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297章 突然刺杀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297章 突然刺杀

簡繁轉換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7 02:27:42 来源:源1

第297章突然刺杀(第1/2页)

赵清虎没想到,郑师傅他们竟然决定,在年后回一趟沿河县。

在他的认知中,冬日风雪阻隔,外出远行十分凶险,眼下可是在古代啊。

而且,冬日是农闲之时,对于整个大渊皇朝来说,是上下停摆的时候。

朝政上,过了小年,腊月二十三,皇帝就会封印歇朝,门下省,六部也会封印,不再处理朝政。

一直要等到年后,过了初八,朝廷才会初步恢复运转,元宵过后,才会正式恢复工作。

当然了,在此期间,除夕夜的宫中夜宴,正月初一的正朝是会举行的。

但是,这两个时间节点,象征意义更大一些,一般不会处理事情。

大家都悠哉悠哉,你们要冒着风雪,赶回去沿河县?何必呢!

听了郑师傅他们的介绍,赵清虎这才了然。

工匠院最近事情不少,郑师傅他们,都是大工匠,级别都不低,下面跟着一群人一起干活的。

唯有年后,有大段时间休息,他们才好回去。

路上虽然要耽搁些时间,但是,从总体来看,是可以节省一些时间的。

赵清虎有心想要劝一劝,可想到古人对于宗族,家族的重视,硬生生把话咽了回去。

除了祝福一声一路平安,还能如何?

郑师傅他们回去,肯定要处理宗族的事情,除此之外,还要把沿河县的产业收拾收拾,家人带来京城,甚至会把一些族人带过来。

古代的交通条件有限,人们的活动圈子也不大,对比外人,还是自家族人更能得到信任。

当初赵清虎上京城,不也从族中,还有村里面带了一批人来吗。

这些人,如今都是他手下能信任的。

除了庄子上的事情,跟着三郎他们,处理工坊、店铺,都是用的他们。郑师傅他们回去,怕是还要祭祀祖宗,甚至是传授手艺的师门,把入京的事情告知,这可是大事情。

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顿,连董大夫都来了,毕竟都是熟人。

得知他们要回沿河县,董大夫有心让捎带一些东西回去,可想到他们是冒雪回去,没能张嘴,只写了一封信让带回去。

赵清虎亦然,只是让郑师傅带了两封信回去,一封给村长,一封给刘管家。

这是规矩,总不能,郑师傅他们从京城千里迢迢赶回去,自己这里啥都没有。

难得的一次沟通机会,不用白不用。

啥都不带回去,等郑师傅回去的消息扩散,让绿竹村的人怎么想?

不带点京城特产回去也就罢了,连一句话,一封信都没有,这也太不讲人情了。

随着小年来到,赵清虎算是彻底清闲下来。

不仅朝廷封印歇朝,皇家煤炭商会,大渊皇家银行、雪花盐业,也都停摆,全部放假,只留下几个看门的,他这个副会长,自然也没事了,全天候窝在家里面猫冬。

京城这里,没有猫冬的习惯。

虽然天气寒冷,可毕竟是百万人口级别的大城市,要维持这个城市运转,出来干活的人不要太多。

人多了,自然也就不冷了。

过了小年,赵清虎也闲不住,被家里人拉着外出看景。

京城的年味还是十分浓的,不仅仅朝廷有一些活动,一些大户人家,甚至是商会,也会组织一些活动。

往年最常见的,那就是城外施粥,谁谁谁家,施粥几日几日,很常见。

毕竟,京城外面,从来不缺流民。

可今年不一样,大户人家想要施粥,积累一些功德都没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7章突然刺杀(第2/2页)

流民没了啊,房山煤矿,自从扩展业务后,出现了用工荒的情况。

别说是流民,就是京城内的乞丐,都恨不能拉去挖矿。

这也是封建社会的壁垒之一。

小农经济是组成封建社会的根基,男耕女织,能出来务工的劳动力实在是不多。

也就是王三爷,背靠威宁侯府,才能在煤矿开创之初,弄来几千上万矿工。

可随着煤炭业务拓展,房山煤矿的用工需求增加,还有朝廷陆陆续续创建的一些工坊,对于劳动力需求都十分巨大。

特别是工匠院下面的几个工坊,如水泥工坊,还有采金冶铁提举司下面的高炉炼铁炼钢工坊,动辄都是数千,上万工人。

一下子,京城这里的劳动力不足了。

整个直隶,闲散人员,都被征召过来了。

所以,今年的京城出现了一大奇景,城外不再有流民。

不仅如此,城内的乞丐,老的小的,大部分都被弄走了。

有力气的下矿采矿去,力气不足的,打扫卫生,厨房洗菜总行吧,反正去了煤矿上,哪怕是成为临时工,也能给你一口饭吃。

所以,今年京城内的活动,有了一些不一样。

以往盛行的施粥不见了,反而是搭建了不少戏台子。

说是谁家的老爷,心情好,为了庆祝新年,请了杂耍班子什么的,来表演了。

更有请了舞狮、舞龙的,东西南北四个城区,都搭建了一些平台,聚集了很多人。

当然,还有集市、庙会,更是层出不穷,热闹非凡。

赵清虎,作为所有新创建产业的核心所在,对于京城内发生的一些变化,自然是知道的。对这些,他是没什么兴趣的。

年纪大了,虽然不至于去勾栏听取,瓦舍流连。

可窝在家里面,听听曲,欣赏欣赏美人也是人生一大乐趣。

无奈,他也扛不住自家儿子的软磨硬泡,就答应了六郎,陪着他们去了一趟相国寺。

相国寺就在京城内,距离贡院文庙还不远。

这片区域,不仅有国子监,还有文庙,有贡院,更有道观、佛寺,是整个大渊皇朝的文化圣地。

过年了,这里的热闹与别处不一样。

文人墨客,道长高僧很常见,摆出来的摊子,也是古董字画,文房四宝,佛经道书,也不知道六郎几个娃娃,是怎么知道这里的。

不应该是五郎喜欢这里吗,怎么他们也想来?

“爹,是五郎之前提了一句,说是相国寺的素斋味道很好,六郎几个这才忍不住想来的。”大朗道。

赵清虎扶额,就为了一口吃的,还是素斋,就屁颠颠跑过来?

他们家谢娘子做的饭菜不美味吗,火锅、土豆、辣椒,这些新鲜吃法,新鲜食材,别处可都没有。

赵清虎一大家子下了马车,人还真不少。

除了二郎在家陪着秀儿,还有显怀的秦氏没来,其余的大大小小都来了,护卫都带了十几个,还有小厮仆人,一大家子,将近百人啊。

“阿弥陀佛!”

知客僧见到如此队伍,知道来人非富即贵,连忙迎了上来。

“是赵农令!”

见到赵清虎,那知客僧震惊出声!

“赵农令?”

“是小神农来了?”

“你干嘛?”

“赵农令小心,这里有刺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