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343章 危急存亡

虎贲郎 第343章 危急存亡

簡繁轉換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2:1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43章危急存亡(第1/2页)

渐渐步入二月下旬,袁术未能攻入江东,淮南大饥。

吏民只能抓捕鱼虾河蟹、河蚌充饥,这种时候的袁术,自然无法再维持攻势。

好在他应对这种窘迫境遇的经验比较丰富,军队解散后分散就食,以应饥荒。

治下吏民可以凑合一下,袁术以及麾下文武干吏们岂能受这委屈?

因孙策之故全面丢失丹阳、吴郡,也丢了小半个豫章,使得袁术这里现在即便肯拿钱去买,也无法从丹阳、吴郡地区购买粮食、消耗品。

再加上去年谯沛灾民,提前放空了沛国储粮。

使得袁术麾下粮食危机不仅提前爆发,还涉及到他本人。

本以为撑一下,可能拖垮刘繇。

刘繇的好朋友、肱骨之臣、汝南许劭许子将也在去年病逝,又经历了豫章动乱,刘繇的势力越发凋零。

可孙策离开江东,并叛乱,使得留在江东的舅父吴景、叔父孙静以及朱治这些人只能举兵迎奉、依附刘繇,刘繇势力重振。

朝廷又征会稽郡守王朗入朝,会稽郡也全面支持刘繇。

所以刘繇撑了下来,没有像袁术预料的那样被拖垮。

原本刘繇被打垮,那袁术以及淮南吏民就能吃刘繇的尸体,渡过这次饥荒。

战局发展未能如愿,袁术还能怎么办?

刘备是个硬骨头,陈登也很强硬;去年才打过仗,袁术也不愿低头向刘备、陈登借粮。

还有大郡豫章的新郡守华歆,临危受命,是被豫章人推举的郡守,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可华歆治理豫章,是出了名的不重庶务。

钱粮、征兵之类的事情,华歆得过且过,基本上放任豫章各县自治。

这种情况下,豫章人自然拥护华歆。

可华歆即便想帮你,给你募兵或筹粮,也是无能为力。

数遍周围,袁术只能向陈王借粮。

去年主动开仓放粮的沛相舒邵也就主动请命,驰往陈国,拜谒国相骆俊,请求借粮。

而这时候许都骚乱才过去半个月时间,吕布已督率吏民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向南阳进发。

汝颖灾民、流民跟随大军迁徙,就连梁沛灾民,淮南灾民闻讯也向西而行,企图跟着朝廷一起避难荆州,求食果腹。

就连陈国的新旧灾民,也有许多跟随迁徙。

毕竟中原乱局越来越明显,比之陈国要的微薄糊口口粮,还不如跋涉去荆州赌命。

舒邵十余骑抵达陈国都城时,这里依旧有许多灾民,前后跋涉,途径陈国,汇聚陈县之外接受赈济。

这些灾民可能会休息一段时间,然后继续出发。

中原的灾民大迁徙,令舒邵感到很不舒服,也只是感情上有些难以接受。

入城,舒邵沐浴后拜谒骆俊。

国相府邸,后院私宅内。

骆俊坐在主位,翻看何夔、袁涣等人的书信,面容为难:“伯应,非我不肯,实乃国中储粮不丰。今大将军率众出征荆州,国内储粮既要日常赈济灾民,还要养军、备战。”

舒邵听着摆手:“大将军督兵南下荆楚之地,能威胁陈国者,左右不过曹孟德与我主袁公路。我主袁公路性情刚直有恩必报,受陈王恩惠,岂会兴兵作乱?纵然曹孟德亲自督兵进犯,以我主性情,为报陈王恩德,必集结吏士与他一战。”

舒邵说着威胁之语,却满口爽快:“这样不论我主是胜是败,曹孟德皆无进犯之力。这样不劳陈**民,即可御敌于国门之外,何等之幸呐?”

骆俊也只是缓缓点着头,论性格,袁术就是这种爽快的性格,有急公好义的一面,有时候决断的时候并不完全执着于利益得失,如似轻侠。

所以给袁术粮食应急,袁术涨了面子后,曹操真发兵来抢陈国,袁术肯定要维护面子,前来与曹操一战。

只要干好这件事情,以后袁术继续借粮,口碑稳定之下,大家也是会借粮的。

只是骆俊虽然认同舒邵的理论,又为难说道:“伯应啊,岂不见荆州刘景升之前事?自朝廷都许以来,刘景升运粮何止三百万石?以朝廷之公义,尚且不能制止大将军伺机攻夺荆楚。”

“我陈国带甲之士不下五万,又何苦将国家安危寄托在左将军一念之间?”

