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909章 阵前斩二将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909章 阵前斩二将

簡繁轉換
作者:哈李路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2 15:44:08 来源:源1

第909章阵前斩二将(第1/2页)

宦官边令诚垂着手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他曾在高仙芝军中监军,想让高仙芝提拔自己的侄子,被严词拒绝;又想克扣军粮中饱私囊,被封常清当众斥责。

此刻见皇帝震怒,正是报复的好时机。

“陛下息怒,”边令诚尖着嗓子开口,声音像指甲刮过木板,“这二位将军怕是早就没了斗志。”

“封常清刚到洛阳就上奏说‘叛军势大,难敌’,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

“高仙芝更过分,奴才亲眼所见,他把朝廷拨的绸缎、粮草偷偷运回老家,撤退时为了轻装,竟把剩下的物资全丢给了叛军!这哪是退敌,分明是资敌啊!”

“什么?”李隆基猛地站起来,龙袍的玉带勒得他喘不过气,“他们敢?”

“陛下,”宰相杨国忠连忙出列,他虽与高仙芝不和,却也知潼关的重要性,“边公公所言或许有夸张之处。”

“封、高二将皆是沙场老将,退守潼关想必是为了固守。眼下叛军势盛,临阵斩将,怕是会动摇军心啊。”

“杨国忠你懂什么!”李隆基瞪着他,眼中满是猜忌,“洛阳是东都,是朕的脸面!他们丢了洛阳,就是打朕的脸!你是不是也觉得朕老了,镇不住这些武将了?”

杨国忠吓得连忙跪下:“臣不敢!臣只是担心潼关防务……”

“担心?朕看你是担心他们立功,碍了你的前程!”

李隆基的怒火越烧越旺,目光转向兵部尚书韦见素,“韦爱卿,你说该怎么办?”

韦见素年过七旬,早已须发皆白,他颤巍巍地跪下,老泪纵横:“陛下,安禄山叛军虽强,却是孤军深入,粮草不济。”

“潼关天险,只要二将坚守,不出半年,叛军自会溃散。”

“若处置二人,谁能担此重任?哥舒翰将军重病在身,郭子仪、李光弼都不在,无人可替啊!”

“臣愿以全家百口性命担保,二将绝无通敌之心!”

“担保?”李隆基冷笑一声,抬脚踹翻了案几,“当初你说安禄山‘忠心事主,绝无反意’,现在他都快打到长安了,你的担保还值几个钱?”

韦见素被问得哑口无言,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礼部侍郎崔器也上前劝谏:“陛下,边令诚与高仙芝素有嫌隙,其言恐不可全信。”

“不如先召二将回长安对质,查明真相再做决断?”

“召他们回来?叛军杀到长安怎么办?”李隆基的声音陡然拔高,“朕看你们是串通好了,想让安禄山踏平长安!传朕旨意——封常清丧师失地,动摇军心,斩!高仙芝弃城丧节,克扣军饷,斩!”

“陛下万万不可!”殿内顿时跪倒一片,几位老臣以头撞地,鲜血直流,“陛下三思啊!”可李隆基已拂袖而去,龙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碎瓷片,发出刺耳的声响。

天宝十五载正月初三,潼关城外飘起了小雪。

封常清正坐在灯下写表文,烛光映着他苍白的脸。手臂上的箭伤尚未痊愈,每写一个字,都牵扯着伤口隐隐作痛。

他写叛军的兵力部署:“安禄山有曳落河三万,皆是胡人勇士,骁勇善战,需以弓弩远射克制。”

写潼关的防务漏洞:“南城角地势稍缓,需增派五百精兵驻守,再筑三丈高垒。”

最后写道:“臣死不足惜,唯愿陛下勿轻贼,固守关中,待郭子仪将军回师,必能荡平叛乱。”

“臣封常清,叩首百拜。”

正写着,边令诚带着圣旨闯了进来,身后跟着一队刀斧手。“封常清接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09章阵前斩二将(第2/2页)

边令诚展开圣旨,尖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常清丧师失地,动摇军心,罪该万死,着即处斩!”

封常清放下笔,平静地站起身,将表文折好递给边令诚:“公公,这道表文,烦请务必呈给陛下。”

边令诚一把夺过,随手丢给身后的小宦官,冷笑道:“死到临头,还想着这些?绑了!”

刀斧手上前要绑,封常清摆摆手:“不必。我自己走。”

他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轻声道:“我十五岁从军,跟着高将军扫平西域,那时的大唐,何等威风。”

刑场设在潼关城外的空地上,积雪覆盖的地面被踩出一片泥泞。

封常清站在雪中,望着围观的士兵们——那些从洛阳跟他退下来的新兵,此刻都红着眼眶。他朗声道:“弟兄们,我封常清无能,没能守住洛阳,但退守潼关,是为了保住长安,保住咱们的家!”

“我死之后,你们要记住,守住潼关,就是守住大唐!”

说完,他闭上眼,引颈就戮。

高仙芝是被从城楼上押下来的。

他刚巡查完防务,听闻封常清被斩,疯了一样往刑场跑,盔甲都没来得及系好。

看到封常清倒在血泊中,他猛地挣脱卫兵,扑过去抱住那渐渐冰冷的身体,老泪纵横:“常清!常清!你我同袍三十载,从碎叶城打到葱岭,什么样的硬仗没打过,怎么就栽在了这里!”

边令诚上前一步,厉声喝道:“高仙芝,接旨!”

高仙芝猛地抬头,通红的眼睛死死盯着边令诚:“我高仙芝身经百战,从未负国!你说我克扣军粮,可有证据?”

“你说我弃守陕郡,可知陕郡无险可守,不弃城就是全军覆没?”

边令诚被他的气势吓得后退一步,强作镇定地展开圣旨:“陛下说你有罪,你就有罪!高仙芝弃城丧节,克扣军饷,着即处斩!”

“哈哈哈!”高仙芝仰天大笑,笑声里满是悲愤,“我高仙芝率军西征,斩勃律王,擒吐蕃赞普,为大唐收复失地千里,今日竟要死于宦官谗言!天理何在!”

周围的士兵们炸了锅。那些跟着他征战过西域的老兵纷纷跪倒,嘶吼道:“将军冤枉!”“我们作证,将军从未克扣军粮!”

“请公公回禀陛下,饶将军一命!”呼声震得雪花簌簌落下,连刀斧手都犹豫着不敢上前。

高仙芝望着这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泪水混着雪水淌在脸上。

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声音沙哑却坚定:“弟兄们,我高仙芝对天起誓,此生从未负国,或许狂妄,可对于社稷忠心耿耿,今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你们要记住——守好潼关,守好长安!”

刀光再次落下。

这一次,士兵们没有再呼喊,只是默默地举着刀枪,望着两位名将倒在血泊中,雪花落在他们的尸体上,渐渐覆盖了那片刺目的红。

消息传到长安时,李隆基正在华清宫的暖阁里饮宴,舞姬们在殿中轻歌曼舞。

边令诚跪在殿外回禀:“陛下,封常清、高仙芝已伏法。”李隆基只是淡淡“嗯”了一声,挥手让他退下,继续端起酒杯。

而潼关城头,幸存的士兵们望着西方的长安方向,眼神里的光一点点熄灭了。

有人悄悄收起了封常清写的布防图,有人把高仙芝的佩剑藏在城墙砖缝里。

几日后,李隆基命病重的哥舒翰出兵决战。

大唐名将如云,李隆基从未将这场叛乱放在心上,甚至,让一个太监指挥名将打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