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921章 马嵬坡之变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921章 马嵬坡之变

簡繁轉換
作者:哈李路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2 15:59:23 来源:源1

第921章马嵬坡之变(第1/2页)

龙旗在朔风中抖得猎猎作响,如同一面残破的招魂幡。

李隆基勒住“照夜白”的缰绳,掌心的汗浸湿了鎏金鞍桥,却仍要挺直脊背,让玄色龙袍在暮色里绷出天子的威仪。

身后的六军将士沉默如铁,手中长枪的寒芒映着西天残阳,将马嵬驿的土墙染成一片凝血般的暗红。

“陛下!杨国忠通敌叛国,已伏诛!”

陈玄礼的声音打破死寂,他战袍上溅着新鲜的血渍,单膝跪地时甲胄碰撞的脆响,像极了当年潼关失守时城头坠落的铜铃。

李隆基喉结滚动,目光越过陈玄礼的肩,落在驿馆外那具被踏得面目全非的尸体上——那曾是他亲手提拔的宰相,是他为玉环撑起的“娘家人”,如今却成了将士们口中的“国贼”。

“放肆!”高力士在一旁厉声喝止,却被李隆基抬手按住。

老皇帝的手指冰凉,连带着声音都透着一股不真切的缥缈:“陈将军,朕信你。”

“国忠若真谋逆,诛之是正国法。”

他说这话时,眼角的余光掠过驿馆雕花窗户,隐约看见一抹鹅黄身影在窗后瑟缩,心尖猛地一抽,却又被更深的寒意压了下去。

陈玄礼并未起身,反而将手中佩剑往地上又压了三分,剑尖刺入土中半寸,扬起的尘土粘在他染血的鬓角:“陛下明鉴!杨国忠虽死,祸根未除。”

“六军将士言,‘贼本尚在’,请陛下赐死杨玉环!”

“你说什么?”

李隆基的声音陡然拔高,龙袍下的身躯却在微微颤抖。

他死死盯着陈玄礼,试图用天子的威严压垮眼前的将领,可当他扫过身后将士们眼中的戾气时,那点威严如同被狂风卷走的残烛,瞬间熄灭了。

高力士急忙上前,在他耳边低声道:“陛下,将士哗变,若不顺应,恐有不测啊!”

“不测?”李隆基惨然一笑,笑声里满是自嘲。他想起开元年间,自己御驾亲征,旌旗蔽日,将士们山呼万岁的模样。

想起泰山封禅时,文武百官簇拥着他,说他是超越贞观的圣主。

想起长安城里的上元灯节,他与玉环并肩站在城楼上,看万家灯火如星河般璀璨。

那时的他,是何等意气风发,何曾受过这般胁迫?

他知道陈玄礼是为了保全自己,可是,天子的颜面何存?

如今,潼关丢了,长安陷了,他成了逃亡的皇帝,连护着心爱的女人都做不到。

驿馆的窗户“吱呀”一声被风吹开,杨玉环的哭声顺着风飘了出来,细碎而绝望,像一把钝刀,反复割着他的心。

他猛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血腥味在口腔里弥漫开来——疼,却能让他保持清醒。

“陛下,将士们已在驿馆外跪了半个时辰了。”

高力士的声音带着哭腔,“再拖下去,怕是……”

李隆基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的挣扎已然消失,只剩下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他缓缓走下马来,龙袍拖在地上,沾了不少尘土,却依旧端着天子的架子。“高力士,”他的声音异常沉稳,“去,传朕的旨意,赐杨玉环白绫一条,让她……自缢吧。”

“陛下!”高力士大惊失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娘娘她是无辜的啊!您怎能……”

“无辜?”李隆基打断他,语气骤然变冷,“若不是她兄长专权,若不是她恃宠而骄,怎会引得天下大乱?如今六军不发,皆因她而起。她不死,何以安军心?何以安天下?”

他说这话时,刻意提高了音量,让驿馆外的将士们都能听见。

将士们的骚动果然小了些,陈玄礼也微微松了口气,再次叩首:“陛下圣明!”