骆俊说着拱手:“非我等不信左将军为人,实在是刘景升前车之鉴,我国内议论纷纷,皆感其屈,以为不值。我若答应此事,国内士民官吏不许,又能如何?这是陈国民情,非我能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3章危急存亡(第2/2页)

舒邵见此,也不强求:“可否询问陈王,我欲当面游说陈王。”

“就于此止步吧。”

骆俊规劝说:“止步于你我,来日陈王与左将军同殿为臣,也好相见。”

舒邵见此也只能长叹一声:“今舍陈国,谁又能助我淮南渡过眼前劫难?”

骆俊不为所动,也就是袁术进攻江东失败。

成功的话,军粮问题立刻就能解决;就算没能彻底解决,继续向陈国借粮,到那时候也会抓骆俊家族、乡人为要挟。

这些年看着袁术从南阳被赶出来,与曹操屡次争兖豫,失败后才跑到淮南。

袁术固然有公义的一面,但转转各地,造成的破坏远不是袁术性格、行事风格中那点光辉所能弥补的。

骆俊说的也很有道理,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袁术已经无法召集、动员军队,对陈国的威胁很低。

拖个小半年,袁术影响力大衰败,更不是陈国的对手。

陈国何苦用宝贵的粮食,去帮袁术吊命?

袁术撑过去后,可能会吃饱肚子后来打陈国。

就如眼前这样,前有袁绍吃着韩馥提供的军粮,去谋划冀州;再就是眼前朝廷、吕布吃着刘表的粮食,渡过艰难的冬季后调头回去打刘表。

韩馥、刘表有错么?

没什么错,一个是同盟义举,一个是宗藩忠烈之举。

错的是供应粮食太过充足,就该将袁绍、吕布饿着,别给饿死就行了。

同样的事情,陈国又怎么会犯类似的错误?

舒邵见骆俊这里态度坚决,也只能离开陈国,一路轻驰返回寿春。

陈县与寿春相距不远,信使快马两日轻易能到。

对舒邵这样的使者队伍,用时三日抵达。

缺粮危机已影响到袁术自身,数百名姬妾不得已在桑园中摘青桑果吃,已等不到桑果全面成熟。

这种危急时刻,袁术在军营中生活,与吏士一起在城外淝水筑坝捉鱼。

淝水坝边,袁术衣物磨损,挽着袖子、裤腿坐在树荫下:“陈国上下鄙我为人,不肯信我。诸君说说,该如何是好?”

涉及到陈国,袁涣静坐不语,真把陈国搞乱了,他家及乡党也不好受。

他可以写信劝陈国借粮,这种时候却不会出什么主意。

袁术询问后,阎象、杨弘纷纷献策。

袁术的表弟何夔也开口说:“陈王麾下诸将各拥强军,却不能在乱世中有所作为,皆郁郁不得志。我听说陈王拜赵基次兄赵垣为左将军后,陈国诸将更是不满。”

袁术闻言瞪眼:“赵垣何等人物,也敢为左将军?”

他是汉帝国的左将军,赵垣是陈王国的左将军,彼此不是一个级别;但都是左将军。

何夔不疾不徐又说:“今陈国皆系于陈王一人,骆俊出身江东,实乃小姓,名望不足以安定一国。以仆之见,今陈国防备甚严,恐怕已有诛灭我等之意。到了如此危急之时,切不可拘泥于手段。”

袁术点着头:“嗯,不肯借粮,是要饿杀我等。我若所料不差,其国夏收后,便会出兵顺淮水而来,以击讨我军。”

大将张勋起身,愤声拱手:“明公,我等必誓死与之一战。”

纪灵也是跟着站起来表态,拖到三个月后陈国发兵,他们饿的连盔甲都穿不动,到时候吏士瓦解,兵无战心,唯有死路一条。

其他人也是纷纷请战,表达支持之意。

整个中原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吕布带着朝廷走南阳欲征讨荆州,张杨在陈留、河内,曹操在济阴、济北。

已经没有什么强横势力能约束陈王,陈王也见识过朝廷的虚弱与不堪。

如果陈王主动打破士人对他的禁锢,对外用兵,专程来打淮南……那么刘繇肯定也会出兵来凑热闹。

广陵的陈登也来凑热闹,搞不好大家都要完蛋。

到了这种时候,只能拼命。

不能再拖,现在军队还有行动的力气。

再拖下去,等陈王、刘繇、陈登、刘备这些人达成联合,那淮南就危险了。

至于曹操,到时候落井下石的就是曹操这种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