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13章 代销店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13章 代销店

簡繁轉換
作者:跑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5 13:11:01 来源:源1

李哲从地里返回,溜达到了李卫东家门口,看着绿色的大门虚掩着,推门走进去,“哥,在家不?”

“在咧。”院子里,李卫东正光膀子擦洗,拽下搭脖子上的白毛巾抹了把脸,“早起骑车去县里刚回来,有啥事?”

马来小打帘子出来,“二叔来了,进屋坐。”

“嫂子甭忙活,屋里头闷得慌,院里坐着倒凉快。大丫呢?”

“跟着跑了一天,早累了,躺在炕上就睡了。”马来小从屋里搬出两马扎,递给李哲,“坐这个。”

李卫东穿上洗的发白的蓝色条纹背心,捶着腿肚子直咧嘴,“骑了大半天,两条腿都打颤。”

“我今个也坐着马车去了县里,人倒是不累,就是颠的屁股疼。”

李卫东说道,“啥时候咱村也像县里一样修了柏油路就好了。”

李哲道,“会有那么一天的。”

马来小搬出榆木方桌,给兄弟俩倒上热水,拿着两个黄纸包走出来,“二叔,这是在县供销社买的零嘴,你尝尝。”

马来小打开纸包,一包是绿豆糕,一包是手指粗的江米条儿。

李哲捏起一根江米条放进嘴里,咬一口‘嘎嘣’响,又脆又甜,他有些年没吃了,乍一吃味道还不错。

嫂子虽然不错,但这么热情招待,还是头一次。

李哲略一思索,大概知道原因了,他也没点破,将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老二,你要建的蔬菜大棚,我大概知道是个啥东西,但这东西以前没人弄过,感觉风险不小……不过,你脑子活泛,真要下定决心干,俺也不拦着。

哥帮不上啥大忙,就有一膀子力气,你咋说,我就咋干。”

对于大哥的反应,李哲并不意外,这家真正做主的是马来小,“嫂子,你咋看?”

似乎没想到李哲会问她,马来小稍一愣神,“你哥说的,就是俺想说的,打虎还得亲兄弟呢,他不帮你帮谁。

不过娘那头......你提前掰棒子的事说通了?”

“爹跟她提过,嘴上没说啥,心里还别着劲儿呢。”李哲轻叹一声,无奈道,“嫂子,你明个有空吗?晌午能不能搭把手?娘的脾气你也知道,真要犯倔,大家都得饿肚子。”

“早起儿我就过去,把大丫扔给娘,她不做饭,还能不管孩子。”马来小笑着应道。

这忙,她还真乐意帮。

李哲坐了一会,婉拒了两人留饭,回家了。

李卫东两口子跑了一天,早就折腾累了,随便垫吧两口,天一擦黑就躺下了。

“还是炕上舒服。”李卫东四仰八叉的躺着,伸伸懒腰,“媳妇,你说信用社贷款能批下来吗?”

马来小扭过头,侧躺着,“俺瞅着问题不大,二叔能贷款,恁是他哥,咋就不能。

人家办事员同志也热络,一口一个同志叫着,巴不得咱们多贷点款。”

李卫东笑道,“还真让老二说着了,银行五年存款利息涨到了10.80%,将信用社的贷款存进银行,一年可不少赚呢。”

马来小哼道,“人家二叔贷款是正经营生,你倒好,就指着那点利息。”

“媳妇,这利息可不少了,比咱家一年赚的都多,再说了,一个家族不能都打拼,还得有个守业的不是。

说句不好听的,老二真要亏了,咱这当哥嫂的还能让他饿着?”

马来小点点头,赞成道,“等这件事真办成了,咱得好好谢谢二叔。”

“都是亲兄弟,说谢就远了。”虽说分家了,李卫东心里觉得还是一家人,没必要分的太清,就像收庄稼、建大棚这些事,哪怕李哲不叫,他也会去帮忙。

在他看来,都是自家的事。

清早,李卫东吃过早饭,拿着镰刀和几个尿素袋出门了。

他到了老宅,见门口停着一辆马车,父亲和赵铁柱坐在院子里聊天。

李卫东和两人打过招呼,问道,“老二呢?咱啥时候去地里收玉米?”

“他去代销店买肉,说晌午给咱们加餐。”老李站起身,背上墙边的木篓,“咱们不等他了,趁着凉快早点干,天热了再歇。”

三人带上工具,坐着马车去村北地里。

代销店在村子中心,门前有块空地,搭着简易的遮阳棚,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打牌、聊天,是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

李哲掀开纱帘,走进代销店,里面有五十平米左右,店不大,商铺内的商品却齐全。

一个中年女人拿着鸡毛掸子扫货架,她身材高挑、容貌端庄,秀气的五官可以看出,年轻时应该很漂亮。

李哲打招呼,“婶子,忙着呢。”

女人叫张玉珍,大队时期就是代销店的代销员,八十年代初供销社改革,张玉珍承包了代销店,跟老公一起经营,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李哲来了,可是有些日子没见了,要点啥?”

“有猪肉吗?”

“有,早上你叔刚进的货。”张玉珍领着李哲走到货架后面,指着案板上的猪肉,“你瞅这肉多鲜亮,要多少?”

“来两斤肉吧,肥点的。”李哲喜欢偏瘦一些,五花三层那种,奈何,他的口味在这个时代属于另类。

“你瞅这块肉咋样,膘有四指厚。”

“行,就这块。”

张玉珍麻溜的将肉切下来,放到秤上,“二斤二两高高的。今天肉价1.95元一斤,一共是4.29元。还要点啥?”

李哲在店里转了一圈,又要了两斤豆腐、两斤粉条、一条荷花香烟、两斤散酒。

汾酒虽好,但太贵了,当不了口粮。

张玉珍一边装东西,一边问,“买这么多东西,家里来且了?”

“家里有点活,亲戚过来帮忙。”

“那是得好好招待。”张玉珍道,“最近咋没见你娘,忙啥呢?”

“在家带孙女呢。”李哲敷衍了一句,别管家里啥情况,外人面前场面话还得说。

“让她别老在家待着,得空来我店里歇会,人多热闹。”

李哲没答话,结账后就离开了。

别看张玉珍表面热情,但两家人的关系并不亲近,很少走动。

如果村里不是只有这一家代销店,李哲也不会来这里买东西。

上辈子,李哲年轻的时候,就知道母亲和张玉珍不对付,或者说母亲单方面不喜欢张玉珍;在李哲的印象里,张玉珍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他也有些纳闷,母亲为何不喜欢对方。

出于好奇,李哲也问过母亲,但她不肯说,问急了,就开始发脾气。

直到前几年,李哲才从大嫂口中得知缘故,王家和张家是邻居,王秀英和张玉珍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很好。

长大后,媒婆给王秀英说了一门亲事,相看时张玉珍也在场,男方是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很招人喜欢。

不过,相看结束后,男方那边就没了动静。

半年后,小姐妹张玉珍反倒突然要订婚,订婚当天王秀英也去了,觉得男方有些眼熟,仔细一瞅,不就是半年前跟自己相亲的帅小伙嘛。

打那之后,两个小姐妹就开始闹别扭。张玉珍也试图缓和关系,王秀英并不买账。

张玉珍本性并不坏,上辈子,李哲家土坯房倒塌后,她送了很多生活物资,给钱也不要。

晚年,王秀英和张玉珍的关系缓和了,王秀英时不时的来代销店坐坐,总的来说两人关系比较复杂,上辈人的事李哲也不想掺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