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 第753章 蒸汽动力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第753章 蒸汽动力

簡繁轉換
作者:纪武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5:05 来源:源1

帝京西郊,西山脚下。

秋日的阳光穿透薄云,洒落在层林尽染的山峦上,为这片远离尘嚣的土地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辉。

一座依山而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青灰色的砖墙拔地而起,高大的琉璃瓦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纵横交错的木制脚手架如同巨兽的骨架,覆盖着尚未完工的殿宇楼阁。

空气中弥漫着新木料的清香、石灰砂浆的微涩气息,以及远处传来的叮当凿石声、号子声和车轮碾过土路的辘辘声。

这里,便是由林臻亲自提议、楚惜灵主持筹建、工部与焚雷司倾力打造的帝国最高科研机构——格物院。

林臻一身靛青常服,未带仪仗,仅由两名亲卫随行,在工部侍郎陈景和焚雷司主事楚惜灵的陪同下,缓步行走在工地的临时便道上。

脚下是新铺的碎石路面,尚显粗糙。两侧,巨大的石料堆叠如山,成捆的木材码放整齐,满载砖瓦的牛车在监工的指挥下有序行进。

工匠们各司其职,或挥汗如雨地砌筑高墙,或攀爬在脚手架上安装梁柱,或埋头精雕细琢着门窗上的花饰,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殿下请看,”工部侍郎陈景指着前方一座已初具雏形、形制方正、高达三层的巨大殿宇,“此乃格物院主殿明理堂。按楚大人所绘图则,主体为砖石结构,内嵌钢筋骨架,琉璃瓦顶,殿内将设三层通高大厅,用于陈列大型器械模型、举办学术讲会。东西两侧配殿,分别为算学馆与格物馆,用于典籍收藏与基础研究。”

他顿了顿,指向主殿后方,

“后方依山势而建,乃百工坊区域,规划有冶铸、木作、机括、化工等数十座独立工坊,皆按楚大人要求,预留了大型设备安装空间和通风排烟管道。”

林臻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繁忙的工地:“工期进展如何。”

陈景躬身道:“回殿下,自三月破土动工,至今已七月有余。明理堂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内部砌筑与梁柱雕饰。东西配殿主体完工。百工坊区域地基已夯实,首批冶铸、机括两坊已开始砌墙。整体预计明年仲夏可基本竣工。”

他面露难色,“但部分特制大型设备,如水力锻锤、高温熔炉,需从海外定制或由焚雷司自行研制,运输安装耗时颇长,恐影响后续进度。”

“设备优先保障。”林臻声音沉稳,“所需银钱、物资、人力,尽予。海外采购,着张俪全力协调。焚雷司研制,楚卿统筹。”

“臣遵命。”楚惜灵清冷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她今日依旧一身靛蓝工装,外罩一件素色薄氅,左臂伤势已愈,清冷的脸上带着一丝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专注锐利,正手持一卷图纸,不时与身旁一名工部吏员低声交谈,指点着远处的建筑细节。

“灵儿伤势可痊愈了?”林臻目光转向她。

“谢夫君关怀,已无碍。”楚惜灵微微欠身,目光依旧落在图纸上,“百工坊通风管道设计需微调,以适配新式熔炉排烟量。”

林臻不再多言,示意继续前行。

一行人穿过尘土飞扬的工地,来到一处相对僻静、已搭建起简易棚屋的区域。

这里远离主体建筑的喧嚣,几座由原木和油毡布搭建的临时工棚内,传出有节奏的金属敲击声和低沉的机器运转声。

棚屋外,竖立着几根高大的木杆,上面架设着数条缠绕着黑色胶皮的铜线,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坳中。

“殿下,此处乃蒸汽动力与电磁通讯项目临时试验场。”楚惜灵引路,声音清冷平稳,“因主工坊尚未建成,先行在此开展基础试验。”

步入其中一座最大的工棚,一股混合着机油、煤炭和金属灼热的气息扑面而来。

棚内光线略显昏暗,却见一座庞然大物矗立中央。

那是一个由厚重铸铁和精铜构件组成的复杂机器,主体是一个巨大的卧式圆柱形锅炉,外覆隔热石棉,数根粗大的紫铜管道从锅炉延伸而出,连接着一个巨大的、带有飞轮和曲柄连杆机构的黄铜气缸。

锅炉下方,炉火熊熊,鼓风机嗡嗡作响,将热浪不断送入炉膛。

气缸上方,蒸汽喷涌而出,发出嘶嘶的声响,推动着巨大的活塞往复运动,带动飞轮和连杆发出沉重而规律的轰鸣。整个机器如同沉睡的巨兽被唤醒,散发着力量与热量。

“此乃初号机改良型。”楚惜灵走到机器旁,清冷的声音穿透机器的轰鸣,“参照海外瓦特式蒸汽机图纸,结合焚雷司材料工艺改进。

锅炉采用双层铆接钢板,内衬耐火砖,承压提升三成。气缸精铜铸造,内壁镜面研磨,配合改良活塞环,密封性提升五成。飞轮铸铁,配重优化,运转更平稳。”

她指着机器旁一根连接着飞轮轴、正在高速旋转的传动轴:“目前主要测试持续运转稳定性及输出功率。目标驱动大型锻锤、抽水机,乃至未来轨道机车。”

林臻走近几步,感受着机器运转时地面传来的微微震动和空气中弥漫的热浪与机油味。这轰鸣的钢铁巨兽,虽然粗糙简陋,却蕴含着改变世界的力量。他问道:“功率如何?”