李隆基没有理会他,转身走向驿馆。

推开门的瞬间,杨玉环扑了上来,紧紧抓住他的衣袖,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襟:“圣人,他们说要杀我,您快救我啊!我不要死,我要跟您回长安,回兴庆宫……”

看着杨玉环梨花带雨的模样,李隆基的心像是被狠狠揪住,几乎要脱口而出“朕带你走”。

可他脑海里突然闪过将士们举着长枪的模样,闪过长安沦陷的惨状,闪过自己逃亡途中的狼狈。

他猛地推开杨玉环,后退一步,脸上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玉环,事到如今,你还不明白吗?”

“是你,是你和你兄长毁了大唐的盛世!朕若保你,便是置天下苍生于不顾,置列祖列宗于不顾!”

杨玉环愣住了,脸上的泪水僵住,难以置信地看着他:“陛下,您怎么能这么说?我什么时候毁了大唐?是兄长他……我从未干预朝政啊!”

“你没干预?”李隆基冷笑一声,语气里满是刻意营造的愤怒,“若不是你天天在朕耳边吹枕边风,朕怎会纵容杨国忠专权?若不是你爱吃荔枝,劳民伤财,怎会引得百姓怨声载道?”

“如今安禄山叛乱,天下大乱,这一切的罪责,都在你身上!”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自己真的相信了这番话,仿佛将所有的过错推到杨玉环身上,就能减轻自己的罪责。

杨玉环怔怔地看着他,眼神从震惊到失望,再到彻底的绝望。

她凄然一笑,泪水再次汹涌而出:“圣人,原来在你心里,我竟是这样的人。你忘了,当年在长生殿,你说要与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你忘了,我为你舞《霓裳羽衣曲》,你说我是天仙下凡。”

“你忘了,多少个夜晚,我们一起看星星,你说要陪我到老……这些,你都忘了吗?”

李隆基的心脏像是被针狠狠扎了一下,疼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他别过脸,不敢看杨玉环的眼睛,怕自己会忍不住反悔。

“此一时,彼一时。”他硬起心肠,声音干涩,“朕是大唐的天子,江山社稷为重。你……安心去吧,朕会记住你的。”

说完,他不再看杨玉环,转身快步走出驿馆。

高力士捧着白绫,跟在他身后,脚步沉重得像灌了铅。

驿馆外,将士们看到高力士手中的白绫,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山呼万岁的声音此起彼伏,震得李隆基耳膜生疼。

他站在人群中央,脸上挤出一副悲痛欲绝的表情,抬手擦了擦眼角——那里确实有泪,一半是愧疚,一半是解脱。

“玉环,是朕对不起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21章马嵬坡之变(第2/2页)

他喃喃自语,声音低得只有自己能听见,“但朕是天子,朕不能死,大唐不能没有朕。”

没过多久,驿馆里传来一声凄厉的哭喊声,随后便归于沉寂。

高力士跌跌撞撞地跑出来,跪在李隆基面前,泣不成声:“陛下,娘娘……娘娘去了。”

李隆基身子一晃,险些栽倒,高力士急忙扶住他。

他顺势靠在高力士身上,放声大哭,哭声悲痛欲绝,仿佛真的失去了此生挚爱。

将士们看着皇帝痛哭的模样,心中的怨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愧疚和敬畏——陛下为了江山社稷,忍痛赐死爱妃,真是难得的圣主啊!

陈玄礼带领众将士再次叩首,声音哽咽:“陛下节哀!臣等愿誓死追随陛下,收复长安,重振大唐!”

李隆基哭了许久,才渐渐止住哭声。他扶着高力士的手,缓缓站直身体,脸上依旧带着泪痕,眼神却变得异常坚定。

“众将士平身。”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如今国难当头,朕定要带领大家,杀回长安,剿灭叛贼,重现开元盛世!”

“陛下万岁!”

将士们的欢呼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热烈。

李隆基站在欢呼声中,微微抬起头,望着远方的天空。

夕阳已经落下,夜幕开始降临,只有几颗疏星在黑暗中闪烁。

他知道,杨玉环死了,用她的命换来了将士的军心,换来了自己的安全。

他可以继续做他的皇帝,继续沉浸在“开元天子”的美梦里,继续被人称为“圣人”。

至于那些错误——潼关失守是因为将领无能,长安沦陷是因为杨国忠祸国,马嵬坡的悲剧是因为杨玉环红颜祸水,与他李隆基有什么关系?

