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361章 如山压迫

虎贲郎 第361章 如山压迫

簡繁轉換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2:1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61章如山压迫(第1/2页)

两日后,赵基与段煨、张绣、裴茂等人联军,正式向西推进。

这个联军中,梁兴、张横已经没资格单独成军。

这些人都是率骑兵先抵达与赵基汇合,步兵、后勤部队还在后方行进。

也都是料定郭汜不敢野战,骑兵抵达后扎营,等大部队抵达后再总攻即可。

联军向西之际,荚童也督率中军抵达。

辎重车兵入驻黄白城休整,荚童率数百骑加入队伍,一同向西。

从黄白城到郿坞大约二百五十里路程,行军两日,次日的夜间才抵达并入槐里城。

赵基刻意压制行军速度,意在保持全军的野战状态。

急行军再快,也是要攻坚。

郿坞可是董卓精心营造的老巢,郭汜必然死守。

这里注定有一场恶仗,但从黄白城军民在李傕死后的反应状态来看,这场恶仗也恶的有限。

同时,这段时间里段煨已经向雒都方向派出了铺路军队,会整备道路,修筑简陋营地。

这样后续关中各军向东进发时,能节省时间,并保持较好的体能。

槐里城内,处处是废墟,但有城墙为屏障,城内废墟也能提供木料,足够军队宿夜。

城内还有许多大姓废弃的府邸,虽然被乱军、饥民抢过,现在也没人居住。

各种生活器皿被搜刮一空,但屋舍保存相对完好。

槐里是右扶风治所,最大的特点就是槐里没有那种显赫的大姓,不同于周围各陵邑县,这些陵邑县处处充斥着大姓、望族的痕迹。

即便这样,槐里城内的大姓宅邸依旧被保护的极好,大概是郡吏、县吏有所关照。

否则的话,早就被城内失控的军民拆毁、霸占。

就这样的乱世,无法霸占……很多人也会顺手放一把火彻底毁掉。

只是赵基宿夜的大姓宅邸有明显挖掘的痕迹,他也好奇观察,又询问了隔壁的段煨,才得出结论……这是卫氏金库的后遗症。

卫氏历史底蕴上溯,不过是大将军卫青的同族,论富贵时间也不如关中著姓、大族的时间漫长。

所以卫氏金库的消息传到关中后,各方势力总要抱着试一试心态来挖一挖,万一挖到岂不是大赚?

自然有挖到的,可挖到的人又怎么敢暴露出来?

而槐里是右扶风治所城邑,大姓再猖狂,也不会在城内设置金库、储钱地窖。

赵基与段煨在断墙处聊天,聊的颇为畅快。

这时候一名虎贲队官进来:“大司马,左冯翊拜访。”

段煨见状,就笑说:“那老夫就不叨扰大司马了。”

“不,忠明公还是一起来见,我觉得宣威侯此来,是求战心切。”

赵基展臂邀请,段煨迈步从坍塌废墟走过来,笑问:“何以见得?”

“忠明公何必故作不知?”

赵基从一名卫士手中接过火把,举着在前引路,笑说:“我行军缓慢,就是在等郿坞生变。不等郿坞生变,难道等王承、杨秋舍命攻坚?”

“大司马实乃妙人。”

段煨哈哈发笑,笑声爽快,快步跟着赵基前往前院。

有贾诩这个老朋友在,段煨可是很清楚,去年冯翊、京兆各县长吏以及小军阀头目都将人质家眷送到太原去吃米。

就连李应也送了一批家眷,其中就混了李傕的小妾、女儿和幼子。

赵基那边也是稀里糊涂收下,一视同仁养着,拨发粮食,分配一些纺织、制衣的工作。

李傕的女儿甚至通过考核,去了蔡昭姬门下学习,与吕布之女成了同窗。

而郭汜出身低微,根本没有那么长远的目光。

李应是赵温旧吏,李应敢背着李傕搞小动作;郭汜家族虽然也有不少人,可普遍缺乏眼光,也缺乏主动对外交涉的勇气。

郭汜一个人将家族男丁的地位拔高到一种梦幻的地步,这些郭氏男丁根本不敢违逆郭汜。

李傕是北地豪强,他家之所以是豪强,是家族成员众多,财富多,控制的人口也多。这不是单独一系就能达成的,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成员复杂,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就各谋出路。

李应也只是做了他该做的,只要能庇护李傕的部分子女,李傕只能感激,根本不敢与李应翻脸。

李傕敢对李应下手,那宗族大部分男丁会抛弃李傕……失去宗族支持后,李傕还能靠谁?

郭汜或许个人才能不亚李傕多少,可家族底蕴方面就差的太多。

李傕已亡,赵基这里汇合大军缓缓压来。

你是郭汜麾下的将校,你会怎么想?

