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与太子举案齐眉 > 22、消失

我与太子举案齐眉 22、消失

簡繁轉換
作者:令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8: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二章

明蕴之封好信件,盖上漆印。

“娘娘,不给老夫人也写一封么?”

青竹捧着信,犹豫道。

她去信益州,与外祖父商议肃王世子的先生一事。此外,她还多问了几句,自己幼年的小院尚在否。

她有些想念了。

听到问话,明蕴之摇头。

从前写信都是两位老人一人一封,她对两位都有说不完的话,可外祖母那么了解她,她只怕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绪惹老人家伤心。

送了信,她转头看向青芜:“你说,若是我想……”

“娘娘想什么?”

“和离”二字在唇齿边打转,终究未能说出口。

她敛眸掩下思绪,低声道:

“没什么。”

明蕴之放下笔墨,听着远处传来的声响。

“祭典快结束了吧。”

“是,”青芜道:“娘娘可要出去走走?”

仍旧是以伤病为借口,她躲了懒,第一次不出席如此盛大的庆典。

皇后的人来过,语气严厉,颇有几分想要责她不敬之过。还是徐公公及时赶来,说了几句漂亮话,将场面圆了过去。

徐公公送走了人,又一副笑脸,毕恭毕敬道:“娘娘的意思便是殿下的意思,娘娘想要歇息,那便不必强迫着出席受累。”

就连明蕴之都有些意外。

她以为,裴?那样恭肃的性子,是会觉得她无礼的。

她甚至已然做好了要与裴?抗争的准备,却听得那样好声好气的软语,一身竖起的尖刺没了用武之地,心中反倒有些悻悻。

想来裴?也无意于她的去留。

明蕴之安了心在帐中待着,直到过午,远处祭典的声音停了,众人四散前去围猎。

一些不愿骑马打猎的女眷陆续回了营帐歇息玩乐,周遭又喧闹起来。

明蕴之被吵得头疼,披了衣裳,带着青芜往后山去。

晨起敷过脸颊,勉强消了肿,可眼眶的红仍旧明显。她不欲见人,一路寻着僻静之处而去。

西山围场周遭都密布守卫,更有龙骧府万里挑一的精锐护着贵人们的安全。青芜侧耳听了会儿,道:“娘娘,奴婢听见不远处有水声,可要去溪边走走?”

水声潺潺,听得出相隔不远。明蕴之点了点头,应了。

眼前的路越行越开阔,已是秋日,翠绿的山林变得渐黄,倒映在水面中,颇有几分意趣。

溪边有几块不小的石头,青芜上去拭净了尘土,与明蕴之相携坐下。

“这几日天气都好,娘娘明日来垂钓如何?”

“许久未钓,怕是生疏了,罢了。”

明蕴之瞧着水影,耳畔轻响着流水之声,半晌才回应道。

她蹲在溪边,清凉的溪水经流过修长细白的手,指尖涤荡着清澈的水流,缓缓道:

“旁人是水中捞月,瞧我,捞捞这日头。”

她一抬手,水花溅起,水面上倒映着的日光被她搅乱,像是碎了一地的金光。

不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她自娱自乐,没什么不好。

“娘娘掌心的伤还没好,莫要沾水吧?”

白皙的指尖泡在水中,凉沁沁的,青芜也怕她又染了寒气,明蕴之摇头道:“哪儿就这么脆弱了,一点水也碰不得。”

以前外祖母就说她看起来娇气,其实皮实得很,外表一副乖乖巧巧的模样惹人怜爱,其实不知何时便要淘气一回。

挨了手板,遭了骂,记吃不记打,下回还来。

也全靠着这股皮实劲儿,她才能撑到现在。

说到底,她并无什么君子宁折不屈的气节,这么些年的经验让她总能自我开解,无论旁人怎么待她,她总有一个自处的方法。

爹娘不偏爱她,她便嫁得远远的,少与他们往来。裴?与她貌合神离,她也乐得作出一副举案齐眉的模样,他们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已经比寻常夫妻要相敬如宾得多。

她不是清澈的水,她是水下被淤泥包裹的顽石,任水冲刷得圆滑,一点点深埋下去。

可只要还有透气的机会,她就总能喘息。

或许为旁人所不齿的心态,却是她在近二十年的人生里,摸索出来唯一能让自己心安的路。

“我没事,青芜。”

明蕴之轻轻开口:“我已经算是死过一遭的人,没什么可怕的了。”

她擦了擦指尖,将手上的水珠拭净。

“回去吧。”

明蕴之站起身,似乎是因为蹲了太久,腿脚有些发麻,眼前一花,差一点便要向后滑去。

“娘娘!”

