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95章 夏日炎炎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95章 夏日炎炎

簡繁轉換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8: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95章夏日炎炎(第1/2页)

大鱼有,十几斤的翘嘴,看样子是累了,产完卵,随波逐流,没啥力气了。

可惜,最终也没能被弄上来。

几个壮小伙,见那大鱼在竹溪里面搅动水花,看的是眼珠子都红了,恨不能跳下去直接上手抓,被喝止住了。

水火无情,混浊洪水之中,你进去容易,出来就难了。

傍晚的时候,漫天乌云似乎裂开了一个口子,赤红如火的夕阳从其中透射出来,如烈火在烘烤云层。

“回去吧,晚了!”赵清虎道。

一家人满载而归,陆陆续续也有不少村民回村了。

当然,也有坚持在河岸的,现在雨停了,晚上若是不下雨,他们还能点上篝火,再捕鱼一段时间。

若是下雨,就只能打道回府。

赵清虎家有四张搬罾,弄回来的鱼不少。

放进水盆里面,两个大木盆才装下,密密麻麻,有大有小。

小白条最是娇气,已经集体翻白眼。

小白条要么裹上面粉油炸,要么油煎后炖煮,目前的情况,只能是炖煮杂鱼弄一锅了。

鲫鱼、黑头、鲶鱼这种命硬,能养上几天。

看来看去,最后赵清虎选择一锅炖煮杂鱼,再来红烧鲤鱼,黄丫头煮豆腐,其余命硬的就先养着。

河鲜美味,不能一顿全给造了。

风吹雨打又是一夜,第二天却是烈阳高照,温度虽然不低,但是闷热已经消失。

“啪啪啪---”

几个娃娃正在看木盆里面的鱼,忍不住的还会伸手进去戳一戳,引来鱼群躁动,拍打水花,喷溅出木盆,引来几个娃娃大呼小叫,慌忙躲避。

“小心点,黄丫头会蜇人,可疼了。”

黄丫头的倒刺里面有毒,不严重就是了。

被蛰一下,会疼痛上一段时间。

“爹,昨晚弄到大鱼了,一条十三斤的翘嘴,李家老三搬上来的;还有一条十九斤的草鱼,我去看了,圆滚滚的,跟一头猪崽子一样。”赵三郎从外面进来,告知了赵清虎昨日村民们的收获。

“不错啊,两条大鱼,送去镇上酒楼,能卖个稀奇。”

大鱼有大鱼的美味,小鱼有小鱼的鲜美,这两条鱼应该要送去镇上卖掉吧?

“嘿嘿,爹,我拿下了那十九斤的草鱼,是二堂伯弄回来的,我给了他二两银子打算送去王员外家里面。李老三不愿意转让,自己送去镇上百味楼了。哼,我就不信百味楼能有我价格给的高。”

赵清虎双眼一亮,好家伙,送去给王员外,以对方的大方程度,一条十九斤的草鱼,绝对能给个好价格。

三郎出息了啊,一眼就看到了商机。

“去吧。”

“爹你看这鸡蛋,怎么是软的啊?”

此时,大丫从鸡圈跑了过来,手里面拿着一枚鸡蛋。

软壳鸡蛋!这是缺钙啊!

“没事,多给咱家的鸡吃点稻谷就行,此外让你二哥去竹溪里面摸一些螺蛳回来,每天砸碎一些喂给母鸡。”

以形补形,老办法了,挺好用的。

再说,软壳的鸡蛋,味道也没变,在他们家一样是补品。

鸡鸭鹅都长大了,也开始生蛋,每天总也有六七个鸡蛋,鸭跟鹅就有些调皮了,总是把蛋下在水田里面。

害的大丫她们,隔几天就要去水田里面找一找。

鸭蛋、鹅蛋直接吃有些腥,赵清虎让谢娘子做成了咸蛋。

山上的几个陷阱都被暴雨灌满,也废了。

赵清虎掩埋了陷阱就下了山,暴雨洗礼之下,石隆山上,反倒是葱翠一片,绿叶如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5章夏日炎炎(第2/2页)

已经到了七月半,大薯时节来临,是一年温度最高的时候。

石隆山上,绿树成荫,倒是别有一股清凉。

真正的避暑胜地,还是在山上啊。

“爹,粮价又涨了?”

赵三郎中午回来,给赵清虎带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消息。

哪里又遭灾了,否则粮价怎么又涨了?

隔壁府,还是隔壁的隔壁?

“咋回事,怎么粮价又涨了?”

今年也不像是多灾多难的样子啊,他们绿竹村就一直很安稳。

就算是夏日雨水多了一些,也没见竹溪泛滥,两旁的稻田内,水稻正茁壮生长,已经开始抽穗了。

“不知道,反正就是米价涨了,精米要十五文一斤,连陈米也要十文钱一斤。”

赵三郎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这米面都涨价了,会不会粗粮也涨啊?

之前说是隔壁府遭了灾,小麦减产,面粉就涨价了。

连带着,大米也涨了一些,到了**文一斤。

如今好了,直接就十五文一斤了。

别的也就罢了,他们家的豆腐坊可是要用大豆的。

大豆目前还是两文钱一斤,就算是往上涨一文,三文钱一斤,对于他们家的豆腐坊来说,也是大事情啊。

难道豆腐也跟着涨价?

豆腐便宜才能好卖,涨价了,他们的生意肯定会受影响。

“爹,你说大豆不会也涨价吧?”

赵清虎皱眉,“先别慌,咱们这里并不见有灾荒,不过是受点波及,再看看吧。”

自从粮价开始上涨后,大郎就跟他商量了,囤了一些大豆。

两万斤,花了四十两银子,是他们家豆腐坊将近两个月的用量。

为此,从钱箱里面拿了二十吊钱,他自己拿了二十两银子。

之前两个月,从豆腐坊利润中抽取了三十两银子,一口气就投出去二十两。

豆腐坊湿气大,不适合长时间保存大豆,这两万斤大豆,目前就堆在后厅库房内,用麻布袋装着,一层一层堆叠着呢。

躺在躺椅上,迎面吹来凉风,赵清虎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脑海中却在考虑一些事情。

无风不起浪,粮价特别是米价涨了,肯定是有地方遭灾了,而且,灾祸不小,都传递到他们清水镇上来了。

稻谷成熟,从南到北,是越来越晚的。

目前是大薯时节,是长江中下游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时候,是传闻中农家最为忙碌的双抢时节。

“莫非是雨水太足,长江中下游遭了灾?”

摇了摇头,赵清虎不敢想象。

洪水泛滥,早稻少收,晚稻得不到及时播种,这在古代可是大灾难啊。

不敢想象,若是真的,他们沿河县能独善其身吗?

跟着灾荒一起发生的,除了瘟疫之外,就是流民,甚至是暴动。

赵清虎有些头大,大渊朝才立国五十多年,两代帝王也是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大渊朝隐隐有盛世征兆,不会因为一场水灾,弄得烽烟四起吧?

自己好不容易,攒下了一些家当,过上了舒坦日子,可不能啊!

“罢了罢了,杞人忧天而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小爷又不是朝廷官员,担忧这个干啥,囤点粮食就行。”

他们家粮食够用,精米白面都有不少,还有用豆腐换回来的两千多斤稻谷。

实在不行,豆腐渣加加工,也是能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