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856章 立太子显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856章 立太子显

簡繁轉換
作者:哈李路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02:56:31 来源:源1

第856章立太子显(第1/2页)

崇华殿内素缟低垂,李治的梓宫在长明灯映照下泛着冷光。

武媚娘跪坐在蒲团上,指尖轻抚过玄色帷幔上的金线暗纹,绣工精巧的凤凰尾羽在烛火中若隐若现。

殿外传来凌乱脚步声,张小敬撞开朱漆大门,冠冕歪斜,脖颈间青筋暴起:“天后娘娘!太子...太子率千余甲士破了玄武门!”

霎时间,殿内六十余位朝臣如惊弓之鸟。

白发苍苍的裴炎手中笏板当啷坠地,在空旷的大殿激起连绵回响。

吏部侍郎薛元超面如死灰,扶着蟠龙柱才勉强站稳。

年轻御史的朝服下摆已被汗水浸透,在青砖地上晕开深色水痕。

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与冷汗混杂的腥气,武媚娘却依然端坐着,鎏金烛台将她的影子斜斜投在屏风上,恍若一尊不怒自威的神像。

“慌什么?乱什么?”

她的声音裹挟着寒意,十二幅月华裙扫过冰凉的青砖,绣着金线鸾鸟的广袖在空中划出凌厉弧度。

“本宫还在这里。贤儿既然敢举兵谋反,那就请诸公随我去看看太子殿下的军队吧。”

尾音碾过蟠龙藻井,震得檐角铜铃嗡嗡作响。

裴炎颤巍巍拾起笏板,望着武媚娘镇定自若的背影,忽然想起当年天后上位理政那日,她也是这般从容。

那时她站在太极殿上,一身素衣,却用一句“妾心如明月,照见君王心”说动满朝文武。

此刻他望着武媚娘发间的点翠步摇,那抹幽蓝在烛光下泛着冷光,竟比先帝灵前的白幡更令人心惊。

穿过朱红长廊时,朔风卷着枯叶扑在众人脸上。

崇仁宫的风铃叮咚作响。

武媚娘停在含光殿前,三日前,她正是在此处目送李贤捧着《孝子传》,那时少年郎腰间玉佩还叮当作响,哪有半分今日的肃杀之气?

“娘娘,可要调羽林军?”

上官婉儿低声询问。

武媚娘轻轻摇头,袖中暗藏的密信硌着掌心——那是今早收到的,长安城十三处军屯异动的消息。

此刻的玄武门,李贤的军队正踏着满地宫灯碎片长驱直入。

风卷起他的披风,露出内衬上暗绣的龙纹。

他握着剑柄的手掌沁出冷汗,望着空荡荡的掖庭宫墙,心底泛起阵阵寒意。

按理说,就算父皇新丧,太极殿前也该有三百羽林卫戍,可这一路竟连铜雀台的更鼓声都未惊起。

直到看见崇华殿前整齐列队的朝臣,他才明白,自己终究还是小觑了那个在权力漩涡中浸淫半生的母亲。

“儿臣,参见母后。”李贤翻身下马,金属护腕碰撞出清脆声响。

他仰头望去,武媚娘立在汉白玉阶上,素缟无风自动,宛如一尊不怒自威的菩萨像。

当他说出所谓的“遗旨”时,眼角瞥见薛元超突然踉跄半步,扶住身旁的年轻官员才勉强站稳——这细微的破绽让他意识到,殿中或许早已没有自己的同党。

武媚娘垂眸凝视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儿子。

当年襁褓中的李贤被乳母抱来请安,粉雕玉琢的小脸在烛火下泛着柔光。

那时李治握着她的手,声音虚弱却坚定:“此子眉眼像极了朕年轻时。”

可随着李贤日渐长大,书房里的《后汉书》被换成《韩非子》,太傅私下进言“太子过于仁厚”,而她在李贤的诗集里,读到了“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的隐喻。

武媚娘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56章立太子显(第2/2页)

“贤儿,今天是你父皇的守灵之日,你带着兵马前来,所为何事啊?”

李贤深吸了一口气。

“母后,儿臣此次前来,是为了继位而来。”

“同时,儿臣带来父皇遗旨。”

“父皇遗旨,让母后陪葬昭陵。”

听到李贤的话,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大家都心知肚明。

陛下若要让天后陪葬,那天后现在就不会在这里了,手里,也不会握有那么大的权力。

武媚娘听到李贤的话,眼中流露出一丝通心,随后转瞬而逝。

“取遗诏。”她的声音轻得像在喟叹。

张小敬捧着黄绫卷轴的双手微微发抖,展开时的沙沙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天皇遗诏: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听到张小敬念出的话,李贤的脸色都白了三分。

事到如今,唯有搏,才有一线生机。

金吾卫的金甲林立,火铳引信的火星明明灭灭。

李贤望着四周如潮水般涌来的军队,终于看清廊下埋伏的不良人。

他们腰间的鱼符在暗处闪烁,那是只有天后才能调动的力量。

寒风卷起他的披风,恍惚间,他仿佛看见九岁那年,母后牵着他的手走过朱雀大街,街边孩童们的欢呼声还回荡在耳畔。

“动手!”李贤的怒吼被此起彼伏的弓弦声淹没。第一支箭矢破空而来来。

此刻,他终于明白,在母亲面前,自己连守成的资格都未曾拥有。

混战中,他瞥见天后依旧立在阶前,广袖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像一面永不倒下的旌旗。

鲜血溅上汉白玉台阶时,更鼓声恰好传来。

武媚娘看着儿子被按倒在地,素白裙裾染了点点猩红。

“将太子押入别苑。”

她转身时,瞥见裴炎偷偷擦拭额角冷汗,突然想起先帝临终前的叮嘱:“军国大事,尽付天后。”

夜色渐深,宫人们开始清理满地狼藉,唯有崇华殿檐角的风铃仍在叮咚作响,惊起一蓬又一蓬寒鸦。

武媚娘望着漫天星斗,将玉佩收入袖中——这大明宫的夜,终究还是属于胜者的。

次日清晨,晨光刺破云层,照在大明宫的琉璃瓦上。

武媚娘端坐在紫宸殿内,听着张小敬宣读废太子诏书。

殿外传来锁链拖曳的声响,李贤被押往巴州的身影渐渐消失在甬道尽头。

她摩挲着案头先帝遗诏,墨迹早已干透,却仿佛还带着体温。

“天后,裴相求见。”

上官婉儿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裴炎捧着笏板踏入殿中,额头上还留着昨夜跪拜的红印。

武媚娘望着这个曾与自己共商国事的老臣,忽然轻笑出声:“裴公可知,贤儿书房的《韩非子》,是本宫让人送去的?”

裴炎浑身一颤,手中笏板险些掉落。

他终于明白,这场看似仓促的谋反,不过是天后布下的棋局。

从调离皇城守备,到默许李贤与旧部来往,再到那封“陪葬昭陵”的假遗旨——每一步,都在她的算计之中。

“天后圣明。”

裴炎伏地叩首,声音里带着敬畏恐惧。

“既然太子谋反,国不可一日无主,传本宫令,立李显为太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