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 第2章 浪子回头?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第2章 浪子回头?

簡繁轉換
作者:酸酸的巧克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3 01:12: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章浪子回头?(第1/2页)

“父皇!儿是千古奇冤呐!儿平日里一直恪行父皇的教导,既不敢欺男霸女,也不敢杀狗宰鸡!儿臣一直以父皇为榜样,立志做一个像父皇一样英明神武、嫉恶如仇、心怀仁善的人。”

“儿这一生,时时刻刻是如履薄冰,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罩纱灯!绝没有在三天前偷跑出去逛青楼还在那留了一宿!也没有在平康坊揍过长孙冲,那是他自己摔倒,儿臣只是上去扶了他一下!”

“更别提偷看良家寡妇洗澡,这种毁人清誉的事!这是冤枉!这是对儿臣一腔赤子之心的污蔑!儿臣恳请父皇明察秋毫,秉公而断!!”

李宽跪倒在地,凄厉的呼喊着。

言辞间的委屈之意,简直令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他也不管到底是怎么回事,前世久经电视剧洗礼。

他知道遇事不决,喊冤就对了。

可,朝堂上却是除了死寂一样的安静,再没有其他声响。

安静到李宽浑身都觉得一阵别扭。

他仅在隐隐中,感觉有一道道目光正灼灼的望着他。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

一众朝臣,望着李宽的目光,既有人满含惊讶仿佛不敢置信,也有人无奈中略带一些无语。

甚至还有个别是赞叹不已,频繁点头。

等了半天,李宽也不见朝堂上有人发话,心思不禁忧虑起来。

不应该啊。

平常的时候,经他这么一喊冤,事就拖下来了。

顶多被小惩大诫,关个几天禁闭。

也不会像这样一般,满堂朝臣一声不吭啊。

李宽恰想着,一道声音颤巍巍的开口道:“殿...殿下...您方才所说?莫非您近日来便只是做了这些事?”

“嗯?”

闻声,李宽愣了一下,直起身抬头看了出声之人一眼。

哦,原来是魏征这喷子啊。

“郑国公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本王说的还不够明白吗!本王一腔赤血,从来只奉行与人为善,多行义举,何时做过伤天害理,偷鸡摸狗的事情!”

“您可不要瞎说哦,小心我告您诽谤。”

李宽眉头微皱,警惕的盯着魏征,身体还稍稍往后挪了挪。

以前他犯错的时候。

别人开口一般都容易混过去,只要魏征这老喷子一开口,那绝对不是说教几句就能过去的。

轻则关禁闭、抄典籍,重了可能还会挨棍子。

见李宽如此表情。

魏征好似是求证了什么,脸上渐渐露出了一丝欣慰的意味。

“殿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善莫大焉!”

话落,他转身朝着李世民拜了拜,笑道:

“禀陛下,臣观楚王殿下有浪子回头之意。此为大善之举,当勤加勉励。故,臣恳请陛下,饶恕楚王朝堂失仪的罪过,免其责罚。”

魏征的声音清脆明亮,响彻在太极殿之内。

惊醒了发愣中的李世民与一众朝臣。

诸臣皆是对魏征的言辞,觉得惊骇,仿佛不敢置信一样瞪大着眼睛。

什么时候,他魏喷子会为楚王殿下求情了?

当年那朝堂上引经据典,唾沫飞扬,指着楚王鼻子骂的身影,去哪了?

当然,这都是玩笑话。

一些认识他的臣子也都知道。

魏征是直臣,不是庸臣,他所求的是让皇帝、皇子端正德行,做天下表率。

他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指指点点的喷子。

而是他本身就是道德的制高点,所言所想,只为了指出皇帝行为的不妥。

而在龙椅上,李世民更是在回神之后,望向台下的李宽,脸上露着一抹欣慰的笑容。

他扬起一手,轻抚起自己不多的胡须,语气赞许的道:“不错不错,狻猊(SUanni)有心明德典行,知错改错,朕心甚慰啊!这下,朕与皇后也能多省心些了。”

对于李宽能少闹些乱子,李世民不可谓不高兴。

李宽自选择摆烂之后,为了营造自己不讲规矩,纨绔子的人设,每天干的混蛋事少说得有一箩筐。

而他又不像李愔那个混小子,人事不做,专干畜生事。

李宽做事虽然出格,却多是鸡毛蒜皮的小错,为人却是异常的嫉恶如仇。

他所做的善事,几乎和错事一样多。

更是将‘不讲规矩’四个字,完美的实施到底。

揍一些豪门子弟,那根本就是家常便饭。

像是长孙冲、杜荷这类纨绔子弟,几乎是三天一小揍,五天一大揍,时不时就闹得整个长安城鸡飞狗跳的。

你说这要是责罚的狠些吧,又罪不至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章浪子回头?(第2/2页)

