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 第531章 河曲大捷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第531章 河曲大捷

簡繁轉換
作者:纪武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0 14:45:29 来源:源1

巳时三刻的阳光斜照在青石板路上,林臻刚下朝回来,腰间的玉带还未松解。

天气越来越好了,林臻也懒得坐马车。

第一是因为马车过于高调,出行的时候百姓见到全都要停身行礼,很耽误事情。其次马车里的空间太小,林臻坐一会儿便会感觉到压抑。

阳光不错,侯春跟在林臻身后,哥俩组成一个帅气组合,引得路过美少女纷纷侧目。

林臻说:“猴子,你岁数也不小了,该结婚了吧?”

“世子去年不是说要给属下介绍一个么?”侯春这话说得不咸不淡,好像有点埋怨的意思。

林臻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说,“一定一定,这次一定给你介绍个好的!”

“不用了,其实属下已经心有所属了。”

“哦?谁家的姑娘?钱的问题不用担心,我有。”

“不不不,世子给属下的月例足够结婚的,但是...她是大家闺秀,咱是当兵的大老粗,所以属下一直不敢对她开口。”

侯春难得露出一丝腼腆的神情,这倒是让林臻更加好奇。

大家闺秀?

这个类别倒是符合他的性格,当初林臻说要把青竹赏赐给他的时候,他还嫌弃人家身份不要,这件事情给青竹造成了一定的心理伤害,以至于那妮子现在就跟着王爷。

王爷去哪她去哪,即便在前线也是如此。

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当不成你媳妇,那我就当你奶奶。

林臻说,“你说了半天到底是谁家姑娘啊?”

“礼部主簿的闺女,叫郭然,小名然然。今年十六岁。”

“嗐,你说的是老郭家那个闺女啊?就是八岁写出的诗文能卖钱那个小丫头?”

“对对对。”侯春点头如捣蒜似的,“就是她!上次属下去给玲儿准备襁褓,在布庄买布,遇到她和她的丫鬟出来,当时属下就喜欢上她了,但是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人家是大家闺秀,咱哪能配得上啊。”

“胡说八道,你是我林臻的护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什么配不上的?等着,这门亲事我亲自去说。”

“多谢世子,但...”侯春变得支支吾吾的。

林臻不耐烦地说:“有什么就说,嘟囔什么?”

“是,属下不想强迫她,如果她不愿意的话,就别强求了。”

林臻很正经地看了看他。

按理说,侯春也算传统男性,居然还在乎女方怎么想,看来他是真喜欢上郭然了。

林臻点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但是他知道,就算然然不愿意,她父亲郭鑫也会强迫她愿意。

因为这是能和林臻搭上线的最好方法,除此以外,明眼人都知道,侯春的成就远不止于此,可以说前途无量。

况且侯春没有什么家人,底子也干净,可以说帅气多金,年轻俊美。

郭鑫会答应这桩婚事的。

“号外!号外!”

两人走着走着,便听见前方传来孩童尖锐的叫卖声。

街角处,一个扎着冲天辫的男孩浑身插满报纸,腰间系着的粗布围裙上歪歪扭扭绣着大乾时报字样,手里挥舞着泛黄的宣纸,跑得小脸红扑扑的。

“号外号外!摄政王攻克河曲,大乾兵锋直指北燕皇城!号外!”

他的布鞋磨得发亮,每跑几步便要伸手按住头顶的报纸,生怕被风吹散。

侯春手按刀柄护在身后,望着男孩衣襟上印着的报头,眉头微蹙:“世子,这不对啊,军机处三天前还说河曲之战胶着,北燕军负隅顽抗,怎的今日就攻克了?”

他的目光扫过街道上围拢的百姓,卖豆腐的老汉正踮脚看报,茶馆里的茶客们争相传递纸张,油墨味混着蒸腾的水汽飘来。

“王爷就是牛逼啊!”

“你看,现在全世界谁还能打得过大乾!?”

“我们大乾士兵就是英勇!这次定要好好拾掇这些北燕的狼崽子。”

“大乾无敌!”