他只是一个被奸臣蒙蔽、被命运捉弄的可怜天子罢了。

当晚,马嵬坡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雨声像是在为杨玉环哭泣。

李隆基住在临时搭建的营帐里,桌上摆着杨玉环生前最爱吃的荔枝蜜,却一口也没动。高力士站在一旁,看着皇帝对着空无一人的营帐发呆,欲言又止。

“高力士,”李隆基突然开口,声音低沉,“你说,朕是不是做错了?”

高力士心中一动,刚想说话,却见李隆基摇了摇头,自己回答道:“不,朕没错。朕是为了大唐,为了天下苍生。”

“若玉环泉下有知,定会明白朕的苦心。”

他拿起桌上的荔枝蜜,倒了一些在酒杯里,对着空气举杯:“玉环,这杯酒,朕敬你。来世,你莫要再入宫门,朕也莫要再做天子,咱们做一对寻常夫妻,好不好?”

说完,他将酒一饮而尽,泪水再次滑落。可这泪水里,究竟有多少是愧疚,多少是伪装,恐怕连他自己都分不清了。

几天后,队伍继续西行。

李隆基坐在马背上,依旧穿着玄色龙袍,身姿挺拔。

他偶尔会回头望向马嵬坡的方向,脸上露出悲伤的表情,引得随行的官员和将士们纷纷感叹皇帝重情重义。

只有高力士知道,在那悲伤的面具下,藏着一颗多么自私、多么怯懦的心。

走到一处驿站时,有人呈上了一份奏折,说是前方将领传来的战报,安禄山的军队已经占领了长安,正在四处搜捕皇室宗亲。

李隆基看完奏折,脸色苍白,双手微微颤抖。

他猛地将奏折扔在地上,怒声骂道:“都是杨国忠的错!都是杨玉环的错!若不是他们,朕怎会落到这般田地!”

高力士默默地捡起奏折,不敢作声。他知道,皇帝又在推卸责任了。

他宁愿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死去的人身上,也不愿承认自己当年的昏庸——是他沉迷美色,荒废朝政。

是他听信谗言,错杀忠臣;是他指挥不当,导致潼关失守。

可这些,他都不敢面对。他只能沉浸在“开元天子”的光环里,做着重振大唐的美梦,却忘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圣主,早就死在了长安的繁华里,死在了他自己的私欲里。

夜晚,李隆基躺在驿馆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想起了开元年间的朝堂,姚崇、宋璟等贤臣环绕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

想起了那时的大唐,四海升平,万国来朝;想起了自己颁布的一道道政令,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如何让大唐走向鼎盛。

那些记忆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如今灰暗的人生,也让他更加不敢面对现实。

“朕是开元天子,朕是圣人。”

他喃喃自语,像是在给自己打气,“朕一定能收复长安,一定能重现开元盛世。”

“到时候,所有人都会记得朕的丰功伟绩,都会忘记马嵬坡的事……”

他就这样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美梦里,直到天快亮时才沉沉睡去。

梦中,他又回到了兴庆宫,杨玉环穿着《霓裳羽衣曲》的舞衣,在梨花树下为他起舞,笑容明媚得如同春日的阳光。他伸出手,想要抓住她,可她却像泡沫一样,渐渐消散在空气中。

他大喊着杨玉环的名字,从梦中惊醒,额头上满是冷汗。

窗外,天已经亮了。

高力士端着洗漱用品走进来,见他脸色苍白,关切地问道:“圣人,您昨晚没睡好吗?”

李隆基揉了揉太阳穴,摆了摆手:“没事,继续赶路。”

他起身下床,走到铜镜前。

镜中的男人,头发已经花白,眼角布满了皱纹,再也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

可他还是挺直了脊背,整理了一下龙袍,努力挤出一副威严的表情。

“朕是大唐的天子,”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朕不能倒下。”

队伍再次出发,龙旗依旧在风中飘扬,只是那旗帜上的龙纹,似乎比之前更加暗淡了。

李隆基骑在马背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仿佛真的能看到长安的城楼,看到大唐的未来。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那坚定的目光深处,藏着多少恐惧和逃避。

他不敢回头,不敢面对马嵬坡下的那抔黄土,不敢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更不敢面对那个早已不是“圣人”的自己。

他就这样,带着一身的伪装和自欺,继续走在逃亡的路上,走向一个未知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