你要是不罚他吧,他又给你来劲,非得整点更破的事,让你不得不罚他。

相比起来,这什么逛青楼、揍长孙冲、偷看寡妇洗澡,压根不算事。

去年这小子就因为吃饭路过,碰到一个身世凄惨的流民。

硬是连夜驱马三百里,砍了人当地的县尉。

你说这种事你罚他吧,倒也说得过去。

虽说是当地县尉谋财害命,密谋杀害了人家一家七口,死有余辜。

可毕竟,李宽枉顾了国法私斩一地官员,按律应当剥爵削禄,甚至直接斩首都不过分。

不过,问题就在于。

当时李宽所在的郡县,恰巧就遇到吐谷浑犯边。

又恰巧统兵大将回朝受封,大军群龙无首,又恰巧他临敌不乱,召集当地郡县府兵,以三千人之力,全歼了敌人一万大军。

吓得吐谷浑国主八百里加急遣使求和。

这也致使,他功过同时加身。

当时,不仅李世民,就连满堂的朝臣也觉得难办起来。

说要罚他吧,见到李宽统兵天赋的一众将军们,吵的是脸红脖子粗,恨不得拔刀砍人。

你说要是不罚吧,那一个个谏官脑瓜子硬是往太极殿的柱子上撞,拦都拦不住的那种。

最终,还是李世民决定,功过不可相抵。

先是加封李宽食邑三百户,赐钱百金,又关他一月禁闭,罚俸半年,以惩其错。

要说李宽的统兵天赋从何而来,除了他自己,怕是没人知道。

他最早表露出统兵天赋的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贞观元年,幽州王罗艺造反。

而最为出名的,则是贞观三年时。

不知从哪得知东突厥犯边的李宽,连夜拽着李承乾,领着几十个护卫便出了长安。

等李世民接到消息时。

二人已经到了太原,给当时太原王家的族长吓得着实不轻,一边派人通传李世民,一边好好伺候着李宽二人。

若是李宽一人还好,可TM的他还带着李承乾。

大唐太子要是死在他们的地盘,气疯的李世民怕是真会给他们来个九族消消乐。

时下,王家族长是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李宽也借着李承乾的身份,和太原王家对周边郡县的影响力,召集了一万骑兵。

另一边,情绪焦急的李世民传令周边郡县。

若是能将李宽抓回来,官升三级,兵升一等。若是不能,便一切以李宽号令为主,务要护卫二人平安。

而李宽也借着李世民给的便利,起兵北上。

硬是将颉利带领的五万大军给杀的大败,并继续深入漠北,一路追一路杀,连端东突厥数十座大小庭帐,斩杀数万,俘虏十余万。

李宽以十岁多几个月的年纪,打出了自霍去病之后,又一次封狼居胥的千古传奇!

在李靖带着六路大军赶到时,他已经押着颉利、突利二可汗回来了。

自此,李世民早已谋划好的灭东突厥战争,只剩下了收尾阶段。

而经后世野史记载。

那战之后,皇宫内常常传出哀嚎叫声,半月不息。

更甚至,有护卫声称见到过突厥士兵的冤魂。

而楚王李宽,也经此一事后,老实的在弘文馆深造了半年(据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李姓皇帝所说)。

……

pS:千年之后,后代史学家在唐楚王墓中,挖出了楚王李宽的列传,上面记载了,旁人询问李宽发动那场战争的原因,他的回答。

如下——

“那次啊?就是我吃火锅时突发奇想,想要开一家全大唐连锁的火锅店,赚点小钱钱。可又没找到稳定的羊肉来源,就派人跑到东突厥想开展一下羊肉贸易。

没想到,颉利那个绿壳王八龟孙贼竟然黑吃黑,将劳资好不容易攒的小钱钱给吞了!还写信讽刺劳资!

劳资能受这气?!

连天明我都懒得等,就拽着我大哥跑去干他!谁知道这孙子打架不咋地,跑的是真他娘的快!我追了他半个多月,砍了他几十个亲戚,才在山里将那小子给逮到!”

此番发现,几乎震惊了整个史学界。

可《唐书·楚王传》却是明确记载着——楚王宽,乃见百姓疾苦,难食肉糜,遂生怜悯,以引兵,夺草原千里疆域,殖养牲畜。

一番比较下,众多史学家纷纷否定了这篇传记。

楚王李宽乃古之圣人,胸怀天下,怎会有如此狭义的心胸,更何况,谁家古籍是用大白话记载的!

自那之后,楚王墓便被认定为后人建造的衣冠冢。

甚至在网络上有预言家推测,真正的楚王墓建在了月球背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