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359章 新旧更替

虎贲郎 第359章 新旧更替

簡繁轉換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2:1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59章新旧更替(第1/2页)

黄白城,位于郑国渠与白渠之间。

郑国渠自西向东,连接泾水注入洛水,可以给沿途两岸土地提供灌溉。

黄白城就位于郑国渠之南,而四月时的郑国渠,可能是年久失修而淤塞。

展现在赵基面前的郑国渠只剩下轮廓旧址,沟渠中泥沙淤积,今年新长出来的芦苇成片成丛。

赵基勒马望着马前干涸的渠道,附近木桥早已毁坏。

他勒马观望之际,几十名骑士下马,掏出重型兵器就上前凿毁渠沟护堤。

可能是临近黄白城的原因,河渠两岸的堤坝用砖石垒砌。

而越来越多的吏士下马,一层层揭掉垒砌的砖石,眨眼间就拆出可供骑兵通行的坡道。

赵基率先纵马而下,身后二百余名骑士鱼贯而行,更后面是驱赶庞大马群的骑士小队。

抵达对岸后,赵基所部立刻开始喂马,休缓战马体力。

黄白城外各处军民驻屯据点要么闭门自守,要么向黄白城收缩。

未及多久,李傕登上城墙。

经过增修的黄白城虽然还是原来大小,但城墙是新裱糊的黄泥墙,不曾掉皮,高度近乎两丈,比普通县邑高。

李傕背挂鲜绿蜀锦绣披风,象征着春日盎然生机。

身上是鎏金原始明光盆领铠,堪称当世重装典范。

只是他已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虽然身心底子不错,可也是将近四十岁的人了。

走到城墙这段路程,就让他心跳加速,面色潮红。

一名卫士还举着青伞盖,跟在李傕身后;还有一名卫士,举着战旗,金线刺绣‘汉大司马’四个大字。

遥遥观望赵基渡过郑国渠的表现,李傕只当是赵基的前锋,对左右跟随的李应、李桓说:“观其前方拘谨模样,就知赵元嗣是个守家贼。”

李应则说:“兄长,以弟对赵元嗣的了解,敢率千骑急趋此处的,领军之人应是赵元嗣本人。”

“还真是狂妄。”

李傕又点评一句,突然问:“杨奉、李乐、胡才、韩暹四人,真是此人亲手斩杀?”

“此河东士民男女皆知之事,不曾有假。”

李应又说:“兄长若是与他临阵搏杀,切不可疏忽,此人神射,当世无双。”

“弱冠之年,他才射了几年箭?”

李傕嘲笑,扭头看自己亲卫将:“点选锐骑,随我出城破敌!”

亲卫将略迟疑,就去看李应、李桓,李桓不语,李应则劝:“兄长不可大意,弟领本部为兄长压阵。”

“你留着。”

李傕抬手拍了拍李应肩膀,扭头看李桓:“你率本部为我压阵。”

“喏。”

李桓也不推辞,紧绷着面皮,眯眼凝视城外那支骑军战团。

李傕的亲卫将见此,也只能去组织出城作战的骑士。

他走后,李傕眺望远处,随后扭头看李应,李应也远眺赵基临时营地,泪水止不住从脸颊滑落。

李桓则是默不作声,他并不怎么清楚赵基个人的武技强弱。

再说论弓马武艺,李氏满门男丁个个骁勇,不弱于人。

可李应亲眼看过赵基选拔、考核虎步军什伍长的情景,射箭之准,已经可以说是信步闲庭,仿佛喝水一样。

片刻之后,城门内侧马嘶声不绝于耳,马群躁动,骑士努力勒马、控制马匹的情绪。

李傕转身下城楼,准备去赌一下。

只要正面刺伤或抓住赵基或他的前锋大将,那事情就还有转机。

若是赵基本人……那就更妙了。

李傕在两名骑从协助下攀登上马,坐稳后,手持长槊一挥:“开门!”

十几人协力,城门被拉开。

李傕策马而出,身后五百余骑紧步跟随。

大风吹刮落在地面的细腻尘土顷刻间被践踏扬起,眨眼间渐渐涌出城的骑士队伍就被扬尘遮蔽。

李应抬手以袖遮住口鼻,下意识看左右,见城上强弩众多,每名弩手身边都放着两三张备用弩。

他并不后悔追随兄长夺权,当时不举兵反抗,可能所有人都得死。

要说后悔,就是听了赵温的话,劝李傕放天子、朝廷东迁。

如果天子、朝廷目前还扣在手里,关中又怎么会失控?

