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843章 李治的想法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843章 李治的想法

簡繁轉換
作者:哈李路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02:56:31 来源:源1

第843章李治的想法(第1/2页)

暮春的雨丝斜斜掠过两仪殿的鸱吻,将檐角悬挂的鎏金风铃敲出破碎的声响。

张柬之离去时官靴踏碎水洼的脆响渐远,李治裹着织金锦被躺在雕花床榻上,骨节嶙峋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青玉枕面的螭纹,那道被常年摩挲出的凹痕,此刻正像一道渗血的伤口。

三丈外的太师椅蒙着薄灰,龙纹鎏金的椅背泛着冷光。

半月前他强撑病体坐上去议事,坚硬的椅面硌得脊骨生疼,鎏金蟠龙仿佛褪去了威严,化作两条缠绕的僵蛇。

视线再往上移,太宗皇帝手持玄甲军虎符的画像悬在高处,冕旒下的眉眼却在昏暗中洇成墨团。

高宗皇帝的面容同样模糊不清,两张画像在烛影里晃成两团虚影。

“陛下,该服药了。”

宫娥的声音像一片轻飘飘的落叶。

李治挥了挥手,青瓷药碗搁在紫檀几上的轻响,在死寂的殿内激起细微涟漪。

雨声渐密,李治阖上眼,朝堂上的纷争却如潮水般涌来。

吴天岩案牍上翻飞的密报、张柬之在朝堂上折断的笏板、马齐的笑......这些画面在黑暗中绞成漩涡,将李贤怯懦的面容卷入其中。

那个在弘文馆捧着书卷的儿子,当真能镇住裴炎、程务挺这些虎狼之臣?

李贤书案上未写完的策论,墨迹还带着几分稚气,哪里有半点帝王气象?

记忆突然闪回显庆年间,他与武媚娘并坐龙椅,听着百官山呼万岁。

她垂眸执笔记录奏章的模样,既有女儿家的温婉,又暗藏锋芒。

这些年,她处理西方叛乱时的果决,整治朝堂的狠辣,连他都暗自心惊。

可比起权臣篡位、江山易主,将社稷托付给这个与他共育四子的女人,或许才是保全李唐血脉的唯一出路。

铜漏滴答声里,时光悄然流逝。

这一年间,李治在病榻上更改年号,从“永淳”到“弘道”,再到如今的“开耀”。

每一次提笔,都像是在用最后的气力与命运博弈。

当司天监奏报荧惑守心的异象时,他盯着新刻的“开耀”印玺,忽然咳出一口血,染红了明黄的诏书。

鲜血在“开”字的最后一笔晕开,倒像是为大唐的未来泼上一抹不祥的朱砂。

开耀元年春,晨光穿透雕花槅扇,在金砖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王灿跪在蟠龙柱下,玄色蟒纹衣摆与地砖的暗纹融成一片,唯有腰间鎏金错银的锦衣卫腰牌泛着冷光。

这个跟随他十五年的密探统领,此刻眼神里藏着忐忑与不解。

“回洛阳去吧吧。”

李治撑着龙纹凭几,每说一个字都像是吐出带血的玉珠,“把东西......都带走。”

王灿猛然抬头,却见帝王苍白如纸的面容上,浮现出一种奇异的释然。

三十七载的血腥与荣耀,在这道诏令下轰然崩塌。

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朱漆大门前,腰悬绣春刀的缇骑们神色惶然,有人默默解下佩刀,有人攥着调令的手指关节发白。

那些记录着无数官员隐秘的卷宗,被牛车一辆辆秘密运往洛阳,车轮碾过朱雀大街的青石板,扬起的尘土里仿佛都裹着秘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43章李治的想法(第2/2页)

消息如野火般席卷长安。

朱雀大街上,卖胡饼的老汉攥着面团喃喃自语:“锦衣卫没了,往后谁盯着那些贪官?”

西市酒肆里,文人墨客拍案惊问:“陛下这是要自毁耳目?”

六部的官员们则在袖中紧攥密信,揣测圣意。

唯有王灿的马车裹着厚重油布,在夜色中驶向密党隐秘的据点,车轮碾过石板路的声响,像是历史翻页的低吟。

立政殿内,龙脑香氤氲如雾。

武媚娘指尖划过鎏金扶手上的缠枝纹,每一道刻痕都在提醒她这权力的重量。

上官婉儿的声音在寂静中轻颤:“天后,锦衣卫已撤,王灿移交的密档......”

话音未落,武媚娘忽然按住案上奏折,指甲在薛稷的瘦金体上掐出月牙形凹痕。

她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想起二十年前感业寺的晨钟,那时她从未想过,这枚象征皇权监察的獠牙,竟会以这样的方式落入她掌中。

难道陛下......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强压下去——李治终究是李唐天子,怎会甘心将江山拱手?

更鼓初响时,甘露殿的烛火将窗纸染成血色。

武媚娘踏过门槛,看见李治斜倚在鲛绡帐中,月白色寝衣下嶙峋的锁骨宛如枯枝。

药碗里的药汁早已凉透,却还冒着几缕若有若无的热气。

“媚娘......”他唤她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

“过来些,让朕再看看你。”

武媚娘的喉头发紧,往日在朝堂上叱咤风云的利落言辞,此刻全堵在胸口。

她缓步上前,裙摆扫过冰凉的地砖。李治枯瘦的手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力道虚弱却固执:“还记得麟德年间,在这殿里发的誓吗?”

烛火晃动间,他眼中泛起泪光,“朕怕是等不到开耀盛世了......但你要答应朕,保住李唐的根。”

张小敬掀开珠帘,玄甲上的铜钉在烛火下明明灭灭,手中檀木盒却纹丝不动。

当盒盖开启,玉质印玺上“不良帅印”四个篆字映着烛火,宛如四团跳动的火焰。

武媚娘指尖触到印玺的刹那,殿外惊雷炸响。闪电照亮李治嘴角欣慰的笑意,也照亮她眼底翻涌的惊涛。

“从今日起,不良人只听天后调遣。”

李治的声音被雷声劈碎,却字字清晰,“李唐的担子,该换个人挑了......”

他的头缓缓歪向一边,榻前的十二重纱帐无风自动,将两人的身影笼入一片朦胧。

武媚娘握着印玺的手微微发抖,冰凉的玉质渐渐被掌心的温度焐热。

窗外暴雨倾盆,冲刷着大明宫的飞檐斗拱,一场持续数百年的权力变革,正从这方小小的印玺开始,悄然改变大唐的命运。

“媚娘啊,以后,要是哪天朕不行了,这大唐天下,就靠你了。”

“另外,云和公主那里,媚娘你要好生宽待,其他宗室都无所谓,该整顿整顿。”

“唯有云和公主,只要先帝的血脉在世一天,那么他们就永远在我大唐贵不可言。”

“此誓,直至我我大唐覆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