这不是关中联军对抗河东赵基,而是赵基带着关中联军围攻郭汜!

段煨能想明白这些,张绣自然也能看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1章如山压迫(第2/2页)

张绣此前抢占颍阴城对赵基有很大帮助,但这个功劳应该记在赵岐头上。

所以赵岐成了赵基的军师,这份功劳最终会变现,回报在赵岐侄儿赵戬身上。

张绣另有收获,即赵岐认张绣为门生。

就赵岐的辈分与名望,使得张绣在西州士林中的辈分也是很高。

目前形势混乱,还体现不出这个资历、出身的重要性;等三辅恢复,本地士人回流后,张绣的影响力就能暴增。

起码现在的张绣,可以与韦端、杜畿、苏则、射援、张昶等残存大姓名士同席对话。

这些人还不能否定张绣,否定张绣等于否定赵岐。

因此,张绣严格来说投入赵基麾下以来并没有什么军功,而赵基也是将他单独安排。

不是张绣的部曲多强,论部曲素质,朱灵、许诸、张郃、韩猛都在他之上,甚至张绣本人的部曲规模还不如苟桓。

张绣本人部曲并不多,他麾下主要部曲来自年幼的堂弟,是张济的遗产,张绣只是暂管。

他被单独任命为左冯翊,内定的未来使匈奴中郎将,靠的就是他身上的县侯爵位,以及军师赵岐的关门弟子身份。

某种意义上来说,张绣身上已经有了关陇合流的迹象。

而偏偏张绣本人部曲规模并不大,对未来变化存有敬畏之心,这才急着立功。

前院,张绣见赵基举着火把带着段煨走出,张绣毫无县侯的自觉,快步上前拱手:“卑将见过大司马、忠明公。”

“张侯不必多礼。”

赵基将火把递给卫士,明知故问:“即将夜禁,张侯来访可是有紧急军情?”

张绣略窘迫,就说:“大司马,卑将料定郭汜必死于左右之手。不知届时,将要如何处置?”

“我们如今联军前锋就不下五千骑,算上杨秋、王承,不下万人。”

赵基敛笑,反问:“远道而来,为的难道仅仅是郭汜的头颅?”

稍稍停顿,赵基又说:“黄白城这里,我已向关陇各军展示了我的宽容。若再展示宽容,未来还如何统御西州之士?”

闻言,张绣反倒安定了,又拱手:“大司马英明,是卑将多虑了。”

“非我英明,而是西州自北宫伯玉作乱以来,动荡十余载,人心浮躁,难以安宁。”

赵基眉目无情:“若不展示狠厉手段,未来关中还要再乱。与其拖延敷衍,还不如痛下狠手,毕功于一役。”

段煨想到要出现的局面,忍不住一叹,但也没有规劝什么。

他更清楚关陇军吏的心态,何止是浮躁,简直是膨胀到了极点。

都见过天子、朝廷的窘迫,更是亲手屡次促成这些窘事发生。

对朝廷、天子都没有什么敬畏之心,目前的投降也只是打不过,暂时低头罢了。

赵基放过了李傕的党羽,那郭汜的党羽,已经不是献上郭汜首级就能逃过一劫的。

唯有严惩,才能震慑各军,也能让李傕余党生出感激之情。

否则关东战场上,遭遇严苛战局时,这些关陇匪军难免生出一些不好的念头,并付诸于行动。

不严加约束,带过去的关陇军队临阵反戈投奔袁术……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真不是段煨乱想,而是半步称帝的袁术,对关陇匪军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这些匪军什么都干了,就差那临门一脚的事情没干。

在汉室体制下,他们未来几乎不会有什么璀璨的前程。

若是追随袁术彻底打破这片天地,那他们身上的旧日罪孽也就消散了。

所以袁术遣使相招的话,哪怕满口谎言,许诺各种不着实际的条件,可关陇匪军出于自身利害关系考虑,依旧会选择相信。

五十岁出头的段煨没有劝,三十岁出头的张绣更没有询问该怎么处理。

就处理敌对军队,张绣就算没有亲自动手,可见识过太多。

其实郭汜这里的罪孽更深,这是加入东迁队伍,又反叛的人,郭汜造成的直接损失更大。

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李傕始终是敌人,李傕做出再大的坏事,仇恨有个上限在。

可郭汜呢,是李傕最大的帮凶,又来依附皇帝,给了小皇帝很大的期望,然后又突然作乱,甚至派兵杀到了皇帝车驾前,险些得手。

没有郭汜所部的突然反叛,王师岂会败的那么突然?

因而,再怎么严惩郭汜所部吏士,朝野舆论上都是支持的。

反之,宽赦、宽大处理的话,不利于赵基的形象,也会损害与天子、吕布之间的关系。

关系有两种,有公事公办的立场关系,还有个人私交。

宽宥郭汜党羽,等于全面交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