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199章 晋阳新日

虎贲郎 第199章 晋阳新日

簡繁轉換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2:1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99章晋阳新日(第1/2页)

晋阳城头,赵基踱步而行。

这更像是一座古城,而非他印象中的山西雄城。

而城东、城南,地势开阔,也就晋水口附近是沼泽烂地。

论扩建潜力,晋阳不亚平阳。

他双手抚在黄土女墙上眺望南方,裴秀脚步疲乏,双肘各倚在女墙碟垛,扭头看赵基:“今太原将定,元嗣在想什么?”

“左右无人,七哥还是喊我阿季。”

赵基侧头看裴秀:“不然我会忘记自己是谁。”

裴秀笑了笑,轻咳两声笑问:“那么阿季,眼前太原将定,阿季在想什么?”

“我在想以后晋阳遭遇水攻淹城该如何应对。”

赵基拍了拍垛口:“此城留名青史时就伴随着水攻,晋水在南,汾水在北、在东,可以说是三面环水。我若以晋阳为根基,必扩大城邑。自此向南扩建七八里,再向东跨汾水十里,周长四五十里。”

裴秀沉默,片刻后说:“人力耗费决然不小。”

“抓在手里的才是人力,难以控制的人力是敌人。”

赵基收敛情绪,又指着北方:“渡河前我向北去了二三十里,那里地处东山、西山之间,汾水居中。地势稍高,若是建筑巨城,自可抵御水攻。”

南北一线天,中间建造一座东西三十里长的巨城……这个想法也就是此刻这么一提,赵基说着忍不住发笑:“城大,则守军多。北面筑城,就要分兵守西山、东山,所需兵马更多。久守必失,若人心不附,尽得山川之险又有何益?”

一瞬间做出决定,赵基抬手拍了拍垛口:“就在这里,扩建新城,依托此城,先垒沙筑墙,向南抵近晋泽,向东靠近汾水,西边则依靠龙山。水攻隐患也当是悬在头顶的剑,若到了被人围攻的地步,再负隅顽抗也没什么意义。”

裴秀见他意气风发又有些言不由衷,就问:“真要扩建晋阳?”

“赵氏因此而兴,我扩建此城,实乃上合天数。”

赵基嘴上说着,可他不想耗费人力来筑城。

可真的没办法,想要保持对外威慑力,就要有时刻远征的能力。

想要远征,就必须有一个稳固的核心城邑。

晋阳就很合适,只要晋阳不丢,周围、外围城邑即便想要作乱,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且汾水两岸利于灌溉,仅仅是深入开发、恢复晋阳附近的土地,就能供应城邑消耗。

晋阳古城地势略高,排水也方便,第一轮扩建完毕后,生活垃圾也方便处理。

直接排入汾水未免有些浪费,这么好的黄土大地,规划、建设好排污管道,将生活垃圾引入晋泽。

没有化工品,这些生活废水沤在一起,就是水肥。

扩建城邑、迁移人口,南边又是并州最大的冶铁基地,东山、西山区域又是很好的养马地。

晋阳综合发展潜力还在邺城之上,围绕晋阳有十几万常住人口时,就意味着自己最少有万余常备。

万余常备,就能压制匈奴、诸羌,将律法普及,不分汉胡治理。

两代人就能完成同化。

身为赵氏,胡服骑射是祖宗之法。

这一刻,赵基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机会就在眼前,哪能错过?

裴秀则莫名感慨,环顾左右,扭头看西边龙山:“昔年文帝为代王时,晋阳为代国国都。阿季,我就担忧朝廷以文帝旧事为例,会以晋阳为都城。”

见赵基思索,裴秀又说:“北巡太原时,朝廷策封元明公为晋阳侯。那时不知太原富庶,如今恐怕会有并州之士游说朝廷诸公。”

反正太原衣冠基本上被扑灭了,并州各地士人也没了老大哥。

劝说朝廷留在太原,那人人机会都很大,可以飞黄腾达。

裴秀又说:“阿季强锐英武,匈奴忌惮。比之阿季,我想匈奴人也愿意遵奉朝廷。”

赵基闻言眯眼,想了想说:“匈奴人有这种想法不奇怪,说明不是非常忌惮我。真正忌惮、畏惧我,就不该生出这种以狼驱虎的心思。我会跟呼厨泉谈,他不同意,我就跟刘豹谈。王柔能让单于更替,我如何不能玩弄?”

也就匈奴人这里不好控制,现在就算杨琦这几个老头很心动。

但他们只要有这个动作,赵基不介意让他们乘车时不小心被车轮压断胫骨。

天色将暗,各处营火陆续点燃,徐晃也押解俘虏蜿蜒而来,队伍里举着稀疏火把。

赵基抬手拍拍裴秀肩膀:“走吧,熬过今夜,太原人的新太阳就升起来了!”