林臻听着百姓欢呼声,脸黑的像锅底。

他停步接过侯春买回来的报纸,指尖触到宣纸上未干的墨迹,油墨味混着街角烧饼摊的麦香扑面而来。

宣纸右上角盖着朱砂印的加急二字,头条标题用粗笔写着“摄政王铁骑破河曲,北燕守将夜遁逃”。

内文详细记载了交战时间、兵力部署,甚至用木炭条画了简略的攻防示意图,箭头直指北燕皇城方向。

“军机处有消息传回来吗?”林臻指尖划过纸上的朱砂批注,目光扫过街巷上来回奔走的报童,他们腰间的牛皮包里塞满报纸,像一群不知疲倦的麻雀。

侯春低头抱拳道:“回世子,末将今早刚查过军报,别说攻克河曲,连王爷的帅帐动向都未更新。”

他凑近半步,压低声音,“末将前日还见军机处的八百里加急马队在路上,这报纸却比军报早两日,怕是有暗线直通前线。”

青石板路上,卖糖葫芦的老伯正给报童递山楂,竹棍上的红果映着阳光:“小顺子,给爷爷留张报!”

男孩忙不迭塞过一张,又转身跑向绸缎庄,衣摆带起的风掀起报纸边角,露出内页战地记者亲历的小标题。

林臻将报纸折起塞进袖口,墨玉扳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去报社。”

......

报社位于朱雀大街西首,原先的青瓦小院已扩建为三进的宅院,门前两盏气死风灯还未撤下,灯面上绘着“铁笔如刀,直书天下”的对联。

东西两侧的绸布庄和米铺被打通,朱漆大门敞开着,十几个小厮抱着刻版进进出出,院墙上钉满木板,贴满各地送来的消息纸条,风过时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无数只蝴蝶在振翅。

跨过门槛时,林臻听见东厢房传来激烈的争论。

“这篇写摄政王粮草不足的稿子绝对不能发!”

“可战的记者王三牛亲眼看见运粮队遭北燕骑兵突袭!王爷那边缺粮草是事实啊!”

“事实也不行,你这样一来会给群众造成恐慌,损害王爷的权威!”

“我们做编辑的不就是要把事实公之于众吗?否则还要我们做什么!”

“你!”

油墨味更浓了,混合着后院印刷坊传来的炭火气息,显见工匠们正在赶制新的刻版。

主厅内,主编陈墨正伏在雕花案上写稿,狼毫在宣纸上走得飞快,鼻尖几乎要碰到纸面。

听见脚步声,他头也不抬:“今日新闻已截稿,有事明日——”

抬头看见林臻腰间的羊脂玉麒麟佩,立刻扔下笔起身,衣摆扫落案头的铜镇纸,惊起一阵墨香。

“参见世子!”陈墨慌忙作揖,发间还别着根记录用的炭笔,袖口沾着点点墨迹,“不知世子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他弯腰捡起镇纸,案头堆积的文稿里,一张绘着北燕皇城布防图的纸张滑落,边角处标着战地记者王三牛绘,城墙缺口处还用红笔圈出可强攻三字。

林臻扫过地图上的红绳标记,那些据点用不同颜色的丝线连接,宛如一张巨大的蛛网:“河曲之战的消息,你们如何得知?”

他的手指敲了敲报纸上的头条,声音里带着一丝冷意。

陈墨一愣,目光落在林臻手中的报纸上,喉结滚动两下:“世子还不知?咱们报社在前线派了三十名战地记者,各个扮成商队伙计、流民,甚至有胆大的混入北燕军营了。”

他指向墙上悬挂的牛皮地图,河曲城处贴着张染血的纸条:“他们用飞鸽传书送回消息,而且基本每天都有新消息,八百里加急再快也追不上鸽子啊。”

侯春凑近地图,看见河曲城标记旁画着只展翅的鸽子:“飞鸽传书?军中信鸽都有特殊标记,你们的鸽子如何避开检查?”

“回大人的话。”陈墨从案头抽出个锦囊,里面装着指甲盖大小的银哨,“咱们用的是漠北雪鸽,羽毛纯白无杂,北燕人只道是寻常野鸽。”

他捏起银哨轻吹,声音尖细如蚊呐,“每只鸽子腿内侧都绑着浸过密药水的绢布,消息用米汤书写,火烤即显。”

林臻指尖划过地图上的红绳,想起方才报纸上的攻防图,与他所知的军机处密报几乎一致:“这些消息,比六百里加急快多久?”

