一大跳。

没等他们回过神来,就看到船舷两侧的明轮开始疯狂转动起来。

一些还在好奇研究者明伦的官员,被带上来的水花,溅湿了衣衫。

大家原本以为,这船是顺流而下,抵达太仓市的刘家港,然后坐马车回来。

结果让人震惊的是,这船竟然是逆流而上!

不用牛马牵引的蒸汽车,大家已经试过了。

不用纤夫牵引的船,大家还是第一次乘坐。

与传统福船相比,甲板明显能感觉到细微的抖动,还有持续不断的轰鸣声。

待蒸汽船行驶了片刻后,老朱扶着桅杆大笑:“这船不错,比战马的速度也并不多让。”

确实,虽是逆流行船,但两岸青山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倒退着。

陪候在一旁的中年汉子(船长)笑着补充道:“陛下,目前正是冬雪融化之时,江水比夏秋冬三季要汹涌多了。若是在其他季节行船,速度还能快上一半。”

兵部尚书赵瑁听闻后,急切的问道:“敢问,这位主事,此船与传统帆船相比,速度快了多少?”

汉子咧嘴笑着回道:“回大人的话,蒸汽船与传统帆船相比,速度快了何止三倍!”

“并且,此船可载三千石货物,自松江府行至应天府,一日光景都要不到。”

众人闻言,纷纷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应天府到松江府可有五六百里路,如果是坐马车,需要十日才能到达。

当然,如果是坐船,从应天府顺流而下,到达松江府,这么远的路程,需要两日的光景。

但是,如果想从松江府返回应天府。

差不多需要半月之久。

毕竟,逆流行船,全靠纤夫拉回来的。

现在你给我说,坐蒸汽车从松江府到应天府,一天时间都要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