“目前持续输出约十马力。”楚惜灵道,“相当于二十匹健马同时发力。然热效率仅一成五。燃料消耗巨大。下一步重点改进冷凝回路,提升热效率。”

“有何困难?”林臻问。

“材料精度。”楚惜灵指向气缸与活塞的连接处,“高温高压下,密封仍是难题。高精度轴承需特殊合金冶炼,尚在攻关。另,大型铸件成品率不足三成,废品堆积如山。”

“集中力量攻关。”林臻沉声道,“所需尽予。海外若有相关技术人才,不惜代价引进。”

“是。”楚惜灵应道。

离开蒸汽机工棚,楚惜灵引着林臻走向另一座较小的棚屋。

这座棚屋安静得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和松香混合的气息。

棚内陈设相对简单,几张宽大的木桌拼成工作台,台上摆满了各种精密的铜制零件、缠绕着漆包线的线圈、玻璃器皿、电池组(伏打电堆)以及一些结构复杂的木制模型。

几名身着靛蓝工装的研究员正伏案工作,或小心翼翼地绕制线圈,或调试着桌上的仪器,或记录着数据。他们神情专注,对林臻一行的到来恍若未觉。

工作台中央,摆放着一套奇特的装置。

一端是一个带有按键的木盒,按键下方连接着复杂的铜制杠杆和弹簧机构。

木盒内,可见缠绕着密密麻麻漆包线的电磁铁。

木盒通过两根缠绕着黑色胶皮的铜线,连接着数丈外另一端一个相似的木盒。

那端的木盒上方,装有一个可以左右摆动的金属指针,指针下方固定着一个刻度盘。

“此乃电磁电报机原型机。”楚惜灵走到装置旁,声音依旧清冷,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光,“原理基于安培定律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发送端按键控制电路通断,产生脉冲电流,通过导线传输至接收端,驱动电磁铁吸合释放,带动指针左右摆动,对应不同编码,传递信息。”

她示意一名研究员演示。研究员走到发送端木盒前,手指在按键上有节奏地按动。

随着他的动作,接收端的金属指针开始左右摆动,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另一名研究员紧盯着指针的摆动,迅速在纸上记录下一串符号。

“目前采用简易编码,点、划组合代表字母数字。”楚惜灵解释道,“传输距离受导线电阻、信号衰减限制。目前最远成功传输五里。目标百里乃至千里。”

“有何进展?”林臻问。

“绝缘材料改进。”楚惜灵拿起一段包裹着黑色胶皮的铜线,“焚雷司新制硫化橡胶,绝缘性、耐候性远超棉纱桐油。信号衰减降低三成。编码优化,效率提升。接收端灵敏度增强。然,”

她顿了顿,“长距离传输信号微弱,易受干扰,需中继放大技术,尚未突破。”

“干扰何来?”林臻追问。

“雷电、地磁、附近强电流设备皆可干扰。”楚惜灵指向棚外,“如隔壁蒸汽机启动时,此处指针便会乱颤。”

“可有对策?”

“屏蔽、接地、差分信号,”楚惜灵报出一串术语,“皆在试验。最根本需提升信号强度及抗干扰编码。”

“楚卿任重道远。”林臻目光扫过工作台上精密的零件和专注的研究员,“此物若成,千里传讯瞬息可达,于国于民功在千秋。”

“臣定当竭尽全力。”楚惜灵垂首,清冷的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离开电磁实验室,楚惜灵引着林臻登上工地旁一处地势较高的土坡。从这里俯瞰,整个“格物院”工地的全貌尽收眼底。主殿“明理堂”巍峨耸立,琉璃瓦顶在阳光下闪耀着庄严的光芒。

东西配殿轮廓初现。后方“百工坊”区域,地基纵横交错,如同大地的脉络。

更远处,山峦起伏,层林尽染。临时试验场的蒸汽机轰鸣声隐隐传来,如同大地的心跳。

“殿下,”楚惜灵站在他身侧,清冷的眼眸扫过繁忙的工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憧憬,“待格物院落成,百工坊启用,蒸汽机驱动万千器械,电报机连通四海九州,格物之学将真正化为改天换地之力。”

林臻沉默片刻,目光深邃:“灵儿可知此路艰险?”

“知。”楚惜灵声音平静无波,“然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此乃格物之本。”

“好。”林臻颔首,“所需尽予。人力、物力、财力,乃至权柄,皆可。唯愿楚卿莫负此心此志。”

“妾身谨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