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891章 我们谁都退不了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891章 我们谁都退不了

簡繁轉換
作者:哈李路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1 15:13:38 来源:源1

长安的秋意总带着金戈铁马的凉意。李隆基攥着手中的鎏金剑柄站在紫宸殿的丹墀下,檐角铜铃被风拂得轻响,倒像是太平公主昨夜留在案上的那盏碧螺春,茶沫泛起时的细碎声。

“三郎可知,昨日西市的胡商新到了批夜光璧?”

太平公主的声音从殿内传来,珠翠叮当里裹着三分笑意。

她斜倚在紫檀木榻上,指尖把玩着一枚成色极佳的鸽血红,阳光透过菱花窗,在她鬓边的珍珠上碎成点点金光。

李隆基踏进门时,靴底碾过地上的波斯地毯,那上面綉着的凤凰尾羽恰好扫过他的靴尖。

“姑母还有闲心摆弄这些?”他解下腰间的鱼袋放在案上,金属碰撞声惊得香炉里的烟直打旋,“朔方军的密报,姑母看过了?”

太平公主从榻上坐起来,外披的鲛绡罗衫滑落肩头,露出里面綉着缠枝莲的襦裙。

她慢悠悠地将那枚鸽血红塞进锦盒,“不就是王毛仲又在朔方招兵买马么?三郎你当太子的这三年,他手里的兵甲够装备半个羽林军了吧?”

案上的青瓷碗里还剩着半碗杏仁酪,是昨夜太平公主留下的。

李隆基记得小时候,他总爱跑到太平公主的府邸,看她坐在葡萄架下教侍女们点茶。那时她鬓边插着的还是白玉簪,笑起来眼角的细纹里都盛着阳光。

“姑母明知道,王毛仲是我的人。”

他端起那碗杏仁酪,温热的触感透过瓷碗传到掌心,“上月您让窦怀贞兼任御史大夫,不就是想盯着东宫的动静?”

太平公主忽然笑了,伸手抚过鬓边的赤金镶宝簪,那是睿宗去年赐她的,簪头的凤凰嘴里衔着颗东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三郎忘了?当年你父亲能坐稳太子位,是谁在你祖母面前为他说话?”

她的指甲涂着凤仙花汁,划过案上的奏疏时留下淡淡的红痕,“如今你翅膀硬了,倒嫌姑母多事?”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卷着飘过窗棂,落在李隆基的靴边。

“姑母帮过我,我记着。”

李隆基将杏仁酪一饮而尽,甜腻的滋味里带着点苦涩,“可现在朝堂上,七个宰相有五个是您举荐的,羽林军中郎将常元楷更是您的心腹。姑母,您到底想要什麽?”

太平公主站起身时,裙摆扫过香炉,带起一阵香风。

她走到李隆基面前,抬手替他理了理衣襟上的褶皱,指尖不经意间触到他颈间的皮肤,微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小时候她牵着他的手逛上元灯节的情景。

“三郎,你还年轻,不懂得朝堂的险恶。”

她的声音放得很轻,带着点叹息,“姑母只是想帮你守着这江山。”

他猛地後退一步,撞在身後的书架上,架上的《汉书》哗啦啦掉下来,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守着?还是想取而代之?”他盯着太平公主的眼睛,那双曾盛满温柔的眸子里,此刻像结了层薄冰。

“上月您让僧慧范在雍州私藏兵器,难道也是为了帮我?”

太平公主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她转身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那棵老槐树。

那是当年李治亲手栽下的,如今枝繁叶茂,遮得半个庭院都不见天日。

“当年你祖母在位时,我是镇国太平公主。”

她的声音轻飘飘的,像风中的落叶,“你父亲登基后,我依旧是镇国太平公主。三郎,这大唐的江山,从来都有我一份。”

“我也姓李,不是吗?”

李隆基弯腰捡起地上的《汉书》,书页间夹着的一张桃花笺飘了出来,上面是太平公主的字迹,写着“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那是去年他生日时,她亲手抄给他的。

“姑母若是想要尊荣,我可以给您建比大明宫还气派的府邸,送您数不尽的珍宝。”

他将桃花笺夹回书中,指腹摩挲着那行娟秀的字迹,“可这权力,您不能碰。”

太平公主忽然转过身,鬓边的东珠簪子在阳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权力?”

