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协律郎 > 0398 边士何罪

大唐协律郎 0398 边士何罪

簡繁轉換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9 16:21:24 来源:源1

第二天张岱起了一个大早,在家简单吃过早餐后,便直往皇城而去。

在前往尚书省之前,他先回太常寺官署溜达一圈。虽然他现在还在休沐补假,但都已经来到了皇城里,总不好学大禹过家门而不入。

在遇到各...

张岱见陈东如此惶急,便先命其坐下,又让仆人奉茶,才缓缓问道:“赵员外此番执拿你们,究竟所为何事?可是你们在工坊中犯了什么过失?”

陈东连忙摇头,面露惶恐之色,道:“八郎明鉴,我们做工一向勤勉,从未有过懈怠。昨日工坊刚收工,忽有赵员外亲率差役入坊,不分青红皂白便将我们十余人拘押,至今未释。坊中上下皆不知所由,上官亦不敢入司探问,只能来求八郎主持公道。”

张岱闻言,眉头紧锁,沉吟片刻,道:“赵员外乃考功员外郎,虽非选司正官,然亦属吏部,与我并无深交。他何以突然拘押工匠?莫非是因公廨本钱之事?”

陈东点头道:“据坊中人所闻,赵员外确是提及公廨本钱,言我等欠债未还,须得拘押以追偿。”

张岱闻言,脸色一沉,道:“此事荒唐!公廨本钱早在开元十年便已罢废,何来积债之说?更何况,你们本是征调工匠,非商贾富户,怎会牵涉其中?”

陈东面露苦涩,低声道:“坊中人也不知详情,只听差役说是奉赵员外之命行事,其余一概不言。”

张岱冷笑一声,道:“赵员外此举,分明是借题发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顿了顿,又道:“你且安心,此事我自会查个水落石出。若赵员外果真借旧制之名,行私利之实,我必不会坐视不理。”

陈东听罢,感激涕零,连连叩首道:“八郎仁义,群等若能脱困,必当永志不忘!”

张岱摆手道:“你且先回去,安抚众人。我即刻入司查问,若真有此事,我定当为你们讨个公道。”

待陈东离去后,张岱便命人备马,准备入司。孟浩然在一旁听得真切,忍不住问道:“六郎,此事恐非寻常公务,赵员外为何偏偏在此时针对工匠?莫非另有隐情?”

张岱神色凝重,道:“此事确实蹊跷。赵员外素来行事谨慎,若非受人指使,断不会贸然拘押工匠。我怀疑,此事或与近日科举之事有关。”

孟浩然闻言,神色一动,道:“你是说……后日那场诗会?”

张岱点头道:“正是。后日我与几位士子小聚,虽说是诗文之会,但难免不被有心人视为选司风向。赵员外若欲借机生事,借此打压我等,也并非不可能。”

孟浩然皱眉道:“若真如此,赵员外此举未免太过冒进。毕竟公廨本钱已废,他若以此为由拘押工匠,实属违制。若被御史台察觉,恐怕他自身也难保。”

张岱冷笑道:“所以他才急于行事,趁御史台未察觉之前,先行施压。若我不出面,此事便不了了之;若我出面,他便可借此弹劾我干预吏部事务,使我陷入被动。”

孟浩然听罢,心中一凛,道:“如此说来,此事非但关乎工匠,更是你我之争。”

张岱点头道:“正是如此。赵员外此举,实为试探。若我退缩,则他得寸进尺;若我迎难而上,则他必遭反噬。”

孟浩然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你入司之后,当如何应对?”

张岱道:“我当先向选司查问此事,若确有其事,便当面质问赵员外。若他执意不改,我便上奏御史台,揭其违制之罪。”

孟浩然点头道:“如此甚好。然则,你亦须谨慎行事。赵员外既然敢如此行事,必有后手。若无十足把握,切莫轻举妄动。”

张岱笑道:“山人放心,我自有分寸。”

说罢,便翻身上马,直奔吏部。

??