就算饿肚子,饿死一茬茬的公卿、郎官,可依旧会有很多名士、旧臣、孝廉、勋贵子弟入朝补全所缺的职务岗位。

如果当时学习赵基,将皇后扣在手里,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被动。

李应思索之际,堂弟李桓督率千余步兵缓慢出城,都是重装步兵,持矛挽盾,左腰悬刀剑,背上挂强弩。

这支步兵源自飞熊军,如今却没什么响亮名号。

李桓并不急着上前接战,而是压制行军纵队,尽可能维持行军的秩序。

郑国渠南岸,望见黄白城烟尘扬起时,赵基就督五百骑换乘战马后,主动上前拦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9章新旧更替(第2/2页)

但李傕没有直接冲锋的意思,收敛骑队,组成大横阵向赵基推来。

郑国渠南岸田野荒废,便于骑军展开。

赵基也是以大横阵迎击,双方缓缓靠近,相隔两箭之地时有默契停下。

北方吹刮,赵基军在黄白城西北方向。

当两军停歇时,带起的扬尘快速被卷走。

赵基也放弃行军时佩戴的笠盔,这更像是他的礼仪用盔。

现在戴上了沉重的全覆式头盔,他缓缓勒马上前,对着身边一名骑士示意,对方策马轻驰,直奔李傕骑阵。

李傕勒马,眯眼审视赵基所在,那里也竖着几面战旗,计有:汉大司马、平阳侯赵、举兵上雒、护国讨袁四面。

李傕下意识回头看自己的战旗,只有两面,分别是‘汉大司马’,与‘池阳侯李’。

又看自己的亲卫将,对方举着他的指挥长麾,是柄部整体贴金帛,麾盖则用九十九支白色牦牛尾。

又去看赵基的指挥长麾,是绯紫两色流苏组成类似麾盖的长麾,跟传言类似。

长麾所在,说明对方才是赵基本人。

李傕做出判断,就见赵基使骑奔来,长呼:“可是池阳侯当面?”

“是我。”

李傕踹马上前,气度不凡,审视这使骑:“告诉赵元嗣,我与他阵前单骑相见。”

“是。”

使骑下意识高声应下,又觉得不妥,当即拨马就走。

李傕则嘱咐亲卫将与十几名骁锐小校:“若见我手势,立刻一拥而上,最好生擒此人。”

“喏!”

这些人立刻答应下来,他们有这个信心。

不多时,赵基也单骑驱马上前,与李傕面对面,相距不过五六步。

见李傕并无护面,赵基也就解开头盔护颈,露出脸颊,上下审视李傕,见他面容黑红却嘴唇青白,骑在马上呼吸杂乱,当即面色疑惑:“你就是池阳侯李傕?”

“是我。”

李傕从容回答:“今袁术造反,你不去讨伐袁术,来关中就不怕天子、天下人质疑、诽议?”

“若怕他们说三道四,我岂能有现在的成就?”

赵基还是狐疑:“听上军校尉说你不过三十七八岁,怎么气息紊乱,如似将死之人?”

李应,领着上军校尉的职务。

李傕想起朝廷东迁时对自己做出的种种诓骗,又见赵基取笑他身体状况,不由十分恼怒:“你我都是乱臣贼子,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不一样,你快死了,而我会活的更好。”

赵基举起长槊斜指李傕:“给个准话,你想怎么死?”

李傕双手执槊,瞪着赵基:“那就你我一战,我赢了你退走,我输了这颗头给你。”

说着还沉吟一番,补充说:“还请念在……算了,多说无益。”

赵基不语,控马向后倒退,同时左手抬起将护颈甲片绳带重新挂好,将面容遮住,只露出一双眼睛。

李傕也担心赵基以暗器伤他,同样控马后撤。

赵基后退十几步后控马调头,拉开足够冲锋的距离。

韩述策马凑上来:“大司马之勇,天下谁人不知?李傕主动邀战,必有阴谋。”

“无碍,他们就崇尚这个。”

赵基还是嘱咐:“若遇变故,铁骑队先冲,余下各队自行发挥。”

“喏!”

韩述应下,立刻驱马后撤,而赵基也对百二十步外的李傕举起长槊示意。

李傕也举槊回应,两军吏士驻望之下,两位汉帝国的大司马齐齐控马加速。

彼此骑术精湛,都是双手捉着马槊,企图一个回合内戳翻对方。

赵基死死盯着李傕,李傕也是屏息凝神,精神高度专注。

两马交错之际,赵基的骑槊更稳,撞歪对方的槊,如长剑一样的槊刃掼入李傕脖子。

槊刃推锋而进,切开大半个脖子与颈椎。

李傕脑袋当即垂落,被右颈前部的一点皮肉连着,依旧挂在身躯上。

就在赵基得手之际,李傕的亲卫将引着十几名骁骑策马加速,来战赵基。

更有三人,抓起马具里上弦的强弩就对赵基扣动机簧。

赵基持槊拨开一枚弩矢,另一枚弩矢错身而过,还有一枚弩矢擦着护肩飞过。

眨眼间彼此就搅合到一起,赵基精神高度专注,看他们仿佛看慢动作。

抬手一扎,甚至能感受到槊刃扎穿对方面门的阻塞感。

对方更多骑士脱队,朝赵基这里杀来。

但战斗宽度是有限的,再多的骑士也无法贴近赵基,反而阵型扰乱,难以控制。

赵基持槊挑拨,没人能抓稳兵器,仅仅就是挑拨之际反手刺击,就是一具尸体坠马。

连续挑落七八人,铁骑队持槊冲击践踏而来。

失去指挥的李傕部骑士,顷刻间大溃,向南而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