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368章 经典再现

虎贲郎 第368章 经典再现

簡繁轉換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2:1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68章经典再现(第1/2页)

自破苏氏坞堡后,在平陵休整五日后,军队继续向潼关迁徙。

段煨那里有足够的储粮,具体有多少,赵基需要亲自过目。

军队再次分队开拔,效率可比当时东迁的朝廷队伍快了何止十倍。

四月底时,赵基抵达潼关。

这段时间里,后续抵近三辅的五千车骑化的虎步军、十五个营的五部营早已进入弘农将近半月时间。

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与段煨的铺路军队重修函谷道,设立沿途营寨。

以转递的方式,一站站向雒都转运粮食。

陆运转输的粮食并不多,只占整体的三分之一,不足二十万石。

其他粮食都是陆运过陕津三门峡后,改为船运,顺流而下运往雒都。

四五月间正好是黄河枯水期,桓帝时期开凿河道坠入河道的暗礁都已露出水面。

从上游往下运输粮食,可以轻易规避这些礁石,效率与安全大增。

赵基率领各军抵达潼关时,第一批走汾水运来的军服、旗帜已经抵达。

护**算是临时编制,采用百人队、千人队编制,作战时灵活搭配。

具体怎么搭配,分配权掌握在赵基手里,以此消磨关中旧将对军队的影响力。

全军分发崭新军服,这对野惯了的关中各军而言是一种久违的熟悉感。

越是京营禁军服役资历深厚的军士,此刻感触越是深厚。

不止是军服鞋袜,全军向关东开拔之际,各队领取军服鞋袜后要沐浴洗澡,寓意为洗去旧尘。

同时,两支敢死千人队进行更为深入的卫生改造,自高阳龙、李应以下,全军剃发。

赵基亲自监督,看着这些敢死军士相互剃发,就连胡须也都剃干净。

只有把须发剃干净,才能让这两支敢死千人队具有独特、鲜明的识别特征。

好在选入敢死队的罪兵早已丧失了人权,周围军队不会有人同情他们。

在这个汉化匈奴都开始蓄发、束发的时代里,敢死兵对剃发也很是抗拒。

为了减少阻力和不必要的损失,接受剃发的人,一概赠一级功勋……算是把旧日的自己杀死,然后获取崭新的生命。

形势压迫之下,高阳龙这个赵基的亲信也带头剃发,李应也是以身作则……对李氏一族来说,剃发总比剃头好。

两千人剃下的发须堆积成堆,一把火焚毁干净。

至于剃发的敢死士,普遍有头疮,哪怕都是小心翼翼剃发,毕竟都不怎么擅长剃发。

稍不注意就会刮破烂疮,剃下的头发里虱子密集,一眼看去仿佛发丝之中生出一片芝麻。

赵基虽然下达了这样不近人情,堪称残暴的命令。

可剃发之际,他依旧巡视营中。

接受剃发、等待剃发的敢死士也不敢在他面前有什么怨言。

高阳龙用温水洗头后,阳光暴晒让他头皮、伤疤很是刺痛,就在遮阴凉棚下休息。

见赵基走来,高阳龙小心翼翼躬身起来,走出凉棚才挺直腰背。

论身高,这家伙营养跟上来后又窜了一截,如今约有九尺七寸,堪称军中第一高。

“大司马。”

高阳龙感到有些难为情,拱手见礼后抬手摸自己脑壳,剃发时的伤口已经结痂,手掌触碰后不再刺痛,来回逆着发茬轻抚,反而有一种另类的舒爽。

有一种说不出来,仿佛灵魂从脑门窜出来的开悟感觉。

赵基低头入凉棚落座,示意周围剃发后休息的众人落座,就看向高阳龙:“不要在意旁人的目光,国家因五虫而败坏腐朽,人的身躯也有可见之虫,不可见之虫。今剃发除虫,也是为你们好。”

“仆明白,在营中时也不觉得什么,可想到以后与其他人交涉,难免会被耻笑。”

高阳龙说话间又伸手去挠颅后,很快就止痒。

赵基看着眼前十几颗大光头,笑说:“这有什么好耻笑的?他们只是笑你们头顶无发,他们头上虽然有发,发丝之间却是油垢堆积、虮虱成片,时刻吸取他们的血肉,衰败他们的气血,缩减他们的寿命,这有什么好值得骄傲的?”

