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283章 就好这一口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283章 就好这一口

簡繁轉換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7 02:27:42 来源:源1

第283章就好这一口(第1/2页)

麻袋打开,果然,里面密密麻麻都是干辣椒,红彤彤的,一看就辣口。

赵清虎笑了,就好这一口,终于也能吃到了。

“明早让谢娘子做些辣味。”

“爹,这东西是真辣啊,您年纪大了,要适量。”二郎心有余悸。

在家的时候,他们尝过。

这辣椒可比茱萸恐怖多了,辣的人上面嘴疼,下面也疼。

“瞎说,你爹我身体倍棒,能吃能喝,别瞎操心。”

第二日一早,赵清虎吃到了辣椒大蒜炒腊肉。

北风呼啸的寒冬世界,早上吃上一点辣味,脑门都冒汗了,一个字,爽!

“谢娘子,种子保存好,明年还要大面积种植。”

“放心吧老爷,这辣椒种子都妥善保存着呢。”

谢娘子也开心,自己做的菜是越来越美味,老爷还让她去参加工匠院的厨师等级考核呢,但是,这辣椒的味道,她们几个厨房的厨娘是真受不了。

“对了二郎,今天你找人把干辣椒弄一弄,把里面的辣椒籽抠出来,然后碾压成辣椒粉,回头做一些油泼辣子,爹拌面吃。”

“好的爹。”

二郎过了年还要回去绿竹村,趁着他在,让他干干活,尽尽孝。

“爷爷!”

小宝贝迈着小短腿来了,小家伙已经快满两岁了,养的粉雕玉琢,讨人喜欢。

“乖宝,来让爷爷抱抱,怎么没赖床啊,大冬天起这么早干嘛?”

“爷爷,六叔说带我们去逛街,买吃的。”

赵清虎哭笑不得,就逛街买吃的,把你们全都收买了?

如今,赵清虎有三个孙子,一个孙女。

大郎媳妇秦氏的肚子里面又怀了一个,有四个多月了。

董大夫给把脉了,母子健康。

大郎、二郎到来,让赵清虎一大家子全都团圆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带来了不少老家的消息,也有家乡的特产。

绿竹村今年是个丰收年,虽说秋收时节,天气旱了一段时间。

但是,有竹溪在,还有去年刚刚挖的水库,足够保证灌溉田地用水。

竹溪拓展,修建大水库,获益的可不仅仅是绿竹村。

竹溪沿岸,还有三座水库能覆盖的区域内,不少村镇都是获益方。

清水镇上也来无烟煤铺子,不少人家都用上了煤炉。

县城的泥瓦匠,从工匠院学会了火炕技术,村里家家户户都盘了火炕。毕竟,大家都听说了,这火炕技艺是赵清虎发明的,郑师傅他们在京城推动的,身为老家人,当然要支持。

按照清水镇上典吏的说法,这火炕冬天能抗冻,对老人、小孩好。

而且,县城的工匠院愿意免费传授技艺,十里八村的泥瓦匠,全都去学了。

盘一个火炕也不贵,自家出材料,泥瓦匠的工钱连一百文都不用。

冬天越来越冷,绿竹村地处偏北方,的确也应该盘上火炕了。

就算村民们不用无烟煤,上山打柴火来烧也行啊。

石隆山上,最不缺的就是柴火。

绿竹村通往清水镇的道路也修了起来。

之前大郎有来过信,赵清虎同意了,修路的银钱他们家出大头。不是青石板路,而是碎石子加夯土的道路,能走马车,硬实的很。

虽说修桥铺路无尸骨,可如今赵清虎的身家底蕴,不怕这个。

竹溪疏通后,能走大货船,自己的名字可是在功德碑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83章就好这一口(第2/2页)

年前,不仅是大郎、二郎从绿竹村赶来京城过年,之前赵清虎带来京城的村民们,也有一部分告假回家过年了。

拖家带口的,不少都想回去过年。

单身汉,则是大部分留了下来,在京城过年,只是托人把一些银钱带了回去。

赵清虎也没阻止,反正绿竹村到通州,交通还算便利。

没办法,赵清虎家的香皂作坊,还有白酒作坊,都在绿竹村。

每个月,几乎都有一趟货船往返。

想要回去过年的,搭乘自家的货船回去就是,从通州码头直达绿竹村,中途都不用停靠的,一站式服务。

早上一大家子吃了一个别样的团圆饭,上午,赵清虎就把人放出去了。

五郎特意请了假,在家迎接大郎、二郎。

赵清虎一松口,一大家子,除了二郎外,其余的全都带着仆人蜂拥而出,去京城逛街买东西了。

赵清虎则是陪着二郎,开始处理干辣椒。

先用剪刀,把干辣椒从中剪开,把辣椒籽全都倒出来。

种子单独收起来,剩下的干辣椒,直接捣碎,制作成辣椒粉。

热油一泼,喷香的油泼辣子就制作完成了。

几个小厮,被辣椒刺激的,眼都红了,在厨房根本待不住。

倒是老余头跟吴树根,两人对辣椒的味道适应的很好。

中午的时候,见大郎他们都没回来,想着应该是在外面吃大餐呢。

赵清虎亲自下厨,用干辣椒、花椒做了一顿水煮肉片、没有牛肉点缀的毛血旺、酸菜鱼!

“过瘾,过瘾啊!”

老余头吃好了,也喝好了,撸起袖子大呼过瘾。

赵清虎也笑了,倒是吴树根,辣的嘴唇跟香肠一样,却依旧不愿意放下筷子。

“老爷,这辣椒是好东西啊,吃的上瘾。”

“放心吃,咱家有两麻袋干辣椒,明年还有更多。”

有了辣椒,赵清虎自然是想要吃一顿火锅的。

可惜,大渊朝牛是律令禁止私下宰杀的。

即便是老死、病死的牛,也要去朝廷办证,杀牛证。

没有这个,你杀牛是犯法的。

赵清虎原本还想着,让顾凌轩他们去市场上寻摸寻摸,看是否有牛油。

后来想想,自家有牛油啊。

王三爷弄回来的,用来制作肥皂的动物油脂里面,就有牛油,听说是从草原上弄回来的。

查看了自己剩下的干辣椒,赵清虎决定干了,弄些火锅底料出来,反正京城入冬了,火锅底料冻上后,能保存很长一段时间,什么时候想吃了,弄一锅就是。

材料清单列给了顾凌轩,很快,东西就齐备了。

第二天,赵清虎带着二郎、三郎,亲自动手,开始炒制火锅底料。

自从辣椒开始出现在赵清虎家的厨房,能否吃辣,很快也测试了出来。

一大家子,除了三郎没口福,其余的都能吃辣。

三郎是真不行,一吃辣椒,就开始流鼻涕,还窜稀。

传闻中的,辣椒过敏。

赵清虎没说啥,毕竟咱们炎黄子孙,治疗过敏有自己的办法。

吃不死,那就往死了吃,总有脱敏的时候。

辣椒过敏又不死人。

冬天寒冷,吃点辣椒,还能排出体内寒气呢,有益无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