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二一四一章 陛下提亲

天唐锦绣 第二一四一章 陛下提亲

簡繁轉換
作者:公子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2 15:59:43 来源:源1

太宗皇帝驾崩之前曾与大臣、宗室商议,无子女所出的妃嫔前往感业寺出家,吃斋念佛、修习经文、静心养性,不过尚未有制度拟定便驾鹤西去,这一想法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李承乾登基之后,对其父之妃嫔颇为礼遇,...

李清回到龟兹后,安西局势表面上已趋于平稳,但暗流仍在涌动。封常清率军剿灭李嗣业残余势力的同时,李清亲自坐镇军政司,着手对安西各镇军政体系进行彻底整顿。

赵元虽已接手军政司事务,但面对盘根错节的旧党势力,仍显力不从心。不少将领对新政心存抵触,甚至有部分人暗中串联,意图对抗李清的改革措施。

“大人。”赵元忧心忡忡地向李清禀报,“属下虽已按您的条例推行新政,但军中将领多有不满,尤其原李嗣业麾下将领,更是明里应承,暗中抗拒,属下恐久而久之,恐生变故。”

李清神色沉稳,缓缓道:“你无需焦虑。改革之难,不在一时之令,而在人心之变。旧党残余虽仍在,但已失势,只要我们步步为营,终能将其彻底肃清。”

赵元点头,但仍有些迟疑:“属下明白,但若要彻底推行新政,恐怕还需一支强力的军力支持。”

李清微微一笑:“你放心,我早已安排。”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卫快步而入,拱手禀报:“大人,疏勒急报??封常清将军已率军包围李嗣业残部,战事即将展开。”

李清起身,目光如炬:“传令封常清,务必全歼敌军,不留后患。同时,命安西各镇主将前来龟兹,参加军议。”

赵元一怔:“大人是要??”

“正是。”李清沉声道,“若要彻底肃清旧党,就必须让他们亲眼看到,谁才是真正的安西主宰。”

数日后,封常清在疏勒大败李嗣业残部,将其首领生擒,押解至龟兹。

李清亲自审讯,面对昔日旧将,他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们可知罪?”

那名首领冷笑:“我们不过是为了自保,何罪之有?”

李清淡淡道:“自保?你们勾结吐蕃、回纥,意图复辟旧党,扰乱军纪,破坏安西稳定,此等行为,岂能以‘自保’二字掩盖?”

他挥手下令:“押下去,与李嗣业同罪,斩首示众。”

众人皆惊,纷纷跪地求饶,但李清不为所动。

“旧党残余,若不彻底肃清,安西永无宁日。”

斩首令下,安西军中震动。许多原本观望的将领,纷纷表态支持李清的新政,以表忠心。

与此同时,李清开始推行一系列新政,包括:

一、军政司全面接管各镇军务,统一调配兵力,确保军令畅通;

二、设立军纪监察司,由艾米尔亲自负责,专门查处军中贪腐、通敌、勾结旧党等行为;

三、推行军功晋升制度,打破旧党世袭格局,激励将士奋勇作战;

四、设立军械司,统一管理军械供应,杜绝贪腐与私兵现象;

五、设立军屯制度,鼓励军士屯田自给,减少对朝廷粮草的依赖。

这些新政的推行,虽在初期遭遇诸多阻力,但李清凭借铁腕手段,迅速镇压反对势力,使得安西军政体系逐步趋于稳定。

然而,就在安西局势逐渐明朗之际,一封来自长安的密报,却让李清眉头紧锁。

“吐蕃已遣使至回纥,意图联合回纥、突厥、南诏,共抗大唐。”

李清凝视着密报,心中已然明了??吐蕃此举,显然是想趁安西动荡之际,趁虚而入。

“看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他立即召见封常清与赵元,沉声道:“吐蕃已与回纥勾结,若不及时应对,西域恐将陷入四面受敌之境。”

封常清皱眉:“大人之意,是要先发制人?”