她笑出声来,声音里带着点凄厉,“当年你祖母废中宗时,我就在场。

你伯父起兵反武时,我送的粮草。

这大唐的权力场上,我太平公主什麽时候缺席过?”

她一步步逼近,凤仙花汁染红的指甲几乎要戳到他脸上,“你以为你以後坐上龙椅,就真的稳了?”

香炉里的香燃尽了,最後一缕烟笔直地往上飘,在房梁下散成一片雾。

李隆基忽然想起,他和太平公主一起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党羽。

那时他们并肩站在玄武门城楼上,看着底下的禁军高呼万岁,太平公主笑着将一杯酒递给他,“三郎,以後这天下,是你的了。”

“姑母,”他的声音有些发哑,“我们一定要走到这一步吗?”

太平公主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抬手摸了摸他的脸颊,动作像小时候那样轻柔。“三郎,你眉眼间像极了你祖父。”

她的指尖带着玉镯的凉意,“当年你祖父废我母亲时,也是这样决绝。”

她收回手,转身走向内室,“明日早朝,我会奏请陛下,让宋璟复任吏部尚书。”

内室的门关上时,李隆基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

案上的鱼袋还在,阳光照在上面。

他想起太平公主小时候总爱抱着他,在他耳边说:“三郎要好好长大,以後保护姑母。”

窗外的风更大了,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是无数人在低声私语。

李隆基走到案前,拿起那枚太平公主留下的鸽血红锦盒,打开时,里面的宝石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刺得他眼睛生疼。

第二天早朝,当太平公主真的奏请复用宋璟时,李隆基看着她站在朝堂上的背影,忽然觉得那袭紫色朝服下的肩膀,比他记忆中消瘦了许多。

散朝後,太平公主走到他身边,低声说:“明日来我府里,尝尝新酿的葡萄酒。”

他望着姑母鬓边那支东珠簪,忽然点了点头。

太平公主的府邸里,葡萄架下已经摆好了酒案。她换上了家常的襦裙,头上只插着支碧玉簪,见他进来,笑着招手:“快来尝尝,这是使者刚送的,据说在西域要埋在地窖里三年才能开封。”

酒液倒进夜光杯里,泛着淡淡的紫红色。

李隆基端起杯子时,看到杯壁上映出自己的影子,也映出太平公主鬓边的白发。

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总爱笑着揉他头发的姑母,眼角已经有了深深的皱纹。

“还记得你小时候偷喝我的葡萄酒,醉得抱着柱子喊要当皇帝吗?”太平公主的笑声里带着暖意,“那时你才五岁,穿着虎头靴,跑起来像只小豹子。”

李隆基喝了口酒,酸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姑母那时总说,我要是当了皇帝,一定要封您为护国长公主。”

他看着葡萄藤上垂下来的青葡萄,“现在我做到了,可您……”

“可我贪心不足,是不是?”太平公主打断他的话,给自己也倒了杯酒,“三郎,你以为姑母争的是权力吗?”

她望着远处的宫墙,夕阳的金光洒在琉璃瓦上,像铺了层碎金,“当年你祖母在位时,多少李家人死在酷吏手里?你父亲被废时,连件体面的衣服都没有。”

“我争了一辈子,不过是想让李家的人,能在这朝堂上站得稳些。”

晚风吹过葡萄架,叶子上的露珠滴落在酒案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李隆基想起去年冬天,太平公主染了风寒,他提着药箱去看她。

那时她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得像张纸,拉着他的手说:“三郎,姑母老了。”

“姑母,”他放下酒杯,声音有些哽咽,“我们停手吧。窦怀贞他们,我可以不再追究。您想要的尊荣,我都给您。”

太平公主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夕阳的光。“晚了。”

她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常元楷已经在羽林军中安排好了,明日早朝,他会奏请让我摄政。”

她看着李隆基惊愕的脸,伸手替他拂去落在肩头的葡萄叶,“三郎,这天下,要麽是你的,要麽是我的。”

“我们谁都退不了。”

那天夜里,李隆基坐在东宫的书房里,看着窗外的月亮一点点爬上中天。

案上放着太平公主送他的那把匕首,是当年他十二岁生辰时,她亲手为他系在腰间的。

“防身用。”她那时笑着说。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请到用户中心-「站内信」页面查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