这些人目光疑惑期盼又透着某种欣喜,赵基继续说:“我实在是不明白,人气血衰败轻则体弱多病,重则夭亡。如今剃发,再注重衣物洗涤,勤于更换,自可驱除可见之百虫,再隔绝不可见之虫,未来营士气血旺盛身躯强健,如此延寿之事,又有什么好抗拒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8章经典再现(第2/2页)

“我们生活起居之初种种虫类难以尽数,例如痈疮疥癣,一个身体强健肌肤完整的人,怎么会无缘无故患病?还不是虫咬破肌肤,吸血食肉后注入虫毒,这才患病难以清除。”

高阳龙听着连连点头,他可是青蝗壮骨丹的忠实拥护者,又说:“可不剃发,每日多费时间也能除虫。”

“你说的很有道理。”

赵基审视高阳龙一张布满火气的横肉大脸,哂笑:“你这样几天才洗一次脸的人,看看你脸上的痘,这可都是虫咬的。”

高阳龙无语,赵基又指了指自己的脸:“看看,这就是早晚两次洗脸,两日洗头一次的脸。”

高阳龙惭愧低下头去,赵基又看其他罪吏:“固然,营士剃发后出兵关东后可以提防逃亡。可我对诸君也无恶意,营中生活艰苦,每日劳累,哪有多余时间整理须发?还有负伤后,躯干四肢的伤势好包扎,可头上伤势如何包扎?”

“身在军旅,当以存身、杀贼为要,余者皆不足虑。以后离开营伍,回归田宅之间,再蓄发又有何难?”

赵基目光落在李应脸上:“你也见多识广,听过听闻过西极列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以为剃发这种事情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今年先在敢死士中试行,若有好效果,那就维持不变;若是无益,以后废除即可。”

李应赔笑:“是,罪将明白。”

“我要你们当敢死士,是要让你们立功赎罪重新做人,不是招来特意羞辱。比之各军,也就敢死士适合测试剃发效果。我也一人追赠一级军功,所以不要再生出不好的言论。也将刚才我与你们讲述的话语,传达给下面的军士。”

“还有,营中吏士也要勤于换洗军服。这是第一批夏季军服,过几日还有一批备用、换洗的夏季军服鞋袜会送来。等去了雒都,会运来秋冬使用的军装。”

“衣服穿烂、洗烂没什么好心疼的。等明年河东、太原产出的布帛更多时,每人每年能发四套军服。在我这里当兵,如今气候多变天时不正,粮食固然紧张,但衣物用度,不会短缺什么。”

做这种思想工作,赵基宁肯絮絮叨叨反复讲明白,再三重申,也不想因为误会闹出更大的麻烦。

至于军饷之类,则没必要跟敢死士讨论。

其他正常军队也没有军饷,也就是把秩序、生产打烂了,现在从军能吃饱肚子,很多人就知足了。

何况就关中旧军自身来说,谁没点秘密小金库?

等军田制度落实,也有足够的佃户承租后,军队彻底稳定,与他牢牢绑定。

在赵基个人的理念里,这些人给他卖命,那么出工期间保证军队能吃饱,有体面的衣物,有良好器械,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不指望军队支持自己,难道指望各地的大姓、望族?

养的狗都有资格吃他剩下的骨头,更别说是这些肩并肩杀敌的活人。

李应也了解赵基的治军思想,也清楚赵基这里的分配原则。

其实只要混在军队体系里,那就不可能吃亏。

因为赵基说过,国家是军队的。

虽然是私下交谈时表达的态度,但也传开了。

下面的吏士听闻后,自然会信奉、支持这个言论。

国家的主人,发挥主人翁的作战积极性……别说吃饱肚子,就是赵基画一条线,给个空头编制,有的是人跳出来接任务。

因此赵基这里,最难的反而是压缩军队的编制。

免得官佃人口跟不上,导致军田年俸打折扣、难以按时发放。

所以这次出兵关东,自赵基以下,对迁徙更多人口存在一种病态的热忱。

官佃人口越多,大家的军田年俸越有保障!

真当官佃规模可观,物资充盈也能直接分配到军队个人时……剃发?

连眉毛都能主动剃了!

至于剃发后的美观、传统问题……比起士兵个人的健康来说,那些都是细枝末节。

让士兵、民众健康生活,多活几年,才是最大的良知所在。

有这股最大的良知在上面撑着,偶尔做点小恶,赵基也能心安理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