“不错。”李清点头,“我已命吐蕃密探司主事李延年,设法破坏吐蕃与回纥之盟。同时,我将亲自前往疏勒,调遣安西、龟兹两镇兵力,以防突厥趁机南下。”

赵元迟疑道:“大人,若此时调兵疏勒,龟兹防务恐空虚。”

“无妨。”李清淡然道,“我已命郭知运秘密调遣两万禁军,进驻陇右,若吐蕃真有异动,便可迅速驰援。”

封常清抱拳道:“属下愿随大人前往疏勒,誓死守卫边疆。”

“很好。”李清目光坚定,“此战若胜,安西可稳,西域亦可稳。”

夜色深沉,龟兹城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李清那张沉稳如山的脸庞。

他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黄沙,心中前所未有的坚定。

“真正的改革,才刚刚开始。”

翌日清晨,李清便召集安西军政司诸将,正式宣布调兵疏勒的决定。

“此次调动,非为剿匪,而是备战。”李清语气沉稳,“吐蕃已遣使至回纥,意欲联合诸部,共抗大唐。若其联盟成立,西域将陷入四面受敌之境。”

众将闻言,神色各异,有人震惊,有人疑惑,也有人面露忧色。

李清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安西乃大唐西域门户,若失,则西域不保。我已命人加强龟兹防务,并调遣两万禁军进驻陇右,以策万全。”

赵元站出一步,拱手道:“属下愿留守龟兹,确保军政司稳定。”

李清点头:“甚好。你负责龟兹防务,同时继续推行新政,务必确保军政司稳定运作。”

封常清则抱拳道:“属下愿随大人前往疏勒,协同调兵备战。”

“很好。”李清目光锐利,“即日起,我与封将军率安西主力,开赴疏勒,以防突厥南下。”

命令下达,安西军顿时动员起来。各镇兵马整装待发,士气高涨,军纪严明,较之往日,已大不相同。

数日后,李清与封常清率军抵达疏勒,立即展开布防。

疏勒地处西域要冲,北接突厥,西邻吐蕃,是大唐在西域的重要据点。李清深知,若此地失守,吐蕃与突厥便可长驱直入,威胁安西乃至整个西域。

“封将军。”李清站在疏勒城楼上,远眺北方,“你即刻整顿城防,调集精锐,务必确保疏勒无虞。”

封常清抱拳领命:“属下明白。”

李清又召来斥候统领,沉声道:“你即刻派出斥候,深入北疆,密切监视突厥动向。若发现其有南下迹象,立即回报。”

斥候统领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李清亲自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急送至长安。

信中写道:

“吐蕃已遣使至回纥,意图结盟。安西已整军备战,然西域局势危如累卵。若吐蕃与回纥、突厥、南诏结盟,大唐将陷入四面受敌之境。请陛下速派使臣前往回纥、南诏,分化其联盟,以保西域无虞。”

写罢,他将信交予亲信密探,命其即刻启程。

夜深人静,疏勒城内,李清独坐书房,案前摆着一份最新的军情密报。

“吐蕃使者已抵达回纥王庭,正与回纥可汗密谈。据探子回报,吐蕃承诺以大量金银、战马为饵,引诱回纥与其结盟。”

李清眉头紧锁,心中已有决断。

“若不能破坏吐蕃与回纥之盟,西域将陷入危机。”

他立即修书一封,命人送往吐蕃密探司主事李延年手中。

“即刻行动,务必破坏吐蕃与回纥之盟。必要时,可采取非常手段。”

密探领命而去。

李清望向窗外,夜色如墨,寒风凛冽,吹得城头旌旗猎猎作响。

他缓缓起身,走到案前,取出一卷地图,仔细研究西域局势。

“吐蕃若联合回纥、突厥、南诏,大唐将陷入四面受敌之境。必须在他们正式结盟之前,予以破坏。”

他心中已有计策,只待时机成熟,便可施行。

数日后,一封来自长安的急报抵达疏勒。

“陛下已命郭子仪为使,前往回纥,劝说其放弃与吐蕃结盟。同时,朝廷已命兵部尚书郭知运,率两万禁军,开赴陇右,随时准备支援西域。”

李清看完密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陛下果然英明。”

他随即下令:“即刻修书一封,命李延年配合郭子仪,设法分化回纥与吐蕃之盟。”

与此同时,李清亲自巡视疏勒城防,检查军备,确保万无一失。

夜色中,疏勒城头灯火通明,士卒列队巡逻,战马嘶鸣,整座城池已进入战备状态。

李清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黄沙,心中无比坚定。

“真正的改革,才刚刚开始。”

他缓缓转身,对身旁的封常清道:“封将军,我已命人调集安西、龟兹两镇精锐,准备迎战突厥。”

封常清抱拳道:“属下愿随大人出征。”

“很好。”李清目光如炬,“此战若胜,西域可稳。若败,则大唐将陷入四面受敌之境。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封常清郑重地点头:“属下明白。”

夜风呼啸,吹动李清的衣袍,他站在城楼上,目光坚定,仿佛已看到胜利的曙光。

“真正的改革,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