张岱入司后,果然查得赵员外确有拘押工匠之事,并以公廨本钱为由,责令其偿还旧债。张岱当即求见赵员外,却被其以公务繁忙为由拒之门外。

张岱并不气馁,次日便亲自前往赵府,欲当面质问。然而赵员外竟闭门不见,只遣仆人传话,称此事已报御史台,张岱若欲干预,须得御史台许可。

张岱见赵员外避而不见,心中已然明白,此人背后必有靠山。若非有人授意,赵员外断不敢如此行事。

他回到家中,便召集几位心腹幕僚商议对策。其中一人道:“赵员外此举,实为投石问路。若无御史台支持,他断不敢如此大胆。若我等贸然上奏,反而落人口实,谓我等结党营私,干扰吏部政务。”

张岱点头道:“此言有理。然则,若不反击,此事便不了了之,工匠亦难脱困。”

另一人道:“不如先查清赵员外与御史台之间是否有往来。若能确证其勾结,便可反制。”

张岱沉吟片刻,道:“此事可为。然则,须得谨慎行事,以免打草惊蛇。”

于是,张岱暗中遣人调查赵员外与御史台之间的往来,果然发现赵员外曾多次私下拜访御史中丞李林甫,且二人关系颇为密切。

张岱得此消息,心中已然了然。李林甫素来与张氏不睦,若赵员外果真受其指使,此事便非寻常争执,而是朝堂之争的延伸。

他当即修书一封,详述赵员外拘押工匠、借旧制之名行私利之实之事,并附上调查所得证据,呈送御史台。

御史台接到张岱奏章后,果然展开调查。数日后,赵员外被召入台问话,其辩解之辞漏洞百出,御史台遂下令释放工匠,并责令赵员外具结悔过。

此事一出,朝野哗然。赵员外虽未被罢官,但声望大损,吏部内部亦对其多有不满。而张岱则因仗义执言、为民请命之举,声望更盛。

孟浩然听闻此事后,亦感慨道:“六郎此举,不仅救了工匠,更在朝堂之上立下一子,实为高明。”

张岱笑道:“山人谬赞。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若连这点小事都无法主持公道,将来何以立足朝堂?”

孟浩然望着张岱,眼中满是敬佩之色,道:“六郎胸怀天下,将来必成大器。”

张岱闻言,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

数日后,张岱家中又迎来一位不速之客??正是那位曾与张岱共饮茶、论诗的金吾卫士人位岩健。

位岩健此番前来,乃是为求张岱相助。原来,他因在金吾卫中屡遭排挤,欲求调任他职,却苦无门路。听闻张岱与兵部尚书有旧,便前来求助。

张岱听罢,沉吟片刻,道:“位兄之才,我不敢轻言,然则兵部之事,非我所能左右。若位兄有意,我可代为引荐,至于能否调任,还需位兄自身努力。”

位岩健闻言,大喜过望,连忙拜谢道:“若得八郎引荐,岩健必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

张岱点头道:“既如此,我便安排你与兵部尚书一见。然则,若欲得其赏识,须得有真才实学。你可有拿手之作?”

位岩健略显羞涩,道:“某曾作《金吾夜巡赋》一篇,不知可否入八郎法眼?”

张岱笑道:“既如此,不妨一观。”

位岩健当即取出文稿,递予张岱。张岱接过,细细品读,只见其文辞清丽,意境深远,不禁赞道:“此文甚佳,若能以此见于尚书,必能得其青睐。”

位岩健听罢,心中大定,感激道:“多谢八郎指点。”

张岱摆手道:“你且安心,我自会安排。”

此事过后,张岱果然为位岩健引荐,并亲自为其润色文章,使其得以面见兵部尚书。位岩健果然不负所望,最终得以调任他职,脱离金吾卫之苦。

孟浩然听闻此事后,笑道:“六郎此举,不仅助人,亦显风度。”

张岱淡然一笑,道:“助人者,亦是助己。若我能以一己之力,助人脱困、成才,何乐而不为?”

孟浩然望着张岱,心中感慨万千。他知张岱之志,不在一隅,而在天下。而他,亦愿与之同行,共赴前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