城邑街道各处,都是支起的军帐,一队队虎步军就在大街上宿夜。

城内居民紧闭门户,不时有虎贲骑士乘马巡视,严禁各军与城内百姓发生争执。

也就城内有井水的各家,门户敞开,供军士取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9章晋阳新日(第2/2页)

城内军营内则集中羁縻俘虏,河东兵连敌对重伤兵都肯收治,这些俘虏、降兵打扫战场后就被押解到城内军营。

为了保证他们明日还有干活的体力,也给他们分发了口粮。

算上晋泽,与之前徐晃抓来的王氏及其姻亲部曲,城中军营足有一万一千多人。

这些人肯定要筛查一遍,然后就留在太原这里进行筑城。

被俘的匈奴义从也不例外,虽然他们是最容易转化的俘虏,可现在真用不上他们。

赵基更缺廉价,只管饭的劳动力。

饱餐之后,赵基来到郡守府,这里安置了大部分轻伤员。

重伤员与敌军伤员都留在东岸村社,不便转移;照顾、治愈他们的也是青年军医为主。

说是军医,也只是学过伤口包扎处理的学徒。

老师教授多少遍,远不如自己上手练的快。

郡守府内,赵基走访各处屋舍,轻伤员如何能睡眠?

赵基也是逐个安抚,伤好了什么都好,即便残疾,他的平阳侯国能安置很多人。

受伤的匈奴义从尤为感动,这是残酷游牧生活中很难见的际遇。

这些义从也是以后充实晋阳、平阳的主力人口。

从郡守府出来后已是后半夜,赵基来到军营外。

军营内徐晃整编的新兵轮番当值,看管俘虏。

有俘虏在,这些新兵地位提高。

营中寂静,偶尔只有犬吠声。

军营外五个虎步军百人队在这里宿夜,围坐在火堆处守夜。

赵基经过时,就见几个人站起来,赵坚当首拱手:“元嗣。”

“大哥,感觉如何?”

赵基抬手搭在赵坚肩上,搂着到营火前落座。

赵坚有些不适应,以及莫名的激动。

跟着落座,就说:“不曾想此战如此顺利,竟然一战破敌。”

他语气尽可能放低,可情绪激动。

赵基只是笑笑:“其实我们打的很凶险,没有容错的余地,已经是全力以赴了。”

另一侧落座的赵垣就问:“我今日斩获两级,能升什长么?”

“接我一箭,二哥就能当什长。”

赵基扭头看他,又说:“太原平定后,我要与张杨联姻。大哥你觉得阿瑞行不行?”

老赵给下一代定的是金字旁,赵坚的大儿小名叫做阿瑞,如果以后定名,就是赵锐,是五行相生的命名法。

赵基也不觉得奇怪,还有逆五行排序命名的家族,还有祖孙、父子用同音字、同义字的人。

一个脑洞大开行为异常的年轻人,早晚也能成为父亲、祖父,成为一家一族之长。

所以很多家族的命名法,也不尽相同,不乏奇葩新奇的方式。

“与张杨联姻?”

赵坚毫无心理准备,就问:“阿瑞是留在家里,还是去河内?”

“张杨女儿来河东,我准备让阿瑞几个去祖父身边作伴。子侄教育一事,不能听任家里,祖父这里不缺良师,自能细心教导。”

赵基说着又看老二:“作为交换,我想让二哥去张杨军中做个军吏。别说什伍长,二哥过去,就是校尉、都尉。”

统兵数额肯定不多,但要体现赵垣的地位。

赵垣立刻纠结起来,问:“就我一个人去?”

“河内四战之地,最好你一个人去。张杨不会亏待你,过去想纳妾室就纳,张杨给你的俸禄养得起。你去河内提升官位,也有功于河东,吏士也能信服。”

赵基语气平静,他不认为老二敢拒绝,老二被老赵已经挼顺了棱角。

赵坚怕两个人又斗起来,立刻就劝说:“这是好事,二弟代表河东入质河内,的确有功勋,就像触龙说赵太后一样。”

赵垣听不懂‘触龙睡赵太后’,可老大已经开口了,也就点着头,思索片刻问:“待几年?”

“两三年吧,每年也能回家探望父母。张杨的处境并不好,你去了河内,听张杨命令即可,不要交结什么朋友,免得张杨误会。”

赵基抬手轻拍老二肩膀,严肃警告:“张杨随我入太原,上不与朝廷公卿交流,下不与太原英杰往来,就是怕我猜忌,引发内讧。张杨性格敦厚,我更怕贼人刻意攀交,诱你作乱。若是如此,我不会让张杨难做,你就回来当什长。”

赵垣不喜欢赵基的语气,也不言语,就那么沉默着。

见他不再询问什么,也没有明确反对,赵基就起身,引着几个护卫朝远处巡视而去。

赵坚起身还想跟着去询问什么,可他的领队虎贲就站在原地,赵坚也只能止步。

看着赵基在两束火把照映下,朝远处营火走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