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 第287章 玻璃狂潮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第287章 玻璃狂潮

簡繁轉換
作者:天下第一等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9 01:24:5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87章玻璃狂潮(第1/2页)

与此同时,在大周朝的各个角落,从繁华的江南到富庶的中原,一股“玻璃热”正在悄然兴起。

一面小小的玻璃镜子,在贵族圈子里能卖到上百两银子,而且供不应求。

那些用玻璃制成的杯盏、摆件,更是被炒到了天价。

无数商队带着重金涌向青麟郡,只为求购这种新奇而珍贵的“琉璃”。

青麟郡郡守府,账房内。

宋清和拿着算盘,手指翻飞,噼里啪啦打得飞快。

他的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狂喜和激动。

旁边,李德全和张富安也是凑着脑袋,看着账本上那一串串惊人的数字,眼睛都直了。

“多少?宋大人,快说说,这阵子光卖玻璃,咱们赚了多少?”李德全搓着手,急不可耐地问道。

宋清和放下算盘,深吸一口气,声音都带着颤音:“德全叔,富安兄弟!你们猜猜?仅仅这两个月,光是玻璃制品的销售额,扣除所有成本,纯利……纯利超过一百八十万两白银!”

“嘶——”李德全和张富安同时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溜圆。

一百八十万两!这是什么概念?大周朝一年的赋税收入,也不过千万两左右!这才两个月,光靠卖玻璃就赚了这么多?

“我的乖乖!”李德全咂舌道,“这简直比抢钱还快啊!想当初咱们青山村,一年到头能有个几百两结余就谢天谢地了!”

张富安也是激动得满脸通红:“一百八十万两……这得能买多少粮食?能造多少兵器?能给多少兄弟发饷钱啊!”

宋清和拿起账本,感慨道:“这还只是开始!玻璃的需求极大,咱们的产量还在不断提升。

而且,按照大人的吩咐,咱们并没有竭泽而渔,而是控制着出货量,维持着高价。

这玻璃,简直就是一座挖不尽的金山!有了这笔钱,咱们郡里想做什么,都有底气了!”

............

几天后,郡守府议事厅。

林萧坐在主位,宋清和、李德全、孙明德、张富安等核心成员齐聚一堂。

“都说说吧,最近这段时间,各方面的情况如何。”林萧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

宋清和率先起身,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大人,政务方面,自接收流民以来,全郡登记在册的总户数已突破二十五万户,丁口超过一百一十万。新安置的流民已初步稳定下来,大部分参与到了‘以工代赈’项目中,各地治安良好。”

“财政方面,秋粮入库顺利完成,官仓储粮已达三百五十万石,红薯土豆等杂粮更是不计其数。

玻璃产业获利丰厚,两个月纯入一百八十万两,极大缓解了财政压力。

各县商贸持续复苏,税收稳步增长。郡县乡三级学堂运转正常,蒙学孩童已近四万人。”

接着是李德全,他红光满面,声音洪亮:“林萧哥!咱们村一级的架子顶用得很!新来的百姓看到咱们这边的日子,心里都踏实,干活也卖力气!

现在各村都在忙着兴修水利,修路搭桥。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

然后是孙明德,他站起来,腰杆挺得笔直:“萧哥!军事方面,青麟军总兵力维持在十万。燧发枪作坊那边,已经生产出合格的燧发枪近三千支,第一批一千支已经下发给老兵营熟悉操练,反响极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87章玻璃狂潮(第2/2页)

炮营那边,按照您的图纸,已经成功铸造出十二门青铜火炮,正在进行试射和调整!兵士们士气高昂,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最后轮到张富安,他如今负责技术研发和生产,地位日益重要。

他站起身,眼神明亮:“萧哥!钢铁厂那边,运行稳定,高炉运转良好,钢材产量和质量都在稳步提升,完全能满足武器和农具生产的需求。

玻璃厂已经走上正轨,除了镜子和器皿,平板玻璃的烧制技术也已成熟。

富安纺纱机的生产也在加紧进行,第一批已经交付给新成立的纺织作坊试用,效率惊人!另外,您交给我的那几本学问书,我已经组织人手誊抄,并让各作坊的管事和年轻工匠开始学习了!”

听完众人的汇报,林萧满意地点了点头。

人口增长,粮食充足,财政宽裕,军备更新,技术进步……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规划,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这个他一手打造的势力,根基越来越牢固,羽翼也日渐丰满。

“很好。”林萧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大家这段时间都辛苦了,成果斐然。”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粮食有了,钱也有了,新武器也开始列装。接下来,有几件事要抓紧办。”

众人精神一振,齐齐看向林萧。

“第一,宋清和,玻璃生意继续做,但要开始有选择地出售,尤其是大块平板玻璃,优先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同时,纺织业要尽快发展起来,成立大型纺织工坊,吸纳更多的人口就业,特别是妇人。

布匹不仅要满足自用,也要作为我们新的出口商品。”

“第二,张富安,钢铁产量要继续扩大,为后续更大规模的武器换装和工业发展打好基础。

燧发枪和火炮的生产不能停,质量要严格把关。

同时,那几本基础学问的推广要加快,可以开办专门的夜校或者技术培训班,尽快培养出一批懂技术、能创新的工匠人才。”

“第三,孙明德,新武器的训练要抓紧,尽快形成战斗力。

要组织几次实弹演习,让士兵们熟悉新武器的威力和战术。

同时,情报工作不能放松,密切关注周边各势力的动向。”

“第四,李德全叔,民生是根本。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优良农具,鼓励百姓发展养殖和副业。

对于新来的流民,要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尽快融入青麟郡,成为我们的一份子。”

林萧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稳:“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偏安一隅。青麟郡,只是我们的起点。

未来,我们要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我们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秩序,一个更加繁荣的世界!”

听着林萧描绘的蓝图,感受着他话语中蕴含的磅礴气势,宋清和、李德全、孙明德、张富安等人,无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是!谨遵大人号令!”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