“最少快两日!”陈墨语气里带着自豪,却在触到林臻冷凝的目光时低了声音。

“上月的定襄之战,咱们的记者藏在粮草车里,王爷刚破城,消息就传回了。有些将士托记者带出的家书,比军邮快了整整十日。”

主厅西侧的隔间里,三位副主编正在校稿,其中一人突然举着竹简冲出,腰间的校稿玉佩叮当作响。

“主编大人!北燕援军动向有误,战地记者新传信——”副主编看见林臻立刻噤声,竹简“啪”地掉在地上,滚到林臻脚边。

林臻弯腰捡起竹简,看见上面用密语写着“北燕左贤王率军五万驰援河曲”,与报纸上“守将夜遁”的消息截然不同。

“为何报纸上未提援军?”

陈墨额头沁出细汗,抬手擦了擦:“回世子,咱们有规矩,对军心不利的消息需等军机处确认后再发。”他翻开条例,指着其中一条:“就像今日河曲大捷,也是等三位记者的消息相互印证,又派飞鸽去军机处核实,才敢刊发的。”

院外忽然传来鸽哨声,比寻常鸽哨更尖锐几分。

一只白羽鸽子掠过天井,翅膀上绑着染血的绢布,落地时险些栽倒。

陈墨慌忙接住,拆出里面的纸条,手指颤抖着展开,脸色剧变:“世子,刚收到最新消息——河曲守将诈降,王爷中了埋伏!”

侯春立刻按刀上前:“报上不是说攻克了吗?”

林臻抬手制止,目光落在纸条上的血手印,那掌纹清晰可见,显见是紧急时刻按上去的:“你们的记者,现在何处?”

陈墨声音发颤:“王三牛就在河曲城头。这是他用自己的血写的!”

他指向地图上河曲城的标记,“昨夜子时发出的信,按路程,此刻鸽群应该刚过雁门关。”

“够了。”林臻忽然转身。

“立刻停发所有关于河曲的消息,违者按通敌论处。”他望向陈墨煞白的脸,“明日随我进宫,好好向陛下解释你们的战地记者。”

“世子,下官...下官也是想把真实情况弄清楚啊,世子!世子!”

林臻根本不理他,心情沉重地走出报社。

他不相信林震仙会败,就算是北燕守将诈降也是一样,王爷不会看不出他们的小把戏。

而报社之所以能接到这样的消息,是因为战地记者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根本不知道什么消息应该传,什么消息应该等,什么消息应该装作不知道。

能自行发展出战的记者,林臻很欣慰,但是现在的官员都太着急了。

他们是一门心思地往上爬,只要有政绩,其他的都顾不上。

这可不行。

得想个办法,治理这种现状。

走出报社时,阳光已偏西,报童们还在叫卖河曲大捷,声音里带着天真的雀跃。

百姓们簇拥着讨论战事,有老者捋须赞叹摄政王神勇,有妇人担心儿子的安危。

林臻望着街角烧饼摊腾起的热气,想起纸条上的血手印。

那些藏在商队里、流民中的记者,此刻或许正躲在北燕箭塔下,用米汤在绢布上书写最后的战况。

侯春动了动嘴,说道:世子,这些记者虽然坏了规矩,却比军机处的探子还厉害。“

“厉害过头了。”林臻望着报社门楣上的新闻济世匾额,字迹在暮色中显得模糊,“当百姓都信报纸胜过信军报,当军情比军报早两日传遍街市,这天下的视听,便不再握在朝廷手中了。这不是好事儿啊。”

暮色渐起时,报社后院的印刷坊还在赶工,刻版与宣纸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

陈墨望着案头未发的援军消息,手指摩挲着银哨,忽然听见窗外传来马蹄声。

那是军机处的快马。

铁蹄敲打着青石板,带来真正的河曲战报,却比他们的鸽子晚了整整两日。

“主编大人,河曲战况突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