青芜反应不及,忙拽住她的衣袖。惊慌之中,一只宽厚的手掌抓住了她的手腕,朝着岸边拉了一把。

“啊……好险。”

清润的声音带着些如释重负,“怎么还是如此冒失?”

明蕴之刚站稳脚步,腕骨还被握在那人手心之中,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微微睁大双眼。

“……怀璋兄?”

她语气带着几分疑惑,片刻后,目光定定地落在那张恣意的脸上,怀疑的语气变作了笃定:“怀璋兄!”

“不叫我泥猴兄了?”

沈怀璋松开手,上下瞥她一眼,“啧”了一声:

“堂堂太子妃,也太寒酸了些。我还以为你入了繁华京城,会和戏台子上那些角儿一样,花红柳绿。”

“……你是何人?这般无礼,对我们娘娘说话!”

青芜一听他肆无忌惮地将自家娘娘与戏子相比,气得嚷道:“辱没娘娘名声可是大罪!”

此人粗略一瞧,约莫有八尺高,比之太子殿下也不差了。容貌英俊,眉梢轻扬,自有一股潇洒之气。

他腰间别着把折扇,只怕是那些附庸风雅之辈。

青芜冷了脸色,想起方才他还碰了娘娘手腕,一个大步挡在明蕴之身前:

“你若知罪,便速速离去,看在你方才救了我们娘娘的份上,饶你性命。”

那人无奈地挑了挑眉,拱手一本正经地行礼。

“微臣沈怀璋,出自益州沈氏,平宣二十二年进士,今任工部员外郎,得太子殿下之幸随行围猎。”

他作势要拜:“微臣,见过太子妃娘娘,娘娘万安。”

“……装模作样。”

明蕴之抿起的唇轻轻吐出几个字,她淡笑一声,答:“免礼。”

“谢娘娘。”

沈怀璋站起身来,拍拍膝前不存在的泥土,轻笑道:“娘娘怎生一人在此?”

“营地喧闹,出来走走。”

明蕴之乍见故人,竟有些不知该如何寒暄:“倒是你,怎么也在此处?”

她是知晓沈怀璋来了西山围场的。工部这几年治水颇有进展,龙颜大悦,大手一挥,特许工部六品以上的官员都能来此游猎。这可是少有的殊荣。

沈怀璋中进士不久,便凭着本事扶摇直上,一跃成了工部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她便罢了,他怎么也一人来此?

沈怀璋:“同娘娘一样,躲个清闲。”

“你在这儿待了多久?”

明蕴之想起方才她差一点又跌了下去,这溪水虽不深,却有不少石子,不论是脏了衣衫还是摔了身子,都不好过。

“没多久,”沈怀璋叹了声,看了看天色:“也不知是谁,瞧见个背影便能将人认出来。又是谁,盯着脸足足瞧了两刻钟才勉强辨出。太子妃请赐教,此般是否太伤人心?”

“哪有两刻钟啊!”

明蕴之长久没听到这样无赖的话,顿了顿才驳斥道:“……你无礼!”

“果然京城不比益州乡下,斥人的话也只会一句无礼了。”

沈怀璋后退一步,“当年娘娘可是一口一个泥猴,还说微臣该生在林子里,会握笔写字便是祖宗显灵了。”

青芜:“……啊?”

她的娘娘,会说这样的话?

明蕴之恼了:“别听他的!??你跑什么?”

“沈怀璋!”

……

不远处的林中,徐公公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不敢出。

殿下担忧娘娘风寒未愈,谁知营中无人,一路顺着踪迹而来。

谁知瞧见的竟是这一幕。

徐公公看了看那张如覆霜雪的脸,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夕阳的余晖落在水面,为二人镀上了一层遥远的金色。

略有粗砺的指腹沉沉按压着玉扳指,像要将其碾碎。

流水之畔,身形窈窕的女子出了些薄汗,脸颊微红,远远能瞧见一些恼意,又极快消散,低头化作一抹浅笑。

二人相对而视,仿佛有许多说不尽的话。

不知过去多久,她笑意嫣然,似是提议道一同返程。

许久未曾在他面前展露过片刻晶莹的眼眸,在不知听说了什么的时候侧头一笑,似春风拂面,淡化了冬日里的雾气。

裴?凝视着她的眉眼。

那是如今的他,在梦中才会见到的模样。

秋风卷落了几片落叶,簌簌的落叶声里,明艳娇俏的女子似有所感,远远看向此处。

那轻柔翩然的笑意,在瞥见他的一霎,消失得荡然无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