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889章 兵变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889章 兵变

簡繁轉換
作者:哈李路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1 15:13:38 来源:源1

第889章兵变(第1/2页)

韦后猛地将鎏金镇纸掼在地上,金砖被砸出一道浅痕。

她盯着韦播额头渗血的伤口,忽然冷笑一声:“相王?李显尸骨未寒,李旦倒敢跳出来了。“

凤袍广袖扫过案几,砚台里的墨汁泼在奏章上,晕开大片乌黑,“去将安乐公主叫来,让她带着府卫守住太极宫西侧,我倒要看看,谁敢踏过紫宸殿的门槛。

韦播刚要转身,殿外忽然传来金铃脆响,却是安乐公主带着几名侍女匆匆赶来。她今日穿了件石榴红的蹙金绣罗裙,见着殿内狼藉,忙攥住韦后的衣袖:“母后,外面都在传禁军反了,是不是真的?

“指尖触及凤袍上的珍珠络子,却被韦后一把甩开。

“慌什么。”

韦后抬手理了理歪斜的凤冠,指腹划过冰凉的翡翠翎管,“不过是些跳梁小丑。你即刻去飞骑营传令,让武延秀带着万骑营守住含元殿,告诉那些丘八,谁能斩下李隆基的头颅,赏锦帛千匹,封郡公。”

安乐公主被她眼中的狠厉慑住,嗫嚅道:“可武延秀说...说万骑营昨夜就有些不对劲,好多郎将都联系不上了...“

话音未落,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甲叶碰撞声,却是内侍省总管慌张地闯进来,手里的拂尘都掉在了地上:“太后娘娘!不好了!左屯卫大将军钟绍京带着百骑司从肃章门杀进来了,已经过了宣政殿!”

韦后脸色骤变,猛地拍向案几:“钟绍京?他不是一直称病在家吗?“

“太后娘娘,不知道啊,只知道有一个老者,拿着一个没见过的兵符,这些将领都和疯了一样,都反了啊!”

话音刚落,殿外忽然响起震天的呼喊:“诛杀韦氏乱党!拥立相王登基!“

声浪撞在殿宇的飞檐上,惊得檐角铜铃乱响。

安乐公主尖叫一声躲到韦后身后,罗裙上的珍珠流苏簌簌发抖。

韦后却推开她直奔内殿,从暗格里取出一枚鎏金符节,符面雕刻的狮子衔环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去告诉葛福顺,只要他肯倒戈,我封他为兵部尚书,食邑三千户。”

内侍刚要接符节,殿门忽然被人一脚踹开。

数十名披甲武士涌了进来,为首的青年身披明光铠,腰间横刀映着晨光,正是临淄王李隆基。

他身后跟着的陈玄礼按着刀柄冷笑:“韦氏矫诏乱政,弑杀中宗,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韦后忽然挺直脊背,凤冠上的金步摇在晨光里晃出细碎的光:“李隆基,你敢以下犯上?“

她缓缓后退半步,指尖悄悄摸到袖中藏着的匕首,“哀家乃是大唐太后,凭你这点兵力,也敢在太极宫放肆?“

“太后?“李隆基忽然扬声大笑,笑声撞得殿梁上的积尘簌簌落下,“中宗暴毙前夜,是谁在酪樱桃里下了毒?是谁假传遗诏,要立温王为太子?

“他忽然收了笑,横刀直指韦后心口,“昨日三更,太平公主已带着羽林卫控制了皇城,你以为的禁军,早就换了旗号!”

韦后攥着匕首的手猛地收紧,她忽然瞥见殿角的青铜鹤灯,猛地抄起灯座就往李隆基掷去。

铜灯砸在武士的甲胄上发出巨响,趁着众人躲闪的瞬间,她拽着安乐公主往后殿奔去,裙摆扫过地上的碎瓷片,划出几道血痕。”

“拦住她们!“陈玄礼大喝一声,武士们立刻堵住后殿门。

韦后看着紧闭的朱漆门,忽然转身将安乐公主往前一推:“抓住她!她是弑君同党!“自己却趁机往侧门冲去,凤钗在奔跑中掉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

安乐公主被推得踉跄几步,看着母亲决绝的背影,忽然凄厉地哭喊:“母后!你不能丢下我!“

石榴红的罗裙被武士们扯住,金绣的凤凰图案在拉扯中撕裂,露出里面素白的衬裙。

韦后刚冲出侧门,就见廊下站着个太平公主。

她手里把玩着一串菩提子,身后跟着数十名带刀侍卫:“妹妹这是要去哪?含元殿的鸱吻倒是个好地方,从那跳下去,倒也配得上你的身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89章兵变(第2/2页)

