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 第32章 和亲风波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第32章 和亲风波

簡繁轉換
作者:酸酸的巧克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3 01:12: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2章和亲风波(第1/2页)

话落,一大群千牛卫士冲了进来,四五人一组,奋力的扯开了颤抖的人群。

而后,几人抬着一个,将这群打的衣衫破烂不堪,头发凌乱跟一群乞丐一样的文武们,一个个的抬了出去。

至此,朝堂上仅留下了那些并未怎么参与,或是压根没参与的人,也因此安静了下来。

见闹事的人都没了,李世民方才揉了揉太阳穴,对着常林摆了摆手。

后者了然,踏前一步尖着嗓子喊道: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本要奏!”

应时,鸿胪寺卿唐俭站了出来,拱手施礼道:“启奏陛下,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遣使前来,请陛下下旨尚公主,以修两国盟好。”

“慕容伏允?”

“这慕容伏允自朕登基以来,多次犯朕的大唐边境,如今又请旨让朕尚公主?诸卿且说说,此僚是何用意?朕又当如何回复?”

李世民眉头皱了皱,情绪露出一丝意外。

从武德五年开始,慕容伏允便屡次带兵在他大唐边境打秋风,再加上当时大唐新立,百废待兴。

吐谷浑又地处高原,不适宜唐军作战。

以至于,对方侵略这多次,都是不了了之。

场中,不仅是众多公卿大臣,便是李宽,也不由得收起了手中的瓜子,面色不由得严肃起来。

望着台下唐俭,李宽眉头微皱着。

当然,他关注的并不是吐谷浑怎样,一个被他带着三千民兵,就团灭了一万大军的小牛马,还不值得他去关注。

他更在意的,是唐俭口中所说的尚公主一事。

这么些年,李宽一直在力争废除和亲,倒不是说他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也不是说为了提升女性地位。

在古代,其实女性的地位远没有世人想的那么低,所谓女主内,男主外,大家族的正妻可是与家主平起平坐的。

甚至若是遇到强势一点的妻子,家主想和小妾同房,都需要经过正妻的同意。

而他之所以反对和亲。

是因为...

和亲和的不他妈的都是宗室女吗!

他李宽,封号楚王。

妥妥的宗室!

他可不想以后他的女儿、孙女,被当时皇帝莫名其妙的嫁到哪个犄角旮瘩里受罪。

至于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这件事,怕是得以后再说。

自古以来,改革都需要从上到下,无数人的支持,有些人固执的观念,不是你想变就能变得。

想要改变女性地位,就需要废除女性商品化这件事。不仅要废掉所有的青楼、勾栏、妓院,还需要废除奴隶制,让女性可以从军、从政,参与社会上任何的事务。

这里面的任何一条,都会触及无数人的利益,没有完全的把握,他也不敢动。

历史的教训已经表明,往往推动改革之人的下场,都不会太好。

他虽然是穿越者,但却不认为自己比古人能聪明多少。

……

言归正传。

场中因为李世民的话,沉默了好片刻。

站在文官队列最前的长孙无忌,率先站了出来,皱眉应道:“禀陛下,微臣以为,慕容伏允狼子野心,不可不除。然,如今我大唐尚百废待兴,民生牵强稳定,钱粮不足。”

“且我大唐军队对高原作战尚不熟悉,方才及地,病死者便已占三四。臣以为,暂不可大动干戈,尊其意愿,尚其一宗室女,以安抚其心。”

长孙无忌话落便又站了回去,闭目养神起来。

随之,在他身后的房玄龄,也站了出来。

“陛下,臣倒是不认同赵国公所言,其言论虽有道理,却也说了。慕容伏允狼子野心,便是吾等赐婚公主于她,也难以保证,他不会得寸进尺,再次犯我大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章和亲风波(第2/2页)

“此人所做恶行罄竹难书,其言是几分真,几分假,这谁也不敢保证。故,臣以为,当遣军驻防吐谷浑边境,勤加练兵。待寻得时机,灭其国,诛其首,以定我大唐边境永世安宁。”

“嗯...”

面对自己两位左膀右臂不同的意见,李世民渐渐犯难起来。

长孙无忌建议同意吐谷浑的条件,安抚慕容伏允,尽心发展国内。

而房玄龄则建议拒绝,并派遣军队在边境驻防,练兵,找到机会就一举将其灭国。

简而言之,就是长孙无忌的建议是抚之,房玄龄的建议则是灭之...

对此,李世民不禁左右为难起来。

从感性方面来讲,他是无时无刻不想灭了吐谷浑,但从理性方面来讲,他又不能想一出是一出。

半晌,拿不定主意的李世民,看向最后一位尚未开口的人。

“克明,你怎么看?”

杜如晦在长孙无忌两人话落之后,也一直未曾开口。(平行世界,杜如晦还没死。)

如今,见李世民问到他,他便也不再藏着掖着,轻笑着站出身,开口道:

“禀陛下。臣以为,当先回书以应其所求,赏赐些许钱粮,言之尚公主需择良辰吉日。再趁其疏忽,暗中调派军队陈兵边境,秘密练兵。待时机成熟,可一战而毕其功于一役!”

“……”

众臣听到三人所说言辞之后,皱眉思考片刻,大部分都点觉得赞同,只有其中个别人不太认可,或许是有其他不同的想法。

三人也是相视一笑,静静地站了回去。

三种选择他们都已经给了李世民,至于怎么选,还是得看他。

他们只是臣子,可以给皇帝提意见,却不能帮皇帝下结论。

时下,诸臣见李世民沉默,也纷纷出列表达了自己的站队。

“陛下,臣赞同赵国公之策,我大唐国力尚且不足,百废俱兴,若刀兵相见,苦的还是贫苦百姓。故,臣恳请陛下,尚公主以还边境安宁!”

“臣等请陛下,尚公主...”

“……”

“陛下!慕容伏允狼心狗肺,天下谁人不知!我唐人何惧马革裹尸,臣愿领军,同慕容狗贼死战!”

“战!战!战!”

“……”

然而,最终结果是,站在长孙无忌一队的人,明显要多于另外两方,甚至比他们两方加起来还要多。

“请,陛下定夺!”

“请,陛下定夺!”

“请,陛下定夺!”

“……”

朝堂的决议,已经朝着尚公主这一面倒去,甚至就连李世民都已经在考虑该派遣哪位宗室女。

半高台上,李承乾默然不语的看着这一幕。

这种事于他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

身为太子,未来的皇帝,他首先要考虑的是天下百姓的利益,才会考虑关乎于自家的利益。

李世民就时常教导他,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对此,李承乾也一直立志成为一个好皇帝。

然而,有人却不同他一样的想法,面对安静的朝堂,以及沉默等待着李世民决策的众臣。

李宽抿嘴微微笑着,清脆的鼓掌声响彻了整个大殿。

“有趣...有趣...本王着实没想到。”

“我泱泱大唐、千古华夏,竟也有这么多不愿站着说话的人。啧啧,有些人啊,跪久了...”

“就真的,站不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