韦后盯着太平公主腕间的玉镯,那是当年李显赐给太平的,如今却泛着冰冷的光。

她忽然从袖中甩出匕首,却被侍卫用盾挡住,刀刃撞在盾牌上弹飞出去,落在青石板上发出轻响。

“你以为杀了我就能安稳?“韦后被侍卫按在地上,凤冠歪斜在发髻上,“李旦懦弱,李隆基狼子野心,你早晚也会被他们吞得骨头都不剩!“

太平公主缓缓蹲下身,摘下她发间的金簪:“至少我不会像你,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能当作垫脚石。“

此时太极宫各处已响起收兵的金声。李隆基站在紫宸殿的丹陛上,看着晨光漫过殿顶的琉璃瓦,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相王李旦穿着件半旧的紫袍,手里还攥着那面从西市传来的旗号,旗角的丝线已被晨露打湿。

“三郎,“李旦的声音带着颤抖,“真的...结束了吗?“李隆基转身扶住他的胳膊,指腹触到父亲袖口磨出的毛边:“结束了。“

他望向远处皇城的角楼,那里的韦氏旗号正被士兵们扯下,换上了崭新的唐字旗,“从今日起,大唐再无韦氏乱政。“

太平公主带着韦后走过长街时,百姓们早已聚在两侧。

有人朝韦后扔来烂菜叶,有人哭喊着要为中宗报仇,菜叶砸在她素净的发髻上,沾了些污泥。

她忽然停下脚步,望着朱雀门上悬挂的匾额,那“太极宫“三个金字在晨光里闪闪发亮,像极了当年她初入宫时看到的模样。

“放开我。“韦后忽然挺直脊背,任由侍卫将枷锁扣在颈间,“我是大唐太后,死也要死在紫宸殿。“

太平公主挥了挥手,侍卫们押着她往大殿走去,长街上的哭喊声渐渐远了,只剩下金铃在风中轻响,像是谁在低声啜泣。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紫宸殿的金砖上。

李隆基看着案上那道被镇纸砸出的浅痕,忽然想起昨夜与太平公主在密室谋划的场景。太平公主将调兵符印推到他面前,烛火映着她鬓边的珠花:“羽林卫里有我安插的人,三更时分,以鼓声为号。“

“姑母就不怕我事成之后...“李隆基的话没说完,就被太平公主打断:“我信你。“

她忽然笑了笑,眼角的细纹在烛火下很柔和,“但你要记住,大唐的江山,姓李。“

此时陈玄礼捧着一叠奏章走进来,上面还沾着未干的血迹:“殿下,韦氏党羽已尽数擒获,这是他们的罪证。“

“将这些罪证呈给相王。“

李隆基合上奏章,望向殿外的天空。几只白鸽从宫墙上飞过,翅膀掠过琉璃瓦,留下几声轻响。

太平公主走进来时,正见李隆基望着殿外发怔。她将一杯茶放在案上,水汽氤氲了她的眉眼:“相王不肯登基,说要等你回来定夺。“

李隆基转过身,见她鬓边换了支白玉簪,倒比昨日的金饰素雅些:“他向来淡泊,还是请姑母劝劝他。“

“我已劝过了。“太平公主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他说要先为中宗发丧,再议国政。“

暮色降临时,太极宫的各处宫灯次第亮起。

李旦站在承天门上,望着皇城内外的灯火,忽然叹了口气。身后的内侍递上一件披风,他却摆摆手:“不必了。“

远处传来钟声,那是西市的报时钟,一共敲了八下。

他想起年轻时被武则天幽禁的日子,那时每夜都能听见这样的钟声,只是那时的长安,还没有这么多的鲜血和杀戮。

“陛下,该回宫了。“

内侍轻声提醒。李旦望着朱雀大街上往来的行人,忽然笑了笑:“你看,百姓们已经开始点灯了。“

他转身往殿内走去,披风的下摆扫过台阶上的青苔,“明日起,为中宗守孝三日吧。“

宫灯的光晕在他身后拉长,映着承天门上崭新的匾额。

那上面的“贞观“二字,在暮色里闪着温润的光,像是谁在轻轻叹息,又像是谁在低声祝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